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有了能力,才能更好地維持住好運氣。
在這一點上,薛攀一向做的很不錯。
不過到了王家這裏,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當然,這跟王家的地位、特別是王子騰的官位有關係——王家本來就是武官出身的。而且跟同樣是武官出身的賈家不同,他們也並沒有走棄武從文的路徑。
棄武從文不是不好,但是那也得真得轉型成功才行。怕得就是,因為從事武官的行當久了,根本就不知道要怎麽轉文了。
賈府裏頭就是這麽一種情況。原著裏賴嬤嬤就曾經說過,兩邊兒府裏頭的老太爺教育兒子們一向都是簡單粗暴、直接上手打的。把親生兒子當賊一樣暴打,是賈家一貫的教育方式。這麽一來,效果可想而知。
結果也是這種失敗的教育方式帶來的種種惡果。
比如有因為不堪毒打早死的,比如榮國府原本的賈珠和寧國府神秘早夭的上代嫡長子賈敷。
也有棍棒教育之下勉強讀了書,甚至科舉成功,但是一朝脫離了嚴父的掌控就放飛自我的,比如寧國府的賈敬和榮國府的賈寶玉。
可以說,賈家的轉型基本上算是失敗了。那反倒還不如人王家自始至終都沒有想著轉型。
他們家選擇的是深挖現有的優勢,繼續走武官方向,做大做強。
事實上,通過王子騰的升遷情況看,他們這個方向是走對了的。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正要繼續走向巔峰的時候,出來了這麽一個小插曲兒。
就,簡直就是防不勝防啊。
若是康師傅的這幾個兒子們的鬥爭一天沒有停止,不管是賈家那種試圖轉型的,還是王家這種還沒轉型的,肯定都沒有啥好日子過。
特別是現在,你不去招惹人家,但是人家會主動來找你啊。
這就非常難受了。
而且胤礽這麽一幹,哪怕王家原本並不是站在他那邊兒的,也已經算是他這廢太子那邊兒的人了。
原本若是胤礽這個太子的位置是穩當的,站在他那邊兒也沒有什麽所謂。
可是不管是王家還是薛攀都知道,現在的問題是胤礽的位子根本就不穩當了。
別的不說,他都已經被廢了太子之位了,他們那位萬歲爺還是一天到晚沒事兒就會挑點兒他的毛病,然後藉機表揚一番其他兒子的做法,是妥妥地在拱火兒了的。
老爺子這舉動就像是生怕他的這幾個兒子們打不起來一樣,實在是讓人十分困惑。
就感覺,他既對胤礽不太滿意,為此已經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卻也並不想永久地廢了他。既想著看看其他兒子們的才能,也不明說如果有更合適的人選就會立為新的太子。
正是這種曖昧的關係才最讓人抓狂。也正是因著這種態度,胤礽和其他阿哥們的暗中較勁兒也更厲害。
反正,最後的結果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薛攀是靠著天時地利人和順利掙脫了這些煩人的事兒,但是王子騰和整個王家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王老太爺跟王子騰著急得什麽似得,薛攀卻還保持著冷靜。
他思忖了片刻,就給出了他的建議:「既然事已至此,那二舅舅便就直接往任上去罷。老太爺同大舅舅,倒是可以迴金陵去了。」
這話一說,王老太爺、王子服、王子騰都愣了。
還是王子服率先反應過來,問了一句道:「蟠哥兒這是何意?為何要老太爺跟我迴金陵去?」
薛攀嘆了口氣,少不得又跟他們掰扯了一番。王子騰既然已經升了職位,那就說明康師傅已經默許了胤礽拉攏他這件事兒,而且以後肯定還要繼續往上升。所以現在要再把自己摘出來已經有些不太可能了。
那不如就保存力量,讓王老太爺借著養老的名義迴到金陵老家去。
而且王家的勢力主要還是在南邊兒,在金陵城原本就比在京中更便利,對於註定要繼承王老太爺的爵位和差事的王子服來說,也更加省事兒了,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的好事兒。
最重要的是,這麽一來,王家也算是表了個態——被胤礽拉過去的隻是二房王子騰一枝兒,他們王家長房和其他幾房,那都是老老實實地一心隻認萬歲爺的。
既然王子騰要站胤礽,他們少不得就要跟他劃清界限,直接跑迴老家躲避了……
不得不說,這是王家幾個男人從來沒有設想過的道路。
而且這個事兒說起來也多少有些傷害一家人的感情——說句不好聽的,這不就是分家麽?
一般的大戶人家,都是秉承「父母在、不分家」的傳統的,不然就會被認定為不孝。
不過這個事兒,若是由王老太爺提出來,倒是沒有這個煩惱了。
身為長輩,王老太爺當然有權處置家裏各房兒子的關係了。
這麽一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說實話,是有點兒「棄車保帥」的意思。若是旁的人有誰說起來,那肯定是要被當場翻臉、罵個狗血噴頭的。但是經由薛攀說出來,這個主意就變成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了。
王老太爺和王子服、王子騰很快就弄明白了薛攀叫他們這麽做的用意,然後十分默契地又跟薛攀一起完善了一番細節,這才終於鬆了口氣。
王老太爺緩和了神色,看著薛攀道:「果然這個事兒找蟠兒就對了。」
在這一點上,薛攀一向做的很不錯。
不過到了王家這裏,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當然,這跟王家的地位、特別是王子騰的官位有關係——王家本來就是武官出身的。而且跟同樣是武官出身的賈家不同,他們也並沒有走棄武從文的路徑。
棄武從文不是不好,但是那也得真得轉型成功才行。怕得就是,因為從事武官的行當久了,根本就不知道要怎麽轉文了。
賈府裏頭就是這麽一種情況。原著裏賴嬤嬤就曾經說過,兩邊兒府裏頭的老太爺教育兒子們一向都是簡單粗暴、直接上手打的。把親生兒子當賊一樣暴打,是賈家一貫的教育方式。這麽一來,效果可想而知。
結果也是這種失敗的教育方式帶來的種種惡果。
比如有因為不堪毒打早死的,比如榮國府原本的賈珠和寧國府神秘早夭的上代嫡長子賈敷。
也有棍棒教育之下勉強讀了書,甚至科舉成功,但是一朝脫離了嚴父的掌控就放飛自我的,比如寧國府的賈敬和榮國府的賈寶玉。
可以說,賈家的轉型基本上算是失敗了。那反倒還不如人王家自始至終都沒有想著轉型。
他們家選擇的是深挖現有的優勢,繼續走武官方向,做大做強。
事實上,通過王子騰的升遷情況看,他們這個方向是走對了的。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正要繼續走向巔峰的時候,出來了這麽一個小插曲兒。
就,簡直就是防不勝防啊。
若是康師傅的這幾個兒子們的鬥爭一天沒有停止,不管是賈家那種試圖轉型的,還是王家這種還沒轉型的,肯定都沒有啥好日子過。
特別是現在,你不去招惹人家,但是人家會主動來找你啊。
這就非常難受了。
而且胤礽這麽一幹,哪怕王家原本並不是站在他那邊兒的,也已經算是他這廢太子那邊兒的人了。
原本若是胤礽這個太子的位置是穩當的,站在他那邊兒也沒有什麽所謂。
可是不管是王家還是薛攀都知道,現在的問題是胤礽的位子根本就不穩當了。
別的不說,他都已經被廢了太子之位了,他們那位萬歲爺還是一天到晚沒事兒就會挑點兒他的毛病,然後藉機表揚一番其他兒子的做法,是妥妥地在拱火兒了的。
老爺子這舉動就像是生怕他的這幾個兒子們打不起來一樣,實在是讓人十分困惑。
就感覺,他既對胤礽不太滿意,為此已經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卻也並不想永久地廢了他。既想著看看其他兒子們的才能,也不明說如果有更合適的人選就會立為新的太子。
正是這種曖昧的關係才最讓人抓狂。也正是因著這種態度,胤礽和其他阿哥們的暗中較勁兒也更厲害。
反正,最後的結果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薛攀是靠著天時地利人和順利掙脫了這些煩人的事兒,但是王子騰和整個王家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王老太爺跟王子騰著急得什麽似得,薛攀卻還保持著冷靜。
他思忖了片刻,就給出了他的建議:「既然事已至此,那二舅舅便就直接往任上去罷。老太爺同大舅舅,倒是可以迴金陵去了。」
這話一說,王老太爺、王子服、王子騰都愣了。
還是王子服率先反應過來,問了一句道:「蟠哥兒這是何意?為何要老太爺跟我迴金陵去?」
薛攀嘆了口氣,少不得又跟他們掰扯了一番。王子騰既然已經升了職位,那就說明康師傅已經默許了胤礽拉攏他這件事兒,而且以後肯定還要繼續往上升。所以現在要再把自己摘出來已經有些不太可能了。
那不如就保存力量,讓王老太爺借著養老的名義迴到金陵老家去。
而且王家的勢力主要還是在南邊兒,在金陵城原本就比在京中更便利,對於註定要繼承王老太爺的爵位和差事的王子服來說,也更加省事兒了,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的好事兒。
最重要的是,這麽一來,王家也算是表了個態——被胤礽拉過去的隻是二房王子騰一枝兒,他們王家長房和其他幾房,那都是老老實實地一心隻認萬歲爺的。
既然王子騰要站胤礽,他們少不得就要跟他劃清界限,直接跑迴老家躲避了……
不得不說,這是王家幾個男人從來沒有設想過的道路。
而且這個事兒說起來也多少有些傷害一家人的感情——說句不好聽的,這不就是分家麽?
一般的大戶人家,都是秉承「父母在、不分家」的傳統的,不然就會被認定為不孝。
不過這個事兒,若是由王老太爺提出來,倒是沒有這個煩惱了。
身為長輩,王老太爺當然有權處置家裏各房兒子的關係了。
這麽一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說實話,是有點兒「棄車保帥」的意思。若是旁的人有誰說起來,那肯定是要被當場翻臉、罵個狗血噴頭的。但是經由薛攀說出來,這個主意就變成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了。
王老太爺和王子服、王子騰很快就弄明白了薛攀叫他們這麽做的用意,然後十分默契地又跟薛攀一起完善了一番細節,這才終於鬆了口氣。
王老太爺緩和了神色,看著薛攀道:「果然這個事兒找蟠兒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