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英法的輕視
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 作者:輕煮歲月丨慢煮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津到通州100公裏,步兵趕路需要兩天。
根據馮瑞科所知曆史,英法軍隊和滿清,將在通州的八裏橋展開決戰。
一場恥辱性的戰役。
雖然滿蒙騎兵,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但是戰果慘不忍睹。
“林鳳祥,率領三個騎兵團,快馬加鞭,趕到八裏橋,擇機而動。”
馮瑞科擔心滿清頂不住洋人進攻,而被攻入北京城。
在煙台已經讓幾國負責人,向他們傳遞東華國的態度。
但是這十幾天過去,洋人依舊我行我素,向著北京進攻。
看來是沒把東華國放在眼裏,或者說有其它的打算。
既是如此,幹就完了!
——
這次侵略戰爭,英軍一萬五千餘人,法軍約七千人,英艦73艘,法艦32艘。
一個半月前
除了海軍外,英法一萬八千人登陸,由北塘登陸,攻陷大沽,占領了天津。
鹹豐皇帝緊急派桂良等人,到天津議和。
英、法提出,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增加賠款以及帶兵進入北京換約。
清政府予以拒絕,談判破裂。
英法侵略讓兩國侵華軍總司令克靈頓和孟鬥班,率8500軍隊向北京進犯。
而兩國的全權專使,額爾金和葛羅統轄剩餘不到一萬陸軍,留守天津。
也是為他們守住退路。
“軍長,我們該怎麽打?”副軍長李天佑詢問道。
天津城這邊,謝金生是華夏開拓軍第七軍的軍長,負責天津戰役。
謝金生看著懸掛各國旗幟的天津城,怎麽看怎麽惡心。
“敵人在城內,我軍暫無法得知兵力和武器火力,而且是攻城戰,非常有難度。”
他不想向城內開炮,畢竟城內都是普通百姓。
“要不,圍三缺一,我們三個師從西南北三麵進攻,將東門留出,誘迫敵人出逃,最後將敵殲滅?”
李天佑提出他的建議,他作為一個農民,這些年也學了一些兵法。
“不!”
謝金生搖搖頭;
看著城樓上已經來來往往,不斷有洋人士兵在城牆牆垛後麵,舉槍瞄準。
甚至,有火炮已經架設在寬闊的城牆上;
沒想到天津城的堅固城防,成了洋人最好的防禦陣地。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他指著天津城外的大沽炮台方向說道:
“城內數量不明,那我們就誘使他們出城,方可擊潰;那就攻敵之必救!”
“對於洋人來說,迴到海麵是他們的退路,我們進攻大沽炮台,他們肯定要出城。”
李天佑恍然,覺得此法甚好:“不愧是軍長!”
“但是,敵人海上有百艘軍艦,攻擊炮台恐怕要麵臨軍艦的火炮。”
李天佑的擔心不無道理,敵人占領炮台後,肯定會組織防禦。
“你可不要忘了,海麵還有我們的軍艦!”
周圍將領聽謝金生這麽一說,都眼前一亮;
這真是一環扣一環了!
說完他一指城門樓上的各國旗幟,忍住惡心,下令道:
“先給我開炮,把那些旗幟給我打掉。”
“轟!轟!”
一陣炮響,城頭飄揚的旗幟,灰飛煙滅。
見此
謝金生滿意的點點頭,下令道:
“第二十師,在天津城外,擇地構築防禦陣地,若敵人出城立即進攻;”
“第二十一師,向南進攻大沽炮台,占領後就地建立炮台陣地,與海軍軍艦一起,防禦敵人軍艦。”
第七軍的三個師,其中一個留守在山東,北來的隻有兩個師。
“遵命!”
各師長開始領命而去。
天津城離大姑炮台五十公裏,趕路至少需要一天時間。
“天佑,大沽炮台就交給來統籌,若有餘力,越過海河,拿下北塘鎮!”
“軍長放心。”對於東華國的戰力,他是很有信心的。
說完
李天佑騎著馬,帶領軍隊向著大沽口而去。
——
天津城內;
英法兩國的全權特使額爾金勳爵和葛羅男爵,正站在城樓上觀看。
額爾金向著身後的一個洋人問道:“菲爾德,這些士兵也是東華國的嗎?”
這人正是在煙台見過馮瑞科的英國人菲爾德,其它幾國代表也在。
“勳爵閣下,看他們的旗幟,確實是東華國軍隊。”
菲爾德頭冒冷汗,心裏緊張極了。
因為他們從煙台過來後,向他們稟報了馮瑞科的意思。
並且說東華國隻有幾艘軍艦,並無太多陸軍。
所以
各國負責人沒有將東華國放在眼裏,而是組織海軍軍艦,在大沽口外海麵防禦。
前幾天已經得知,東華國海軍在海麵停下來,兩軍僵持。
額爾金此刻並未斥責,而是看向法國人葛羅問道:
“葛羅男爵,如今局勢你怎麽看?”
額爾金最開始以為城外的士兵,隻是滿清的召集過來的援兵。
現在看來,局勢有些嚴峻。
“根據我國的調查,東華國在清國山東部署了部分兵力。”
“這些士兵,恐怕就是來自那裏。”
額爾金恍然,附和道:“英國是來至那裏了。”
葛羅點點頭,繼續說道:
“他們國王提前和我們打招唿,而未得到我們的迴應;現在派兵圍城,恐怕要與我軍開戰。”
“還是盡快派出使者,和他們談判,他們國王要如何調停!”
額爾金心裏有些不悅,自己在遠東部署多年;
現在勝利就在眼前,若是被東華國幹預,恐怕會功虧一簣。
“他們派軍隊向大沽口而去,恐怕不會善了;而我們軍隊,已經向北京城進攻,現在已箭在弦上。”
他若因為東華國這些軍隊而退縮,傳迴本土,自己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勳爵,要被一擼到底。
作為大英帝國在遠東的全權特使,有一切決定權。
“先派出使者,和城外軍隊商議,拖延時間。”
“然後催促克靈頓和孟鬥班總司令,迅速擊敗清國,逼迫他們投降,造成既定事實。”
葛羅沉默,他也在遠東多年,對於這個新生的東華國,了解不多。
隻知道,三世皇帝將一塊殖民地送給了東華國。
“現在確實就差最後一哆嗦,就依你!”
“城外東華國士兵,就由我去交涉吧!”
葛羅也擔心額爾金這個驕傲的英國人,把城外士兵徹底激怒。
橫生枝節。
“有勞男爵閣下了!”
數小時後
謝金生的中軍大帳,迎來了葛羅這個法國人。
“將軍,請問貴國國王殿下,目前在哪裏?貴軍包圍天津城,意欲何為?”
葛羅作為男爵,表現的很有虛偽‘紳士’風度。
“你是法國遠東全權特使?”
謝金生見到對方竟然是法國大頭目,也有些意外。
“國王殿下半月前就照會貴國,要求停戰調停;你們卻繼續進攻,輕視我國。”
他話語中包含著不悅,然後堅定的說道:
“現在殿下已經領軍去了北京城,而給我的命令是:拿迴天津!”
根據馮瑞科所知曆史,英法軍隊和滿清,將在通州的八裏橋展開決戰。
一場恥辱性的戰役。
雖然滿蒙騎兵,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但是戰果慘不忍睹。
“林鳳祥,率領三個騎兵團,快馬加鞭,趕到八裏橋,擇機而動。”
馮瑞科擔心滿清頂不住洋人進攻,而被攻入北京城。
在煙台已經讓幾國負責人,向他們傳遞東華國的態度。
但是這十幾天過去,洋人依舊我行我素,向著北京進攻。
看來是沒把東華國放在眼裏,或者說有其它的打算。
既是如此,幹就完了!
——
這次侵略戰爭,英軍一萬五千餘人,法軍約七千人,英艦73艘,法艦32艘。
一個半月前
除了海軍外,英法一萬八千人登陸,由北塘登陸,攻陷大沽,占領了天津。
鹹豐皇帝緊急派桂良等人,到天津議和。
英、法提出,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增加賠款以及帶兵進入北京換約。
清政府予以拒絕,談判破裂。
英法侵略讓兩國侵華軍總司令克靈頓和孟鬥班,率8500軍隊向北京進犯。
而兩國的全權專使,額爾金和葛羅統轄剩餘不到一萬陸軍,留守天津。
也是為他們守住退路。
“軍長,我們該怎麽打?”副軍長李天佑詢問道。
天津城這邊,謝金生是華夏開拓軍第七軍的軍長,負責天津戰役。
謝金生看著懸掛各國旗幟的天津城,怎麽看怎麽惡心。
“敵人在城內,我軍暫無法得知兵力和武器火力,而且是攻城戰,非常有難度。”
他不想向城內開炮,畢竟城內都是普通百姓。
“要不,圍三缺一,我們三個師從西南北三麵進攻,將東門留出,誘迫敵人出逃,最後將敵殲滅?”
李天佑提出他的建議,他作為一個農民,這些年也學了一些兵法。
“不!”
謝金生搖搖頭;
看著城樓上已經來來往往,不斷有洋人士兵在城牆牆垛後麵,舉槍瞄準。
甚至,有火炮已經架設在寬闊的城牆上;
沒想到天津城的堅固城防,成了洋人最好的防禦陣地。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他指著天津城外的大沽炮台方向說道:
“城內數量不明,那我們就誘使他們出城,方可擊潰;那就攻敵之必救!”
“對於洋人來說,迴到海麵是他們的退路,我們進攻大沽炮台,他們肯定要出城。”
李天佑恍然,覺得此法甚好:“不愧是軍長!”
“但是,敵人海上有百艘軍艦,攻擊炮台恐怕要麵臨軍艦的火炮。”
李天佑的擔心不無道理,敵人占領炮台後,肯定會組織防禦。
“你可不要忘了,海麵還有我們的軍艦!”
周圍將領聽謝金生這麽一說,都眼前一亮;
這真是一環扣一環了!
說完他一指城門樓上的各國旗幟,忍住惡心,下令道:
“先給我開炮,把那些旗幟給我打掉。”
“轟!轟!”
一陣炮響,城頭飄揚的旗幟,灰飛煙滅。
見此
謝金生滿意的點點頭,下令道:
“第二十師,在天津城外,擇地構築防禦陣地,若敵人出城立即進攻;”
“第二十一師,向南進攻大沽炮台,占領後就地建立炮台陣地,與海軍軍艦一起,防禦敵人軍艦。”
第七軍的三個師,其中一個留守在山東,北來的隻有兩個師。
“遵命!”
各師長開始領命而去。
天津城離大姑炮台五十公裏,趕路至少需要一天時間。
“天佑,大沽炮台就交給來統籌,若有餘力,越過海河,拿下北塘鎮!”
“軍長放心。”對於東華國的戰力,他是很有信心的。
說完
李天佑騎著馬,帶領軍隊向著大沽口而去。
——
天津城內;
英法兩國的全權特使額爾金勳爵和葛羅男爵,正站在城樓上觀看。
額爾金向著身後的一個洋人問道:“菲爾德,這些士兵也是東華國的嗎?”
這人正是在煙台見過馮瑞科的英國人菲爾德,其它幾國代表也在。
“勳爵閣下,看他們的旗幟,確實是東華國軍隊。”
菲爾德頭冒冷汗,心裏緊張極了。
因為他們從煙台過來後,向他們稟報了馮瑞科的意思。
並且說東華國隻有幾艘軍艦,並無太多陸軍。
所以
各國負責人沒有將東華國放在眼裏,而是組織海軍軍艦,在大沽口外海麵防禦。
前幾天已經得知,東華國海軍在海麵停下來,兩軍僵持。
額爾金此刻並未斥責,而是看向法國人葛羅問道:
“葛羅男爵,如今局勢你怎麽看?”
額爾金最開始以為城外的士兵,隻是滿清的召集過來的援兵。
現在看來,局勢有些嚴峻。
“根據我國的調查,東華國在清國山東部署了部分兵力。”
“這些士兵,恐怕就是來自那裏。”
額爾金恍然,附和道:“英國是來至那裏了。”
葛羅點點頭,繼續說道:
“他們國王提前和我們打招唿,而未得到我們的迴應;現在派兵圍城,恐怕要與我軍開戰。”
“還是盡快派出使者,和他們談判,他們國王要如何調停!”
額爾金心裏有些不悅,自己在遠東部署多年;
現在勝利就在眼前,若是被東華國幹預,恐怕會功虧一簣。
“他們派軍隊向大沽口而去,恐怕不會善了;而我們軍隊,已經向北京城進攻,現在已箭在弦上。”
他若因為東華國這些軍隊而退縮,傳迴本土,自己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勳爵,要被一擼到底。
作為大英帝國在遠東的全權特使,有一切決定權。
“先派出使者,和城外軍隊商議,拖延時間。”
“然後催促克靈頓和孟鬥班總司令,迅速擊敗清國,逼迫他們投降,造成既定事實。”
葛羅沉默,他也在遠東多年,對於這個新生的東華國,了解不多。
隻知道,三世皇帝將一塊殖民地送給了東華國。
“現在確實就差最後一哆嗦,就依你!”
“城外東華國士兵,就由我去交涉吧!”
葛羅也擔心額爾金這個驕傲的英國人,把城外士兵徹底激怒。
橫生枝節。
“有勞男爵閣下了!”
數小時後
謝金生的中軍大帳,迎來了葛羅這個法國人。
“將軍,請問貴國國王殿下,目前在哪裏?貴軍包圍天津城,意欲何為?”
葛羅作為男爵,表現的很有虛偽‘紳士’風度。
“你是法國遠東全權特使?”
謝金生見到對方竟然是法國大頭目,也有些意外。
“國王殿下半月前就照會貴國,要求停戰調停;你們卻繼續進攻,輕視我國。”
他話語中包含著不悅,然後堅定的說道:
“現在殿下已經領軍去了北京城,而給我的命令是:拿迴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