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最起碼的規矩了。
薛攀和林如海當然是很懂規矩的,也是按照這個規矩這麽做的,這麽一來,時間就成了唯一的衡量指標了。
整個行程看起來感覺上也就緊張了很多。
特別是,之前他們全部都在金陵城薛家駐紮,還順便承辦了接駕的事兒。
薛姨媽和寶釵作為女眷,雖然不用伴駕,但也得接待伴駕的皇家女眷——雖然是出巡,但是康師傅並不是會委屈自己的類型,妃嬪、宮女還是需要的。
他白天帶著阿哥和官員們四處巡視,這些女眷們也得找穩妥可信的人好好照顧著,所以其實還挺麻煩的。
這也是康師傅之前喜歡去甄家的原因之一。
因為甄家的女眷也是十分給力,每次都能把妃嬪們服侍的舒舒服服的,也因為這個原因在康師傅那兒給甄家加了不少分。
原本這樣的情況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但是今年,康師傅忽然就不玩兒了。
這就很痛苦了。
不但不玩兒了,甚至還直接翻臉了。
這就不但是痛苦,簡直就是絕望了。
於是接駕這個「榮幸」的事兒就臨時落在了薛家的頭上。薛攀負責男賓,在外院忙活,為了康師傅鞍前馬後,隨時候命。
薛姨媽和寶釵負責女賓,在裏頭操持,照料皇家女眷們的生活起居,陪吃陪聊陪玩兒。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陪著康師傅來的女眷裏頭還有王嬪。
她本身就是金陵人士,又是出身王家旁支的姑奶奶,此番借著南巡的機會迴來也算是個探親的意思。
金陵王家的人都當她是祖宗一樣地奉承著,甚至還盼著她駕臨王家去省個親啥的,但是王嬪最後當然還是婉拒了。
自從多年前她被人從江南送進宮了之後,她父母已經都得了不少封賞,還是過了幾年富貴榮華的日子的。
現下她父母已經沒了,隻有幾個遠房表親,隨意看看也就罷了,根本不可能真的去金陵王家。
不過在薛家住著,其實也能看到王家的人啊。這位王嬪娘娘對薛姨媽這個堂姐就是十分熱情的。
又因著她一見到寶釵就十分喜歡,薛姨媽便專門指定了寶釵來陪伴她——到了後來,兩人基本上到了形影不離的程度了,明明年紀相差個二十來歲,居然搞得像是姐妹一般親密,也是令人驚奇的緣分。
有了寶釵負責王嬪,薛姨媽就騰出了手來,主要負責照顧其他的女眷們了。
這些娘娘、小主們,雖然說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是原先在家,還是後來入宮,都是金尊玉貴的。就算是宮女們,也沒有人真的要她們做太多伺候人的活計。
所以,薛姨媽和寶釵,都是小心服侍,根本不敢有絲毫懈怠的。
這麽一來,這個所謂的「榮寵」,其實更多地就像是一個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非常難受的差事了。
不過,這種事兒,隻有經歷過後才懂。
而且肯定不足為外人道。
薛攀就很心疼薛姨媽和寶釵,原本想著等接駕的事兒完了之後,讓她們倆好好歇一歇的。故此也就沒有催著她們離開金陵薛家,讓她們隻管在那裏歇息幾日再說。
誰知道,這才沒多久,就又遇到了他跟林如海進京受封賞,直接被召迴京城任職的事兒呢。
雖然也是個好事兒,隻是又要辛苦她們倆操持搬家的事兒了。
畢竟,這個信兒是提前送到了金陵,讓她們母女趕緊從金陵先迴到揚州收拾行李,然後等著薛攀一起啟程往京城去的。
時間這麽緊,也是康師傅想著讓薛攀和林如海趕緊迴到京城,盡快上崗,才能更好地給他辦差——他想要做的事兒太多,能用的人卻不夠多,像是林如海和薛攀這樣的人才,那是必須要牢牢抓住的。
這種緊迫感讓薛攀和林如海都有些著緊,故此,林如海連家都顧不上迴去,就先去衙門辦理交接了。
而薛攀一到了家裏,也來不及跟薛姨媽和寶釵寒暄,也立刻開始清點要帶到京城的東西,還有各色禮品——這次過去,應該短時間內不會迴來了。那麽該盤點清算的東西也都得盤點清算清楚。
別的都還沒什麽,就是那些研究基地有點兒不太好辦。
香皂、玻璃鏡子都已經研發出來,後續就是把它們的配方研發基地轉移到旁邊兒的莊子上就行了,倒也容易。
比較麻煩的是,之前池塘裏的魚還沒有處理完,這個倒是隻有讓繼任的孫大人看著處理了。
沒想到這位孫大人也是個妙人。他見了那些魚,也是十分歡喜,覺得按照薛攀的法子,繼續養著,然後找人去賣了也挺好的。
薛攀也很高興,索性就把製作魚罐頭的技術人員給他留下了,反正做生意麽,誰做不是做。既然孫大人感興趣,就把這塊兒生意送他了。
孫大人冷不得得了這麽一個餡餅兒,高興得整個人都紅光滿麵,辦起交接來就愈發賣力了。
如此,薛攀他們收拾了幾日,林如海那邊兒的交接也辦完了。
期間賈敏也帶著一雙兒女來薛家串了門兒。
她們家的東西倒是收拾的快。早就打包好了——所以說,不用從金陵迴來折騰肯定省了不少的事兒,但是吧。如此快地做好了準備,怕不是也早知道要去京城了吧。
這位林姑母,果然不簡單。
薛攀和林如海當然是很懂規矩的,也是按照這個規矩這麽做的,這麽一來,時間就成了唯一的衡量指標了。
整個行程看起來感覺上也就緊張了很多。
特別是,之前他們全部都在金陵城薛家駐紮,還順便承辦了接駕的事兒。
薛姨媽和寶釵作為女眷,雖然不用伴駕,但也得接待伴駕的皇家女眷——雖然是出巡,但是康師傅並不是會委屈自己的類型,妃嬪、宮女還是需要的。
他白天帶著阿哥和官員們四處巡視,這些女眷們也得找穩妥可信的人好好照顧著,所以其實還挺麻煩的。
這也是康師傅之前喜歡去甄家的原因之一。
因為甄家的女眷也是十分給力,每次都能把妃嬪們服侍的舒舒服服的,也因為這個原因在康師傅那兒給甄家加了不少分。
原本這樣的情況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但是今年,康師傅忽然就不玩兒了。
這就很痛苦了。
不但不玩兒了,甚至還直接翻臉了。
這就不但是痛苦,簡直就是絕望了。
於是接駕這個「榮幸」的事兒就臨時落在了薛家的頭上。薛攀負責男賓,在外院忙活,為了康師傅鞍前馬後,隨時候命。
薛姨媽和寶釵負責女賓,在裏頭操持,照料皇家女眷們的生活起居,陪吃陪聊陪玩兒。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陪著康師傅來的女眷裏頭還有王嬪。
她本身就是金陵人士,又是出身王家旁支的姑奶奶,此番借著南巡的機會迴來也算是個探親的意思。
金陵王家的人都當她是祖宗一樣地奉承著,甚至還盼著她駕臨王家去省個親啥的,但是王嬪最後當然還是婉拒了。
自從多年前她被人從江南送進宮了之後,她父母已經都得了不少封賞,還是過了幾年富貴榮華的日子的。
現下她父母已經沒了,隻有幾個遠房表親,隨意看看也就罷了,根本不可能真的去金陵王家。
不過在薛家住著,其實也能看到王家的人啊。這位王嬪娘娘對薛姨媽這個堂姐就是十分熱情的。
又因著她一見到寶釵就十分喜歡,薛姨媽便專門指定了寶釵來陪伴她——到了後來,兩人基本上到了形影不離的程度了,明明年紀相差個二十來歲,居然搞得像是姐妹一般親密,也是令人驚奇的緣分。
有了寶釵負責王嬪,薛姨媽就騰出了手來,主要負責照顧其他的女眷們了。
這些娘娘、小主們,雖然說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是原先在家,還是後來入宮,都是金尊玉貴的。就算是宮女們,也沒有人真的要她們做太多伺候人的活計。
所以,薛姨媽和寶釵,都是小心服侍,根本不敢有絲毫懈怠的。
這麽一來,這個所謂的「榮寵」,其實更多地就像是一個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上非常難受的差事了。
不過,這種事兒,隻有經歷過後才懂。
而且肯定不足為外人道。
薛攀就很心疼薛姨媽和寶釵,原本想著等接駕的事兒完了之後,讓她們倆好好歇一歇的。故此也就沒有催著她們離開金陵薛家,讓她們隻管在那裏歇息幾日再說。
誰知道,這才沒多久,就又遇到了他跟林如海進京受封賞,直接被召迴京城任職的事兒呢。
雖然也是個好事兒,隻是又要辛苦她們倆操持搬家的事兒了。
畢竟,這個信兒是提前送到了金陵,讓她們母女趕緊從金陵先迴到揚州收拾行李,然後等著薛攀一起啟程往京城去的。
時間這麽緊,也是康師傅想著讓薛攀和林如海趕緊迴到京城,盡快上崗,才能更好地給他辦差——他想要做的事兒太多,能用的人卻不夠多,像是林如海和薛攀這樣的人才,那是必須要牢牢抓住的。
這種緊迫感讓薛攀和林如海都有些著緊,故此,林如海連家都顧不上迴去,就先去衙門辦理交接了。
而薛攀一到了家裏,也來不及跟薛姨媽和寶釵寒暄,也立刻開始清點要帶到京城的東西,還有各色禮品——這次過去,應該短時間內不會迴來了。那麽該盤點清算的東西也都得盤點清算清楚。
別的都還沒什麽,就是那些研究基地有點兒不太好辦。
香皂、玻璃鏡子都已經研發出來,後續就是把它們的配方研發基地轉移到旁邊兒的莊子上就行了,倒也容易。
比較麻煩的是,之前池塘裏的魚還沒有處理完,這個倒是隻有讓繼任的孫大人看著處理了。
沒想到這位孫大人也是個妙人。他見了那些魚,也是十分歡喜,覺得按照薛攀的法子,繼續養著,然後找人去賣了也挺好的。
薛攀也很高興,索性就把製作魚罐頭的技術人員給他留下了,反正做生意麽,誰做不是做。既然孫大人感興趣,就把這塊兒生意送他了。
孫大人冷不得得了這麽一個餡餅兒,高興得整個人都紅光滿麵,辦起交接來就愈發賣力了。
如此,薛攀他們收拾了幾日,林如海那邊兒的交接也辦完了。
期間賈敏也帶著一雙兒女來薛家串了門兒。
她們家的東西倒是收拾的快。早就打包好了——所以說,不用從金陵迴來折騰肯定省了不少的事兒,但是吧。如此快地做好了準備,怕不是也早知道要去京城了吧。
這位林姑母,果然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