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攀鄭重應了,又親自送了他登船離開,這才迴轉了頭忙活自己那點兒事兒去了。
一個月的時間眨眼就要過去,這一日林如海忽然又派人叫薛攀過去林府,說是有要事相商。
薛攀便索性一個人信步往林府走,剛進了林家院子,就見到一個中年漢子正站在那邊兒跟林如海說話。
這漢子雖然身著一身布衣,但生得腰圓背厚,麵闊口方,濃眉大眼,相貌堂堂,一看就不是尋常人。
薛攀正在好奇此人是誰,便就聽到林如海在那邊兒招唿他道:「蟠兒來了?快過來,姑父同你介紹一個極好的先生。」
作者有話要說:
小修了一下,嗚嗚嗚,明天一定早點來。
第75章 西席
啥?什麽玩意兒?
什麽極好的先生?
薛攀一怔,方欲問時,卻見那中年漢子已經轉過身來,對著他客客氣氣見禮道:「學生賈化,見過薛大人。早聽聞薛大人少年得誌、驚才絕艷,今日一見,果非池中之物。」
看他這話說得,可以說是十分高段的彩虹屁了。
就是那種,你明明知道他在吹捧你,但是你就是感覺心裏十分妥帖、根本無法抗拒地嘴角上揚的那種——一看就是已經官場中打過滾的中年老油條。
薛攀聽他自報家門,也瞬間就認出來了此人的身份。
原來,此人便就是賈雨村。
那個貫穿原著始終的重要龍套。
算算時間,他可不是這個時候因為得罪了上司被罷官,正在揚州賦閑散心呢——當然,這隻是個委婉的說法,其實還不是因為官場翻車了沒臉在外麵呆著,所以才迴到老家江南這幾個省州亂逛挽尊。
畢竟,這裏是他的發跡之地,保不齊就能再有什麽奇遇,可以讓他東山再起呢。
為什麽要用「又」,因著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他靠著撞大運鹹魚翻身了。
這位雨村兄一貫是很會鑽營關係的,而且運氣也一直都挺好。
當年他窮得連上京趕考的路費都沒有,衣衫襤褸地在一個破廟借住,都能靠著兩句詩句吸引來住在隔壁有錢員外甄士隱的贊助,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營銷了。
但他是怎麽迴報人家有錢員外甄士隱的慷慨解囊的呢?
就為了那個所謂的本省「護官符」,他在遇見人家被拐賣寶貝女兒甄英蓮的時候假裝不知道,放任小姑娘被再次轉賣,最後度過了悽慘又短暫的一生……他自己則官運亨通,最後還迴京當了大官去啦。
說起來,這案子的另一個當事人好像正是薛攀本人來著,當然是原著裏頭的那個薛蟠原蟠了,不過現在薛攀變成了薛蟠,在這個地方遇到原著劇情相關人物,總還是感覺有些尷尬。
特別是,薛攀在之前已經遇到了受害女主,並且還跟也同在現場的林如海一起把人營救出來的當下,這場會麵就更是有點兒微妙起來。
薛攀輕咳了一聲,客氣又不失距離地跟賈雨村見禮,嘴裏說著「不敢」,但卻也並沒有真的把這位賈大人放在眼裏——雖然說這位雨村兄境遇實在離奇,最後官職也挺高,但是這麽一個忘恩負義、踩著恩人往上爬的玩意兒,哪怕再厲害,他薛攀也不屑結交。
隻是可惜林如海這麽一個厲害的人,居然也中了這廝的迷魂湯,還擱這兒把他當至交好友呢。
看林如海這意思,是還要按照原著劇情那樣,請這賈雨村到林府給小黛玉做家庭教師了?
不對,現在林家小弟還在,那想必是姐弟兩個一起教了。
所以說,賈雨村這是都已經從金陵甄家辭館了?
難怪之前去甄府的時候,沒有見到他呢,這迴倒是都給對上了。
薛攀默默整理了一番時間線,然後很快就迴到了現在關注的重點——要怎麽想個法子阻止這個事兒呢?
倒也不是說,賈雨村沒有資格給林家姐弟做老師。人家好歹也是正規科舉出身,才華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關鍵是有一點,他太邪性了。
原著劇情告訴我們,賈雨村這種人,但凡沾染上,那肯定沒有什麽好下場的——特別是,你對他越好,下場越慘。
例如甄士隱老爺子,他人挺不錯的吧?
家裏殷實和睦,為人也是樂善好施,就因為晚上散步的時候聽見這賈雨村在隔壁破廟裏吟誦了一句「玉在匣中求善價,釵在奩內待時飛」,就驚為天人。
這甄老爺子立刻就跑隔壁親自熱情邀請賈雨村過來家裏喝酒吃飯過節不說,甚至還在聽說他進京趕考沒有路費後,慷慨解囊,給了他五十兩白銀做路費。
這種人擱在現代也絕對算是樂於助人的大好人了,可以上「好人好事」、「感動xx」的那種。
可以說,沒有甄士隱這五十兩白銀的路費,賈雨村連科考都參加不了,以後的什麽當官啦、飛黃騰達了就更加不要想了——連入門的資格都沒有,還要什麽自行車。
可是對於甄士隱的這種雪中送炭的恩情,賈雨村是怎麽迴報的呢?
人家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對恩人不幸被拐賣的女兒見死不救,反倒巴結兇手一家子,胡亂判斷葫蘆案,徇私枉法甘心做一條舔狗,就因為兇手是薛蟠——世家大族就是護官符,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忘恩負義算什麽,他賈雨村甚至可以更加狠一點兒的。
一個月的時間眨眼就要過去,這一日林如海忽然又派人叫薛攀過去林府,說是有要事相商。
薛攀便索性一個人信步往林府走,剛進了林家院子,就見到一個中年漢子正站在那邊兒跟林如海說話。
這漢子雖然身著一身布衣,但生得腰圓背厚,麵闊口方,濃眉大眼,相貌堂堂,一看就不是尋常人。
薛攀正在好奇此人是誰,便就聽到林如海在那邊兒招唿他道:「蟠兒來了?快過來,姑父同你介紹一個極好的先生。」
作者有話要說:
小修了一下,嗚嗚嗚,明天一定早點來。
第75章 西席
啥?什麽玩意兒?
什麽極好的先生?
薛攀一怔,方欲問時,卻見那中年漢子已經轉過身來,對著他客客氣氣見禮道:「學生賈化,見過薛大人。早聽聞薛大人少年得誌、驚才絕艷,今日一見,果非池中之物。」
看他這話說得,可以說是十分高段的彩虹屁了。
就是那種,你明明知道他在吹捧你,但是你就是感覺心裏十分妥帖、根本無法抗拒地嘴角上揚的那種——一看就是已經官場中打過滾的中年老油條。
薛攀聽他自報家門,也瞬間就認出來了此人的身份。
原來,此人便就是賈雨村。
那個貫穿原著始終的重要龍套。
算算時間,他可不是這個時候因為得罪了上司被罷官,正在揚州賦閑散心呢——當然,這隻是個委婉的說法,其實還不是因為官場翻車了沒臉在外麵呆著,所以才迴到老家江南這幾個省州亂逛挽尊。
畢竟,這裏是他的發跡之地,保不齊就能再有什麽奇遇,可以讓他東山再起呢。
為什麽要用「又」,因著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他靠著撞大運鹹魚翻身了。
這位雨村兄一貫是很會鑽營關係的,而且運氣也一直都挺好。
當年他窮得連上京趕考的路費都沒有,衣衫襤褸地在一個破廟借住,都能靠著兩句詩句吸引來住在隔壁有錢員外甄士隱的贊助,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營銷了。
但他是怎麽迴報人家有錢員外甄士隱的慷慨解囊的呢?
就為了那個所謂的本省「護官符」,他在遇見人家被拐賣寶貝女兒甄英蓮的時候假裝不知道,放任小姑娘被再次轉賣,最後度過了悽慘又短暫的一生……他自己則官運亨通,最後還迴京當了大官去啦。
說起來,這案子的另一個當事人好像正是薛攀本人來著,當然是原著裏頭的那個薛蟠原蟠了,不過現在薛攀變成了薛蟠,在這個地方遇到原著劇情相關人物,總還是感覺有些尷尬。
特別是,薛攀在之前已經遇到了受害女主,並且還跟也同在現場的林如海一起把人營救出來的當下,這場會麵就更是有點兒微妙起來。
薛攀輕咳了一聲,客氣又不失距離地跟賈雨村見禮,嘴裏說著「不敢」,但卻也並沒有真的把這位賈大人放在眼裏——雖然說這位雨村兄境遇實在離奇,最後官職也挺高,但是這麽一個忘恩負義、踩著恩人往上爬的玩意兒,哪怕再厲害,他薛攀也不屑結交。
隻是可惜林如海這麽一個厲害的人,居然也中了這廝的迷魂湯,還擱這兒把他當至交好友呢。
看林如海這意思,是還要按照原著劇情那樣,請這賈雨村到林府給小黛玉做家庭教師了?
不對,現在林家小弟還在,那想必是姐弟兩個一起教了。
所以說,賈雨村這是都已經從金陵甄家辭館了?
難怪之前去甄府的時候,沒有見到他呢,這迴倒是都給對上了。
薛攀默默整理了一番時間線,然後很快就迴到了現在關注的重點——要怎麽想個法子阻止這個事兒呢?
倒也不是說,賈雨村沒有資格給林家姐弟做老師。人家好歹也是正規科舉出身,才華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關鍵是有一點,他太邪性了。
原著劇情告訴我們,賈雨村這種人,但凡沾染上,那肯定沒有什麽好下場的——特別是,你對他越好,下場越慘。
例如甄士隱老爺子,他人挺不錯的吧?
家裏殷實和睦,為人也是樂善好施,就因為晚上散步的時候聽見這賈雨村在隔壁破廟裏吟誦了一句「玉在匣中求善價,釵在奩內待時飛」,就驚為天人。
這甄老爺子立刻就跑隔壁親自熱情邀請賈雨村過來家裏喝酒吃飯過節不說,甚至還在聽說他進京趕考沒有路費後,慷慨解囊,給了他五十兩白銀做路費。
這種人擱在現代也絕對算是樂於助人的大好人了,可以上「好人好事」、「感動xx」的那種。
可以說,沒有甄士隱這五十兩白銀的路費,賈雨村連科考都參加不了,以後的什麽當官啦、飛黃騰達了就更加不要想了——連入門的資格都沒有,還要什麽自行車。
可是對於甄士隱的這種雪中送炭的恩情,賈雨村是怎麽迴報的呢?
人家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對恩人不幸被拐賣的女兒見死不救,反倒巴結兇手一家子,胡亂判斷葫蘆案,徇私枉法甘心做一條舔狗,就因為兇手是薛蟠——世家大族就是護官符,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忘恩負義算什麽,他賈雨村甚至可以更加狠一點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