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見到了薛攀抱著林家小弟滿頭大汗地出現在了書房門外,孫大人立刻忍不住大笑起來,對著林如海道:「薛大人同林大人關係真是好,這麽看著,同令郎跟兩兄弟也差不多了——林大人豈不是像是多了一個兒子一樣。」
林如海忙謙虛幾句「不敢當」,薛攀倒是不以為意。
但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林如海看似不動聲色,其實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隻待合適的時機再提出來,好達到一擊即中的效果——論聰明才智、手腕兒耐力、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能力,沒有人比得過林姑父。
即便是薛攀也不能。
所以,其實很早的時候最後的結局早已註定,薛攀隻需要躺平接受就完事兒了。
揚州的全部行程,不過五日就已經結束。
五月二十一日,是個黃道吉日。
林如海賈敏小黛玉姐弟一家、薛攀薛姨媽寶釵一家,再次結伴啟程,登船開拔,往京城而去。
這一次,就是要到京城定居了。
以後他們就也都算是京城人了。
一直等到林如海告老還鄉,薛攀辭官不幹,他們都沒有再離開京城。這京城,居然就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了。
甚至比他們倆各自在各自原籍呆的時間還長久,這也是始料未及的事兒。
這是後話,且說他們兩家照舊結伴而行。一路順風順水,六月二十就已經到達了京城。
一到了京城,林如海和薛攀就忙不迭地去宮裏復命,然後馬不停蹄地到了衙門報導。
林如海去了都察院,正式成為了裏頭的一員大將——僉都禦史可不是什麽小官員。
那可是基本上獨當一麵的三把手了。跟之前的什麽蘭台寺大夫啦、巡鹽禦史啦更是兩迴事兒了。
直接就是正三品的大員,基本上已經邁進了權力的中心圈子了。
他一來,就接手了許多大案。
大部分還是跟之前的國庫虧空、貪汙受賄、買官賣官有關係。
薛攀這一次也照舊被康師傅安排了一個給林如海打輔助的位置,雖然沒有都察院的編製,也需要日日陪著林如海往來都察院和宮中。不過即便如此,林如海也並沒有想著讓他深度參與就是了。
事兒也就是這麽湊巧。被林如海小心保護著的薛攀原本正在無所事事地不知道做什麽好,很久沒有音信的柳湘蓮卻忽然來了信兒。
道是他在山東有重大收穫,正在趕過來見薛攀,麵呈機密。
薛攀一聽就感覺這事兒不小,特意把柳湘蓮直接帶到了林如海麵前細說。
果然,這一次落網的,又是一條大魚。
這條大魚後頭又跟著幾條小魚,如此這般,順藤摸瓜,收穫又是滿滿當當。
反正,就這麽說吧。把山東的這幾條大魚小魚都辦了之後,收繳了好些贓款,全部充公、上繳國庫之後,又夠康師傅多加幾個菜了。
康師傅十分高興,忍不住又想著要給林如海和薛攀封賞。被他們倆苦辭了許久,才終於作罷。
不過康師傅也是終於如願見到了柳湘蓮。
他本就對這個出身世家卻浪跡江湖,最後還能跟薛攀這樣的人物結義金蘭的年輕人充滿了好奇,一見之下,對才貌出眾的柳湘蓮更是十分喜歡,當場就封了個三等侍衛,教他以後跟著薛攀一起輔佐林如海做事。
柳湘蓮顯然對此毫無準備,聽說康師傅一上來就封官兒,眉尖兒微蹙,正待說什麽,林如海已經十分自然地接過了話頭兒,替自己跟他們謝恩了。
然後這位林姑父就親自出馬,拉著柳湘蓮到書房一頓深談,再出來的時候,柳湘蓮就成了薛攀的同事。
大家一起熱火朝天,繼續抓貪官、打土豪……
如此,很快就到了農曆七月份,快要到盂蘭盆節的時候,埋頭苦幹了許久的薛攀,終於迎來了久違的休沐日,可以暫時迴家裏歇一歇了。
不過讓薛攀沒有想到的是,迴到家的日子,也跟在外頭當差一樣,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意外和驚喜。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
第113章 親人
其實薛攀這次休假,與其說是節假日休沐,倒不如說是暫時性的半退休狀態。
因著伴隨著林如海和柳湘蓮那邊兒查案進展得十分順利,薛攀這邊兒也就愈發清閑了。
也就終於騰出手來可以開始參加家族活動了。
是的,自從舉家搬遷到了京城中之後,薛攀就一直沒有機會參加什麽家族活動——主要是他柳二兄弟迴京的這個時機選的太過湊巧了,簡直就是趕在他跟林如海抵達京城的一瞬間送來了消息,無縫銜接了屬於是。
那不就隻有馬不停蹄地開始切入案子了?
康師傅一聽這個情況,更是震怒,下令「即刻徹查」,搞得薛攀一到了京城,就跟著林如海一連大半個月都在都察院、宮裏兩頭跑,有時候連晚上都來不及迴家,更加不要說是參加啥家族活動了。
這顯然挺不像話的。
畢竟按照禮數,不管是榮國府王夫人那裏還是京城王家那裏都應該第一時間去拜訪的。
甚至他自己家裏薛姨媽和寶釵如何安置,甚至賈敏和小黛玉姐弟那裏如何安排,他也該都過問一下。
畢竟,林如海那邊兒,比他更忙,根本就顧不上這些。到現在,都還在跟新的案子,搞漫長又重要的收尾工作呢。
林如海忙謙虛幾句「不敢當」,薛攀倒是不以為意。
但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林如海看似不動聲色,其實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隻待合適的時機再提出來,好達到一擊即中的效果——論聰明才智、手腕兒耐力、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能力,沒有人比得過林姑父。
即便是薛攀也不能。
所以,其實很早的時候最後的結局早已註定,薛攀隻需要躺平接受就完事兒了。
揚州的全部行程,不過五日就已經結束。
五月二十一日,是個黃道吉日。
林如海賈敏小黛玉姐弟一家、薛攀薛姨媽寶釵一家,再次結伴啟程,登船開拔,往京城而去。
這一次,就是要到京城定居了。
以後他們就也都算是京城人了。
一直等到林如海告老還鄉,薛攀辭官不幹,他們都沒有再離開京城。這京城,居然就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了。
甚至比他們倆各自在各自原籍呆的時間還長久,這也是始料未及的事兒。
這是後話,且說他們兩家照舊結伴而行。一路順風順水,六月二十就已經到達了京城。
一到了京城,林如海和薛攀就忙不迭地去宮裏復命,然後馬不停蹄地到了衙門報導。
林如海去了都察院,正式成為了裏頭的一員大將——僉都禦史可不是什麽小官員。
那可是基本上獨當一麵的三把手了。跟之前的什麽蘭台寺大夫啦、巡鹽禦史啦更是兩迴事兒了。
直接就是正三品的大員,基本上已經邁進了權力的中心圈子了。
他一來,就接手了許多大案。
大部分還是跟之前的國庫虧空、貪汙受賄、買官賣官有關係。
薛攀這一次也照舊被康師傅安排了一個給林如海打輔助的位置,雖然沒有都察院的編製,也需要日日陪著林如海往來都察院和宮中。不過即便如此,林如海也並沒有想著讓他深度參與就是了。
事兒也就是這麽湊巧。被林如海小心保護著的薛攀原本正在無所事事地不知道做什麽好,很久沒有音信的柳湘蓮卻忽然來了信兒。
道是他在山東有重大收穫,正在趕過來見薛攀,麵呈機密。
薛攀一聽就感覺這事兒不小,特意把柳湘蓮直接帶到了林如海麵前細說。
果然,這一次落網的,又是一條大魚。
這條大魚後頭又跟著幾條小魚,如此這般,順藤摸瓜,收穫又是滿滿當當。
反正,就這麽說吧。把山東的這幾條大魚小魚都辦了之後,收繳了好些贓款,全部充公、上繳國庫之後,又夠康師傅多加幾個菜了。
康師傅十分高興,忍不住又想著要給林如海和薛攀封賞。被他們倆苦辭了許久,才終於作罷。
不過康師傅也是終於如願見到了柳湘蓮。
他本就對這個出身世家卻浪跡江湖,最後還能跟薛攀這樣的人物結義金蘭的年輕人充滿了好奇,一見之下,對才貌出眾的柳湘蓮更是十分喜歡,當場就封了個三等侍衛,教他以後跟著薛攀一起輔佐林如海做事。
柳湘蓮顯然對此毫無準備,聽說康師傅一上來就封官兒,眉尖兒微蹙,正待說什麽,林如海已經十分自然地接過了話頭兒,替自己跟他們謝恩了。
然後這位林姑父就親自出馬,拉著柳湘蓮到書房一頓深談,再出來的時候,柳湘蓮就成了薛攀的同事。
大家一起熱火朝天,繼續抓貪官、打土豪……
如此,很快就到了農曆七月份,快要到盂蘭盆節的時候,埋頭苦幹了許久的薛攀,終於迎來了久違的休沐日,可以暫時迴家裏歇一歇了。
不過讓薛攀沒有想到的是,迴到家的日子,也跟在外頭當差一樣,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意外和驚喜。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
第113章 親人
其實薛攀這次休假,與其說是節假日休沐,倒不如說是暫時性的半退休狀態。
因著伴隨著林如海和柳湘蓮那邊兒查案進展得十分順利,薛攀這邊兒也就愈發清閑了。
也就終於騰出手來可以開始參加家族活動了。
是的,自從舉家搬遷到了京城中之後,薛攀就一直沒有機會參加什麽家族活動——主要是他柳二兄弟迴京的這個時機選的太過湊巧了,簡直就是趕在他跟林如海抵達京城的一瞬間送來了消息,無縫銜接了屬於是。
那不就隻有馬不停蹄地開始切入案子了?
康師傅一聽這個情況,更是震怒,下令「即刻徹查」,搞得薛攀一到了京城,就跟著林如海一連大半個月都在都察院、宮裏兩頭跑,有時候連晚上都來不及迴家,更加不要說是參加啥家族活動了。
這顯然挺不像話的。
畢竟按照禮數,不管是榮國府王夫人那裏還是京城王家那裏都應該第一時間去拜訪的。
甚至他自己家裏薛姨媽和寶釵如何安置,甚至賈敏和小黛玉姐弟那裏如何安排,他也該都過問一下。
畢竟,林如海那邊兒,比他更忙,根本就顧不上這些。到現在,都還在跟新的案子,搞漫長又重要的收尾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