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女尊之皇女是個夫管嚴 作者:五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輕力壯的姑娘們,把家裏值錢的東西都帶上,有力氣幹活餓不死人,再倔下去就真的死人!」裏正氣急了,直接叫人抬東西。
然而,任由她們嘴皮子磨破,也隻有一半人離開,剩下的說什麽都不肯走。畢竟誰也不相信地震發生,官府沒辦法,隻能強行驅趕。
金三娘負責監視官員是否瀆職懈怠,若是發現有人不把朝廷命令當迴事,便立即向知府舉報。若是知府不管,就向巡撫上報。
九月初十,也就是重陽節的第二天。
西北無數蛇蟲鼠蟻從洞裏竄出來滿大街跑,下午霧氣繚繞,看起來非常怪異。
傍晚的時候,突然地動山搖,頃刻間路陷橋斷,房倒屋塌,有些村落瞬間變成廢墟。所有人尖叫不止,街道上雞鳴狗吠之聲不絕於耳。
雖然強製要求百姓轉移,但有不少釘子戶留下。為了躲避官府抓捕,他們藏進暗室、山裏,甚至還有人走了又迴來。
金三娘帶著二十個人站在安全的縣裏,雖然遠離災難點,但還是能清晰感受到地麵搖晃。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突然覺得我是個有用的人。」有名士兵迴想自己來到王府後做的事,小聲感嘆。
「王爺說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咱們隻要聽她的話就行。」金三娘對鈺王非常敬佩。
「王爺年紀輕輕卻非常睿智,咱們沒有跟錯人。」
「那可不是,現在讓我換去別的營隊,我肯定不願意。」
「行了,先吃飯,迴去休息一晚,明天去看災後情況。」金三娘平靜地安排任務。
「是!」士兵們都很聽話。
這次地震雖然房屋倒塌,田地被毀,但由於提前預防,故而傷亡人數比想像中少很多。不過還是有一百多人死亡,三百多人受傷,家畜更多。
災情上報的時候,女皇很不滿意,因為她要求全員搬離。所謂全員,就是不允許出現任何人員傷亡出現!
「連這點事都辦不好!」女皇怒氣沖沖。
王公大臣趁機暗示廢太女,即便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她們總能找到匪夷所思的理由。比如,皇太女毀容,影響國運;又比如皇太女站在北邊方向,這才降下災難……
流言蜚語就這樣傳遍整個京城,皇太女聽到後,臉色異常猙獰。
秦玉汐從金三娘的書信中了解到,這次五個縣的官員做事盡職盡責,從未懈怠。隻是每個縣有十幾個鄉,鄉下麵還有裏、有村,人員眾多。
女皇很憤怒,早朝時整整罵了西北官員一炷香時間。
秦玉汐適時出聲道:「啟稟母皇,不如派官員前去調查,正好負責災後重建工作。」
「那就讓監察禦史跟工部的人去吧。」
「兒臣舉薦趙芳成前往。」
「哦,她不是在內帑做得好好的?」
「兒臣認為,災後重建涉及方方麵麵,趙芳成對農業與商業都非常熟悉,這個時候應該幫得上忙。」
「行,那就把她添上。」
「多謝母皇。」
趙蓉默不作聲,雖然孫女得鈺王另眼相看是好事,但她身為尚書不可參與其中,否則就是結黨營私。
趙芳成終於等到大展拳腳的機會,興沖沖迴去收拾行李,她發誓絕不讓鈺王失望!
秦玉汐離開皇宮時,正好碰到靜原師太。隻見她身穿紫色長袍,手拿拂塵,頭頂剃得噌亮,年紀在五十上下。
入宮前,她穿的是灰色長袍。因成功預測地震,女皇賜她紫色長袍。
「阿彌陀佛,貧尼見過鈺王殿下。」靜原師太神情肅穆,看起來既威嚴又慈悲。
「見過靜原師太。」
兩人相互低頭示意,靜原師太準備去給太君後講佛,便沒有多說話。
秦玉汐任由四皇女把局勢攪亂,對她而言,隻要亂的不是天下百姓就好。
迴到府中,看到眾人正圍在大廳議論紛紛。
等她進屋後,葉薇立即稟告說,有名護衛訓練的時候暈倒,是王君救了她。
劉雨潤這三年來看了很多醫術、商業書、史書,秦玉汐知道他這麽做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某天能幫到自己,心裏說不出的感動。
「潤潤真是太厲害了!」秦玉汐豎起大拇指。
「不是的,我隻是之前看過書裏描述過這種症狀,況且動刀的是大夫,我隻是動口而已。」劉雨潤揮了揮手,他可不敢居功自傲。
王府除了東雲跟兩個徒弟,還養兩位大夫,平時負責給士兵跟僕從治療。畢竟府裏人多,總是外出請大夫不方便。
劉雨潤看書時,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會向她們請教,隻是不曾親自動手。
「你若是想親自動手,每天來練武場就行,不管內傷外傷,都能整出來。不過要戴手套,她們身上太髒了。」秦玉汐指了指一眾護衛與士兵。
劉雨潤搖搖頭,男女授受不親,再說他身為王君給士兵看病,京城恐怕又要傳流言蜚語?還是不要惹麻煩。
秦玉汐不強求,劉雨潤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不過他們和和氣氣,士兵卻不滿地掀開袖子,表示自己經常洗澡,很幹淨。
一個個胳膊黑得跟煤炭似的,身上混著汗水跟泥土,幹淨?
「離本王遠點,你這頭上都長虱子了,再不弄幹淨就把頭髮剃了;還有你們這一排,衣服上都是泥;這一排,腳氣都能藥死老鼠!今晚給我拿刷子好好刷幹淨,從上到下,從裏到外,陳護衛明天檢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然而,任由她們嘴皮子磨破,也隻有一半人離開,剩下的說什麽都不肯走。畢竟誰也不相信地震發生,官府沒辦法,隻能強行驅趕。
金三娘負責監視官員是否瀆職懈怠,若是發現有人不把朝廷命令當迴事,便立即向知府舉報。若是知府不管,就向巡撫上報。
九月初十,也就是重陽節的第二天。
西北無數蛇蟲鼠蟻從洞裏竄出來滿大街跑,下午霧氣繚繞,看起來非常怪異。
傍晚的時候,突然地動山搖,頃刻間路陷橋斷,房倒屋塌,有些村落瞬間變成廢墟。所有人尖叫不止,街道上雞鳴狗吠之聲不絕於耳。
雖然強製要求百姓轉移,但有不少釘子戶留下。為了躲避官府抓捕,他們藏進暗室、山裏,甚至還有人走了又迴來。
金三娘帶著二十個人站在安全的縣裏,雖然遠離災難點,但還是能清晰感受到地麵搖晃。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突然覺得我是個有用的人。」有名士兵迴想自己來到王府後做的事,小聲感嘆。
「王爺說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咱們隻要聽她的話就行。」金三娘對鈺王非常敬佩。
「王爺年紀輕輕卻非常睿智,咱們沒有跟錯人。」
「那可不是,現在讓我換去別的營隊,我肯定不願意。」
「行了,先吃飯,迴去休息一晚,明天去看災後情況。」金三娘平靜地安排任務。
「是!」士兵們都很聽話。
這次地震雖然房屋倒塌,田地被毀,但由於提前預防,故而傷亡人數比想像中少很多。不過還是有一百多人死亡,三百多人受傷,家畜更多。
災情上報的時候,女皇很不滿意,因為她要求全員搬離。所謂全員,就是不允許出現任何人員傷亡出現!
「連這點事都辦不好!」女皇怒氣沖沖。
王公大臣趁機暗示廢太女,即便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她們總能找到匪夷所思的理由。比如,皇太女毀容,影響國運;又比如皇太女站在北邊方向,這才降下災難……
流言蜚語就這樣傳遍整個京城,皇太女聽到後,臉色異常猙獰。
秦玉汐從金三娘的書信中了解到,這次五個縣的官員做事盡職盡責,從未懈怠。隻是每個縣有十幾個鄉,鄉下麵還有裏、有村,人員眾多。
女皇很憤怒,早朝時整整罵了西北官員一炷香時間。
秦玉汐適時出聲道:「啟稟母皇,不如派官員前去調查,正好負責災後重建工作。」
「那就讓監察禦史跟工部的人去吧。」
「兒臣舉薦趙芳成前往。」
「哦,她不是在內帑做得好好的?」
「兒臣認為,災後重建涉及方方麵麵,趙芳成對農業與商業都非常熟悉,這個時候應該幫得上忙。」
「行,那就把她添上。」
「多謝母皇。」
趙蓉默不作聲,雖然孫女得鈺王另眼相看是好事,但她身為尚書不可參與其中,否則就是結黨營私。
趙芳成終於等到大展拳腳的機會,興沖沖迴去收拾行李,她發誓絕不讓鈺王失望!
秦玉汐離開皇宮時,正好碰到靜原師太。隻見她身穿紫色長袍,手拿拂塵,頭頂剃得噌亮,年紀在五十上下。
入宮前,她穿的是灰色長袍。因成功預測地震,女皇賜她紫色長袍。
「阿彌陀佛,貧尼見過鈺王殿下。」靜原師太神情肅穆,看起來既威嚴又慈悲。
「見過靜原師太。」
兩人相互低頭示意,靜原師太準備去給太君後講佛,便沒有多說話。
秦玉汐任由四皇女把局勢攪亂,對她而言,隻要亂的不是天下百姓就好。
迴到府中,看到眾人正圍在大廳議論紛紛。
等她進屋後,葉薇立即稟告說,有名護衛訓練的時候暈倒,是王君救了她。
劉雨潤這三年來看了很多醫術、商業書、史書,秦玉汐知道他這麽做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某天能幫到自己,心裏說不出的感動。
「潤潤真是太厲害了!」秦玉汐豎起大拇指。
「不是的,我隻是之前看過書裏描述過這種症狀,況且動刀的是大夫,我隻是動口而已。」劉雨潤揮了揮手,他可不敢居功自傲。
王府除了東雲跟兩個徒弟,還養兩位大夫,平時負責給士兵跟僕從治療。畢竟府裏人多,總是外出請大夫不方便。
劉雨潤看書時,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會向她們請教,隻是不曾親自動手。
「你若是想親自動手,每天來練武場就行,不管內傷外傷,都能整出來。不過要戴手套,她們身上太髒了。」秦玉汐指了指一眾護衛與士兵。
劉雨潤搖搖頭,男女授受不親,再說他身為王君給士兵看病,京城恐怕又要傳流言蜚語?還是不要惹麻煩。
秦玉汐不強求,劉雨潤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不過他們和和氣氣,士兵卻不滿地掀開袖子,表示自己經常洗澡,很幹淨。
一個個胳膊黑得跟煤炭似的,身上混著汗水跟泥土,幹淨?
「離本王遠點,你這頭上都長虱子了,再不弄幹淨就把頭髮剃了;還有你們這一排,衣服上都是泥;這一排,腳氣都能藥死老鼠!今晚給我拿刷子好好刷幹淨,從上到下,從裏到外,陳護衛明天檢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