第314章 普魯士,幫你一把
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 作者:輕煮歲月丨慢煮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普魯士,東華國還從未打過交道,連建交都沒有。
對於這個國家,這次也參與進來,馮瑞科是意外的。
普魯士或者說整個德意誌世界,目前都沒有殖民地;
該國繼承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傳統,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教育素質高、驍勇善戰著稱,是一個軍事國家。
近年又愛國主義情緒高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歐陸列強。
不管從地緣、還是利益方麵,和東華國沒有任何衝突。
“國王殿下,我代普魯士國王向您問好!”
今年一月,攝政四年的威廉一世,終於即位為王。
“普魯士王國,在我東華國可是大名鼎鼎啊!”
在普魯士公使疑惑眼神中,馮瑞科解釋道:
“我國陸軍軍官學校,好幾個教官都是普魯士退役軍官。”
普魯士公使聞言,眼睛一亮,他這次來,所攜帶的任務本來不好開口;
既然有這一層關係,那就方便很多。
“國王殿下,如此,我們兩國也算傳統友誼了。”
兩人寒暄幾句後,馮瑞科詢問道:“不知普魯士介入調停,是何原因?”
“國王陛下,此行我們是被英國和俄國裹挾而來!”
普魯士公使的一句話,就讓雙方心裏的戒備放了下來。
馮瑞科瞬間明白其中原由:
普魯士一直的願望,是統一德意誌各邦國,建立統一的德意誌聯邦。
而在這條道路上,東麵得和俄國交好,讓其不幹預。
而西麵,英國希望普魯士強大起來,製衡法國和奧地利。
“普魯士,要開始統一德意誌各邦國了嗎?”
他的這句話,卻讓普魯士公使悚然一驚。
雖然對於德意誌統一,已經是歐洲公開的秘密;
統一有三種方式:
第一、由奧地利主導統一成一個大德意誌,像這樣的龐然巨物,英、法、俄三國肯定不同意。
就像拿破侖破壞了歐洲的平衡後,英俄普奧無論被揍趴下多少次,也一定要群起而攻之。
第二、由奧地利主導,丟棄意大利、匈牙利和加利西亞等土地,組建純粹的日耳曼人德意誌;
但奧地利皇室怎麽可能舍得,對於他們來說一直是哈布斯堡>奧地利>德意誌;
扔掉哈家統治幾百年的領土,來換取德意誌小邦們的臣服,傻子都知道怎麽選。
第三、由德意誌世界中的老二,普魯士來主導,剔除奧地利組建小德意誌。
這樣英、俄都同意,法國和奧地利不同意,幹就完了!
“殿下如何得知?”普魯士公使好奇的問道;
第三種方式,是威廉一世上台後,和俾麥斯秘密商談定下的基調;
目前俾麥斯因為不滿足於隻當一個內相,而在俄國擔任公使;
他想要的是首相兼外交大臣,才能完成他的統一德國大業。
“嗬嗬,對於歐陸的局勢,我可謂是隔岸觀火,若我是普魯士國王,我會采用三部曲……”
馮瑞科恬不知恥的把前世俾麥斯采用的方略,略微完善後,講解出來。
使得普魯士公使眼冒精光,開始拿筆記錄。
“偉大的國王殿下,您真是天縱奇才!”
馮瑞科臉也不紅,就像這計劃真是他想出來的一樣。
不過;
這確實是曆史上成功的路線,如果普魯士采納,也為他們提供了底氣。
“這是前三部曲,我還有後三部曲,吞並奧地利……”
他說到這裏,停下來不說了。
普魯士公使被這‘斷章狗’弄得心癢難耐,幾番詢問,馮瑞科就是不說。
“你迴去時,幫我給威廉國王帶去一本書,裏麵記載了關於我族兩千多年前,大秦帝國一統天下的經過。”
“總的來說,送你們四個字‘遠交近攻’!”
馮瑞科不欲說太多,他做這些,是為數十年後做好鋪墊。
“貴國對於巴西情況,有什麽意見?”
“殿下,威廉國王對於貴國在美洲的事情,隻作為旁觀者和見證者,不會與貴國交惡;”
普魯士公使說到這裏,停頓片刻後,一咬牙:
“不知貴國可願出售步槍、子彈和火炮圖紙?”
他知道這些是東華國的秘密,他們自己國家也有了相關的積累;
但是他們即將要開始統一之戰,所以能有現成圖紙,當然最好。
馮瑞科聞言,陷入思考之中。
東華國現在使用的步槍,就是仿造德國毛瑟兄弟1867年研發的步槍,隻是多加了彈倉。
現在的火炮,也是比英國的先進一點而已。
“可以!”
馮瑞科準備把單發步槍的圖紙和火炮圖紙出售給普魯士。
“購買東華國一定數量的武器,可贈送相應的圖紙。”
既然已經瞞不住,那就出售算了,還能賺一筆軍火錢。
最重要的是,幫普魯士一把,提前強大,讓歐洲亂起來,給英國、俄國找點事情做。
分散他們精力,不要老是盯著東華國和滿清。
“謝過殿下!”
普魯士沒想到這麽容易就答應了,購買武器,對於他們來說更好,有成品可以仿照。
或許以普魯士的工業底子,還能研發更先進的武器。
“我覺得,貴我兩國,完全可以建立起大使級外交關係,不知可否?”
“這……”
普魯士公使有些猶豫:“抱歉,國王殿下,我無權決定;我想威廉國王是很願意的。”
雖然他們要和英國和俄國交好,但是作為一個強國,外交是其主權,不需要完全看別國臉色。
“好,等候你們的消息,我想我們可以一直保持友好關係!”
馮瑞科不擔心普魯士會成為敵人,兩國完全沒有任何利益矛盾。
在普魯士成為德國之前,東華國反而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如你所願,國王殿下!”
普魯士公使滿意的走了,接下來就是兩國建交和商談武器購買細節問題。
這些自然有其他人去跟進。
“唿!”
馮瑞科唿出一口氣,伸了伸懶腰:
“得多培養外交大臣了,外交之事,全由我來,得忙死。”
東華國建國還是太短,國家積累不夠,國內人才的眼光、大局觀不足。
最主要的是,馮瑞科知道曆史發展方向,感覺其他人把握不住。
“至於剩餘的國家,英、俄、荷蘭,肯定是屬於敵人範疇。”
“葡萄牙,原是巴西的宗主國,也是偏向巴西,但其實力太差,敢不敢和東華國交惡猶未可知。”
馮瑞科逐一分析,還剩美國、西班牙和奧地利了。
“嗬嗬,西班牙,心思應該很矛盾吧!”
他冷笑一句,帶著嘲諷。
曾經的南美,大多是他西班牙的;
兒子長大了,掙的錢不願意上交,都鬧著要分家。
父親年老體衰,打過不,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分了也就分了。
可是;
突然冒出一個外來人,把自己這些分家的兒子,一個一個殺掉。
這種感覺,無以言表。
……
對於這個國家,這次也參與進來,馮瑞科是意外的。
普魯士或者說整個德意誌世界,目前都沒有殖民地;
該國繼承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傳統,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教育素質高、驍勇善戰著稱,是一個軍事國家。
近年又愛國主義情緒高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歐陸列強。
不管從地緣、還是利益方麵,和東華國沒有任何衝突。
“國王殿下,我代普魯士國王向您問好!”
今年一月,攝政四年的威廉一世,終於即位為王。
“普魯士王國,在我東華國可是大名鼎鼎啊!”
在普魯士公使疑惑眼神中,馮瑞科解釋道:
“我國陸軍軍官學校,好幾個教官都是普魯士退役軍官。”
普魯士公使聞言,眼睛一亮,他這次來,所攜帶的任務本來不好開口;
既然有這一層關係,那就方便很多。
“國王殿下,如此,我們兩國也算傳統友誼了。”
兩人寒暄幾句後,馮瑞科詢問道:“不知普魯士介入調停,是何原因?”
“國王陛下,此行我們是被英國和俄國裹挾而來!”
普魯士公使的一句話,就讓雙方心裏的戒備放了下來。
馮瑞科瞬間明白其中原由:
普魯士一直的願望,是統一德意誌各邦國,建立統一的德意誌聯邦。
而在這條道路上,東麵得和俄國交好,讓其不幹預。
而西麵,英國希望普魯士強大起來,製衡法國和奧地利。
“普魯士,要開始統一德意誌各邦國了嗎?”
他的這句話,卻讓普魯士公使悚然一驚。
雖然對於德意誌統一,已經是歐洲公開的秘密;
統一有三種方式:
第一、由奧地利主導統一成一個大德意誌,像這樣的龐然巨物,英、法、俄三國肯定不同意。
就像拿破侖破壞了歐洲的平衡後,英俄普奧無論被揍趴下多少次,也一定要群起而攻之。
第二、由奧地利主導,丟棄意大利、匈牙利和加利西亞等土地,組建純粹的日耳曼人德意誌;
但奧地利皇室怎麽可能舍得,對於他們來說一直是哈布斯堡>奧地利>德意誌;
扔掉哈家統治幾百年的領土,來換取德意誌小邦們的臣服,傻子都知道怎麽選。
第三、由德意誌世界中的老二,普魯士來主導,剔除奧地利組建小德意誌。
這樣英、俄都同意,法國和奧地利不同意,幹就完了!
“殿下如何得知?”普魯士公使好奇的問道;
第三種方式,是威廉一世上台後,和俾麥斯秘密商談定下的基調;
目前俾麥斯因為不滿足於隻當一個內相,而在俄國擔任公使;
他想要的是首相兼外交大臣,才能完成他的統一德國大業。
“嗬嗬,對於歐陸的局勢,我可謂是隔岸觀火,若我是普魯士國王,我會采用三部曲……”
馮瑞科恬不知恥的把前世俾麥斯采用的方略,略微完善後,講解出來。
使得普魯士公使眼冒精光,開始拿筆記錄。
“偉大的國王殿下,您真是天縱奇才!”
馮瑞科臉也不紅,就像這計劃真是他想出來的一樣。
不過;
這確實是曆史上成功的路線,如果普魯士采納,也為他們提供了底氣。
“這是前三部曲,我還有後三部曲,吞並奧地利……”
他說到這裏,停下來不說了。
普魯士公使被這‘斷章狗’弄得心癢難耐,幾番詢問,馮瑞科就是不說。
“你迴去時,幫我給威廉國王帶去一本書,裏麵記載了關於我族兩千多年前,大秦帝國一統天下的經過。”
“總的來說,送你們四個字‘遠交近攻’!”
馮瑞科不欲說太多,他做這些,是為數十年後做好鋪墊。
“貴國對於巴西情況,有什麽意見?”
“殿下,威廉國王對於貴國在美洲的事情,隻作為旁觀者和見證者,不會與貴國交惡;”
普魯士公使說到這裏,停頓片刻後,一咬牙:
“不知貴國可願出售步槍、子彈和火炮圖紙?”
他知道這些是東華國的秘密,他們自己國家也有了相關的積累;
但是他們即將要開始統一之戰,所以能有現成圖紙,當然最好。
馮瑞科聞言,陷入思考之中。
東華國現在使用的步槍,就是仿造德國毛瑟兄弟1867年研發的步槍,隻是多加了彈倉。
現在的火炮,也是比英國的先進一點而已。
“可以!”
馮瑞科準備把單發步槍的圖紙和火炮圖紙出售給普魯士。
“購買東華國一定數量的武器,可贈送相應的圖紙。”
既然已經瞞不住,那就出售算了,還能賺一筆軍火錢。
最重要的是,幫普魯士一把,提前強大,讓歐洲亂起來,給英國、俄國找點事情做。
分散他們精力,不要老是盯著東華國和滿清。
“謝過殿下!”
普魯士沒想到這麽容易就答應了,購買武器,對於他們來說更好,有成品可以仿照。
或許以普魯士的工業底子,還能研發更先進的武器。
“我覺得,貴我兩國,完全可以建立起大使級外交關係,不知可否?”
“這……”
普魯士公使有些猶豫:“抱歉,國王殿下,我無權決定;我想威廉國王是很願意的。”
雖然他們要和英國和俄國交好,但是作為一個強國,外交是其主權,不需要完全看別國臉色。
“好,等候你們的消息,我想我們可以一直保持友好關係!”
馮瑞科不擔心普魯士會成為敵人,兩國完全沒有任何利益矛盾。
在普魯士成為德國之前,東華國反而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如你所願,國王殿下!”
普魯士公使滿意的走了,接下來就是兩國建交和商談武器購買細節問題。
這些自然有其他人去跟進。
“唿!”
馮瑞科唿出一口氣,伸了伸懶腰:
“得多培養外交大臣了,外交之事,全由我來,得忙死。”
東華國建國還是太短,國家積累不夠,國內人才的眼光、大局觀不足。
最主要的是,馮瑞科知道曆史發展方向,感覺其他人把握不住。
“至於剩餘的國家,英、俄、荷蘭,肯定是屬於敵人範疇。”
“葡萄牙,原是巴西的宗主國,也是偏向巴西,但其實力太差,敢不敢和東華國交惡猶未可知。”
馮瑞科逐一分析,還剩美國、西班牙和奧地利了。
“嗬嗬,西班牙,心思應該很矛盾吧!”
他冷笑一句,帶著嘲諷。
曾經的南美,大多是他西班牙的;
兒子長大了,掙的錢不願意上交,都鬧著要分家。
父親年老體衰,打過不,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分了也就分了。
可是;
突然冒出一個外來人,把自己這些分家的兒子,一個一個殺掉。
這種感覺,無以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