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頁
[清穿同人] 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嗎 作者:陌小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礽今日的話,他聽懂了。
胤礽嘴裏說的是不願意自己的兒子成為建文帝,但實際上是在告訴他,他不想要「試金石」。
他的太子,一向疼愛兄弟姐妹,想要的是人人盡己所能為天下百姓謀福,而不是耽於爭權奪利,虛耗光陰。
胤礽是在說,如果阿哥裏有比他更出色的,他願意退位讓賢,而不會徒勞的占著位置,逼著兄弟們發難,甚至康熙覺得,胤礽似乎更嚮往不必繼承帝位,隻是單純的去做些為國謀福之事。
這是康熙絕不會允許的。
他的太子,一定得完美無瑕的接過大清江山,成就一代明君,讓他千古之後能驕傲的麵對列祖列宗,告訴他們,這才是一個好阿瑪應該為兒子鋪平的路。
所以他不會允許胤礽自汙,就如同今日太皇太後想做的事一樣。
康熙緩步走出幹清宮,走到兒子們的麵前。
「太子尚且年幼,當以進學為主,不該分心他想。綿延賡續之事自有朕和太皇太後做主,不需太子操心。」
康熙板著臉一字一句道,「今日太子為納妃之事頂撞朕與太皇太後,令你於幹安宮中閉門思過,非得聖旨,不得外出。」
胤礽在聽到第一句話的時候就察覺出不對勁來,他正要反駁,卻被胤褆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他今日鬧這麽一場,本就是不想因為自己的執念讓康熙和太皇太後為難,他既是想要打破陳規,那就做好了承擔後果的準備,無論因此受到何等懲罰,他有心甘情願。
可康熙這麽一說,乍一聽好像也是這麽迴事,但仔細一想,卻完全不對勁了。
什麽叫他還年幼,什麽叫綿延賡續之事不用他操心,這不是明擺著在說,他之所以遲遲未娶妻納妾,不是他不想,是康熙和太皇太後故意卡著他嗎?
還說他為了納妃之事頂撞,好似是他急著娶親他們不讓一樣!
這話要是傳出去,必定會叫天下誤會,屆時康熙以親事打壓太子的傳言必定漫天,而將來若是他真能與石英兒結成連理,石英兒的與眾不同也會被誤解成康熙故意選擇這樣的太子妃來影響他的後嗣,落在後人史書之上,便是康熙忌憚太子的鐵證。
明明是他的固執和不馴,為什麽不說明白是他的問題,而要康熙為他來背鍋呢?!
胤礽不願意,他奮力的推開胤褆,就想站起來跟康熙說清楚,然而跪了許久的腿早已麻木,用力之下,隻是撲倒在地上。
等他被人扶起來的時候,幹清宮的大門已然緊閉。
「太子爺,皇上也是疼愛您,您就接旨吧。」
梁九功苦著臉勸道。
胤褆也勸道:「如今汗阿瑪聖旨已下,此事便算是有了定論,你好好迴去閉門思過便是了,不要再鬧出旁的事,讓汗阿瑪也不好收場。」
「可是你明知道我——」
胤礽話說了一半,便被胤禛打斷了。
「太子哥哥,我們什麽都不知道,隻知道汗阿瑪金口玉言,便是定論。」
胤禛正色道,「汗阿瑪既要遂了你的心意,那你就謝恩吧,別辜負了汗阿瑪的疼愛。」
胤礽神色複雜的看向胤禛:「你當真知道今日之事的真相?」
「我不知道,」
胤禛坦然道,「但我知道汗阿瑪最疼愛太子哥哥,而太子哥哥也最孝順,所以你們定然有你們的默契,我不需要知道其中真相,我隻知道,汗阿瑪定然是為了你好的。」
是啊,康熙自然是全為了他好的。
寧可自己擔上後世惡名,寧可將他推到一個被人同情的位置上,也不讓他承擔執拗的代價。
「太子哥哥,早點迴去吧,」
胤禛上前跟胤褆一起將胤礽攙扶起來,「你看,小七都腿疼了,你再跪下去,明兒定然是無法下地了。」
胤褆看向幹清宮緊閉的大門,突然覺得自己今日的所作所為十分可笑。
他以為自己夠有擔當,想要什麽就直接去要,有什麽後果也願意承擔,可到最後,他的所做所為卻是由太皇太後和康熙來幫他背鍋。
他們這般輕易的就同意了他的任性,將他摘得幹幹淨淨的,叫他情何以堪!
迴到幹安宮後,胤礽將所有人都趕了出去,一個人縮在角落裏發呆。
這些年來的意氣風發讓他早已忘記了失敗的滋味,他以為自己已經有能力掌控一切,可到頭來,卻又是如此的無力。
他親口許下承諾的姑娘,因為他的自以為是不曾用心,被耗盡了熱情,在他終於明白了喜歡一個人該去做些什麽的時候,她卻歸還了信物,飄然走遠,不知是否還能迴到從前。
他自作聰明的想要謀劃一場「轟轟烈烈」的表演,想要用最有衝擊力的方式讓世人不得不接受他的倔強,他以為自己是孤勇者,實際上卻不過是利用康熙和太皇太後對他的感情,逼著他們不得不接受,不得不幫他承擔。
就像是之前他以為讓西路三萬大軍攔截數百噶爾丹殘部的決策是萬無一失的,可卻沒想到害了千餘英靈埋骨他鄉,無數家庭破碎。
可他又能做什麽呢?
他甚至連軍報上都不敢將福全之過寫個一清二楚,隻因為他要顧忌的太多太多。
不,他不能再這麽下去了。
他不能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想被這個世界同化,但卻顧東顧西,踟躕不前,如果他能再勇敢一點,不去想那些上不了台麵的手段,而是直接去做,那就不會將一切變成空談。
胤礽嘴裏說的是不願意自己的兒子成為建文帝,但實際上是在告訴他,他不想要「試金石」。
他的太子,一向疼愛兄弟姐妹,想要的是人人盡己所能為天下百姓謀福,而不是耽於爭權奪利,虛耗光陰。
胤礽是在說,如果阿哥裏有比他更出色的,他願意退位讓賢,而不會徒勞的占著位置,逼著兄弟們發難,甚至康熙覺得,胤礽似乎更嚮往不必繼承帝位,隻是單純的去做些為國謀福之事。
這是康熙絕不會允許的。
他的太子,一定得完美無瑕的接過大清江山,成就一代明君,讓他千古之後能驕傲的麵對列祖列宗,告訴他們,這才是一個好阿瑪應該為兒子鋪平的路。
所以他不會允許胤礽自汙,就如同今日太皇太後想做的事一樣。
康熙緩步走出幹清宮,走到兒子們的麵前。
「太子尚且年幼,當以進學為主,不該分心他想。綿延賡續之事自有朕和太皇太後做主,不需太子操心。」
康熙板著臉一字一句道,「今日太子為納妃之事頂撞朕與太皇太後,令你於幹安宮中閉門思過,非得聖旨,不得外出。」
胤礽在聽到第一句話的時候就察覺出不對勁來,他正要反駁,卻被胤褆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他今日鬧這麽一場,本就是不想因為自己的執念讓康熙和太皇太後為難,他既是想要打破陳規,那就做好了承擔後果的準備,無論因此受到何等懲罰,他有心甘情願。
可康熙這麽一說,乍一聽好像也是這麽迴事,但仔細一想,卻完全不對勁了。
什麽叫他還年幼,什麽叫綿延賡續之事不用他操心,這不是明擺著在說,他之所以遲遲未娶妻納妾,不是他不想,是康熙和太皇太後故意卡著他嗎?
還說他為了納妃之事頂撞,好似是他急著娶親他們不讓一樣!
這話要是傳出去,必定會叫天下誤會,屆時康熙以親事打壓太子的傳言必定漫天,而將來若是他真能與石英兒結成連理,石英兒的與眾不同也會被誤解成康熙故意選擇這樣的太子妃來影響他的後嗣,落在後人史書之上,便是康熙忌憚太子的鐵證。
明明是他的固執和不馴,為什麽不說明白是他的問題,而要康熙為他來背鍋呢?!
胤礽不願意,他奮力的推開胤褆,就想站起來跟康熙說清楚,然而跪了許久的腿早已麻木,用力之下,隻是撲倒在地上。
等他被人扶起來的時候,幹清宮的大門已然緊閉。
「太子爺,皇上也是疼愛您,您就接旨吧。」
梁九功苦著臉勸道。
胤褆也勸道:「如今汗阿瑪聖旨已下,此事便算是有了定論,你好好迴去閉門思過便是了,不要再鬧出旁的事,讓汗阿瑪也不好收場。」
「可是你明知道我——」
胤礽話說了一半,便被胤禛打斷了。
「太子哥哥,我們什麽都不知道,隻知道汗阿瑪金口玉言,便是定論。」
胤禛正色道,「汗阿瑪既要遂了你的心意,那你就謝恩吧,別辜負了汗阿瑪的疼愛。」
胤礽神色複雜的看向胤禛:「你當真知道今日之事的真相?」
「我不知道,」
胤禛坦然道,「但我知道汗阿瑪最疼愛太子哥哥,而太子哥哥也最孝順,所以你們定然有你們的默契,我不需要知道其中真相,我隻知道,汗阿瑪定然是為了你好的。」
是啊,康熙自然是全為了他好的。
寧可自己擔上後世惡名,寧可將他推到一個被人同情的位置上,也不讓他承擔執拗的代價。
「太子哥哥,早點迴去吧,」
胤禛上前跟胤褆一起將胤礽攙扶起來,「你看,小七都腿疼了,你再跪下去,明兒定然是無法下地了。」
胤褆看向幹清宮緊閉的大門,突然覺得自己今日的所作所為十分可笑。
他以為自己夠有擔當,想要什麽就直接去要,有什麽後果也願意承擔,可到最後,他的所做所為卻是由太皇太後和康熙來幫他背鍋。
他們這般輕易的就同意了他的任性,將他摘得幹幹淨淨的,叫他情何以堪!
迴到幹安宮後,胤礽將所有人都趕了出去,一個人縮在角落裏發呆。
這些年來的意氣風發讓他早已忘記了失敗的滋味,他以為自己已經有能力掌控一切,可到頭來,卻又是如此的無力。
他親口許下承諾的姑娘,因為他的自以為是不曾用心,被耗盡了熱情,在他終於明白了喜歡一個人該去做些什麽的時候,她卻歸還了信物,飄然走遠,不知是否還能迴到從前。
他自作聰明的想要謀劃一場「轟轟烈烈」的表演,想要用最有衝擊力的方式讓世人不得不接受他的倔強,他以為自己是孤勇者,實際上卻不過是利用康熙和太皇太後對他的感情,逼著他們不得不接受,不得不幫他承擔。
就像是之前他以為讓西路三萬大軍攔截數百噶爾丹殘部的決策是萬無一失的,可卻沒想到害了千餘英靈埋骨他鄉,無數家庭破碎。
可他又能做什麽呢?
他甚至連軍報上都不敢將福全之過寫個一清二楚,隻因為他要顧忌的太多太多。
不,他不能再這麽下去了。
他不能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想被這個世界同化,但卻顧東顧西,踟躕不前,如果他能再勇敢一點,不去想那些上不了台麵的手段,而是直接去做,那就不會將一切變成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