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蒼頭忽然對今後的日子有了些期待,看著薛攀的目光也愈發激動起來。
薛攀卻顧不上關注老蒼頭,他的注意力都在解決現場的問題上。
員工背地裏吐槽老闆,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兒。
現代職場寶典裏也有很多案例來教人處理這種情況,薛攀自己都知道好幾種——比如「引而不發」、「以德服人」之類,都是既能夠將事情解決,又能夠把事兒做漂亮的辦法。
不過他忽然就懶得再這麽費勁——現在他都是這種家庭了,幹什麽還要學人家息事寧人、裝孫子?
在外頭對著皇帝或者其他大集團董事長的時候,倒是可以考慮考慮搞一搞麵子工程,但是現在麵對著的可是他自己家族產業鋪子裏的夥計們。
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跟家裏頭的僕人差不多的存在——他可沒有那種在這種世界裏講究「人人平等」之類的興趣。
古早穿越者們最喜歡玩兒的那些「假大空」的玩意兒,他都不喜歡。
他就喜歡搞錢。
如果能夠躺著就搞到錢,那當然更好。
費什麽勁玩兒商戰,看誰不順眼,直接正麵幹就完事兒。
想到這裏,薛攀也懶得再在外頭站著吹風,直接就邁步進門兒,笑著道:「不錯,爺就是有個好爺爺、好爹,怎麽地?不服麽?不服你來咬我啊。」
這話一說,當鋪裏頭一片譁然。
剛剛那個得意洋洋嘲諷他的夥計當場臉色大變、撲通一聲跪下、對著薛攀就磕頭請罪。
薛攀卻沒有理會他,任由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哭得聲淚俱下,他自己卻還在一臉平靜地看現場其他那些夥計的反應。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場的夥計們很快就分成了三類。
一類是那種心思活泛的,看薛攀臉色不對,立刻跳出來指正那個跪著的夥計,說他「平日裏就不愛幹活兒,專喜歡嚼舌根」。
一類則有些不忍心,上前對薛攀恭敬見禮之後,順便也委婉地給那夥計求情——無非是說他「隻是一時糊塗」、「求大爺給他個機會、下不為例」之類。
還有一類默默站在一旁,不說話也不求情。
薛攀將眾人的反應一一看在眼中,默默分析了一迴,心裏愈發有了底。
剛剛這個刺頭兒夥計背地裏罵他被抓了個現行,固然很可惡,這些不念舊情相互指責的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那些求情的,雖然心腸好,但有些拎不清,不過站幹岸的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結論: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老爺子走了,原來的薛蟠太沒有用,隊伍散了,不太好管。
既然發現了問題,那肯定就是要當場解決了。
薛攀也不廢話,當場就把這個膽敢出頭的夥計開了,一分錢不給,直接讓他捲鋪蓋滾蛋——刺頭兒倒是沒有啥,但是除了背地裏說壞話一點兒其他的本事沒有,見了真人就慫的,那是徹底沒救了。
但凡這夥計要是硬氣點兒,說薛蟠到底哪裏不行,說不定薛攀還可以考慮給他個機會留用察看。
畢竟原來的那位蟠哥兒真的是不咋行,這夥計若是實話實話,也算是客觀直諫,倒是真的有些許可取之處。
然而薛攀在這裏坐了半天,這夥計就隻會幹嚎,想來是個不中用的了。
那一夥子落井下石的也不能留,不過還是稍微給了遣散費,算是好聚好散。
而那些拎不清幫他求情的,至少是些心慈麵軟的好人——雖然也不是很讓人滿意,但是也不能說他們有什麽錯處,隻能慢慢找人敲打著罷了,倒也不算什麽大事兒。
隻有那一夥子始終沉默的不太好處理。
不過,不管好處理的,不好處理的,都不用他親自動手——既然是要做集團董事長,那麽管這些具體的小事兒,還不如找會管事兒的人來,直接管理這些管事兒的人更好。
二十一世紀什麽最珍貴?
當然是人才?!
要能幹,更要忠心。這樣才能協助他一起順利把薛家這個大集團公司給經營下去。
而若是他沒記錯的話,薛家現在還是有這種人的。
就是他想的這個事兒嘛,要做成還是得講究一點兒方式方法。
薛攀稍微沉吟了一下,又看了屋子裏的人一眼,忽然問道:「管事的是哪個?怎麽沒見到人?」
作者有話要說:
微調細節,不影響閱讀。
第6章 生意
薛攀話音剛落,就聽外頭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跟著便見一個五十餘歲、形容矍鑠的老者走進門來。他見薛攀在場,立刻疾步趕到了薛攀的麵前,打了個千兒道:
「小的張德輝見過少東家,因小的昨兒在鋪子上守著輪班兒,沒來得及親送老爺一程,故此今兒特意一早去給老爺上了炷香……小的十幾歲就在鋪子上做夥計,承蒙老太爺、老爺栽培,一輩子才能有口飽飯吃,臨了不能連炷香都不上。原想著快去快迴,不會誤了鋪子上的事兒,沒想到竟誤了來接少東家,實在是該死,請少東家恕罪。」
薛攀見他說話口齒清晰,有條有理,不由得暗自讚嘆。
不過這還不是這位張大爺最厲害的地方。
他這一番發言最厲害的地方是,明明他找了一堆理由解釋他遲到的原因,但是偏偏話裏話外充滿著真誠感恩,讓人聽著沒有什麽不舒服,可見的確是個人才了。
薛攀卻顧不上關注老蒼頭,他的注意力都在解決現場的問題上。
員工背地裏吐槽老闆,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兒。
現代職場寶典裏也有很多案例來教人處理這種情況,薛攀自己都知道好幾種——比如「引而不發」、「以德服人」之類,都是既能夠將事情解決,又能夠把事兒做漂亮的辦法。
不過他忽然就懶得再這麽費勁——現在他都是這種家庭了,幹什麽還要學人家息事寧人、裝孫子?
在外頭對著皇帝或者其他大集團董事長的時候,倒是可以考慮考慮搞一搞麵子工程,但是現在麵對著的可是他自己家族產業鋪子裏的夥計們。
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跟家裏頭的僕人差不多的存在——他可沒有那種在這種世界裏講究「人人平等」之類的興趣。
古早穿越者們最喜歡玩兒的那些「假大空」的玩意兒,他都不喜歡。
他就喜歡搞錢。
如果能夠躺著就搞到錢,那當然更好。
費什麽勁玩兒商戰,看誰不順眼,直接正麵幹就完事兒。
想到這裏,薛攀也懶得再在外頭站著吹風,直接就邁步進門兒,笑著道:「不錯,爺就是有個好爺爺、好爹,怎麽地?不服麽?不服你來咬我啊。」
這話一說,當鋪裏頭一片譁然。
剛剛那個得意洋洋嘲諷他的夥計當場臉色大變、撲通一聲跪下、對著薛攀就磕頭請罪。
薛攀卻沒有理會他,任由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哭得聲淚俱下,他自己卻還在一臉平靜地看現場其他那些夥計的反應。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場的夥計們很快就分成了三類。
一類是那種心思活泛的,看薛攀臉色不對,立刻跳出來指正那個跪著的夥計,說他「平日裏就不愛幹活兒,專喜歡嚼舌根」。
一類則有些不忍心,上前對薛攀恭敬見禮之後,順便也委婉地給那夥計求情——無非是說他「隻是一時糊塗」、「求大爺給他個機會、下不為例」之類。
還有一類默默站在一旁,不說話也不求情。
薛攀將眾人的反應一一看在眼中,默默分析了一迴,心裏愈發有了底。
剛剛這個刺頭兒夥計背地裏罵他被抓了個現行,固然很可惡,這些不念舊情相互指責的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那些求情的,雖然心腸好,但有些拎不清,不過站幹岸的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結論: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老爺子走了,原來的薛蟠太沒有用,隊伍散了,不太好管。
既然發現了問題,那肯定就是要當場解決了。
薛攀也不廢話,當場就把這個膽敢出頭的夥計開了,一分錢不給,直接讓他捲鋪蓋滾蛋——刺頭兒倒是沒有啥,但是除了背地裏說壞話一點兒其他的本事沒有,見了真人就慫的,那是徹底沒救了。
但凡這夥計要是硬氣點兒,說薛蟠到底哪裏不行,說不定薛攀還可以考慮給他個機會留用察看。
畢竟原來的那位蟠哥兒真的是不咋行,這夥計若是實話實話,也算是客觀直諫,倒是真的有些許可取之處。
然而薛攀在這裏坐了半天,這夥計就隻會幹嚎,想來是個不中用的了。
那一夥子落井下石的也不能留,不過還是稍微給了遣散費,算是好聚好散。
而那些拎不清幫他求情的,至少是些心慈麵軟的好人——雖然也不是很讓人滿意,但是也不能說他們有什麽錯處,隻能慢慢找人敲打著罷了,倒也不算什麽大事兒。
隻有那一夥子始終沉默的不太好處理。
不過,不管好處理的,不好處理的,都不用他親自動手——既然是要做集團董事長,那麽管這些具體的小事兒,還不如找會管事兒的人來,直接管理這些管事兒的人更好。
二十一世紀什麽最珍貴?
當然是人才?!
要能幹,更要忠心。這樣才能協助他一起順利把薛家這個大集團公司給經營下去。
而若是他沒記錯的話,薛家現在還是有這種人的。
就是他想的這個事兒嘛,要做成還是得講究一點兒方式方法。
薛攀稍微沉吟了一下,又看了屋子裏的人一眼,忽然問道:「管事的是哪個?怎麽沒見到人?」
作者有話要說:
微調細節,不影響閱讀。
第6章 生意
薛攀話音剛落,就聽外頭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跟著便見一個五十餘歲、形容矍鑠的老者走進門來。他見薛攀在場,立刻疾步趕到了薛攀的麵前,打了個千兒道:
「小的張德輝見過少東家,因小的昨兒在鋪子上守著輪班兒,沒來得及親送老爺一程,故此今兒特意一早去給老爺上了炷香……小的十幾歲就在鋪子上做夥計,承蒙老太爺、老爺栽培,一輩子才能有口飽飯吃,臨了不能連炷香都不上。原想著快去快迴,不會誤了鋪子上的事兒,沒想到竟誤了來接少東家,實在是該死,請少東家恕罪。」
薛攀見他說話口齒清晰,有條有理,不由得暗自讚嘆。
不過這還不是這位張大爺最厲害的地方。
他這一番發言最厲害的地方是,明明他找了一堆理由解釋他遲到的原因,但是偏偏話裏話外充滿著真誠感恩,讓人聽著沒有什麽不舒服,可見的確是個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