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在,他這個人,一向十分能屈能伸。
俗話說麵具戴的久了,也就變成了另一張臉皮了。他這平易近人、春風化雨的人設立得久了,少不得連他自己都信了。那麽偶爾放低下子身段兒,又算的了什麽呢?
反正隻要對他登上那個大位有用的事兒,他都樂意做。
原本這事兒也不至於這麽急迫。對於薛攀,他之前跟大阿哥的看法一樣,覺得這小子不過就是運氣好,因著幫太子做了那麽一場戲,就得了他們皇阿瑪的青眼——想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太子這段時間的異常。
按理說,太子是什麽性格,他們這些跟他一起長大的兄弟是最清楚不過的。
才華不能說沒有,但是,都是皇阿瑪的兒子,誰跟誰的能力差多少呢?
就算是大阿哥,其實在領兵打仗方麵也有不差的能力。至於智謀方麵,也不過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罷了。
再說他那位四哥,更是個深藏不露的。
哪怕是標榜「與世無爭」的三哥,也在暗暗發展自己的勢力,至於他跟大阿哥,就更加不要說了。
這種情況之下,以太子的性格,肯定會漸漸沉不住氣,漸漸跟皇阿瑪生出嫌隙來。
到時候,他隻需要躲在大阿哥身後推波助瀾、靜候佳音就行了。
這計劃,連國舅爺佟國維都說好,那麽還有什麽好擔憂的呢。
誰料,一切都漸入佳境的時候,太子那裏偏偏就出了亂子。
先是之前他們算計好的,什麽檣木棺材板子的事兒黃了——沒錯,這棺材板子雖然是薛家採買承辦的,但是一開始卻是甄家放出風來的。
有甄家老太妃的那層關係,甄家自然是站在他這邊兒的。甄家、佟家,甚至納蘭家,都是他爭取的對象。
他自己的生母出身不顯,好在養母們都還不錯。不說惠妃了,便就是孝懿仁皇後佟佳氏,他也曾經尊為嫡母好多年。
雖然沒有四哥胤禛直接被養在佟佳氏宮裏那麽時間長、關係親近吧,但是像是他這樣的孩子,從小兒就懂得如何利用一切資源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比如,靠著他性格討喜、才能出眾、在皇阿瑪那裏印象分很高,他甚至成功突破了出身的不利,十幾歲的時候就跟年長他許多的三哥、四哥他們一起被封了貝勒。
也因此就讓他那位出身不高的生母硬生生進了嬪位,不久更是又封了妃位。以他生母的出身和當時已經基本無寵的狀態,這可是妥妥的「母憑子貴」了。
雖然生母命薄,沒做幾年妃位就不幸離世,但是他作為人子,已經盡了該盡的孝道了。
別的不說,這已經充分證明了他的能力了。
更不要說,明明四哥才是養在孝懿仁皇後宮裏的,但是孝懿仁皇後的親生父親、國舅爺兼軍機大臣、首輔佟國維竟然選擇支持他。
這就……
一切都是他努力而來,一切也都是按照他的預想在發展,誰料道半路上,太子竟忽然不按牌理出牌,也玩兒起四哥那種「無為而治」了。
比如這種江南查帳的事兒,原本肯定是應該四哥來的。
不說他那冷冰冰、一板一眼的性子非常適合這個差事了。便就是太子本人,也不是想要對這塊肥肉下手很久了。
不就是因著這個肥差一直掌握在甄家手裏,才會如此嗎。
甄家選擇了支持大阿哥跟他,那麽就自然成了太子的敵人。這麽好的機會,他居然不抓住?
他不應該跟皇阿瑪推舉他的小跟班兒四阿哥胤禛嗎?
畢竟他們倆是一起在孝懿仁皇後宮裏長大的。算起來,他們倆這也算是同一個娘親帶大的關係了,兄弟感情自然是跟旁人不同的。
反正這麽多年,老四就跟在太子身後,唯太子的馬首是瞻。那麽於公於私,這個差事都應該是老四的。
原本他跟佟國維、甄應嘉等早就商量好了。若是真的叫老四去,那該如何應對——少不得是跟這位四哥好好周旋,最後象徵性地吐出點兒舊帳,給點兒銀子打發了他便是。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太子這一次根本就沒有想著這麽幹。
他直接就推舉他跟大阿哥來查帳,這不是,讓他們自己查自己?
這就難辦了。
查的淺了,到時候太子若是萬一再殺一個迴馬槍,他們很有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查的深了,那損失的可都是他們自己的錢——每上繳一分錢,可都是從他們身上掏出去的,簡直是連心都在滴血了。
這麽一弄,已經很是讓他們難辦。
更鬱悶的是,除了這個之外,揚州還有林如海等著呢。
這位可是皇阿瑪的人,非常不好糊弄不說,聽說在查案方麵也是非常厲害的。
再說他身邊兒還有個薛家的小子。這小子年紀雖然不大,但是那幾件大事兒可都是他辦的。
最要命的是,這小子似乎是太子的人。
原本,甄應嘉忽悠薛老爺加入他們大阿哥\八阿哥黨都是成功了的,然後那老小子才巴巴地給太子找那塊棺材板子。
沒想到,板子好不容易找到了,那老小子居然一病死了……
死了原本也沒有什麽,反正太子早就上套了,他去年在德州病了一迴,被有心人一忽悠,整個人怕的不行,就指望著用這板子沖喜呢。但是沒想到,中間又出了變故。
俗話說麵具戴的久了,也就變成了另一張臉皮了。他這平易近人、春風化雨的人設立得久了,少不得連他自己都信了。那麽偶爾放低下子身段兒,又算的了什麽呢?
反正隻要對他登上那個大位有用的事兒,他都樂意做。
原本這事兒也不至於這麽急迫。對於薛攀,他之前跟大阿哥的看法一樣,覺得這小子不過就是運氣好,因著幫太子做了那麽一場戲,就得了他們皇阿瑪的青眼——想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太子這段時間的異常。
按理說,太子是什麽性格,他們這些跟他一起長大的兄弟是最清楚不過的。
才華不能說沒有,但是,都是皇阿瑪的兒子,誰跟誰的能力差多少呢?
就算是大阿哥,其實在領兵打仗方麵也有不差的能力。至於智謀方麵,也不過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罷了。
再說他那位四哥,更是個深藏不露的。
哪怕是標榜「與世無爭」的三哥,也在暗暗發展自己的勢力,至於他跟大阿哥,就更加不要說了。
這種情況之下,以太子的性格,肯定會漸漸沉不住氣,漸漸跟皇阿瑪生出嫌隙來。
到時候,他隻需要躲在大阿哥身後推波助瀾、靜候佳音就行了。
這計劃,連國舅爺佟國維都說好,那麽還有什麽好擔憂的呢。
誰料,一切都漸入佳境的時候,太子那裏偏偏就出了亂子。
先是之前他們算計好的,什麽檣木棺材板子的事兒黃了——沒錯,這棺材板子雖然是薛家採買承辦的,但是一開始卻是甄家放出風來的。
有甄家老太妃的那層關係,甄家自然是站在他這邊兒的。甄家、佟家,甚至納蘭家,都是他爭取的對象。
他自己的生母出身不顯,好在養母們都還不錯。不說惠妃了,便就是孝懿仁皇後佟佳氏,他也曾經尊為嫡母好多年。
雖然沒有四哥胤禛直接被養在佟佳氏宮裏那麽時間長、關係親近吧,但是像是他這樣的孩子,從小兒就懂得如何利用一切資源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比如,靠著他性格討喜、才能出眾、在皇阿瑪那裏印象分很高,他甚至成功突破了出身的不利,十幾歲的時候就跟年長他許多的三哥、四哥他們一起被封了貝勒。
也因此就讓他那位出身不高的生母硬生生進了嬪位,不久更是又封了妃位。以他生母的出身和當時已經基本無寵的狀態,這可是妥妥的「母憑子貴」了。
雖然生母命薄,沒做幾年妃位就不幸離世,但是他作為人子,已經盡了該盡的孝道了。
別的不說,這已經充分證明了他的能力了。
更不要說,明明四哥才是養在孝懿仁皇後宮裏的,但是孝懿仁皇後的親生父親、國舅爺兼軍機大臣、首輔佟國維竟然選擇支持他。
這就……
一切都是他努力而來,一切也都是按照他的預想在發展,誰料道半路上,太子竟忽然不按牌理出牌,也玩兒起四哥那種「無為而治」了。
比如這種江南查帳的事兒,原本肯定是應該四哥來的。
不說他那冷冰冰、一板一眼的性子非常適合這個差事了。便就是太子本人,也不是想要對這塊肥肉下手很久了。
不就是因著這個肥差一直掌握在甄家手裏,才會如此嗎。
甄家選擇了支持大阿哥跟他,那麽就自然成了太子的敵人。這麽好的機會,他居然不抓住?
他不應該跟皇阿瑪推舉他的小跟班兒四阿哥胤禛嗎?
畢竟他們倆是一起在孝懿仁皇後宮裏長大的。算起來,他們倆這也算是同一個娘親帶大的關係了,兄弟感情自然是跟旁人不同的。
反正這麽多年,老四就跟在太子身後,唯太子的馬首是瞻。那麽於公於私,這個差事都應該是老四的。
原本他跟佟國維、甄應嘉等早就商量好了。若是真的叫老四去,那該如何應對——少不得是跟這位四哥好好周旋,最後象徵性地吐出點兒舊帳,給點兒銀子打發了他便是。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太子這一次根本就沒有想著這麽幹。
他直接就推舉他跟大阿哥來查帳,這不是,讓他們自己查自己?
這就難辦了。
查的淺了,到時候太子若是萬一再殺一個迴馬槍,他們很有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查的深了,那損失的可都是他們自己的錢——每上繳一分錢,可都是從他們身上掏出去的,簡直是連心都在滴血了。
這麽一弄,已經很是讓他們難辦。
更鬱悶的是,除了這個之外,揚州還有林如海等著呢。
這位可是皇阿瑪的人,非常不好糊弄不說,聽說在查案方麵也是非常厲害的。
再說他身邊兒還有個薛家的小子。這小子年紀雖然不大,但是那幾件大事兒可都是他辦的。
最要命的是,這小子似乎是太子的人。
原本,甄應嘉忽悠薛老爺加入他們大阿哥\八阿哥黨都是成功了的,然後那老小子才巴巴地給太子找那塊棺材板子。
沒想到,板子好不容易找到了,那老小子居然一病死了……
死了原本也沒有什麽,反正太子早就上套了,他去年在德州病了一迴,被有心人一忽悠,整個人怕的不行,就指望著用這板子沖喜呢。但是沒想到,中間又出了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