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清穿同人] 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嗎 作者:陌小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家太子的顏麵,還是得想辦法維護一下的。
於是康熙又一副謙虛的模樣駁迴了上表的奏摺,叫他們不要大驚小怪,顯得特別沒見識。
那些人倒是聽話,不再說要昭告天下,但胤礽是個神射手的流言自此開始傳播開來,並且越傳越厲害。
在胤礽不知情的時候,在百姓們心裏,他們的太子已經是個能徒手打虎百步穿楊的猛士了。
然而胤礽還隻有六歲而已。
「大阿哥黨」們見狀,覺得不能讓太子一人獨美,也開始吹捧起胤褆來,故而沒過多久,康熙就又多了一個「戰神降世」的兒子。
康熙:……朕隻是隨口吹吹兒子罷了……
事情仿佛突然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但康熙卻並沒有想要製止的意思。
傳言的確不可信,但有的時候卻能成為助力,比如現在——
他早就對東南西南兩處的戰事進展速度不滿了,正好借住這次的流言,再去逼一逼兩位親王。
誰都知道大阿哥和太子尚且年幼,不可能領兵出征,可誰都不敢賭康熙會不會等的不耐煩了幹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畢竟現在天下都在傳大阿哥和太子是戰神猛士,就算年紀小,怎麽就不能掛帥了?
若是康熙趁機將東南西南兩路大軍的主帥換成太子和大阿哥,也不需要他們親臨戰場,就讓手底下人動起來,也足夠快速結束戰爭了。
到時候康親王和安親王多年的努力都將給大阿哥和太子做嫁衣,百姓們可不管他們在外征戰多久,他們隻會稱頌最後平定天下的人。
安親王尚且還能硬撐幾日,康親王卻是幾乎立刻就不想在外邊玩了。
他跟安親王不一樣,他沒有擁兵自重的想法,拖著戰事,一則是因為安親王的進度更慢,他不著急,二則也是想多給自己討點好處。
但他知道,凡事都要有度,過了,就會一無所有。
所以在看出來康熙已經徹底不耐煩的時候,他再不拖延,在六月底就將鄭家軍全都趕迴了台灣,然後依康熙之令,與福建、廣東駐軍交接後,立即班師迴朝。
對於康親王的識相,康熙很滿意,但卻也還記著康親王之前故意拖延戰機的仇,一道明旨將康親王擋在了京城之外,令他先去祭拜兩位皇後的山陵,再迴京復命。
至於如何祭拜,祭拜多久,康熙並沒有明言。
康親王人都到了這兒了,哪裏還有反抗的餘地?更何況他是了解康熙的,知道先叫康熙將氣出了,該給他的好處,也絕不會少了他的。
康親王去了皇陵,其餘八旗將士則是就地解散,該迴家的迴家,該迴駐地的迴駐地,風風光光的東南軍,一夕之間不復存在,並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後也再也不會組建了。
八旗軍權問題一直都是康熙的心頭刺,若不是三藩未平,他早就開始下手整頓了,又哪裏容得了那些宗室王爺仗著八旗兵權放肆這麽多年?
真以為他看不出來那所謂的「大阿哥黨」,背後都是些什麽人嗎?
他的兒子們才多大,他們就想要挑撥離間了,若不處置了他們,還能有好?
不止康熙在憂慮這個問題,明珠也在糾結。
他當初算是沾了兒子的光,才能與宗室脫開幹係,但時間久了,就有人忘了之前的矛盾,再次找上門來。
明珠倒也不是想迴去,隻是他覺得自己雖然歸了康熙,卻並沒有什麽功績,立足不穩,如果再被宗室糾纏上,隻怕康熙對他也會再起懷疑。
若是他能給康熙送個投名狀呢?
就比如那些個敢出來挑唆大阿哥和太子的人。
雖然他基本上能猜到這些人都是誰,但卻並沒有他們犯錯的實證,即便他稟告了康熙,康熙也沒有理由平白處置了他們。
要是他能拿到實證呢?
那就等於是在康熙想要殺人的時候給他遞上了刀,又何愁不能叫康熙信任啊!
納蘭性德走進書房的時候,就看到他阿瑪笑成了狐狸樣。
納蘭性德:……總覺得沒好事,要不我還是走吧……
「容若啊,你來的正好,」
明珠卻是眼前一亮,叫住了兒子,「最近咱們家裏實在是太安生了,要不然咱倆吵一架?」
納蘭性德:……?
眼前好大一個坑,是他阿瑪親手挖的,他是跳呢,還是跳呢?
身為人子,納蘭性德沒得選,隻能順著明珠的意思跳進去。
第二天納蘭性德進宮當差的時候,臉上是帶著傷的。
胤礽一看到立刻就炸毛了,非要衝到前朝去找明珠討個說法,納蘭性德趕緊攔下他耳語了幾句,胤礽這才冷靜了下來。
不是,天底下的阿瑪都這麽不靠譜的嗎?
要幹什麽事不能自己想辦法啊,非得拿兒子做幌子幹什麽!
雖然胤礽知道明珠打兒子是有所圖謀,但卻不代表他就不生氣。
納蘭性德性子太軟,被明珠欺負了還不自知,他可不能容忍旁人打他的侍衛!
親爹也不行!
不就是要演戲嗎?
找老實的納蘭性德陪演有什麽意思,還是他親自來給明珠搭個戲吧!
於是當天下朝之時,明珠便被太子身邊的侍衛給堵住了。
旺達到了胤礽身邊有些時日了,但卻一直隻做個尋常侍衛在外麵輪值,還是第一次得了太子的吩咐做事,自然是分外盡心盡力。
於是康熙又一副謙虛的模樣駁迴了上表的奏摺,叫他們不要大驚小怪,顯得特別沒見識。
那些人倒是聽話,不再說要昭告天下,但胤礽是個神射手的流言自此開始傳播開來,並且越傳越厲害。
在胤礽不知情的時候,在百姓們心裏,他們的太子已經是個能徒手打虎百步穿楊的猛士了。
然而胤礽還隻有六歲而已。
「大阿哥黨」們見狀,覺得不能讓太子一人獨美,也開始吹捧起胤褆來,故而沒過多久,康熙就又多了一個「戰神降世」的兒子。
康熙:……朕隻是隨口吹吹兒子罷了……
事情仿佛突然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但康熙卻並沒有想要製止的意思。
傳言的確不可信,但有的時候卻能成為助力,比如現在——
他早就對東南西南兩處的戰事進展速度不滿了,正好借住這次的流言,再去逼一逼兩位親王。
誰都知道大阿哥和太子尚且年幼,不可能領兵出征,可誰都不敢賭康熙會不會等的不耐煩了幹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畢竟現在天下都在傳大阿哥和太子是戰神猛士,就算年紀小,怎麽就不能掛帥了?
若是康熙趁機將東南西南兩路大軍的主帥換成太子和大阿哥,也不需要他們親臨戰場,就讓手底下人動起來,也足夠快速結束戰爭了。
到時候康親王和安親王多年的努力都將給大阿哥和太子做嫁衣,百姓們可不管他們在外征戰多久,他們隻會稱頌最後平定天下的人。
安親王尚且還能硬撐幾日,康親王卻是幾乎立刻就不想在外邊玩了。
他跟安親王不一樣,他沒有擁兵自重的想法,拖著戰事,一則是因為安親王的進度更慢,他不著急,二則也是想多給自己討點好處。
但他知道,凡事都要有度,過了,就會一無所有。
所以在看出來康熙已經徹底不耐煩的時候,他再不拖延,在六月底就將鄭家軍全都趕迴了台灣,然後依康熙之令,與福建、廣東駐軍交接後,立即班師迴朝。
對於康親王的識相,康熙很滿意,但卻也還記著康親王之前故意拖延戰機的仇,一道明旨將康親王擋在了京城之外,令他先去祭拜兩位皇後的山陵,再迴京復命。
至於如何祭拜,祭拜多久,康熙並沒有明言。
康親王人都到了這兒了,哪裏還有反抗的餘地?更何況他是了解康熙的,知道先叫康熙將氣出了,該給他的好處,也絕不會少了他的。
康親王去了皇陵,其餘八旗將士則是就地解散,該迴家的迴家,該迴駐地的迴駐地,風風光光的東南軍,一夕之間不復存在,並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後也再也不會組建了。
八旗軍權問題一直都是康熙的心頭刺,若不是三藩未平,他早就開始下手整頓了,又哪裏容得了那些宗室王爺仗著八旗兵權放肆這麽多年?
真以為他看不出來那所謂的「大阿哥黨」,背後都是些什麽人嗎?
他的兒子們才多大,他們就想要挑撥離間了,若不處置了他們,還能有好?
不止康熙在憂慮這個問題,明珠也在糾結。
他當初算是沾了兒子的光,才能與宗室脫開幹係,但時間久了,就有人忘了之前的矛盾,再次找上門來。
明珠倒也不是想迴去,隻是他覺得自己雖然歸了康熙,卻並沒有什麽功績,立足不穩,如果再被宗室糾纏上,隻怕康熙對他也會再起懷疑。
若是他能給康熙送個投名狀呢?
就比如那些個敢出來挑唆大阿哥和太子的人。
雖然他基本上能猜到這些人都是誰,但卻並沒有他們犯錯的實證,即便他稟告了康熙,康熙也沒有理由平白處置了他們。
要是他能拿到實證呢?
那就等於是在康熙想要殺人的時候給他遞上了刀,又何愁不能叫康熙信任啊!
納蘭性德走進書房的時候,就看到他阿瑪笑成了狐狸樣。
納蘭性德:……總覺得沒好事,要不我還是走吧……
「容若啊,你來的正好,」
明珠卻是眼前一亮,叫住了兒子,「最近咱們家裏實在是太安生了,要不然咱倆吵一架?」
納蘭性德:……?
眼前好大一個坑,是他阿瑪親手挖的,他是跳呢,還是跳呢?
身為人子,納蘭性德沒得選,隻能順著明珠的意思跳進去。
第二天納蘭性德進宮當差的時候,臉上是帶著傷的。
胤礽一看到立刻就炸毛了,非要衝到前朝去找明珠討個說法,納蘭性德趕緊攔下他耳語了幾句,胤礽這才冷靜了下來。
不是,天底下的阿瑪都這麽不靠譜的嗎?
要幹什麽事不能自己想辦法啊,非得拿兒子做幌子幹什麽!
雖然胤礽知道明珠打兒子是有所圖謀,但卻不代表他就不生氣。
納蘭性德性子太軟,被明珠欺負了還不自知,他可不能容忍旁人打他的侍衛!
親爹也不行!
不就是要演戲嗎?
找老實的納蘭性德陪演有什麽意思,還是他親自來給明珠搭個戲吧!
於是當天下朝之時,明珠便被太子身邊的侍衛給堵住了。
旺達到了胤礽身邊有些時日了,但卻一直隻做個尋常侍衛在外麵輪值,還是第一次得了太子的吩咐做事,自然是分外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