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害,就是難受……
薛攀見康師傅一副煩氣到快厭世的模樣,索性直接給他下了一副猛藥,非常大膽地提議道:
「既然如此,萬歲爺何不幹脆就『漠然置之』?」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精修了一下,上章有些細節調了一下,不影響主體劇情。
第140章 想通
薛攀這話一說,康師傅直接愣了。
「何為『漠然置之』?」
沉默了片刻之後,他終究還是沒忍住,順口問了出來。
薛攀看著康師傅,果然見他眼中又露出那種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或者說,懂了也裝作不懂,非得等著人給他掰碎了、餵嘴裏的表情,不由得有些蛋痛。
就,當爺當習慣了的典型反應了屬於是。
對此,薛攀倒也不以為意,反正他穿過來也已經有幾年,康師傅是個什麽性情,他早就已經心中有數了。
反正該配合的時候,還是得配合的,畢竟,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為此,薛攀也十分樂意在不太麻煩的時候配合一下子。
比如現在。
他才不信康師傅不懂這個四字成語的意思呢——這甚至都不能算什麽生僻的詞兒,直接看字麵意思也能理解的到啊。
但是這老頭子非得擱那兒揣著明白裝傻,這就挺沒有意思的了。
不就是想要他說得再清楚明白些?
最好是幫這位萬歲爺把想說又不好直說的心裏話都給說出來嗎?
行吧,他說還不行嗎。
於是薛攀索性又坐下來細細給康師傅掰扯了一番,甚至連到底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攻略都給細化了。
說白了,就是個放置普雷的方針策略。
現在大臣們也好,阿哥們也罷,都盯著太子這位子,這是肯定、也是不可避免的——說得好像原來有太子的時候就不這樣似得。
皇帝之位的爭奪,那一向是血腥而殘酷,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有太子的時候,所有阿哥們的矛頭都是對準太子的。
廢了太子之後,大家就開始陷入了混戰狀態。但這不過就是把這個矛盾從水麵之下弄到了水麵之上而已,其實反倒是因著全都擺在了明麵兒上而更好控製了。
康師傅顯然也發現了這個好處,故此他沉寂了這麽些日子沒有動作,就是在看哪些人是哪個陣營的。
到了現在,康師傅顯然是已經把該摸排清楚的情況都摸排清楚了。
也差不多就到了該動手的時候了。
當然,他是不能再用「黨爭」的理由去處置那些兒子和追隨他們的大臣了。
畢竟,現在沒有太子,每個阿哥理論上都有成為太子的希望——大阿哥除外。
自從康師傅把他放出來,恢復了他直郡王的爵位,又帶著他去塞外走了一圈兒之後,很多人曾經以為大阿哥又起復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從塞外迴來之後,康師傅就又把這位大阿哥「打入冷宮」了——就在迴來的第二天,康師傅又把人家給圈禁迴去了。
雖然這位大阿哥還是頂著直郡王的頭銜,卻也並沒有啥用,還是隻能乖乖蹲迴他的府邸,沒事兒都不用進宮請安,差事兒更是一個都沒有……
跟沒有放出來之前,沒有任何區別嗎。
憤恨之下的直郡王少不得又在後院兒裏頭努力耕耘,轉年少不了又要給康師傅添幾個孫子孫女……
圍觀了康師傅是怎麽對待大阿哥的之後,包括廢太子在內的其他阿哥們少不得又繃緊了精神——皇阿瑪真是老當益壯,現在不玩兒鰲拜,改玩兒他們這些兒子們了。
還是皮緊著些,機靈點兒,千萬不要做第二個大阿哥的好。
在這種情況之下,各位阿哥們可以說是各顯神通。
滿朝文武特別是老牌子的世家大族們更是蠢蠢欲動,都盼著自己支持的阿哥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好傢夥,跟開盲盒是一樣一樣的。
他們一開始還有點兒遮遮掩掩的,後來見康師傅不動如山,並沒有跟之前太子還沒有被廢的時候那麽易燃易爆炸,膽子不免就越來越大了。
於是各種歌功頌德、含沙射影、陰陽怪氣、拚命拉踩的奏摺就這麽如同雪片一般地飛向了康師傅的禦書房,終於讓他忍無可忍,快要爆發了。
原本他爆發是遲早的事兒,而且一旦爆發,肯定又會引起一波腥風血雨。
好在,薛攀還在。
應該說是,他正好在。
也就隻有他才能安撫住暴怒中的康師傅,而且根本就不用怎麽太費勁兒。
這當然是因為薛攀已經對康師傅的脾性拿捏得十分到位,懂得怎麽說話、說什麽話才能讓康師傅接受,甚至可以引導康師傅冷靜思考出來最優的解決方案。
別的事兒就不說了,在立儲這件事兒上,顯然就是如此。
康師傅雖然被大臣們催促立儲的奏摺搞得焦頭爛額、煩不勝煩,但是他自己心裏其實也挺著急的。
畢竟,他是真的想把自己辛辛苦苦經營了一輩子的江山交給最合適的兒子手裏的。
但是吧,到了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這真的是太難了。
越是想要做出一個最優的選擇,就會發現,沒有最優選擇。
甚至選來選去,他有時候反倒感覺,已經被廢了的胤礽似乎就是最優選擇。
薛攀見康師傅一副煩氣到快厭世的模樣,索性直接給他下了一副猛藥,非常大膽地提議道:
「既然如此,萬歲爺何不幹脆就『漠然置之』?」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精修了一下,上章有些細節調了一下,不影響主體劇情。
第140章 想通
薛攀這話一說,康師傅直接愣了。
「何為『漠然置之』?」
沉默了片刻之後,他終究還是沒忍住,順口問了出來。
薛攀看著康師傅,果然見他眼中又露出那種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或者說,懂了也裝作不懂,非得等著人給他掰碎了、餵嘴裏的表情,不由得有些蛋痛。
就,當爺當習慣了的典型反應了屬於是。
對此,薛攀倒也不以為意,反正他穿過來也已經有幾年,康師傅是個什麽性情,他早就已經心中有數了。
反正該配合的時候,還是得配合的,畢竟,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為此,薛攀也十分樂意在不太麻煩的時候配合一下子。
比如現在。
他才不信康師傅不懂這個四字成語的意思呢——這甚至都不能算什麽生僻的詞兒,直接看字麵意思也能理解的到啊。
但是這老頭子非得擱那兒揣著明白裝傻,這就挺沒有意思的了。
不就是想要他說得再清楚明白些?
最好是幫這位萬歲爺把想說又不好直說的心裏話都給說出來嗎?
行吧,他說還不行嗎。
於是薛攀索性又坐下來細細給康師傅掰扯了一番,甚至連到底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攻略都給細化了。
說白了,就是個放置普雷的方針策略。
現在大臣們也好,阿哥們也罷,都盯著太子這位子,這是肯定、也是不可避免的——說得好像原來有太子的時候就不這樣似得。
皇帝之位的爭奪,那一向是血腥而殘酷,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有太子的時候,所有阿哥們的矛頭都是對準太子的。
廢了太子之後,大家就開始陷入了混戰狀態。但這不過就是把這個矛盾從水麵之下弄到了水麵之上而已,其實反倒是因著全都擺在了明麵兒上而更好控製了。
康師傅顯然也發現了這個好處,故此他沉寂了這麽些日子沒有動作,就是在看哪些人是哪個陣營的。
到了現在,康師傅顯然是已經把該摸排清楚的情況都摸排清楚了。
也差不多就到了該動手的時候了。
當然,他是不能再用「黨爭」的理由去處置那些兒子和追隨他們的大臣了。
畢竟,現在沒有太子,每個阿哥理論上都有成為太子的希望——大阿哥除外。
自從康師傅把他放出來,恢復了他直郡王的爵位,又帶著他去塞外走了一圈兒之後,很多人曾經以為大阿哥又起復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從塞外迴來之後,康師傅就又把這位大阿哥「打入冷宮」了——就在迴來的第二天,康師傅又把人家給圈禁迴去了。
雖然這位大阿哥還是頂著直郡王的頭銜,卻也並沒有啥用,還是隻能乖乖蹲迴他的府邸,沒事兒都不用進宮請安,差事兒更是一個都沒有……
跟沒有放出來之前,沒有任何區別嗎。
憤恨之下的直郡王少不得又在後院兒裏頭努力耕耘,轉年少不了又要給康師傅添幾個孫子孫女……
圍觀了康師傅是怎麽對待大阿哥的之後,包括廢太子在內的其他阿哥們少不得又繃緊了精神——皇阿瑪真是老當益壯,現在不玩兒鰲拜,改玩兒他們這些兒子們了。
還是皮緊著些,機靈點兒,千萬不要做第二個大阿哥的好。
在這種情況之下,各位阿哥們可以說是各顯神通。
滿朝文武特別是老牌子的世家大族們更是蠢蠢欲動,都盼著自己支持的阿哥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好傢夥,跟開盲盒是一樣一樣的。
他們一開始還有點兒遮遮掩掩的,後來見康師傅不動如山,並沒有跟之前太子還沒有被廢的時候那麽易燃易爆炸,膽子不免就越來越大了。
於是各種歌功頌德、含沙射影、陰陽怪氣、拚命拉踩的奏摺就這麽如同雪片一般地飛向了康師傅的禦書房,終於讓他忍無可忍,快要爆發了。
原本他爆發是遲早的事兒,而且一旦爆發,肯定又會引起一波腥風血雨。
好在,薛攀還在。
應該說是,他正好在。
也就隻有他才能安撫住暴怒中的康師傅,而且根本就不用怎麽太費勁兒。
這當然是因為薛攀已經對康師傅的脾性拿捏得十分到位,懂得怎麽說話、說什麽話才能讓康師傅接受,甚至可以引導康師傅冷靜思考出來最優的解決方案。
別的事兒就不說了,在立儲這件事兒上,顯然就是如此。
康師傅雖然被大臣們催促立儲的奏摺搞得焦頭爛額、煩不勝煩,但是他自己心裏其實也挺著急的。
畢竟,他是真的想把自己辛辛苦苦經營了一輩子的江山交給最合適的兒子手裏的。
但是吧,到了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這真的是太難了。
越是想要做出一個最優的選擇,就會發現,沒有最優選擇。
甚至選來選去,他有時候反倒感覺,已經被廢了的胤礽似乎就是最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