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行吧,既然都主動送上門來了,他們也就隻好笑納了。若是有什麽發現,那可不就是意外的驚喜。
跟林如海和薛攀預料得一樣,書院開門不過半個月,果然就出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稍微修了一下,今天稍微早了一點點,終於放假了,明天日萬,握拳!
第79章 紈絝
搞事的是本地鹽商之子苟耀壬。
這位苟公子,乃是揚州城最大的鹽商苟家的嫡子,平日裏就是個有名的紈絝,原本是沒可能好好讀書的。
但是他的那位爹,也就是鹽商苟老爺,卻不知道抽了什麽瘋,非得把他給送到了薛攀他們這個山木書院裏讀書。
這位苟老爺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人。
薛攀陪著林如海一到揚州,就聽說了他的大名。明明這位的綜合實力是本地鹽商中最強的,但是他卻並不如其他幾個鹽商那麽跋扈,是出了名的「會咬人的狗不叫」。
而且,他平日裏行事極其謹慎,做的很多違法的事兒,也都是跟在其他鹽商後麵,故此,薛攀和林如海的第一波打擊根本就沒有傷到他分毫——他的手腳太幹淨,隻靠著薛攀和林如海前期收集的那些情報,根本就沒有抓到他什麽把柄。
不過,薛攀和林如海原本也並沒有想著一上來就能夠把這些人一網打盡——若是真的能夠這麽簡單就可以解決問題,那康師傅也不會為了這個事兒頭痛這麽多年了。
所以,薛攀他們的第一波打擊的效果雖然不錯,甚至還連帶著搞掉了一個本地的拐賣女童養成揚州瘦馬的罪惡窩點,也受到了康師傅的高度讚揚和褒獎,但是,薛攀和林如海都知道,這不過就是個開始。
不過就是搞掉了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幾個小官兒而已,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正所謂是「流水的鹽政,鐵打的鹽商」,不管搞掉多少個貪官,隻要本地鹽商的根基沒有動搖,那麽江南這塊兒的鹽政,就永遠都隻是一筆爛帳。
他們的根基太深、影響力太大,已經根本不是外力可以輕易撼動的了。
正因為如此,康師傅之前做得那麽多努力,全部都沒有什麽效果,甚至還白白損失了好幾個不錯的人才。
但是,這樣的情況也並不是真的沒有什麽解法。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他們從內部瓦解,自取滅亡。
還有什麽比一個沒用又愚蠢的廢物紈絝子更好的突破口呢?
薛攀表示,他的原著人設就是幹這用的,對這事兒他可以說是非常有經驗的——隻要一切按照原著裏頭那位薛大傻子的標準去尋找,肯定就能夠找到那個可以毀掉本地鹽商百年基業的天選之子。
苟公子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薛攀和林如海的視線的。
這不單是因為,這位苟公子在紈絝的等級上比原著裏頭的那位薛大傻子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是因為,他親爹苟老爺實際上是本地鹽商的靈魂人物。
這位苟老爺有著一個大集團掌舵人應該有的一切素質。
比如非常敏銳的危險嗅覺,還有非常厲害的識人能力。
正是這兩種能力,讓他躲過了薛攀和林如海的第一輪進攻。
薛攀和林如海準備來揚州任職的時候,其他鹽商們都有點兒看不上薛攀和林如海這倆人,畢竟一個是小毛孩子,一個是病弱探花。
雖然兩人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公子,聽起來挺能唬人,但是仔細一想都不是什麽厲害的人設。
畢竟,金陵城的薛家和姑蘇城的林家,現在是個什麽情況,他們揚州城的這些家族都是一清二楚的。
「珍珠如土金如鐵」又如何,五代列侯又怎樣?時代早就變了。這倆人不過就是日漸凋零的舊時代世家最後的掙紮罷了。
所謂的時代的眼淚,就是如此了。
現在的江南世界可是屬於他們這些富得流油的揚州鹽商的了,什麽姑蘇城的列侯、金陵城的家族,都玩兒蛋去吧。
膽敢來揚州城找他們這些鹽商老爺的不痛快,他們一定會讓這倆人知道世界的險惡的。
眾位鹽商老爺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根本就沒有把薛攀和林如海放在眼裏,但是苟老爺卻不這麽想。
他們苟家之所以歷經百年不倒,牢牢占據了揚州城鹽商家族的魁首,靠的可不是運氣,而是他們家祖傳的這種穩紮穩打的處事風格。
但是他卻也沒有反對其他鹽商們提出的去「給這兩位大人點兒顏色看看」的提議,反正出頭的是他們,最後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對他來說都有益無害,這不就得了。
事實證明,薑還是老的辣。
苟老爺這一手「以不變應萬變」玩兒得的確是很六,薛攀跟林如海配合默契,很快就搞掉了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那一批人。足夠打了之前那些看不起他們的鹽商的臉,也順帶著給苟老爺刷了一波威信值。
看吧,還是苟老爺老道,一眼就看出那倆人不是尋常人物,完全沒有什麽輕敵的意思,所以才能保護住他們的根基沒有動搖。
雖然說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那幾位是他們花了不少金錢,最重要的是用了時間精力維護了好多年的關係,但是沒了也就沒了,隻要他們鹽商的根基還在,以後再重新經營便是。
鹽商們萎靡了幾日之後,便就故態復萌了。
跟林如海和薛攀預料得一樣,書院開門不過半個月,果然就出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稍微修了一下,今天稍微早了一點點,終於放假了,明天日萬,握拳!
第79章 紈絝
搞事的是本地鹽商之子苟耀壬。
這位苟公子,乃是揚州城最大的鹽商苟家的嫡子,平日裏就是個有名的紈絝,原本是沒可能好好讀書的。
但是他的那位爹,也就是鹽商苟老爺,卻不知道抽了什麽瘋,非得把他給送到了薛攀他們這個山木書院裏讀書。
這位苟老爺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人。
薛攀陪著林如海一到揚州,就聽說了他的大名。明明這位的綜合實力是本地鹽商中最強的,但是他卻並不如其他幾個鹽商那麽跋扈,是出了名的「會咬人的狗不叫」。
而且,他平日裏行事極其謹慎,做的很多違法的事兒,也都是跟在其他鹽商後麵,故此,薛攀和林如海的第一波打擊根本就沒有傷到他分毫——他的手腳太幹淨,隻靠著薛攀和林如海前期收集的那些情報,根本就沒有抓到他什麽把柄。
不過,薛攀和林如海原本也並沒有想著一上來就能夠把這些人一網打盡——若是真的能夠這麽簡單就可以解決問題,那康師傅也不會為了這個事兒頭痛這麽多年了。
所以,薛攀他們的第一波打擊的效果雖然不錯,甚至還連帶著搞掉了一個本地的拐賣女童養成揚州瘦馬的罪惡窩點,也受到了康師傅的高度讚揚和褒獎,但是,薛攀和林如海都知道,這不過就是個開始。
不過就是搞掉了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幾個小官兒而已,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正所謂是「流水的鹽政,鐵打的鹽商」,不管搞掉多少個貪官,隻要本地鹽商的根基沒有動搖,那麽江南這塊兒的鹽政,就永遠都隻是一筆爛帳。
他們的根基太深、影響力太大,已經根本不是外力可以輕易撼動的了。
正因為如此,康師傅之前做得那麽多努力,全部都沒有什麽效果,甚至還白白損失了好幾個不錯的人才。
但是,這樣的情況也並不是真的沒有什麽解法。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他們從內部瓦解,自取滅亡。
還有什麽比一個沒用又愚蠢的廢物紈絝子更好的突破口呢?
薛攀表示,他的原著人設就是幹這用的,對這事兒他可以說是非常有經驗的——隻要一切按照原著裏頭那位薛大傻子的標準去尋找,肯定就能夠找到那個可以毀掉本地鹽商百年基業的天選之子。
苟公子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薛攀和林如海的視線的。
這不單是因為,這位苟公子在紈絝的等級上比原著裏頭的那位薛大傻子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是因為,他親爹苟老爺實際上是本地鹽商的靈魂人物。
這位苟老爺有著一個大集團掌舵人應該有的一切素質。
比如非常敏銳的危險嗅覺,還有非常厲害的識人能力。
正是這兩種能力,讓他躲過了薛攀和林如海的第一輪進攻。
薛攀和林如海準備來揚州任職的時候,其他鹽商們都有點兒看不上薛攀和林如海這倆人,畢竟一個是小毛孩子,一個是病弱探花。
雖然兩人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公子,聽起來挺能唬人,但是仔細一想都不是什麽厲害的人設。
畢竟,金陵城的薛家和姑蘇城的林家,現在是個什麽情況,他們揚州城的這些家族都是一清二楚的。
「珍珠如土金如鐵」又如何,五代列侯又怎樣?時代早就變了。這倆人不過就是日漸凋零的舊時代世家最後的掙紮罷了。
所謂的時代的眼淚,就是如此了。
現在的江南世界可是屬於他們這些富得流油的揚州鹽商的了,什麽姑蘇城的列侯、金陵城的家族,都玩兒蛋去吧。
膽敢來揚州城找他們這些鹽商老爺的不痛快,他們一定會讓這倆人知道世界的險惡的。
眾位鹽商老爺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根本就沒有把薛攀和林如海放在眼裏,但是苟老爺卻不這麽想。
他們苟家之所以歷經百年不倒,牢牢占據了揚州城鹽商家族的魁首,靠的可不是運氣,而是他們家祖傳的這種穩紮穩打的處事風格。
但是他卻也沒有反對其他鹽商們提出的去「給這兩位大人點兒顏色看看」的提議,反正出頭的是他們,最後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對他來說都有益無害,這不就得了。
事實證明,薑還是老的辣。
苟老爺這一手「以不變應萬變」玩兒得的確是很六,薛攀跟林如海配合默契,很快就搞掉了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那一批人。足夠打了之前那些看不起他們的鹽商的臉,也順帶著給苟老爺刷了一波威信值。
看吧,還是苟老爺老道,一眼就看出那倆人不是尋常人物,完全沒有什麽輕敵的意思,所以才能保護住他們的根基沒有動搖。
雖然說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那幾位是他們花了不少金錢,最重要的是用了時間精力維護了好多年的關係,但是沒了也就沒了,隻要他們鹽商的根基還在,以後再重新經營便是。
鹽商們萎靡了幾日之後,便就故態復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