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是學霸血脈的力量嗎?
恐怖如斯。
那行吧。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若是照著這麽下去,說不定要不了多久,薛攀也可以跟小黛玉一起商量一些事兒了——外事不決問林姑父,內事不決問林妹妹,計劃通。
至少可以維持住這段愉快的「網聊」經歷,那不也是挺好的嗎?
故此薛攀當即笑著道:「玉兒妹妹這麽厲害,那我以後有什麽事兒,可要找妹妹訴苦了——到時候妹妹可不要嫌我煩了才好。」
小黛玉也忍不住笑起來,俏皮道:「這個自然——若不是如此,日後我也不敢再找文龍哥哥說話了。」
兩個人笑了一迴,氣氛愈發輕鬆愉快起來。因順勢說起來近日相互的生活狀況,既能聯絡感情,又能打發點兒時間,倒是他們倆一貫的相處模式了。
小黛玉首先說的就是林如海的身體情況。
上次過年之前她找薛攀說話的時候,是哭著表達了對林如海身體狀況的擔憂的——當時那情景幾乎讓薛攀以為林如海已經病危了。
好在後來證明林如海那個時候其實隻是在清除體內餘毒,而薛攀當時安撫小黛玉的時候,跟她說的林如海的症狀變化也一一得到了驗證——其他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吐了幾迴血、暈了幾次之後,身體還真的一天天好轉起來。
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了。
雖然之前賈敏找了許多大夫來給林如海看病,甚至還把人家張友士先生從姑蘇弄過來看過了,但是他們都對林如海的病症束手無策。
沒想到最後林如海居然自己慢慢好了,讓所有人都覺得這簡直就是個醫學奇蹟。
加上今天薛攀也找了另外的醫生看過,確定了林如海果然熬了過來。顯然以後都不會再走上原著劇情裏「英年早逝」的老路,徹底放下心來之餘,也十分高興。
林姑父不會早死了,那可不是天大的喜事兒。
怪不得小黛玉今兒跟上次判若兩人,高興得簡直像是要飛起,原是因著此。
果然小黛玉一番讚嘆,稱讚薛攀「鐵口直斷」之餘,也感謝他給林家帶來了好運氣——「好似什麽事兒隻要文龍哥哥說無事、不必擔憂,就真的不必擔憂了呢」、「文龍哥哥真厲害」。
得了,這是把他當成錦鯉了啊。
行吧。
反正,他也的確是在努力讓大家都能幸福,算起來勉強也配得上這「錦鯉」之名也就是了。
薛攀有些尷尬地接收著小黛玉的感激和崇拜,一邊兒想著這多少有點兒欺騙小朋友的意思,一邊兒還是默默提醒自己務必把馬甲捂緊——隻要想到萬一有一天他薛攀就是「筆海大仙文龍哥哥」的事兒被小黛玉知道,那真是會社死到想要當場買票離開地球的程度。
好在這個環節很快就告了一個段落,小黛玉轉而談起了讀書的事兒。
是了,學霸的血脈怎麽會不愛讀書呢,當然還是要多談一下讀書才是正常。
因著上次薛攀的介入,林如海並沒有請賈雨村來給小黛玉和她家小弟做家庭教師。而是聽取了薛攀的建議,直接在揚州開了一個書院。
這家名為「山木」的書院開了之後,反響十分好,甚至還陰差陽錯之間順手幫著林如海和薛攀端了一鍋貪官。
本地大鹽商苟老爺也因此倒了台子,解救了很多被他們家族世代壓榨的鹽工們,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一時間山木書院名聲大噪,不單隻有揚州的子弟們前來就讀,便就是附近其他地方的也有人來。
別的不說,就隻聽說了校長大人的光輝事跡,就足夠慕名而來了——何況還有林大人這個前科探花做金字招牌,那必須得上啊。
於是短短數月的時間,山木書院就招滿了學生。因著書院的名氣太大,生員質量也優秀,還有那個「因材施教」的先進教學理念,更是吸引了許多優秀的師資力量。
聽說山子野老先生都慕名而來,主動要做山木書院的先生——他那一手設計園林建築的絕活兒,直接開一個建築係都沒有問題,做山木書院的先生當然是綽綽有餘了。
關鍵人家不但能力強,做書院的先生做得也挺開心,聽說在山木書院裏他老人家遇到了十分投緣的弟子們——是的,是弟子們,不隻一個。
作為一個專家巨匠,還有什麽比自己的絕活兒能夠找到優秀的繼承人傳承下去更開心的事兒呢?
山子野老先生便就是如此。
他老人家每天開心得像是個七十歲的孩子,實在是件非常美好的事兒了。
而山子野老先生這個事兒隻是其中的一樁,其他類似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
也因了此,一提到讀書的事,小黛玉也是眉飛色舞,對書院的這種運行模式也是讚不絕口。
這種什麽都教、又因材施教的模式,讓學生們受益匪淺的同時,也極大地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愉悅了他們的身心,實在是跟以往的那種私塾教學的模式大不一樣。
小黛玉年紀比林家小弟大一些,之前也接受過私人家庭教師的輔導,算是先後體驗過兩種教育模式的學生。
對比之下,顯然小黛玉更喜歡山木書院的這個模式一些,所以她不但提起書院來就十分開心,整個人看上去都比最開始的時候開朗了許多,臉色也都紅潤了不少。
恐怖如斯。
那行吧。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若是照著這麽下去,說不定要不了多久,薛攀也可以跟小黛玉一起商量一些事兒了——外事不決問林姑父,內事不決問林妹妹,計劃通。
至少可以維持住這段愉快的「網聊」經歷,那不也是挺好的嗎?
故此薛攀當即笑著道:「玉兒妹妹這麽厲害,那我以後有什麽事兒,可要找妹妹訴苦了——到時候妹妹可不要嫌我煩了才好。」
小黛玉也忍不住笑起來,俏皮道:「這個自然——若不是如此,日後我也不敢再找文龍哥哥說話了。」
兩個人笑了一迴,氣氛愈發輕鬆愉快起來。因順勢說起來近日相互的生活狀況,既能聯絡感情,又能打發點兒時間,倒是他們倆一貫的相處模式了。
小黛玉首先說的就是林如海的身體情況。
上次過年之前她找薛攀說話的時候,是哭著表達了對林如海身體狀況的擔憂的——當時那情景幾乎讓薛攀以為林如海已經病危了。
好在後來證明林如海那個時候其實隻是在清除體內餘毒,而薛攀當時安撫小黛玉的時候,跟她說的林如海的症狀變化也一一得到了驗證——其他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吐了幾迴血、暈了幾次之後,身體還真的一天天好轉起來。
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了。
雖然之前賈敏找了許多大夫來給林如海看病,甚至還把人家張友士先生從姑蘇弄過來看過了,但是他們都對林如海的病症束手無策。
沒想到最後林如海居然自己慢慢好了,讓所有人都覺得這簡直就是個醫學奇蹟。
加上今天薛攀也找了另外的醫生看過,確定了林如海果然熬了過來。顯然以後都不會再走上原著劇情裏「英年早逝」的老路,徹底放下心來之餘,也十分高興。
林姑父不會早死了,那可不是天大的喜事兒。
怪不得小黛玉今兒跟上次判若兩人,高興得簡直像是要飛起,原是因著此。
果然小黛玉一番讚嘆,稱讚薛攀「鐵口直斷」之餘,也感謝他給林家帶來了好運氣——「好似什麽事兒隻要文龍哥哥說無事、不必擔憂,就真的不必擔憂了呢」、「文龍哥哥真厲害」。
得了,這是把他當成錦鯉了啊。
行吧。
反正,他也的確是在努力讓大家都能幸福,算起來勉強也配得上這「錦鯉」之名也就是了。
薛攀有些尷尬地接收著小黛玉的感激和崇拜,一邊兒想著這多少有點兒欺騙小朋友的意思,一邊兒還是默默提醒自己務必把馬甲捂緊——隻要想到萬一有一天他薛攀就是「筆海大仙文龍哥哥」的事兒被小黛玉知道,那真是會社死到想要當場買票離開地球的程度。
好在這個環節很快就告了一個段落,小黛玉轉而談起了讀書的事兒。
是了,學霸的血脈怎麽會不愛讀書呢,當然還是要多談一下讀書才是正常。
因著上次薛攀的介入,林如海並沒有請賈雨村來給小黛玉和她家小弟做家庭教師。而是聽取了薛攀的建議,直接在揚州開了一個書院。
這家名為「山木」的書院開了之後,反響十分好,甚至還陰差陽錯之間順手幫著林如海和薛攀端了一鍋貪官。
本地大鹽商苟老爺也因此倒了台子,解救了很多被他們家族世代壓榨的鹽工們,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一時間山木書院名聲大噪,不單隻有揚州的子弟們前來就讀,便就是附近其他地方的也有人來。
別的不說,就隻聽說了校長大人的光輝事跡,就足夠慕名而來了——何況還有林大人這個前科探花做金字招牌,那必須得上啊。
於是短短數月的時間,山木書院就招滿了學生。因著書院的名氣太大,生員質量也優秀,還有那個「因材施教」的先進教學理念,更是吸引了許多優秀的師資力量。
聽說山子野老先生都慕名而來,主動要做山木書院的先生——他那一手設計園林建築的絕活兒,直接開一個建築係都沒有問題,做山木書院的先生當然是綽綽有餘了。
關鍵人家不但能力強,做書院的先生做得也挺開心,聽說在山木書院裏他老人家遇到了十分投緣的弟子們——是的,是弟子們,不隻一個。
作為一個專家巨匠,還有什麽比自己的絕活兒能夠找到優秀的繼承人傳承下去更開心的事兒呢?
山子野老先生便就是如此。
他老人家每天開心得像是個七十歲的孩子,實在是件非常美好的事兒了。
而山子野老先生這個事兒隻是其中的一樁,其他類似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
也因了此,一提到讀書的事,小黛玉也是眉飛色舞,對書院的這種運行模式也是讚不絕口。
這種什麽都教、又因材施教的模式,讓學生們受益匪淺的同時,也極大地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愉悅了他們的身心,實在是跟以往的那種私塾教學的模式大不一樣。
小黛玉年紀比林家小弟大一些,之前也接受過私人家庭教師的輔導,算是先後體驗過兩種教育模式的學生。
對比之下,顯然小黛玉更喜歡山木書院的這個模式一些,所以她不但提起書院來就十分開心,整個人看上去都比最開始的時候開朗了許多,臉色也都紅潤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