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土地法引起的熱烈反響
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 作者:輕煮歲月丨慢煮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功辦理好土地過戶事宜,馮瑞科告別胡安·戈麥斯和費爾南多,迴到藍田縣。
並且,他已經在胡安·戈麥斯和費爾南多家族的農場購買了大量牛羊,還委托他們幫忙溝通附近農場,以後持續采購;
運送牛羊的事兒,馮瑞科交給了林虎,並讓多明戈作為翻譯,讓他們處理妥當再迴來。
1853年11月1日
葉靄亭一行人,拿著一張寫好的公告,給馮瑞科看,並說道:“天養,經過半個月的不斷民意調查、完善,我們已經製定好分土地的公告,你再看看有沒有問題。”
馮瑞科接過後,看著上麵漂亮的楷書字體,心裏讚歎:還是古人寫的字好看。
他們這一年多,各自文字,都還是采用傳統的毛筆字,毛筆和墨都是葉靄亭他們自製的。
他自己幾乎沒有寫過字,因為不會毛筆字,更不會寫繁體字;不過,字還是絕大部分都認識的。
隻見上麵寫到:
【凡一戶之主或年滿18周歲的男性,在承諾獲得土地是為了墾殖目的後,均可登記落戶並領取總數不超過150畝(0.1平方公裏)土地,登記人在接下來的5年內,交滿每畝1鷹洋的費用後,就可獲得地契,成為土地的所有者。
1、獲得的土地不可私下交易,隻能以市價出售給政府。
2、新移民需滿半年才可落戶。
3、功勞獎勵土地:特等功獎勵300畝,一等功獎勵150畝,二等功獎勵100畝,三等功獎勵50畝。
……】
葉靄亭解釋道:“天養,我們公告後,就開放報名登記,工人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落戶,或者繼續做工;隻有落戶,才可分配土地。”
為了讓移民能定居下來,葉靄亭又在分地上麵加了一個條件:落戶才可分地。
現在他們做工,每月至少10銀元,礦場之類的工作還更高一些,有職業補貼加成,買下150畝隻需要工作到一年就夠。
馮瑞科考慮到他們登記領地後,還要開墾、建房、買種子農具、牛羊等,所以才規定,讓五年內交清即可。
當然,他們也可以繼續在工廠或者藍田墾牧公司工作,因為現在也沒有這麽多土地可以分配。
4萬人就是4萬戶,每人都願意登記落戶的話,需要六百萬畝,那可是四千平方公裏。
馮瑞科看了上麵的內容,覺得非常好,他補充道:“靄亭,再加一份公告,內容是:下個月開始,開始安排人分批迴鄉,讓他們自由報名,選擇是否迴鄉,落戶的優先。”
葉靄亭也高興的說道:“也是時候開始讓人迴去探親了,我們現在人力充足,有部分人迴去是可以的;同時,也給他們一個希望,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都有在談論,想要迴家。”
馮瑞科表示理解,說實話,他自己也想迴去了;
一方麵,這具身體的前身記憶裏對母親、哥哥和妹妹的想念,當然還有那個太平天國南王父親--馮雲山;
另一方麵,他很想去看看這個時代的中國,曾經隻在曆史書上,知曉鴉片戰爭、虎門銷煙等等事件,他很想切身實地的去感受一下這個時代。
談新知這時說道:“目前整個藍田縣約550平方公裏,藍田河到小輝河之間的上百平方公裏土地,已經開發來建立縣城、各工廠和藍田墾牧公司的農場。”
“小輝河以東的四百多平方公裏,用來分配給華工。”
談新知這段時間在對藍田縣進行規劃,將藍田縣中心的藍田大道向東延伸,一直到藍田縣最東麵的邊界;
每10公裏設置一個鎮子,鎮子前後左右5公裏範圍,方圓100平方公裏,每個鎮子按150畝\/戶,加上一些區域適當保留樹林,可持續發展,則可以安置約800-1000戶。
馮瑞科微笑的說道:“那小輝河以東,規劃了4個鎮子,應該可以安置近四千戶,暫時應該夠了;我這次又購買了一千平方公裏左右的土地,新知,你的規劃工作又要繼續了。”
葉靄亭吃驚的問道:“天養,還能買到土地?在哪裏?”
馮瑞科把土地的事情詳細解釋一番,眾人都非常開心。
眾人商量完政策,以及讓交通建設部做大致的道路規劃,就安排工人實地測繪,修路以及做前期工作;
在每個鎮子中心的位置,設置鎮政府;建設局規劃建設房子,然後安排人規劃宅基地、農田劃分等工作。
華工中滿半年這一條件的,隻有第一批解救的華工剛好滿足,近兩千人滿足條件,後續每月陸續有一批人滿足,這樣也能減輕分配壓力。
……
當土地政策一經發出,華工們踴躍出極大的熱情。
這天,工人們下工後,聚集在一起,聆聽著政府宣傳的政策,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情。他們紛紛議論著,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阿傑,你準備買多少畝地?”
一個穿著藍色工作裝的工人,對著他旁邊叫陳傑的同伴問道,他叫鄧豪,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華工,剛來古巴兩年不到。
兩人從來到古巴的路上就相識,之後一直在一起勞作,彼此之間有著深厚的友情。
陳傑沉思片刻後迴答道:“我們來農場已經半年,這個月的工資發下來,就有60鷹洋,再加上安家費50銀元。如果要買150畝的話,還差一些。”
鄧豪連忙勸說道:“那就先不交錢唄,反正還有五年的時間呢,足夠讓我們攢夠錢上交了。”
陳傑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地說:“好,那我就不交,以後慢慢補上。”
鄧豪笑著拍了拍陳傑的肩膀,鼓勵道:“沒錯,有了土地,隻要我們努力,一定能生活好的。”
他繼續說道:“大不了繼續工作,存足夠的錢,在家裏麵,我們一家七口人才不到5畝地,交了地主老爺的租子,根本就不夠吃,所以我才出海來做工。”
陳傑略帶猶豫的迴答道:“如果先不交,可是沒有拿到地契,總是心裏不放心,怕以後政策有變。我們家就是沒有土地,逼得出來賺錢,沒想到被騙得渾渾噩噩的幹了幾年苦力,根本沒法存到錢。”
陳傑是個很有憂患意識的人,對官府的政策都是很擔心,害怕一天一個樣。
鄧豪一臉崇拜的說道:“放心啦,馮大人救我們出來,是我們的恩人;還給我們發這麽高的薪金,我相信馮大人,他是真的為我們好,不會改政策的。”
陳傑又問道:“你也願意在這裏落戶,不迴大清去了?”
鄧豪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是的,我決定留在這裏。雖然這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與大清有所不同,但我已經適應了。而且,馮大人給我們提供了如此好的條件,讓我們能夠過上穩定的生活,我感激不盡。至於迴去,就是為了把家人接來。”
陳傑聽後沉默片刻,然後歎了口氣,“好吧,既然你都這樣決定了,那我也願意留下來。畢竟,這裏確實比家鄉要好得多。隻是希望馮大人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政策,讓我們這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鄧豪笑了笑,“放心吧,馮大人一定會做到的。我們隻要努力工作,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有了土地,我就可以接家裏人過來;這半年的生活,做夢都不敢想,我得讓家人也過上這樣的日子。”
“嗯,也是。我存下的錢,也剛好可以建設房子,再買一些牛羊。”陳傑這時也一臉憧憬的模樣,以前在家裏的時候,他做夢都想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這樣一來,他就能過上安穩的生活了。
“是啊,到時候把爹娘和弟弟妹妹們接過來,他們一定現在還吃不飽吧,我真是想他們了。”鄧豪說到這裏,眼裏噙滿淚水。
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心中充滿了思念之情。
“阿豪,你怎麽還哭起來了,搞得我也難受。”陳傑看到鄧豪流淚,也不禁感到難過。
他同樣想念自己的父母,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麽樣,地主老爺的錢有沒有還上。
“哪有,我這是開心,等開始的那天,我要去登記領取150畝。”
阿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手抹去了眼角的淚水。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夠早日擁有自己的土地。
“好,到時候一起去,好想時間快點過去。”陳傑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他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有自己的土地,開始新的生活。
土地法就這樣在人們中間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每個人都盼望著早日擁有自己的土地。
他們終於有機會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開始新的生活。
而政府也準備給華工們安排輪班休假,讓他們有機會去辦理落戶手續。
……
並且,他已經在胡安·戈麥斯和費爾南多家族的農場購買了大量牛羊,還委托他們幫忙溝通附近農場,以後持續采購;
運送牛羊的事兒,馮瑞科交給了林虎,並讓多明戈作為翻譯,讓他們處理妥當再迴來。
1853年11月1日
葉靄亭一行人,拿著一張寫好的公告,給馮瑞科看,並說道:“天養,經過半個月的不斷民意調查、完善,我們已經製定好分土地的公告,你再看看有沒有問題。”
馮瑞科接過後,看著上麵漂亮的楷書字體,心裏讚歎:還是古人寫的字好看。
他們這一年多,各自文字,都還是采用傳統的毛筆字,毛筆和墨都是葉靄亭他們自製的。
他自己幾乎沒有寫過字,因為不會毛筆字,更不會寫繁體字;不過,字還是絕大部分都認識的。
隻見上麵寫到:
【凡一戶之主或年滿18周歲的男性,在承諾獲得土地是為了墾殖目的後,均可登記落戶並領取總數不超過150畝(0.1平方公裏)土地,登記人在接下來的5年內,交滿每畝1鷹洋的費用後,就可獲得地契,成為土地的所有者。
1、獲得的土地不可私下交易,隻能以市價出售給政府。
2、新移民需滿半年才可落戶。
3、功勞獎勵土地:特等功獎勵300畝,一等功獎勵150畝,二等功獎勵100畝,三等功獎勵50畝。
……】
葉靄亭解釋道:“天養,我們公告後,就開放報名登記,工人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落戶,或者繼續做工;隻有落戶,才可分配土地。”
為了讓移民能定居下來,葉靄亭又在分地上麵加了一個條件:落戶才可分地。
現在他們做工,每月至少10銀元,礦場之類的工作還更高一些,有職業補貼加成,買下150畝隻需要工作到一年就夠。
馮瑞科考慮到他們登記領地後,還要開墾、建房、買種子農具、牛羊等,所以才規定,讓五年內交清即可。
當然,他們也可以繼續在工廠或者藍田墾牧公司工作,因為現在也沒有這麽多土地可以分配。
4萬人就是4萬戶,每人都願意登記落戶的話,需要六百萬畝,那可是四千平方公裏。
馮瑞科看了上麵的內容,覺得非常好,他補充道:“靄亭,再加一份公告,內容是:下個月開始,開始安排人分批迴鄉,讓他們自由報名,選擇是否迴鄉,落戶的優先。”
葉靄亭也高興的說道:“也是時候開始讓人迴去探親了,我們現在人力充足,有部分人迴去是可以的;同時,也給他們一個希望,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都有在談論,想要迴家。”
馮瑞科表示理解,說實話,他自己也想迴去了;
一方麵,這具身體的前身記憶裏對母親、哥哥和妹妹的想念,當然還有那個太平天國南王父親--馮雲山;
另一方麵,他很想去看看這個時代的中國,曾經隻在曆史書上,知曉鴉片戰爭、虎門銷煙等等事件,他很想切身實地的去感受一下這個時代。
談新知這時說道:“目前整個藍田縣約550平方公裏,藍田河到小輝河之間的上百平方公裏土地,已經開發來建立縣城、各工廠和藍田墾牧公司的農場。”
“小輝河以東的四百多平方公裏,用來分配給華工。”
談新知這段時間在對藍田縣進行規劃,將藍田縣中心的藍田大道向東延伸,一直到藍田縣最東麵的邊界;
每10公裏設置一個鎮子,鎮子前後左右5公裏範圍,方圓100平方公裏,每個鎮子按150畝\/戶,加上一些區域適當保留樹林,可持續發展,則可以安置約800-1000戶。
馮瑞科微笑的說道:“那小輝河以東,規劃了4個鎮子,應該可以安置近四千戶,暫時應該夠了;我這次又購買了一千平方公裏左右的土地,新知,你的規劃工作又要繼續了。”
葉靄亭吃驚的問道:“天養,還能買到土地?在哪裏?”
馮瑞科把土地的事情詳細解釋一番,眾人都非常開心。
眾人商量完政策,以及讓交通建設部做大致的道路規劃,就安排工人實地測繪,修路以及做前期工作;
在每個鎮子中心的位置,設置鎮政府;建設局規劃建設房子,然後安排人規劃宅基地、農田劃分等工作。
華工中滿半年這一條件的,隻有第一批解救的華工剛好滿足,近兩千人滿足條件,後續每月陸續有一批人滿足,這樣也能減輕分配壓力。
……
當土地政策一經發出,華工們踴躍出極大的熱情。
這天,工人們下工後,聚集在一起,聆聽著政府宣傳的政策,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情。他們紛紛議論著,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阿傑,你準備買多少畝地?”
一個穿著藍色工作裝的工人,對著他旁邊叫陳傑的同伴問道,他叫鄧豪,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華工,剛來古巴兩年不到。
兩人從來到古巴的路上就相識,之後一直在一起勞作,彼此之間有著深厚的友情。
陳傑沉思片刻後迴答道:“我們來農場已經半年,這個月的工資發下來,就有60鷹洋,再加上安家費50銀元。如果要買150畝的話,還差一些。”
鄧豪連忙勸說道:“那就先不交錢唄,反正還有五年的時間呢,足夠讓我們攢夠錢上交了。”
陳傑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地說:“好,那我就不交,以後慢慢補上。”
鄧豪笑著拍了拍陳傑的肩膀,鼓勵道:“沒錯,有了土地,隻要我們努力,一定能生活好的。”
他繼續說道:“大不了繼續工作,存足夠的錢,在家裏麵,我們一家七口人才不到5畝地,交了地主老爺的租子,根本就不夠吃,所以我才出海來做工。”
陳傑略帶猶豫的迴答道:“如果先不交,可是沒有拿到地契,總是心裏不放心,怕以後政策有變。我們家就是沒有土地,逼得出來賺錢,沒想到被騙得渾渾噩噩的幹了幾年苦力,根本沒法存到錢。”
陳傑是個很有憂患意識的人,對官府的政策都是很擔心,害怕一天一個樣。
鄧豪一臉崇拜的說道:“放心啦,馮大人救我們出來,是我們的恩人;還給我們發這麽高的薪金,我相信馮大人,他是真的為我們好,不會改政策的。”
陳傑又問道:“你也願意在這裏落戶,不迴大清去了?”
鄧豪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是的,我決定留在這裏。雖然這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與大清有所不同,但我已經適應了。而且,馮大人給我們提供了如此好的條件,讓我們能夠過上穩定的生活,我感激不盡。至於迴去,就是為了把家人接來。”
陳傑聽後沉默片刻,然後歎了口氣,“好吧,既然你都這樣決定了,那我也願意留下來。畢竟,這裏確實比家鄉要好得多。隻是希望馮大人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政策,讓我們這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鄧豪笑了笑,“放心吧,馮大人一定會做到的。我們隻要努力工作,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有了土地,我就可以接家裏人過來;這半年的生活,做夢都不敢想,我得讓家人也過上這樣的日子。”
“嗯,也是。我存下的錢,也剛好可以建設房子,再買一些牛羊。”陳傑這時也一臉憧憬的模樣,以前在家裏的時候,他做夢都想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這樣一來,他就能過上安穩的生活了。
“是啊,到時候把爹娘和弟弟妹妹們接過來,他們一定現在還吃不飽吧,我真是想他們了。”鄧豪說到這裏,眼裏噙滿淚水。
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心中充滿了思念之情。
“阿豪,你怎麽還哭起來了,搞得我也難受。”陳傑看到鄧豪流淚,也不禁感到難過。
他同樣想念自己的父母,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麽樣,地主老爺的錢有沒有還上。
“哪有,我這是開心,等開始的那天,我要去登記領取150畝。”
阿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手抹去了眼角的淚水。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夠早日擁有自己的土地。
“好,到時候一起去,好想時間快點過去。”陳傑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他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有自己的土地,開始新的生活。
土地法就這樣在人們中間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每個人都盼望著早日擁有自己的土地。
他們終於有機會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開始新的生活。
而政府也準備給華工們安排輪班休假,讓他們有機會去辦理落戶手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