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攀聽著心頭一動,便試探性地問了句:「殿下自己以為是何緣故?」
太子沉吟半晌,終於道:「皇阿瑪去年九月便就打算南巡,一切準備妥當,叫了我、老四、老十三伴駕。都走到山東了,結果孤病了,拖到德州行宮,還是沒好轉,皇阿瑪便就決定返京,改成今年再出來了。」
薛攀心道,怪不得去年忽然要弄棺材板子了,感情是生了一場大病啊。
這麽一來就全對上了。
那也就是說,現在這迴都是康師傅第四次南巡了。
接下來的四五年內,還有第五次、第六次南巡。等那兩次南巡一過,太子就會被廢了。
時間果然已經很緊迫了,也不知道被他這個蝴蝶翅膀一扇動,這位殿下這迴又會有什麽命運了。
不得不說,這種影響世界命運的感覺實在太刺激,薛攀也不能免俗地稍微有了些期待。
萬一真的是改寫了歷史,那也算是個奇蹟了——畢竟這可是個小說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嘛。
太子既然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薛攀便也又給他支了個招——「之前先父說給殿下淘換的那塊板子,已經得了,但若是殿下信得過草民,不若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他附在太子耳邊說了這個主意之後,就在太子沉思的目光之中起身告辭了。
有些事兒,還是不能操之過急。
雖然一切看上去都有合理的解釋,但薛攀總感覺太子這個態度轉換得有些過於快了,還是得下來再好好調查調查再說。
反正,現在他們之間的這些說起來也都是正常交往,萬一日後這位太子殿下還是沒有悟透,跟歷史上一樣壞了事兒,再想別的辦法也就是了。
一番暢談之後,天色已經很晚。薛攀終於還是婉拒了太子留宿的邀請,堅持當夜離開了蘇州織造官署的行宮,住進了旁邊兒十餘裏外薛家自己的房子裏。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他原本想著順路去視察一下蘇州城裏頭的薛家鋪子,沒料到剛剛起身就忽然聽見係統上線的提示音:
「重新定位成功!距離上次查詢地點『玄墓山蟠龍寺』約十公裏,宿主是否選擇前往『張友士居所』?」
作者有話要說:
精修了一下,不影響劇情。年歲雖少,可師長兮——出自屈原的《九章·橘頌》。這裏的時間線是康熙第四次南巡(1703年),1702年農曆九月他就準備南巡來著,結果皇太子病了,他十月就迴去了。第二年正月又重新出發的,二月二十到的蘇州。1705年第五次南巡、1707年第六次南巡,1708年太子就第一次被廢了。——整理自度娘資料。捂臉痛哭,人好少啊,大家都不喜歡這種風格的紅樓嗎?魚魚好難過,哭著跑走了。
第12章 神醫
啥?
所以說係統你啥時候變成某德導航了?
還能記錄上次查詢地點什麽的,真是太牛皮了。
薛攀雖然當場就默默吐槽了一番,卻還是忍不住好奇心想去那裏一探究竟——張友士的居所欸,張友士不就是上次他為了幫那位玉兒妹妹專門抽獎抽到的那位神醫嗎?
也不知道,那位玉兒妹妹有沒有成功讓她家的家長請到這位張神醫去給她弟弟治病。
在這個,小孩子太容易夭折了,希望玉兒妹妹她們姐弟能夠一切順利、全都沒事才好。
難得來了蘇州,不如就去找那位神醫看看,也好探聽一下消息。
說實話,他很有點兒想知道,這一切到底是真實的還是隻是幻覺了。
若是那玄墓山真的有個張友士,那他是不是真的去給人看病了呢?
一切謎底,隻需要去看一下就能揭曉,何樂而不為呢。
聽見薛攀忽然說暫時不進城查看鋪子,要先去玄墓山蟠香寺,馬六倒是沒有什麽遲疑地就吩咐人準備了。那叫一個聽話,根本看不出之前他還是個刺兒頭來著。
自從昨兒晚上這小子見到薛攀全須全尾地從太子行宮出來,看著他的眼神便愈發不對了——如果說之前隻是尊敬,現在已經逐漸往崇拜方向發展了。
薛攀也懶得幹涉,管他們怎麽看自己呢,反正,聽話、機靈、辦事兒利索就好。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至少現在他想幹啥幹啥、想去哪兒去哪兒,根本沒有人多問一句,簡直就是把他的話當成聖旨來看了——還別說,這感覺還是挺爽的。
薛攀聽著馬六「小聲」跟車夫解釋「咱們家大爺做事兒,一向有他自己的謀算,咱們看不明白不要緊,隻管聽大爺的話就對了」之類,簡直要笑死在車裏。
不過好在車子及時啟動,他便順勢歪倒在車子上休息,順便看看車窗外的風景。
還別說,這窗外的風景還真挺不錯。江南的二月底、三月初,是非常舒服的時候。
正是春天,一切都有點兒欣欣向榮的意思,無端就讓人心裏歡喜。
薛攀坐在車子裏,吹著溫潤的微風,很快就有些昏昏欲睡起來。
眼看著他就要直接睡倒,卻忽然聽得外頭傳來一陣嘈雜聲,車子也猛然來了一個急停,薛攀順著盪開的車簾子往前一看,原來竟然是有人倒在路旁,引起圍觀了。
就是說十來公裏路,怎麽會這麽快就到了呢,原來是出事兒啦。
眼見著人越來越多,馬六早去探路,這會兒已經跑迴來報信道:
太子沉吟半晌,終於道:「皇阿瑪去年九月便就打算南巡,一切準備妥當,叫了我、老四、老十三伴駕。都走到山東了,結果孤病了,拖到德州行宮,還是沒好轉,皇阿瑪便就決定返京,改成今年再出來了。」
薛攀心道,怪不得去年忽然要弄棺材板子了,感情是生了一場大病啊。
這麽一來就全對上了。
那也就是說,現在這迴都是康師傅第四次南巡了。
接下來的四五年內,還有第五次、第六次南巡。等那兩次南巡一過,太子就會被廢了。
時間果然已經很緊迫了,也不知道被他這個蝴蝶翅膀一扇動,這位殿下這迴又會有什麽命運了。
不得不說,這種影響世界命運的感覺實在太刺激,薛攀也不能免俗地稍微有了些期待。
萬一真的是改寫了歷史,那也算是個奇蹟了——畢竟這可是個小說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嘛。
太子既然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薛攀便也又給他支了個招——「之前先父說給殿下淘換的那塊板子,已經得了,但若是殿下信得過草民,不若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他附在太子耳邊說了這個主意之後,就在太子沉思的目光之中起身告辭了。
有些事兒,還是不能操之過急。
雖然一切看上去都有合理的解釋,但薛攀總感覺太子這個態度轉換得有些過於快了,還是得下來再好好調查調查再說。
反正,現在他們之間的這些說起來也都是正常交往,萬一日後這位太子殿下還是沒有悟透,跟歷史上一樣壞了事兒,再想別的辦法也就是了。
一番暢談之後,天色已經很晚。薛攀終於還是婉拒了太子留宿的邀請,堅持當夜離開了蘇州織造官署的行宮,住進了旁邊兒十餘裏外薛家自己的房子裏。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他原本想著順路去視察一下蘇州城裏頭的薛家鋪子,沒料到剛剛起身就忽然聽見係統上線的提示音:
「重新定位成功!距離上次查詢地點『玄墓山蟠龍寺』約十公裏,宿主是否選擇前往『張友士居所』?」
作者有話要說:
精修了一下,不影響劇情。年歲雖少,可師長兮——出自屈原的《九章·橘頌》。這裏的時間線是康熙第四次南巡(1703年),1702年農曆九月他就準備南巡來著,結果皇太子病了,他十月就迴去了。第二年正月又重新出發的,二月二十到的蘇州。1705年第五次南巡、1707年第六次南巡,1708年太子就第一次被廢了。——整理自度娘資料。捂臉痛哭,人好少啊,大家都不喜歡這種風格的紅樓嗎?魚魚好難過,哭著跑走了。
第12章 神醫
啥?
所以說係統你啥時候變成某德導航了?
還能記錄上次查詢地點什麽的,真是太牛皮了。
薛攀雖然當場就默默吐槽了一番,卻還是忍不住好奇心想去那裏一探究竟——張友士的居所欸,張友士不就是上次他為了幫那位玉兒妹妹專門抽獎抽到的那位神醫嗎?
也不知道,那位玉兒妹妹有沒有成功讓她家的家長請到這位張神醫去給她弟弟治病。
在這個,小孩子太容易夭折了,希望玉兒妹妹她們姐弟能夠一切順利、全都沒事才好。
難得來了蘇州,不如就去找那位神醫看看,也好探聽一下消息。
說實話,他很有點兒想知道,這一切到底是真實的還是隻是幻覺了。
若是那玄墓山真的有個張友士,那他是不是真的去給人看病了呢?
一切謎底,隻需要去看一下就能揭曉,何樂而不為呢。
聽見薛攀忽然說暫時不進城查看鋪子,要先去玄墓山蟠香寺,馬六倒是沒有什麽遲疑地就吩咐人準備了。那叫一個聽話,根本看不出之前他還是個刺兒頭來著。
自從昨兒晚上這小子見到薛攀全須全尾地從太子行宮出來,看著他的眼神便愈發不對了——如果說之前隻是尊敬,現在已經逐漸往崇拜方向發展了。
薛攀也懶得幹涉,管他們怎麽看自己呢,反正,聽話、機靈、辦事兒利索就好。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至少現在他想幹啥幹啥、想去哪兒去哪兒,根本沒有人多問一句,簡直就是把他的話當成聖旨來看了——還別說,這感覺還是挺爽的。
薛攀聽著馬六「小聲」跟車夫解釋「咱們家大爺做事兒,一向有他自己的謀算,咱們看不明白不要緊,隻管聽大爺的話就對了」之類,簡直要笑死在車裏。
不過好在車子及時啟動,他便順勢歪倒在車子上休息,順便看看車窗外的風景。
還別說,這窗外的風景還真挺不錯。江南的二月底、三月初,是非常舒服的時候。
正是春天,一切都有點兒欣欣向榮的意思,無端就讓人心裏歡喜。
薛攀坐在車子裏,吹著溫潤的微風,很快就有些昏昏欲睡起來。
眼看著他就要直接睡倒,卻忽然聽得外頭傳來一陣嘈雜聲,車子也猛然來了一個急停,薛攀順著盪開的車簾子往前一看,原來竟然是有人倒在路旁,引起圍觀了。
就是說十來公裏路,怎麽會這麽快就到了呢,原來是出事兒啦。
眼見著人越來越多,馬六早去探路,這會兒已經跑迴來報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