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女尊之皇女是個夫管嚴 作者:五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鹽商,原本靠賄賂官員拿到鹽引。後來覺得相比外人還是自家人更靠譜,於是想方設法把自家人送進。
七年前能拿出千兩黃金,萬兩白銀,如今家產可不止翻了十倍。彭慧與戶部列出厚厚的單子,據說價值上百萬。
除了鹽商,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那三名考生。經過調查,她們隻考了秀才,舉人是買槍手替考,貢士是買通考官調換考卷。
女皇對鹽商的處罰是抄家,對三名考生的處罰是斬首示眾。當然,還有收受賄賂的成國公與肖靜文等人,也要受到處罰。
七年前,肖靜文是刑部右侍郎,由於她在水利工程與宮殿設計上,極具天賦。女皇便把她調到工部,沒過兩年晉為工部尚書。
女皇寢宮重建的時候,就是她親自繪圖設計。
當女皇得知她參與科舉舞弊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首先肖家不缺錢,其次肖靜文進士出身,不可能不知道學子們寒窗苦讀的心酸?
然而證據確鑿,她隻能處置肖靜文,否則無法服眾。最終肖府被查抄,肖靜文被流放軍營,家眷不受牽連。
至於成國公,女皇本就對她不滿,故而毫不猶豫撤掉爵位貶為庶人。
自此,轟轟烈烈的科舉舞弊案結束了,楊錦秀的姐姐楊明慧得以恢復功名,隻可惜她看不到了。
楊錦秀痛痛快快哭了一場,哭姐姐,哭母父,也哭他自己。整整五年,他終於熬到頭了,不知家中的親人過得如何?
「殿下大恩大德,小人無以為報,隻願當牛做馬償還恩情。」
「迴去好好生活吧,本王隻是做了該做的事。」
「對殿下而言是隨手之勞,但對小人而言卻是恩大於天,還請殿下給予小人報恩的機會。」楊錦秀鄭重地給秦玉汐磕了三個響頭。
秦玉汐隻能把他留下,不過在那之前,得先送楊錦秀迴老家辦理和離,探望雙親。
再次上早朝的時候,議政大臣中少了肖靜文,多了個楊青。
楊青是工部左侍郎,年僅三十八歲,除了兩位皇女,她年紀最小。跟肖靜文一樣,背後是勛貴勢力。
不過兩人的能力天差地別,女皇雖讓她參加早朝,卻不會提她做工部尚書。
肖家倒了,這對勛貴勢力的影響非常大。英國公四處尋找盟友,正好遇到康親王,兩人一拍即合。
如今尚書有四人,分別是:禮部尚書魏國公、戶部尚書周金華、兵部尚書宋妙藍、刑部尚書趙蓉。
四位尚書分三大派係,魏國公、周金華是文官勢力,宋妙藍是勛貴勢力,趙蓉是孤臣。
今日除了北合戰爭問題,還有東北官員遞交的旱情文書。
「臣以為,這些官員太過誇大其詞,詛咒大旱,其心可誅。」戶部尚書周金華啪的一聲表示不滿。
秦玉汐看到東北官員呈遞的文書後,深感欣慰。看來金三娘很擅長威脅,否則向來喜歡掩飾太平的官員,怎麽可能主動上報旱情?
「今年確實比往年更炎熱。」刑部尚書趙蓉悠悠說道。
「夏季兩個月不下雨,地麵幹裂,禾苗枯萎,老百姓收成受到影響,如何不算旱情?」秦玉汐冷冷說道。
「鈺王殿下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本王隻聽說: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那麽依鈺王所見,當地官員得做大旱還是小旱地準備?」
「有母皇福澤庇佑,上天定不會苛待東北的臣民。」
秦玉汐跟周金華爭鋒相對,皇太女急忙站出來打圓場,兩人這才消停。
三天後,秦玉汐把趙芳成寫的文書上報,證實東北確實麵臨幹旱。
女皇立即召見地方巡撫了解情況,得知現在村落與存落為了搶水源大打出手,便決定派工部右侍郎孫月、監察禦史許薇寧一同去往東北。
七月沒下雨,巡撫動員駐軍、百姓參與挖井開渠。水關乎生死存亡,所有人扛起農具開鑿大江大河,引水灌溉。
八月依然沒有下雨,旱情加重,河流枯竭,糧價瘋漲,百姓挖樹根、喝臭水。巡撫派士兵去尋找水源,並開倉放糧,這才免於餓殍遍地,流民千裏。
八月二十日,林尋真誕下一女後大出血離去,皇太女悲痛欲絕。
七日後,秦玉汐攜林雨潤出席喪禮,皇太女盯著她看了許久才移開視線。那眼神中包含太多情緒,有悔恨、有仇視、也有茫然無措。
九月,天空陰沉沉的,傍晚突然下起瓢潑大雨,所有人大唿:「吉兆,瑞雨!」
更讓人激動的是,江雪文與秦玉清帶領的五千人隊伍不但打敗克努的大軍,還活抓他們的首領與子嗣!
女皇看到戰報的時候,激動得滿麵紅光,並決定重賞兩人。著江雪文承襲母親靖國公爵位,三皇女秦玉清復升恪王。
第88章調整心情
當蘇蕊與冷嫣把黑火藥送到戰場時,宋妙藍也開始整頓軍隊,準備全麵反擊。
秦玉汐與皇太女的關係肉眼可見地疏遠了,或許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勸。
「清風佛過,大樹的根基不會撼動,隻有葉子和樹枝顫動。我們就是那陣小風,最多隻能吹落幾片樹葉,多搖晃幾下樹枝,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秦玉漫已經完全放棄改變他人,選擇融入這個世界。
「或許吧。」秦玉汐嘆了一口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七年前能拿出千兩黃金,萬兩白銀,如今家產可不止翻了十倍。彭慧與戶部列出厚厚的單子,據說價值上百萬。
除了鹽商,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那三名考生。經過調查,她們隻考了秀才,舉人是買槍手替考,貢士是買通考官調換考卷。
女皇對鹽商的處罰是抄家,對三名考生的處罰是斬首示眾。當然,還有收受賄賂的成國公與肖靜文等人,也要受到處罰。
七年前,肖靜文是刑部右侍郎,由於她在水利工程與宮殿設計上,極具天賦。女皇便把她調到工部,沒過兩年晉為工部尚書。
女皇寢宮重建的時候,就是她親自繪圖設計。
當女皇得知她參與科舉舞弊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首先肖家不缺錢,其次肖靜文進士出身,不可能不知道學子們寒窗苦讀的心酸?
然而證據確鑿,她隻能處置肖靜文,否則無法服眾。最終肖府被查抄,肖靜文被流放軍營,家眷不受牽連。
至於成國公,女皇本就對她不滿,故而毫不猶豫撤掉爵位貶為庶人。
自此,轟轟烈烈的科舉舞弊案結束了,楊錦秀的姐姐楊明慧得以恢復功名,隻可惜她看不到了。
楊錦秀痛痛快快哭了一場,哭姐姐,哭母父,也哭他自己。整整五年,他終於熬到頭了,不知家中的親人過得如何?
「殿下大恩大德,小人無以為報,隻願當牛做馬償還恩情。」
「迴去好好生活吧,本王隻是做了該做的事。」
「對殿下而言是隨手之勞,但對小人而言卻是恩大於天,還請殿下給予小人報恩的機會。」楊錦秀鄭重地給秦玉汐磕了三個響頭。
秦玉汐隻能把他留下,不過在那之前,得先送楊錦秀迴老家辦理和離,探望雙親。
再次上早朝的時候,議政大臣中少了肖靜文,多了個楊青。
楊青是工部左侍郎,年僅三十八歲,除了兩位皇女,她年紀最小。跟肖靜文一樣,背後是勛貴勢力。
不過兩人的能力天差地別,女皇雖讓她參加早朝,卻不會提她做工部尚書。
肖家倒了,這對勛貴勢力的影響非常大。英國公四處尋找盟友,正好遇到康親王,兩人一拍即合。
如今尚書有四人,分別是:禮部尚書魏國公、戶部尚書周金華、兵部尚書宋妙藍、刑部尚書趙蓉。
四位尚書分三大派係,魏國公、周金華是文官勢力,宋妙藍是勛貴勢力,趙蓉是孤臣。
今日除了北合戰爭問題,還有東北官員遞交的旱情文書。
「臣以為,這些官員太過誇大其詞,詛咒大旱,其心可誅。」戶部尚書周金華啪的一聲表示不滿。
秦玉汐看到東北官員呈遞的文書後,深感欣慰。看來金三娘很擅長威脅,否則向來喜歡掩飾太平的官員,怎麽可能主動上報旱情?
「今年確實比往年更炎熱。」刑部尚書趙蓉悠悠說道。
「夏季兩個月不下雨,地麵幹裂,禾苗枯萎,老百姓收成受到影響,如何不算旱情?」秦玉汐冷冷說道。
「鈺王殿下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本王隻聽說: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那麽依鈺王所見,當地官員得做大旱還是小旱地準備?」
「有母皇福澤庇佑,上天定不會苛待東北的臣民。」
秦玉汐跟周金華爭鋒相對,皇太女急忙站出來打圓場,兩人這才消停。
三天後,秦玉汐把趙芳成寫的文書上報,證實東北確實麵臨幹旱。
女皇立即召見地方巡撫了解情況,得知現在村落與存落為了搶水源大打出手,便決定派工部右侍郎孫月、監察禦史許薇寧一同去往東北。
七月沒下雨,巡撫動員駐軍、百姓參與挖井開渠。水關乎生死存亡,所有人扛起農具開鑿大江大河,引水灌溉。
八月依然沒有下雨,旱情加重,河流枯竭,糧價瘋漲,百姓挖樹根、喝臭水。巡撫派士兵去尋找水源,並開倉放糧,這才免於餓殍遍地,流民千裏。
八月二十日,林尋真誕下一女後大出血離去,皇太女悲痛欲絕。
七日後,秦玉汐攜林雨潤出席喪禮,皇太女盯著她看了許久才移開視線。那眼神中包含太多情緒,有悔恨、有仇視、也有茫然無措。
九月,天空陰沉沉的,傍晚突然下起瓢潑大雨,所有人大唿:「吉兆,瑞雨!」
更讓人激動的是,江雪文與秦玉清帶領的五千人隊伍不但打敗克努的大軍,還活抓他們的首領與子嗣!
女皇看到戰報的時候,激動得滿麵紅光,並決定重賞兩人。著江雪文承襲母親靖國公爵位,三皇女秦玉清復升恪王。
第88章調整心情
當蘇蕊與冷嫣把黑火藥送到戰場時,宋妙藍也開始整頓軍隊,準備全麵反擊。
秦玉汐與皇太女的關係肉眼可見地疏遠了,或許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勸。
「清風佛過,大樹的根基不會撼動,隻有葉子和樹枝顫動。我們就是那陣小風,最多隻能吹落幾片樹葉,多搖晃幾下樹枝,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秦玉漫已經完全放棄改變他人,選擇融入這個世界。
「或許吧。」秦玉汐嘆了一口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