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加上早有薛攀提前打過招唿,張友士心裏有數,自然對賈敏和黛玉熱情接待——不但給兩人都免費診了平安脈,甚至還順便把薛攀留下的的那些廣播體操都教給了黛玉。
也是合該有這麽點兒緣分,薛攀這些怎麽說都是有些「超前」的東西在張友士那裏根本沒有受到任何質疑。
這位張神醫原本就喜歡研究些「五禽戲」之類的養生功夫,本就是個識貨的。聽到薛家小爺說的這個什麽播操,他稍微試練了一下就感覺實在厲害,簡單易學不說,居然也很是有用。
他隻是練上一遍就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實在是頗有強身健體的功效——當然,這種功夫必須要每日堅持,長久練習才有作用。
那就沒有什麽問題了。張友士自己學會了之後,就立刻決定積極推廣,因著這東西好像比五禽戲更有意思、更好上手些。恰好小黛玉上門,那就幹脆試試教了唄。
至於什麽醫學入門的書籍,那更是可以由得小姑娘隨便挑。
小黛玉生來聰慧,雖然不過五歲,但識字已經不少,甚至連四書五經都開始學了,那自然跟尋常幼童不一樣。
張友士這人雖然是個才華橫溢、才思敏捷型的隱士型人物,但其實還是挺喜歡教導徒弟的。
隻是他一向低調,並沒有怎麽出門交際應酬,這麽大半輩子隻正經教導過他自己的兒子,這次見了小黛玉,倒是好好過了一把師父的癮。
不得不說,貨比貨的扔,人比人得……咳咳,總之,有了對比之後張老師才發現,他自己的兒子,資質果然平平……
也無怪他教到最後愈發佛係起來,甚至還想著豁出臉麵,找些關係,跑到京城給自家傻兒子謀一份太醫院的職業養家餬口算了。
因著,天賦這東西,真的是,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的。
他自己的兒子是什麽水平,他還是很清楚的。
小張同學的天賦麽,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有也就是隻有那麽一點。
張老師原本想著靠著自己這麽多年的關係麵子,讓兒子去太醫院從底層做起,那是沒有什麽問題的。但是要說,教他從此成為一個什麽曠世神醫,那也絕對不可能了。
要說遺憾,那也不是沒有的,誰不想著能夠找個完美的徒弟繼承自己的衣缽——若是這繼承人就是自己的兒子那不是更好嘛。
可惜,夢想如此豐滿,現實如此骨感。張老師學會了跟自己和解,恰好薛攀找他合作開醫學院,又讓他「誨人不倦」的心重新活絡了起來。
他已經準備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醫學院的建設和即將到來的招生、教學等事務中去了。
沒有想到,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小黛玉——這可真是好苗子啊,感覺這孩子天生就是「草木」人……
看這小姑娘通身的氣質,天生的靈秀,就算不學醫,那種植點兒珍稀草藥什麽的也是可以的啊。
張友士十分高興,熱情地毛遂自薦,要給黛玉做「醫學引路人」——他甚至不敢當黛玉的老師,因為他感覺這位小姑娘貴為禦史千金,應當不會真的從醫。
在他們這時代,醫者的地位,可是很低的,沒得讓人家小姑娘真的投身這一行。
但是吧,當雜學學點兒倒是可以。
反正養身健體,怎麽著都是好事兒不是。不管將來這位小姑娘是嫁到大戶人家做少奶奶,還是去宮裏、王府裏做娘娘,都能用得上。
張友士默默暢想了一番這位小姑娘的遠大前程,然後就十分用心地完成了小黛玉的醫學啟蒙。
不得不說,這位張先生簡直就是個bug一般的存在。原著裏頭他老人家的那兩三次驚艷出場就不說了。這迴在黛玉的事兒上,他這些隨便冒出來的想法竟然也都是歪打正著。
比如說這「草木」之人,那可真是太妙了。
但凡聽過紅樓這故事的有誰人不知道,這林妹妹的前世原本就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草,可不正是「草木」之人。
讓她搞中草藥養殖,那不簡直就是白送嗎……行吧,張老師,我真服了您這個老六了。
薛攀一邊兒聽著黛玉介紹如何認識張先生,如何得他指點進行醫術啟蒙,看了哪些醫學著作,嚐試種植了哪些草藥,又如何在其中尋找到樂趣,一邊兒不由得感嘆,果然學習使人快樂,看看小黛玉現在這精神麵貌,簡直是煥然一新啊。
啥叫「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就是了。
治療抑鬱,從努力學習開始(不是),加油吧!未來的一代大手林神醫,哥看好你……對不起好似有點兒過了。
薛攀默默收迴有些發散的腦洞,十分認真地聽著黛玉的講述,並且時不時給她捧捧場,送些鼓勵,果然小姑娘十分開心,而且也表示肯定要繼續學習下去,因著她是真的覺得這醫學草藥相關的玩意兒很有意思。
兩個人一直聊了一個來時辰,等到書房外頭有人喚黛玉「姑娘該用膳了」,他們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這次聊天。
因著每次聊天都很愉快,小黛玉明顯對薛攀更加親近了不少。兩人約定有空經常聯繫之後,方才各自忙活各自的事兒去了。
黛玉自有她日常的功課要做,還有新習得的醫學、藥草學相關知識要學習實踐,根本沒有什麽功夫再胡思亂想、悲春傷秋了。
也是合該有這麽點兒緣分,薛攀這些怎麽說都是有些「超前」的東西在張友士那裏根本沒有受到任何質疑。
這位張神醫原本就喜歡研究些「五禽戲」之類的養生功夫,本就是個識貨的。聽到薛家小爺說的這個什麽播操,他稍微試練了一下就感覺實在厲害,簡單易學不說,居然也很是有用。
他隻是練上一遍就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實在是頗有強身健體的功效——當然,這種功夫必須要每日堅持,長久練習才有作用。
那就沒有什麽問題了。張友士自己學會了之後,就立刻決定積極推廣,因著這東西好像比五禽戲更有意思、更好上手些。恰好小黛玉上門,那就幹脆試試教了唄。
至於什麽醫學入門的書籍,那更是可以由得小姑娘隨便挑。
小黛玉生來聰慧,雖然不過五歲,但識字已經不少,甚至連四書五經都開始學了,那自然跟尋常幼童不一樣。
張友士這人雖然是個才華橫溢、才思敏捷型的隱士型人物,但其實還是挺喜歡教導徒弟的。
隻是他一向低調,並沒有怎麽出門交際應酬,這麽大半輩子隻正經教導過他自己的兒子,這次見了小黛玉,倒是好好過了一把師父的癮。
不得不說,貨比貨的扔,人比人得……咳咳,總之,有了對比之後張老師才發現,他自己的兒子,資質果然平平……
也無怪他教到最後愈發佛係起來,甚至還想著豁出臉麵,找些關係,跑到京城給自家傻兒子謀一份太醫院的職業養家餬口算了。
因著,天賦這東西,真的是,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的。
他自己的兒子是什麽水平,他還是很清楚的。
小張同學的天賦麽,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有也就是隻有那麽一點。
張老師原本想著靠著自己這麽多年的關係麵子,讓兒子去太醫院從底層做起,那是沒有什麽問題的。但是要說,教他從此成為一個什麽曠世神醫,那也絕對不可能了。
要說遺憾,那也不是沒有的,誰不想著能夠找個完美的徒弟繼承自己的衣缽——若是這繼承人就是自己的兒子那不是更好嘛。
可惜,夢想如此豐滿,現實如此骨感。張老師學會了跟自己和解,恰好薛攀找他合作開醫學院,又讓他「誨人不倦」的心重新活絡了起來。
他已經準備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醫學院的建設和即將到來的招生、教學等事務中去了。
沒有想到,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小黛玉——這可真是好苗子啊,感覺這孩子天生就是「草木」人……
看這小姑娘通身的氣質,天生的靈秀,就算不學醫,那種植點兒珍稀草藥什麽的也是可以的啊。
張友士十分高興,熱情地毛遂自薦,要給黛玉做「醫學引路人」——他甚至不敢當黛玉的老師,因為他感覺這位小姑娘貴為禦史千金,應當不會真的從醫。
在他們這時代,醫者的地位,可是很低的,沒得讓人家小姑娘真的投身這一行。
但是吧,當雜學學點兒倒是可以。
反正養身健體,怎麽著都是好事兒不是。不管將來這位小姑娘是嫁到大戶人家做少奶奶,還是去宮裏、王府裏做娘娘,都能用得上。
張友士默默暢想了一番這位小姑娘的遠大前程,然後就十分用心地完成了小黛玉的醫學啟蒙。
不得不說,這位張先生簡直就是個bug一般的存在。原著裏頭他老人家的那兩三次驚艷出場就不說了。這迴在黛玉的事兒上,他這些隨便冒出來的想法竟然也都是歪打正著。
比如說這「草木」之人,那可真是太妙了。
但凡聽過紅樓這故事的有誰人不知道,這林妹妹的前世原本就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草,可不正是「草木」之人。
讓她搞中草藥養殖,那不簡直就是白送嗎……行吧,張老師,我真服了您這個老六了。
薛攀一邊兒聽著黛玉介紹如何認識張先生,如何得他指點進行醫術啟蒙,看了哪些醫學著作,嚐試種植了哪些草藥,又如何在其中尋找到樂趣,一邊兒不由得感嘆,果然學習使人快樂,看看小黛玉現在這精神麵貌,簡直是煥然一新啊。
啥叫「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就是了。
治療抑鬱,從努力學習開始(不是),加油吧!未來的一代大手林神醫,哥看好你……對不起好似有點兒過了。
薛攀默默收迴有些發散的腦洞,十分認真地聽著黛玉的講述,並且時不時給她捧捧場,送些鼓勵,果然小姑娘十分開心,而且也表示肯定要繼續學習下去,因著她是真的覺得這醫學草藥相關的玩意兒很有意思。
兩個人一直聊了一個來時辰,等到書房外頭有人喚黛玉「姑娘該用膳了」,他們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這次聊天。
因著每次聊天都很愉快,小黛玉明顯對薛攀更加親近了不少。兩人約定有空經常聯繫之後,方才各自忙活各自的事兒去了。
黛玉自有她日常的功課要做,還有新習得的醫學、藥草學相關知識要學習實踐,根本沒有什麽功夫再胡思亂想、悲春傷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