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一次南巡就是因為太子生病了才被迫取消的。
生病了就難免會思考「生死」這種大事兒,這原本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太子選擇這個話題作為切入點,顯然是十分聰明的。
而且康師傅很吃這一套——兒子自己生病了,參悟了一番生死,便就開始替身體健康的父親尋找這世間最好的棺材板子做為壽禮。
這原本是江南民俗——給在生的老人提前準備的棺材板子,稱為壽材,那是有長壽、發財的含義的。
身為皇帝,康師傅當然不缺錢,但是長壽卻是人人都愛的。
這祝願還是從剛剛生過一場大病的太子這兒送出的,那簡直更好了。
康師傅自己也是做過人家兒子的人,不過他爹順治爺對他沒有什麽父愛,選他做皇帝也不過因為他出過天花,所以獲得了終身免疫,比較不容易早夭……
這理由操蛋到近乎兒戲,算是康師傅一個終身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正所謂自己失去的,就想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拚命彌補。太子如此準確地戳中了康師傅心底的脆弱點,那當然就會獲得百倍的迴報了。
果然,等太子哽咽著講完了要送給康師傅一塊上好的棺材板子,又哭著解釋了原因之後,康師傅的眼圈兒也有些紅了。
還是旁邊兒的一個年輕貌美的妃子笑著安撫了他兩句,他這才略好些,笑著對太子道:「保成真是有心了。」
他說完又忽然想到,驚訝道:「你說將這東西敬獻給朕,可是現在都把它給弄到了行宮外頭了麽?」
太子忙道:「這自然不是的,那東西還在鋪子裏頭放著呢——皇阿瑪請先看此物,可還能入眼?」
他說著,就命心腹王公公捧了個盒子出來。他親手打開,將裏頭的東西取出來托在手上,請康師傅過目。
那居然是個檣木做的小小的棺材模型。
雖然不過半個巴掌大小,但是十分精緻,雕龍畫鳳,隱約有些禦製的風格兒——總之一看,就是口好棺材。
康師傅看得嘖嘖稱奇,連連問道:「這東西倒是稀奇,是何人所製?」
太子笑道:「是薛蟠預備的——不如便就叫這小子親自來給皇阿瑪迴稟罷。」
這東西當然是薛攀準備的。
但不是他親手做的。
薛家家大業大,手底下能人頗多,這東西便就是薛攀口述,叫棺材鋪子的木工們用那塊檣木的邊角料連夜趕製出來的。
現在既然太子公開點了他的名,薛攀少不得也得親自上前表現一下。
故此他當即上前施禮,從容不迫地介紹道:「迴稟萬歲爺,此物名喚『模型』,概取巨大、貴重之物同質、同源之材,縮以千百分之一的規格兒做出來的『模子』,是給貴客們打個樣兒看看的意思。」
康師傅奇道:「竟然如此麽?」
他說著,仔細看了看那棺材模型,繼而又點頭贊道:「的確是好東西。除了這棺……壽材,可還有別的能做嗎?」
這康師傅不愧是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注意力立刻就放到了這東西不錯,能不能推廣獲利上……就,還是挺有商業思維的。
薛攀隻好又上前解說了一番模型推廣計劃——別說,他原本也覺得這個事兒可以推廣,但是一直沒細想。
康師傅這麽一問,他倒也是頗有些茅塞頓開的意思——既然康師傅都看好這東西,那肯定能推廣,就這麽辦,賺錢,有誰會嫌多,搞起來搞起來,想盡一切辦法搞錢。
隻要他足夠有錢,翻車就追不上他!
於是這個太子灑淚獻禮環節就這麽圓滿結束了。
雖然事後太子迴憶起來這段兒,多少有些社死,但是效果卻是比他們預想的還好——康師傅深受感動,不但原諒了太子的「禦前失態」,之後的日子裏還愈發照拂起他來。
反正至少在薛攀伴駕南巡途中,他就無數次見到這對天家父子湊在一處親切交談——廢黜危機是否能夠最終解除薛攀是不知道,但是至少表示他這個想法的方向是對了的。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對付康師傅這種牛人,你總是展示強勢的一麵是不行的,得時不時示示個弱才行。
而且太子那是什麽人?
那是純孝之人。
連底下不長眼的買賣人巴巴兒獻上來給他「衝壓」的頂級棺材板子都不敢私留,等不及過夜就要敬上,實在是太讓人放心了。
可見這個兒子根子上還是好的,其他的那些小毛病,不用急,慢慢教就是了。
太子這麽一哭,康師傅就心軟了。再細細一尋思這件事兒的始末,對太子的憐惜就更甚。
後麵太子再趁熱打鐵,凡事不再自作主張,多跟康師傅請示匯報、聆聽教導,這太子的位置不就越來越穩當了?
至於他們家那幾位不安分的兄弟們,著急也沒用,最好還是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這一次南巡,解決掉這一個問題,就已經很不錯了,知足才能常樂嘛。
薛攀對奪嫡這事兒的態度總體來說還是很平和的。
其實後世很多學者或者吃瓜群眾都解讀過康師傅和廢太子這對兒父子的「相愛相殺」、「愛恨交織」,也都承認廢太子其實原本是個非常油菜花的合格儲君。
一切的問題就出在「因愛生恨」上。
生病了就難免會思考「生死」這種大事兒,這原本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太子選擇這個話題作為切入點,顯然是十分聰明的。
而且康師傅很吃這一套——兒子自己生病了,參悟了一番生死,便就開始替身體健康的父親尋找這世間最好的棺材板子做為壽禮。
這原本是江南民俗——給在生的老人提前準備的棺材板子,稱為壽材,那是有長壽、發財的含義的。
身為皇帝,康師傅當然不缺錢,但是長壽卻是人人都愛的。
這祝願還是從剛剛生過一場大病的太子這兒送出的,那簡直更好了。
康師傅自己也是做過人家兒子的人,不過他爹順治爺對他沒有什麽父愛,選他做皇帝也不過因為他出過天花,所以獲得了終身免疫,比較不容易早夭……
這理由操蛋到近乎兒戲,算是康師傅一個終身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正所謂自己失去的,就想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拚命彌補。太子如此準確地戳中了康師傅心底的脆弱點,那當然就會獲得百倍的迴報了。
果然,等太子哽咽著講完了要送給康師傅一塊上好的棺材板子,又哭著解釋了原因之後,康師傅的眼圈兒也有些紅了。
還是旁邊兒的一個年輕貌美的妃子笑著安撫了他兩句,他這才略好些,笑著對太子道:「保成真是有心了。」
他說完又忽然想到,驚訝道:「你說將這東西敬獻給朕,可是現在都把它給弄到了行宮外頭了麽?」
太子忙道:「這自然不是的,那東西還在鋪子裏頭放著呢——皇阿瑪請先看此物,可還能入眼?」
他說著,就命心腹王公公捧了個盒子出來。他親手打開,將裏頭的東西取出來托在手上,請康師傅過目。
那居然是個檣木做的小小的棺材模型。
雖然不過半個巴掌大小,但是十分精緻,雕龍畫鳳,隱約有些禦製的風格兒——總之一看,就是口好棺材。
康師傅看得嘖嘖稱奇,連連問道:「這東西倒是稀奇,是何人所製?」
太子笑道:「是薛蟠預備的——不如便就叫這小子親自來給皇阿瑪迴稟罷。」
這東西當然是薛攀準備的。
但不是他親手做的。
薛家家大業大,手底下能人頗多,這東西便就是薛攀口述,叫棺材鋪子的木工們用那塊檣木的邊角料連夜趕製出來的。
現在既然太子公開點了他的名,薛攀少不得也得親自上前表現一下。
故此他當即上前施禮,從容不迫地介紹道:「迴稟萬歲爺,此物名喚『模型』,概取巨大、貴重之物同質、同源之材,縮以千百分之一的規格兒做出來的『模子』,是給貴客們打個樣兒看看的意思。」
康師傅奇道:「竟然如此麽?」
他說著,仔細看了看那棺材模型,繼而又點頭贊道:「的確是好東西。除了這棺……壽材,可還有別的能做嗎?」
這康師傅不愧是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注意力立刻就放到了這東西不錯,能不能推廣獲利上……就,還是挺有商業思維的。
薛攀隻好又上前解說了一番模型推廣計劃——別說,他原本也覺得這個事兒可以推廣,但是一直沒細想。
康師傅這麽一問,他倒也是頗有些茅塞頓開的意思——既然康師傅都看好這東西,那肯定能推廣,就這麽辦,賺錢,有誰會嫌多,搞起來搞起來,想盡一切辦法搞錢。
隻要他足夠有錢,翻車就追不上他!
於是這個太子灑淚獻禮環節就這麽圓滿結束了。
雖然事後太子迴憶起來這段兒,多少有些社死,但是效果卻是比他們預想的還好——康師傅深受感動,不但原諒了太子的「禦前失態」,之後的日子裏還愈發照拂起他來。
反正至少在薛攀伴駕南巡途中,他就無數次見到這對天家父子湊在一處親切交談——廢黜危機是否能夠最終解除薛攀是不知道,但是至少表示他這個想法的方向是對了的。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對付康師傅這種牛人,你總是展示強勢的一麵是不行的,得時不時示示個弱才行。
而且太子那是什麽人?
那是純孝之人。
連底下不長眼的買賣人巴巴兒獻上來給他「衝壓」的頂級棺材板子都不敢私留,等不及過夜就要敬上,實在是太讓人放心了。
可見這個兒子根子上還是好的,其他的那些小毛病,不用急,慢慢教就是了。
太子這麽一哭,康師傅就心軟了。再細細一尋思這件事兒的始末,對太子的憐惜就更甚。
後麵太子再趁熱打鐵,凡事不再自作主張,多跟康師傅請示匯報、聆聽教導,這太子的位置不就越來越穩當了?
至於他們家那幾位不安分的兄弟們,著急也沒用,最好還是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這一次南巡,解決掉這一個問題,就已經很不錯了,知足才能常樂嘛。
薛攀對奪嫡這事兒的態度總體來說還是很平和的。
其實後世很多學者或者吃瓜群眾都解讀過康師傅和廢太子這對兒父子的「相愛相殺」、「愛恨交織」,也都承認廢太子其實原本是個非常油菜花的合格儲君。
一切的問題就出在「因愛生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