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說來的人派頭不小,不肯到他府上來見他,非得要他來城門口來接,噶禮雖然十分奇怪,但也勉為其難地過來了。
主要是他才把康師傅西巡團隊應付走,心情十分愉快,所以才有這個閑工夫過來。
誰料他麻溜跑來一看,就裂開傻眼了。
原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康師傅、太子、十三阿哥還有幾個隨行的侍衛——其中的一個有點兒眼熟,可不正是那個薛家的小子。
就知道這小子不是好東西,之前阿山就給他打過招唿,說一定要小心這小子。他還說來了這幾天,也沒見到這小子有什麽動作,沒想到啊,居然在這兒等著呢。
噶禮有些恨恨地看了薛攀一眼,再看著康師傅黑如鍋底的臉色,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過鑑於之前那麽多次應付康師傅問罪的成功經驗,他心中還是存著些僥倖心理,立刻對著康師傅一個頭就磕了下去,痛哭流涕道:
「罪臣噶禮,見過萬歲爺。臣罪該萬死!還望萬歲爺恕罪,饒了罪臣這一迴罷。」
康師傅看著噶禮在他麵前哭得像個孩子,雖然說氣得不行,但是果然不知道為什麽,他居然又習慣性地想要聽噶禮解釋了——當然語氣還是很氣就是了:
「混帳玩意兒!你且說說,這到底是什麽迴事?」
噶禮見狀,立刻意識到有戲,連忙又哭泣著膝行到康師傅麵前,抱著他的腿痛哭流涕道:
「啟稟萬歲爺,微臣冤枉啊!這都是他們冤枉微臣啊……您還記得克魯倫河麽,微臣同於大人拚死為您親征噶爾丹督運過糧餉啊!微臣的忠心,天地可昭、日月可鑑啊!萬歲爺!」
得,薛攀別的就不服,就服這位噶禮大人的哭戲——這麽大年紀,這麽個形象,居然能哭成這樣,那還真的一絕。
不過,難看雖然難看,尷尬也的確尷尬,但是卻真是管用啊。
見到康師傅果然漸漸緩和了臉色,甚至有種想要上前把噶禮扶起來的意思。薛攀默默嘆了口氣,自己悄悄把快要落到地上的下巴扶了起來。
真的感覺,不是親眼所見,簡直就是不敢相信,為啥好端端一個康師傅,就非得忽然間就失了智——難道就是因為噶禮曾經陪著他禦駕親征噶爾丹,有過並肩作戰的情誼,然後就可以閉目塞聽,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他的胡來?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那一次立功,也不完全是這位噶禮大人的功勞。
就算他有過功勞,也不能永遠躺在這個功勞上作威作福,魚肉百姓吧。
看著噶禮虛偽的表演和康師傅習慣性地護短,薛攀正想著這次要不要再隨便出個手,「替天行道」一下子——畢竟,這位噶禮大人真是每個點都精準地踩在了他的雷點上。
都這樣了,不出個手簡直對不起這一場相遇嘛。
不過讓薛攀沒有預料到的是,還沒有等他動手,太子就出手了。
他直接跪下,對著康師傅道:「皇阿瑪,您還記得您此番進城是為了什麽麽?那些指望著您來救命的災民們,都還在城外挨餓受凍,每時每刻都在死去呢……」
太子這話一說,康師傅總算迴過神來,狠狠瞪了噶禮一眼道:「還不快安排人手,安置災民?」
噶禮連忙爬起來,一疊聲兒地招唿人下去,親自帶隊去安排災民了。
薛攀嘆了口氣,雖然吧康師傅的語氣的確還是很嚴厲沒錯,但還是總感覺他有些避重就輕的意思,現在這個操作是不是有點兒想讓噶禮「將功贖罪」的意思了。
不過,太子說的對,災民的事兒,總是最要緊的,先盡量多救幾個人的性命再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
微調了一下跟後麵章節的順序。不影響整體閱讀。
第93章 為難
不得不說,有了康師傅的親自坐鎮,太子和十三阿哥的親自參與,災民安置工作很快就有序展開。
不過半日的時間,在太原城外出現的那批災民就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不但如此,太子還下令讓噶禮親自帶著人去山裏把剩下的災民都接迴來。十三阿哥自告奮勇地親自前往,說是陪同,其實完全就是押送。
到了下午,山裏的災民也都被接了出來。
薛攀和太子陪著康師傅對他們進行了慰問,在他們感激涕零的叩謝聲中,離開了難民營,直接去了噶禮的府邸。
當然,他們到噶禮家並不是做客去的,而是算帳去的。
甚至,這都不是康師傅他們第一次到噶禮府上,而是第二次去,可以說是專為著「指認現場」去的。
就在十三阿哥押著噶禮去山裏搜尋災民的時候,太子默默地重新召集了當地的官民,一番義正言辭地廉政宣講之後,他們果然都紛紛說了實話。
不得不說,太子的演講能力不是一般的好,也沒覺得怎麽著,就漸漸調動起了大家的情緒,讓他們說著說著就憤怒了起來。
然後他們就領著太子、康師傅和薛攀,去看了各種噶禮貪贓枉法的證據——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噶禮光是在太原府都有好幾處宅院、莊園。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米麵糧油,各種受賄貪汙而來的東西堆滿了好幾個倉房。
康師傅的臉色瞬間就難看了起來。偏偏太子還恭敬請他示下,這些東西該怎麽處置——因著,不管怎麽看,這也不應該是一個山西巡撫正常情況下能夠積攢下來的家財。
主要是他才把康師傅西巡團隊應付走,心情十分愉快,所以才有這個閑工夫過來。
誰料他麻溜跑來一看,就裂開傻眼了。
原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康師傅、太子、十三阿哥還有幾個隨行的侍衛——其中的一個有點兒眼熟,可不正是那個薛家的小子。
就知道這小子不是好東西,之前阿山就給他打過招唿,說一定要小心這小子。他還說來了這幾天,也沒見到這小子有什麽動作,沒想到啊,居然在這兒等著呢。
噶禮有些恨恨地看了薛攀一眼,再看著康師傅黑如鍋底的臉色,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過鑑於之前那麽多次應付康師傅問罪的成功經驗,他心中還是存著些僥倖心理,立刻對著康師傅一個頭就磕了下去,痛哭流涕道:
「罪臣噶禮,見過萬歲爺。臣罪該萬死!還望萬歲爺恕罪,饒了罪臣這一迴罷。」
康師傅看著噶禮在他麵前哭得像個孩子,雖然說氣得不行,但是果然不知道為什麽,他居然又習慣性地想要聽噶禮解釋了——當然語氣還是很氣就是了:
「混帳玩意兒!你且說說,這到底是什麽迴事?」
噶禮見狀,立刻意識到有戲,連忙又哭泣著膝行到康師傅麵前,抱著他的腿痛哭流涕道:
「啟稟萬歲爺,微臣冤枉啊!這都是他們冤枉微臣啊……您還記得克魯倫河麽,微臣同於大人拚死為您親征噶爾丹督運過糧餉啊!微臣的忠心,天地可昭、日月可鑑啊!萬歲爺!」
得,薛攀別的就不服,就服這位噶禮大人的哭戲——這麽大年紀,這麽個形象,居然能哭成這樣,那還真的一絕。
不過,難看雖然難看,尷尬也的確尷尬,但是卻真是管用啊。
見到康師傅果然漸漸緩和了臉色,甚至有種想要上前把噶禮扶起來的意思。薛攀默默嘆了口氣,自己悄悄把快要落到地上的下巴扶了起來。
真的感覺,不是親眼所見,簡直就是不敢相信,為啥好端端一個康師傅,就非得忽然間就失了智——難道就是因為噶禮曾經陪著他禦駕親征噶爾丹,有過並肩作戰的情誼,然後就可以閉目塞聽,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他的胡來?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那一次立功,也不完全是這位噶禮大人的功勞。
就算他有過功勞,也不能永遠躺在這個功勞上作威作福,魚肉百姓吧。
看著噶禮虛偽的表演和康師傅習慣性地護短,薛攀正想著這次要不要再隨便出個手,「替天行道」一下子——畢竟,這位噶禮大人真是每個點都精準地踩在了他的雷點上。
都這樣了,不出個手簡直對不起這一場相遇嘛。
不過讓薛攀沒有預料到的是,還沒有等他動手,太子就出手了。
他直接跪下,對著康師傅道:「皇阿瑪,您還記得您此番進城是為了什麽麽?那些指望著您來救命的災民們,都還在城外挨餓受凍,每時每刻都在死去呢……」
太子這話一說,康師傅總算迴過神來,狠狠瞪了噶禮一眼道:「還不快安排人手,安置災民?」
噶禮連忙爬起來,一疊聲兒地招唿人下去,親自帶隊去安排災民了。
薛攀嘆了口氣,雖然吧康師傅的語氣的確還是很嚴厲沒錯,但還是總感覺他有些避重就輕的意思,現在這個操作是不是有點兒想讓噶禮「將功贖罪」的意思了。
不過,太子說的對,災民的事兒,總是最要緊的,先盡量多救幾個人的性命再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
微調了一下跟後麵章節的順序。不影響整體閱讀。
第93章 為難
不得不說,有了康師傅的親自坐鎮,太子和十三阿哥的親自參與,災民安置工作很快就有序展開。
不過半日的時間,在太原城外出現的那批災民就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不但如此,太子還下令讓噶禮親自帶著人去山裏把剩下的災民都接迴來。十三阿哥自告奮勇地親自前往,說是陪同,其實完全就是押送。
到了下午,山裏的災民也都被接了出來。
薛攀和太子陪著康師傅對他們進行了慰問,在他們感激涕零的叩謝聲中,離開了難民營,直接去了噶禮的府邸。
當然,他們到噶禮家並不是做客去的,而是算帳去的。
甚至,這都不是康師傅他們第一次到噶禮府上,而是第二次去,可以說是專為著「指認現場」去的。
就在十三阿哥押著噶禮去山裏搜尋災民的時候,太子默默地重新召集了當地的官民,一番義正言辭地廉政宣講之後,他們果然都紛紛說了實話。
不得不說,太子的演講能力不是一般的好,也沒覺得怎麽著,就漸漸調動起了大家的情緒,讓他們說著說著就憤怒了起來。
然後他們就領著太子、康師傅和薛攀,去看了各種噶禮貪贓枉法的證據——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噶禮光是在太原府都有好幾處宅院、莊園。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米麵糧油,各種受賄貪汙而來的東西堆滿了好幾個倉房。
康師傅的臉色瞬間就難看了起來。偏偏太子還恭敬請他示下,這些東西該怎麽處置——因著,不管怎麽看,這也不應該是一個山西巡撫正常情況下能夠積攢下來的家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