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三阿哥還是北靜王,都不能沾——還是那句老話,這兩位是肯定沒有希望問鼎皇位的,當然北靜王那邊兒主要是說的他支持的八阿哥,反正,都沒戲。


    不但沒戲,而且還會惹來一身腥,完全的得不償失。


    至於第二條麽,是可以安心跟著林如海混。這位林姑父,可是家族親戚裏頭少有的聰明人。雖然現在的官職還不是太高,但未來的前途,那可是不可限量的。


    原因麽,也是明擺著的。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林如海是真正的聰明人,直接就站的是康師傅那邊兒,如此一來,不管哪位阿哥贏得皇位,肯定也得尊敬他這個前朝老臣。


    畢竟在一片混戰的時刻,能夠做到完全的中立就十分難得了。隻要繼位的人不是腦殘,那肯定不會做出殘害前朝老臣的事兒的。


    哪怕是風評不太好的四大爺上位之後,也主要是隻對那些站隊他其他兄弟、反對他繼承大統的人下了死手,對於其他的老臣們,還是盡量做到了善待的。


    當然,肯定是比不上那些一開始就站他的人了。不過這原本也是理所應當的。


    論功行賞,原本就是正理。


    但是比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還是穩紮穩打更穩妥。


    薛攀將這個理念細細說給了賈珠聽,他沉思片刻之後,也很快就理解了薛攀的意思,並且當即就表示了贊同。


    薛攀對此表示十分欣慰,便也就順勢跟賈珠繼續往深入裏頭談了起來。


    跟聰明人說話,那真的就是省心又省事兒。


    要麽怎麽說,科舉考試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最公平的選舉人才的方式呢。


    比方說今晚這些個話,薛攀若是跟賈赦、賈政或者是賈珍、賈璉說,肯定都沒有這個效果的。


    不學無術或者是學不到點子上的人,根本就理解不了他剛剛這番話背後真正的含義。


    說不定,還要嘲笑薛攀「沒有膽量」、「小家子氣」,認為應當「識時務者為俊傑」、「富貴險中求」呢。


    事實上,他們幾位至今為止做的事兒,不就是這個意思嘛。


    沒有腦子、沒有眼光,最重要的是沒有實力還想學人家玩兒什麽「從龍之功」,那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麵對這種人,薛攀當然是連提都不會提這些事兒——夏蟲不可語冰,你跟他們這些人說這些深層次的東西,那不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嘛。


    沒得浪費時間、浪費感情。


    至於賈珠麽,薛攀也不過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兒,隨便跟他說幾句。


    沒有想到,這位珠大哥哥居然真的聽懂了。


    不但聽懂了,還能夠舉一反三,真誠地跟薛攀探討起今後應該如何做了。


    這就不得不佩服人家的確是有進士之才了——反正溝通起來真的沒有什麽障礙就是了。


    如果結合這次夜談的情況客觀評價一下,賈珠比林如海唯一欠缺的就是見識和思維的高度了。


    才華方麵,雖然說同進士出身跟探花之間的確差著一段距離,但是那也不過是學神和學霸的差距。


    全國那麽多讀書人,能夠上甲榜的不過就那麽兩三百人。具體是排前三名還是前三百名,差別也沒有那麽大。


    但是眼界和見識,最重要的是思維的高度,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跟人看齊的了。


    所以,即便同時進士,甚至同是前三甲,最後的結局也是不同的。


    有人為官一路順風順水,最後直接升任首輔、位極人臣。有人就止步在五六品的官位上蹉跎一生,甚至中道崩殂——比如癸未科殿試的那位榜眼趙晉同學,就在辛卯科鄉試任副主考官的時候因捲入科舉舞弊案,在兩年後被問斬了……


    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緣由,但是他自己行差踏錯也是事實。最後就是導致他寒窗苦讀多年好不容易高中了一甲第二名進士,不過十年就身敗名裂,身首異處,這就多少有些算是太過可惜了。


    薛攀邊跟賈珠探討為官之道,邊不動聲色地把遠離站隊的思想灌輸給賈珠,到了後來,這位珠大哥哥自己都醒悟了,主動表示以後就老老實實地在翰林院學習,去武英殿編書的事兒,最好也不要摻和了。


    薛攀想了一下,其實這武英殿編書的事兒,倒也不必避之唯恐不及。


    因著按照史實來看,目前武英殿裏頭正在編纂的正是《古今圖書集成》,主編陳夢雷,也是進士出身,選庶吉士,跟賈珠是一樣一樣的。


    不過這位陳老先生的運氣有些不好,一生經歷十分坎坷,包括但是不限於——


    庶吉士散館後剛當上翰林院編修,隻是想著迴老家福州探個親,就被正好在福州謀反耿精忠虜走啦;雖然被擄走但卻並沒有放棄努力,跟同年中進士、同年當編修、也同時被擄來福州的李光地一起準備「暗度陳倉」、「裏應外合」,搞死耿精忠,但是卻被李光地搶了功勞,等耿精忠倒台之後差點兒被康師傅問斬啦。


    最後雖然被時任刑部尚書徐幹學救援免於死罪,卻也被流放到東北長達十七年。


    人生能有幾個十七年啊。


    但就算如此,這位陳老先生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在父母妻子都亡故、獨自在東北苦熬的十七年裏,還是勤學苦讀,寫了很多詩作,最後終於在四十八歲的時候因為給前來出巡的康師傅進獻了詩作被重新啟用,迴到了京城,侍奉三阿哥讀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有佳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有佳魚並收藏[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