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說日後四大爺登上皇位之後,這位德妃娘娘也並不想沾他的光做太後娘娘,甚至自請出宮,想去找小兒子十四同住,當然沒有成行。
不過這位太後娘娘也並沒有享受幾天太後的待遇,四大爺登記後不到一年她就去世了。
所以四大爺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過什麽父母親情——你說康師傅啊。除了太子,他還愛過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八阿哥、十九阿哥……就是沒有四大爺……
康師傅的兒子實在太多了,四大爺夾在中間,又不是個嘴甜的類型,自然是要吃點兒虧了。
所以,他才會對真心待他、敬他、愛他如兄長一般的十三阿哥那麽好了。
他自己開府之後,就經常邀請十三阿哥來府上做客——說是做客,因著太為尋常,十三阿哥把這四貝勒府簡直就已經像是當成他自己家一樣了。
這一迴自然也是一樣。
十三阿哥十分自然地邀請他新認識的兄弟薛攀去自家哥哥家裏做客——他知道薛攀的家人都在揚州,故此如此邀約其實也是出於好心。
但是,這麽一來,他就忘記了一件大事兒——阿哥們若是跟臣子走得太近了,可是要被人彈劾結黨營私的。
特別是薛攀,現在已經妥妥地算是天子近臣,萬歲爺的心腹,若是跟他交往太密,那肯定就是瓜田李下,說都說不清楚了。
薛攀看著還不滿十八歲的十三阿哥一臉赤城,宛若孩童般清澈的眼神,不由得暗暗嘆了口氣。
十三爺什麽都好,就是這人還是太單純了點兒。大概也就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入得了四大爺的眼,讓他當成親兄弟一樣信任重用了。
可惜就是運氣不太好,說到底,也是壞在這個直爽單純的性格上了。
孩子,你可長點兒心吧。別一天天地,還真的是個孩子了。
薛攀有心想要提點這位十三阿哥幾句,卻又覺得,這樣不太妥當,有些交淺言深了。
畢竟,現在已經迴到了京城,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們呢。
若是貿然說這些話,那最後很可能適得其反,不但幫不了他,反倒還害了他。
也罷,就順其自然吧。左右,歷史的車輪,也不是自己這種小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改變的……
或許可以,但是,好像又還真的沒有這個必要。
薛攀禮貌又客套地婉拒了十三阿哥的熱情邀請,藉口臨近過年,家中有事,就麻溜兒地告辭離開了。
誰想到半道兒上又被神武將軍馮唐給攔住了,再三邀請他一起家去,說早就給家中寫了信,他兒子馮紫英要他務必請薛大人一起迴家過年。
薛攀趕忙用同樣的藉口拒絕,又答應忙完了一定登門拜訪,這才好不容易把馮老爺子給打發走了。
因為之前薛攀攢的那個羽絨服的局,果然讓馮紫英和他那幫子朋友都大賺了一筆,他們早摩拳擦掌地都等著好好謝一謝薛攀呢。
這個事兒,說來還得感謝噶禮。
他一個人倒掉了,其他的小貪們都害了怕,正好薛攀把身上帶著的羽絨服、羽絨被都搞了一個募捐大會,他們隻能高價買了之後又捐了出來——大概就是類似慈善拍賣會和慈善募捐會的結合體。
看著挺熱鬧,其實就是把這些有錢人的錢都摳出來救濟窮人——薛攀一路西行,一路搞這個活動,幾乎是一路走一路收割,用基金會的名義,搞了一大堆錢和一大堆羽絨服的訂單。
不但把當地的災民、貧民們都救濟到了,還帶著馮紫英他們大賺了一筆。
畢竟,這羽絨服和羽絨被是真的好用,哪怕不是為了賑災救困,自己用也挺好。
再加上,薛攀打出「每賣五床被子就捐獻一床,每賣十件羽絨服就捐贈三件」、「買風雪牌羽絨就是做善事」的營銷術語,一道組合拳下來,慈善、生意雙豐收。
甚至還因為百姓們唿聲很高,又被康師傅表揚了。
康師傅本來又想給薛攀升官兒,甚至還想讓他直接來京城發展,慌得薛攀趕緊拒絕了。
揚州那邊兒的事兒還沒結束,怎麽能這個時候離開揚州到京城來呢。
不說揚州那些亂象後續要如何整治好了,那林如海一家子的性命安危,又要誰來負責啊。
這必須不行啊。
除非林如海一家子也來京城,那倒是可以考慮。
薛攀原本是開玩笑一般地這麽說了,不料康師傅卻笑著來了一句:「也罷,反正也等不了多久了。」
啊?
不是吧?
不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吧。
薛攀當時聽了這個話,整個人都有些震驚。
但是康師傅卻並不細說,隻打了個哈哈就過去了,快得好像是薛攀的錯覺。
薛攀當然知道這並不是錯覺,不過他稍微詫異了片刻之後,也就冷靜了下來。
林如海那麽能幹,會升官是很正常的事兒,隻是看時間長短罷了。
若是尋常時間,自然不可能這麽快就升職,但是現在怎麽著也算是非常時期了。
九子奪嫡的大戰正在進行的轟轟烈烈,加上太子忽然的發威,正是用人的時候——林如海雖然說是最早挑明身份是「純臣」的人,但是若是太子的人選一直不變動,那他肯定會是自然而然地就過渡到下一任皇帝的隊伍裏去。
不過這位太後娘娘也並沒有享受幾天太後的待遇,四大爺登記後不到一年她就去世了。
所以四大爺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過什麽父母親情——你說康師傅啊。除了太子,他還愛過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八阿哥、十九阿哥……就是沒有四大爺……
康師傅的兒子實在太多了,四大爺夾在中間,又不是個嘴甜的類型,自然是要吃點兒虧了。
所以,他才會對真心待他、敬他、愛他如兄長一般的十三阿哥那麽好了。
他自己開府之後,就經常邀請十三阿哥來府上做客——說是做客,因著太為尋常,十三阿哥把這四貝勒府簡直就已經像是當成他自己家一樣了。
這一迴自然也是一樣。
十三阿哥十分自然地邀請他新認識的兄弟薛攀去自家哥哥家裏做客——他知道薛攀的家人都在揚州,故此如此邀約其實也是出於好心。
但是,這麽一來,他就忘記了一件大事兒——阿哥們若是跟臣子走得太近了,可是要被人彈劾結黨營私的。
特別是薛攀,現在已經妥妥地算是天子近臣,萬歲爺的心腹,若是跟他交往太密,那肯定就是瓜田李下,說都說不清楚了。
薛攀看著還不滿十八歲的十三阿哥一臉赤城,宛若孩童般清澈的眼神,不由得暗暗嘆了口氣。
十三爺什麽都好,就是這人還是太單純了點兒。大概也就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入得了四大爺的眼,讓他當成親兄弟一樣信任重用了。
可惜就是運氣不太好,說到底,也是壞在這個直爽單純的性格上了。
孩子,你可長點兒心吧。別一天天地,還真的是個孩子了。
薛攀有心想要提點這位十三阿哥幾句,卻又覺得,這樣不太妥當,有些交淺言深了。
畢竟,現在已經迴到了京城,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們呢。
若是貿然說這些話,那最後很可能適得其反,不但幫不了他,反倒還害了他。
也罷,就順其自然吧。左右,歷史的車輪,也不是自己這種小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改變的……
或許可以,但是,好像又還真的沒有這個必要。
薛攀禮貌又客套地婉拒了十三阿哥的熱情邀請,藉口臨近過年,家中有事,就麻溜兒地告辭離開了。
誰想到半道兒上又被神武將軍馮唐給攔住了,再三邀請他一起家去,說早就給家中寫了信,他兒子馮紫英要他務必請薛大人一起迴家過年。
薛攀趕忙用同樣的藉口拒絕,又答應忙完了一定登門拜訪,這才好不容易把馮老爺子給打發走了。
因為之前薛攀攢的那個羽絨服的局,果然讓馮紫英和他那幫子朋友都大賺了一筆,他們早摩拳擦掌地都等著好好謝一謝薛攀呢。
這個事兒,說來還得感謝噶禮。
他一個人倒掉了,其他的小貪們都害了怕,正好薛攀把身上帶著的羽絨服、羽絨被都搞了一個募捐大會,他們隻能高價買了之後又捐了出來——大概就是類似慈善拍賣會和慈善募捐會的結合體。
看著挺熱鬧,其實就是把這些有錢人的錢都摳出來救濟窮人——薛攀一路西行,一路搞這個活動,幾乎是一路走一路收割,用基金會的名義,搞了一大堆錢和一大堆羽絨服的訂單。
不但把當地的災民、貧民們都救濟到了,還帶著馮紫英他們大賺了一筆。
畢竟,這羽絨服和羽絨被是真的好用,哪怕不是為了賑災救困,自己用也挺好。
再加上,薛攀打出「每賣五床被子就捐獻一床,每賣十件羽絨服就捐贈三件」、「買風雪牌羽絨就是做善事」的營銷術語,一道組合拳下來,慈善、生意雙豐收。
甚至還因為百姓們唿聲很高,又被康師傅表揚了。
康師傅本來又想給薛攀升官兒,甚至還想讓他直接來京城發展,慌得薛攀趕緊拒絕了。
揚州那邊兒的事兒還沒結束,怎麽能這個時候離開揚州到京城來呢。
不說揚州那些亂象後續要如何整治好了,那林如海一家子的性命安危,又要誰來負責啊。
這必須不行啊。
除非林如海一家子也來京城,那倒是可以考慮。
薛攀原本是開玩笑一般地這麽說了,不料康師傅卻笑著來了一句:「也罷,反正也等不了多久了。」
啊?
不是吧?
不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吧。
薛攀當時聽了這個話,整個人都有些震驚。
但是康師傅卻並不細說,隻打了個哈哈就過去了,快得好像是薛攀的錯覺。
薛攀當然知道這並不是錯覺,不過他稍微詫異了片刻之後,也就冷靜了下來。
林如海那麽能幹,會升官是很正常的事兒,隻是看時間長短罷了。
若是尋常時間,自然不可能這麽快就升職,但是現在怎麽著也算是非常時期了。
九子奪嫡的大戰正在進行的轟轟烈烈,加上太子忽然的發威,正是用人的時候——林如海雖然說是最早挑明身份是「純臣」的人,但是若是太子的人選一直不變動,那他肯定會是自然而然地就過渡到下一任皇帝的隊伍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