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近過年,宮裏頭事兒多,薛攀既然已經來過了,就算沒有見到康師傅本人,也就跟值守的太監打了個招唿就直接出宮去了。
畢竟,薛攀的正經差事其實並不是進宮當差,而是經營生意,另外又有許多親戚人脈關係要維護,宮外頭的事務才是本職,也更加紛繁複雜的多。
果然等薛攀迴到自己家裏之後,邀請他吃飯的帖子就紛至遝來了。
最早來的是賈家和王家的,這兩家原本就是他們薛家的實在親戚,不論如何也是得去一迴的。
再有就是太子、十三阿哥、四阿哥、三阿哥、甚至是八阿哥都來邀請他。都說的是感謝他這一年兩次伴駕,十分辛苦,又侍奉得萬歲爺很好、很開心,他們作為人子,是必須要感謝的。
看看,明明是自己想要拉攏黨羽,還非得找這麽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這種做派,也是醉了。
不過讓薛攀詫異的是,這一次連太子也在此列,倒是讓他又一次刷新了認知——總感覺這位太子殿下在玩兒一種很新的東西。說實話,這麽一來,倒是又讓他產生了好奇心了。
想著自己之前在宮裏答應元春的事兒,薛攀倒是有點兒想去這幾位阿哥府上瞧瞧了——元春如果一定要在阿哥們中間選一個夫婿的話,這幾位的年紀倒是都合適,端看她要怎麽選了。
反正,若是她有這個需求,自己作為表弟,也不是不能順手幫個忙。
正所謂君子成人之美,當然前提也得是,這個人真的美才可以——難得他穿來這麽一迴,幫一幫姐姐妹妹搞定一下這些小事還是沒有啥問題的,舉手之勞而已。
馮紫英和柳湘蓮也都遞了邀請的帖子,甚至連蔣玉菡也有。
這幾位倒是有意思,明明經常廝混在一起,薛攀也是他們幾個共同認識的朋友、兄弟,下帖子的時候卻偏偏各自分開,專門選了三個不同的時間,想必是想著借著這個機會多聚幾次了。
薛攀稍微計算了一下時間,立刻就安排出來一份兒完美的日程表。
賈家、王家同一天就能搞定,太子那兒必須得單獨去,三阿哥、八阿哥婉拒,四阿哥、十三阿哥那裏肯定就是二合一了——反正他們倆連帖子都是一起下的,原本也就沒有想過要分開吧。
馮紫英和柳湘蓮還有蔣玉菡那邊兒都不去,他另外弄一個帖子,在自己家裏組一個局,一拖三,直接搞定。
這麽一來,不過隻用花四五天的時間就能夠搞定所有過年飯局,實在是太機智了。
當然既然是飯局,肯定少不得要送禮物,有馬六這個得力小助手在,薛攀根本不用為這事兒費心,隻需要在出門前看一眼禮單,確定沒有啥不妥的就行了。
因為準備充分加上臨場發揮出色,薛攀的這幾個飯局都吃的十分順利,可以說是賓主盡歡。
賈家那邊兒,薛攀就主要介紹元春在宮裏的情況,煽情一波,又安撫一波,把他姨媽王夫人和姨父賈政還有賈母和賈珠兩口子都給說得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氣氛調控這塊兒可以說是死死拿捏住了。
賈珠甚至表示,他一定再接再厲,爭取早點兒科舉興家、出人頭地,好教元春的努力和犧牲都不要白費。
好麽,這整個兒一個「兄妹情深」、「雙向奔赴」了。
賈珠如此一表態,長房那邊兒過來作陪的賈璉和鳳姐兒也忙恭維起來,整個榮國府上下立刻就都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倒也算是個和平喜樂的新春了。
賈母高興得眼圈兒都紅了,帶頭對賈珠進行了肯定之餘,也對帶來這個好消息、促成這個好氣氛的薛攀十分感謝,得知他過了年就要迴揚州,不但送了他很多禮物,又再三叮囑他臨走前一定要再來吃個飯、聚一聚不提。
王家那邊兒就更是歡樂了。
王老太爺因著得知薛攀又升了官,竟似比他自己的兒子升了官還開心——王子騰也是才升了京營節度使,不過王老太爺是都統製縣伯,自然不會太在意。
不過薛攀就不一樣了。
一來是王老太爺非常喜歡薛攀這個外孫子,二來則是,薛攀撐得起來,那他那個三丫頭薛姨媽和外孫女寶釵將來的日子也就有著落了。
哪怕是王老太爺這樣的硬漢,也擔心子女的將來。薛姨媽本就是他最小的女兒,又是遠嫁,她青年守寡,一直是王老太爺心中的憾事,也是他的隱憂,現今見到薛攀小小年紀就如此能幹,他也就放心了。
二丫頭家的珠兒和寶玉雖然也不錯,不過麽,果然還是同樣經商、又身體健康的薛攀這個外孫更好。
再加上,薛攀的脾氣性格,甚至是模樣談吐都十分對王老太爺的口味,那麽他老人家偏疼這個外孫子一點兒,也沒有什麽問題吧。
而且薛攀之前也履行了諾言,專門趕到京城來給鳳姐兒送嫁,把這個親事幫襯的愈發盛大輝煌,也實在是讓老爺子感動——鳳姐兒是老爺子最愛的孫女,她這喜事辦得高興,老爺子比自己辦喜事還高興。
於是王家這一頓年飯吃著就兼有團聚和感謝的意思。王家的氛圍原本就比賈府那邊兒更輕鬆愉快,酒過三巡,薛攀跟王老太爺、王子服、王子騰兩個舅舅都喝得上了臉,很是說了不少掏心窩子的話。
如果說還有什麽意外驚喜,那就是之前薛攀請王老太爺幫他留意的西洋解剖學書籍和西醫人才,年後應該就能到金陵城——因著都是走水路過來,這些人和東西並沒有運到京城,而是準備直接送到姑蘇去。
畢竟,薛攀的正經差事其實並不是進宮當差,而是經營生意,另外又有許多親戚人脈關係要維護,宮外頭的事務才是本職,也更加紛繁複雜的多。
果然等薛攀迴到自己家裏之後,邀請他吃飯的帖子就紛至遝來了。
最早來的是賈家和王家的,這兩家原本就是他們薛家的實在親戚,不論如何也是得去一迴的。
再有就是太子、十三阿哥、四阿哥、三阿哥、甚至是八阿哥都來邀請他。都說的是感謝他這一年兩次伴駕,十分辛苦,又侍奉得萬歲爺很好、很開心,他們作為人子,是必須要感謝的。
看看,明明是自己想要拉攏黨羽,還非得找這麽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這種做派,也是醉了。
不過讓薛攀詫異的是,這一次連太子也在此列,倒是讓他又一次刷新了認知——總感覺這位太子殿下在玩兒一種很新的東西。說實話,這麽一來,倒是又讓他產生了好奇心了。
想著自己之前在宮裏答應元春的事兒,薛攀倒是有點兒想去這幾位阿哥府上瞧瞧了——元春如果一定要在阿哥們中間選一個夫婿的話,這幾位的年紀倒是都合適,端看她要怎麽選了。
反正,若是她有這個需求,自己作為表弟,也不是不能順手幫個忙。
正所謂君子成人之美,當然前提也得是,這個人真的美才可以——難得他穿來這麽一迴,幫一幫姐姐妹妹搞定一下這些小事還是沒有啥問題的,舉手之勞而已。
馮紫英和柳湘蓮也都遞了邀請的帖子,甚至連蔣玉菡也有。
這幾位倒是有意思,明明經常廝混在一起,薛攀也是他們幾個共同認識的朋友、兄弟,下帖子的時候卻偏偏各自分開,專門選了三個不同的時間,想必是想著借著這個機會多聚幾次了。
薛攀稍微計算了一下時間,立刻就安排出來一份兒完美的日程表。
賈家、王家同一天就能搞定,太子那兒必須得單獨去,三阿哥、八阿哥婉拒,四阿哥、十三阿哥那裏肯定就是二合一了——反正他們倆連帖子都是一起下的,原本也就沒有想過要分開吧。
馮紫英和柳湘蓮還有蔣玉菡那邊兒都不去,他另外弄一個帖子,在自己家裏組一個局,一拖三,直接搞定。
這麽一來,不過隻用花四五天的時間就能夠搞定所有過年飯局,實在是太機智了。
當然既然是飯局,肯定少不得要送禮物,有馬六這個得力小助手在,薛攀根本不用為這事兒費心,隻需要在出門前看一眼禮單,確定沒有啥不妥的就行了。
因為準備充分加上臨場發揮出色,薛攀的這幾個飯局都吃的十分順利,可以說是賓主盡歡。
賈家那邊兒,薛攀就主要介紹元春在宮裏的情況,煽情一波,又安撫一波,把他姨媽王夫人和姨父賈政還有賈母和賈珠兩口子都給說得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氣氛調控這塊兒可以說是死死拿捏住了。
賈珠甚至表示,他一定再接再厲,爭取早點兒科舉興家、出人頭地,好教元春的努力和犧牲都不要白費。
好麽,這整個兒一個「兄妹情深」、「雙向奔赴」了。
賈珠如此一表態,長房那邊兒過來作陪的賈璉和鳳姐兒也忙恭維起來,整個榮國府上下立刻就都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倒也算是個和平喜樂的新春了。
賈母高興得眼圈兒都紅了,帶頭對賈珠進行了肯定之餘,也對帶來這個好消息、促成這個好氣氛的薛攀十分感謝,得知他過了年就要迴揚州,不但送了他很多禮物,又再三叮囑他臨走前一定要再來吃個飯、聚一聚不提。
王家那邊兒就更是歡樂了。
王老太爺因著得知薛攀又升了官,竟似比他自己的兒子升了官還開心——王子騰也是才升了京營節度使,不過王老太爺是都統製縣伯,自然不會太在意。
不過薛攀就不一樣了。
一來是王老太爺非常喜歡薛攀這個外孫子,二來則是,薛攀撐得起來,那他那個三丫頭薛姨媽和外孫女寶釵將來的日子也就有著落了。
哪怕是王老太爺這樣的硬漢,也擔心子女的將來。薛姨媽本就是他最小的女兒,又是遠嫁,她青年守寡,一直是王老太爺心中的憾事,也是他的隱憂,現今見到薛攀小小年紀就如此能幹,他也就放心了。
二丫頭家的珠兒和寶玉雖然也不錯,不過麽,果然還是同樣經商、又身體健康的薛攀這個外孫更好。
再加上,薛攀的脾氣性格,甚至是模樣談吐都十分對王老太爺的口味,那麽他老人家偏疼這個外孫子一點兒,也沒有什麽問題吧。
而且薛攀之前也履行了諾言,專門趕到京城來給鳳姐兒送嫁,把這個親事幫襯的愈發盛大輝煌,也實在是讓老爺子感動——鳳姐兒是老爺子最愛的孫女,她這喜事辦得高興,老爺子比自己辦喜事還高興。
於是王家這一頓年飯吃著就兼有團聚和感謝的意思。王家的氛圍原本就比賈府那邊兒更輕鬆愉快,酒過三巡,薛攀跟王老太爺、王子服、王子騰兩個舅舅都喝得上了臉,很是說了不少掏心窩子的話。
如果說還有什麽意外驚喜,那就是之前薛攀請王老太爺幫他留意的西洋解剖學書籍和西醫人才,年後應該就能到金陵城——因著都是走水路過來,這些人和東西並沒有運到京城,而是準備直接送到姑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