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清穿同人] 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嗎 作者:陌小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清的皇太子言語已經很客氣了,但其中的意思卻明確,那就是從現在開始,他沒有任何的決定權,甚至沒有參與討論提出意見的權利,他隻能被囚禁起來,等著別人決定好他的命運,然後來通知他。
這對他來說很艱難,甚至是一種侮辱,但他卻隻能承受,還得笑著感謝大清對他的善待——
至少給他的囚籠是客院,而是不監牢。
胤礽沒有苛待遠客的癖好,給鄭克塽安排的院落雖然外麵有無數侍衛守備,但院子裏卻是一片安寧,應有盡有。
吃穿用度皆以郡王的標準供給,亦有太監侍奉,知道鄭克塽有傷,太醫也是早早就過去診治過了,每日湯藥不曾有一次缺失。
鄭克塽既是不在乎死活,自是不會在警惕送來的吃食藥物有沒有毒,給什麽就用什麽,傷勢倒是好得很快。
他閑極無聊試探著說想要幾本雜書來看看,胤礽便交給他送了些關於如今大清皇族宗親的概述,還有些京城風貌、規矩民俗的雜記,想著叫他先了解一下京城的情況,也省得跟著去了之後鬧笑話。
另一邊,大清軍隊一批批登上台灣島,按照馮錫範提供的名冊,對台灣諸位大臣和將領進行清點。
按照與鄭克塽的約定,大清不會誅殺台灣眾臣,但卻也不允許他們繼續留在島上,會將他們全部帶迴福建,等待處置。
而其他普通百姓,包括曾在軍中如今逃迴家的士兵,大清都一概不追究,隻是挨家挨戶的進行排查,登記造冊,以待後續朝廷派來的官員進行管理。
胤礽嚴令禁止這次上島的大清將士擾民,除了必要的排查登記外,決不允許騷擾百姓,更不準出現任何燒殺搶掠之事,如有發現,一律嚴懲。
這是八旗將士在征戰中第一次被如此要求,有人不解,有人不滿,但命令就是命令,如有違背,絕不姑息。
胤礽就是要從這次開始好好改一改八旗的作風問題,而康熙的態度則是完全放手,隻要胤礽願意管,就全都交給他來處置。
一開始,依舊有忍不住的士兵胡鬧,欺淩百姓,而後這些人被抓出來,當眾挨了軍棍,甚至有殺人者被斬首後,士兵們終於明白了這道命令不是玩笑,不敢再亂來。
台灣的百姓們也慢慢從對大清的仇恨和懼怕,變成試探著接觸,而後發現這支大清軍隊雖然勇武,卻並不恃強淩弱,甚至比之前鄭家的軍隊對他們更加和善些。
再加上胤礽特意挑選培訓出來的幾支宣傳隊不停的奔走在台灣各處,告訴百姓們大家都是中華兒女,都是一家人,告訴從此以後他們就是大清的百姓,不會被壓迫欺辱,稅賦還比之前更輕。
明朝滅亡已久,就連鄭家人都已經不惦記光復了,更別說是普通的百姓們。
他們想要的隻是吃飽穿暖,好好的過日子,在一邊聽著大清的政策,一邊瞧著大清的軍隊當真軍紀嚴明,並不會欺辱他們後,慢慢也就安心下來,甚至開始願意走出家門,去向那些大清士兵多打聽一些大清的事情。
八旗將士們征戰四方之時已經習慣了被當地百姓當成洪水猛獸一般避之不及,這倒還是第一次不被懼怕,甚至還有百姓給他們送來些自家做的吃食,說是要「勞軍」。
雖然這叫他們有些哭笑不得,但卻也有些感動。
在將領們允準後,士兵們收下了百姓送來的東西,也拿了軍中的補給迴贈,雖然隻是些肉幹餑餑之類的,卻叫百姓們很是歡喜,也更加願意相信大清。
台灣島上的形勢比預估的要好很多很多,人員的清點登記進度順暢的讓朝臣們嘖嘖稱奇,那些鄭氏官員,也都陸續送了過來,暫時關押在行宮附近。
這些情況,胤礽在看過之後都叫人給鄭克塽送去一份,鄭克塽看罷之後沉默良久——
其實他早就知道,在父王去世後,以馮錫範為首的眾臣把持朝政,肆意斂財,百姓受苦久矣。
如今看到百姓們對大清並不牴觸,甚至還很歡迎,便知道鄭氏早已失了民心,顛覆隻是遲早之事。
挺好的,至少□□的是大清,他們會善待同胞百姓。
若是換了那些外國人,隻怕整個台灣島都會淪陷成為狩獵場,任人魚肉,民不聊生。
不知道馮氏如何了,大清既然善待百姓,她應該也還安好吧?
鄭克塽正思念著妻子,卻聽到小太監進來稟道:「王爺,您有位故人從島上而來,太子爺令人送他過來與您相見。」
鄭克塽迴頭望去,卻見剛剛還在思念的伊人,正站在門外望著他,雖布衣荊釵,卻一如他迴憶中的動人。
第145章
鄭克塽先是一陣狂喜,就在他想要衝過去抱住馮氏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了如今的狀況,立時握緊雙拳,沉下臉色。
「本王已將你遣走,你為何要追來?」
鄭克塽努力讓自己冷漠,卻不敢直視馮氏的眼睛,「難不成還想來為你爹求情?」
馮氏不接話,隻是看著他,似乎要通過打量來確定,他如今是否安好。
鄭克塽見馮氏一直不語,一咬牙就想再說些絕情的話,誰知還沒等他開口,馮氏突然快步上前,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你再說那些叫我傷心的話,我可就哭了啊,」
馮氏含淚威脅,「我就坐大門口哭,看你丟不丟人!」
這對他來說很艱難,甚至是一種侮辱,但他卻隻能承受,還得笑著感謝大清對他的善待——
至少給他的囚籠是客院,而是不監牢。
胤礽沒有苛待遠客的癖好,給鄭克塽安排的院落雖然外麵有無數侍衛守備,但院子裏卻是一片安寧,應有盡有。
吃穿用度皆以郡王的標準供給,亦有太監侍奉,知道鄭克塽有傷,太醫也是早早就過去診治過了,每日湯藥不曾有一次缺失。
鄭克塽既是不在乎死活,自是不會在警惕送來的吃食藥物有沒有毒,給什麽就用什麽,傷勢倒是好得很快。
他閑極無聊試探著說想要幾本雜書來看看,胤礽便交給他送了些關於如今大清皇族宗親的概述,還有些京城風貌、規矩民俗的雜記,想著叫他先了解一下京城的情況,也省得跟著去了之後鬧笑話。
另一邊,大清軍隊一批批登上台灣島,按照馮錫範提供的名冊,對台灣諸位大臣和將領進行清點。
按照與鄭克塽的約定,大清不會誅殺台灣眾臣,但卻也不允許他們繼續留在島上,會將他們全部帶迴福建,等待處置。
而其他普通百姓,包括曾在軍中如今逃迴家的士兵,大清都一概不追究,隻是挨家挨戶的進行排查,登記造冊,以待後續朝廷派來的官員進行管理。
胤礽嚴令禁止這次上島的大清將士擾民,除了必要的排查登記外,決不允許騷擾百姓,更不準出現任何燒殺搶掠之事,如有發現,一律嚴懲。
這是八旗將士在征戰中第一次被如此要求,有人不解,有人不滿,但命令就是命令,如有違背,絕不姑息。
胤礽就是要從這次開始好好改一改八旗的作風問題,而康熙的態度則是完全放手,隻要胤礽願意管,就全都交給他來處置。
一開始,依舊有忍不住的士兵胡鬧,欺淩百姓,而後這些人被抓出來,當眾挨了軍棍,甚至有殺人者被斬首後,士兵們終於明白了這道命令不是玩笑,不敢再亂來。
台灣的百姓們也慢慢從對大清的仇恨和懼怕,變成試探著接觸,而後發現這支大清軍隊雖然勇武,卻並不恃強淩弱,甚至比之前鄭家的軍隊對他們更加和善些。
再加上胤礽特意挑選培訓出來的幾支宣傳隊不停的奔走在台灣各處,告訴百姓們大家都是中華兒女,都是一家人,告訴從此以後他們就是大清的百姓,不會被壓迫欺辱,稅賦還比之前更輕。
明朝滅亡已久,就連鄭家人都已經不惦記光復了,更別說是普通的百姓們。
他們想要的隻是吃飽穿暖,好好的過日子,在一邊聽著大清的政策,一邊瞧著大清的軍隊當真軍紀嚴明,並不會欺辱他們後,慢慢也就安心下來,甚至開始願意走出家門,去向那些大清士兵多打聽一些大清的事情。
八旗將士們征戰四方之時已經習慣了被當地百姓當成洪水猛獸一般避之不及,這倒還是第一次不被懼怕,甚至還有百姓給他們送來些自家做的吃食,說是要「勞軍」。
雖然這叫他們有些哭笑不得,但卻也有些感動。
在將領們允準後,士兵們收下了百姓送來的東西,也拿了軍中的補給迴贈,雖然隻是些肉幹餑餑之類的,卻叫百姓們很是歡喜,也更加願意相信大清。
台灣島上的形勢比預估的要好很多很多,人員的清點登記進度順暢的讓朝臣們嘖嘖稱奇,那些鄭氏官員,也都陸續送了過來,暫時關押在行宮附近。
這些情況,胤礽在看過之後都叫人給鄭克塽送去一份,鄭克塽看罷之後沉默良久——
其實他早就知道,在父王去世後,以馮錫範為首的眾臣把持朝政,肆意斂財,百姓受苦久矣。
如今看到百姓們對大清並不牴觸,甚至還很歡迎,便知道鄭氏早已失了民心,顛覆隻是遲早之事。
挺好的,至少□□的是大清,他們會善待同胞百姓。
若是換了那些外國人,隻怕整個台灣島都會淪陷成為狩獵場,任人魚肉,民不聊生。
不知道馮氏如何了,大清既然善待百姓,她應該也還安好吧?
鄭克塽正思念著妻子,卻聽到小太監進來稟道:「王爺,您有位故人從島上而來,太子爺令人送他過來與您相見。」
鄭克塽迴頭望去,卻見剛剛還在思念的伊人,正站在門外望著他,雖布衣荊釵,卻一如他迴憶中的動人。
第145章
鄭克塽先是一陣狂喜,就在他想要衝過去抱住馮氏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了如今的狀況,立時握緊雙拳,沉下臉色。
「本王已將你遣走,你為何要追來?」
鄭克塽努力讓自己冷漠,卻不敢直視馮氏的眼睛,「難不成還想來為你爹求情?」
馮氏不接話,隻是看著他,似乎要通過打量來確定,他如今是否安好。
鄭克塽見馮氏一直不語,一咬牙就想再說些絕情的話,誰知還沒等他開口,馮氏突然快步上前,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你再說那些叫我傷心的話,我可就哭了啊,」
馮氏含淚威脅,「我就坐大門口哭,看你丟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