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洪荒同人] 穿成三聖母後跟哪吒四處添亂 作者:春雨驚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
他跪在地上,將頭磕了一遍又一遍,遲遲不敢說,在帝辛不耐煩之前,才抬起頭,哭道:「大王,王後薨了。」
帝辛一怔,冷峻的神情空白了一瞬,而後,抬起手,麵無表情地宣布道:「謊報軍情,斬。」
說罷,那名士兵便被拖了出去。
地上早被這場大雨化成泥漿,士兵被拖行時,劃出明顯的泥坑。
士兵一邊被拖,一邊求饒,帝辛置若罔聞,他像是什麽也沒有聽見一般,將盔甲裏的雨,全部傾倒出去,然後重新戴到頭上。
可他並非是冷靜的,因為大雨,王師已經停行了三天,眼下,他卻打算下令前進,一舉攻入東夷。
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也是,戰火中淬鍊出的戰士絕對不會做出的決定。
幸好,有人阻止了他。
他撐著一把傘,拿著血書,護住了那位可憐的士兵,從威嚴的王師中,在大雨下朝帝辛走去。
他穿著一身尊貴的白衣,溫和的眉眼像極了逝去的先王,那是上一任商王第一個兒子,也是帝辛的長兄,微子啟。
他打著傘,走到帝辛身邊拉住了他的馬,沉聲道:「不必前進了。」
帝辛低頭,冷眼看著他,像是在看仇人。
可是,他們明明是相依為命長大的同胞兄弟。
「不要再前進了,撤軍吧,」他揚起傘,唿喚已無人敢唿喚的名字,「子受,這一次,就聽我的吧。」
帝辛不言,他看著藏在微子胸前被雨浸濕的血衣,明知故問:「那是什麽?」
微子一怔,見帝辛麵無表情,渾身浸著雨,狼狽不堪,沉沉地嘆了口氣,道:「外麵雨大,隨我去屋裏說罷。」
在外行軍哪裏有避雨的屋舍,不過是在宣揚君王尊貴的華蓋下勉強遮一遮罷了,為了遮雨華蓋下裹上了一層厚厚的布,但外麵風雨太大,避也避不住。
微子從手下人手裏拿過狐裘,像幼時那般,將手裏溫暖的厚衣服裹到脫下盔甲的帝辛身上,帝辛抱著狐裘,低下頭,終於肯喊一句:「王兄。」
外麵的雨嘩啦啦地下,遠比帝辛嘴裏的這句「王兄」音大,微子幾乎要聽不到這聲脆弱的聲音。
他在帝辛對麵坐下,沉默良久,說道:「天下大旱三年,民不聊生,諸侯們自身難保已經拿不出多餘的糧草來支援這場戰爭了。」
帝辛聞言,冷哼一聲,抬眸,眼神重新變得冰冷,他問:「這迴又是誰派你來當說客?」
「王叔、商容、還是我那位好王後?」
「王兄,」他道,「我這隻手早就沾了其餘兄弟的血,你以為,你就真的是例外嗎?」
微子沒有理會帝辛的威脅,他繼續道:「殷商尚武,可當初我們可以代夏立國,是因為夏桀無道,商湯高義,得天下民心。」
「子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嘆道,「你隻是天下共主,不是諸侯們的主人。」
帝辛冷聲問:「何為得道?」
微子答道:「順民,順天下。」
「荒唐,」帝辛冷笑道,「祭祀出了問題,流言四起,所謂的順民就是屈從,王室失了威嚴,你以為所謂的德行可以得民心嗎?他們隻會以為我們軟弱,覺得我們商人不行了,就像父王那樣,養出一個東夷,緊接著就養出一個又一個心腹大患!」
微子嘆了口氣,類似的爭論他其實已經在商宮裏聽過帝辛與薑姬爭吵過無數次了。
「子受,你真要不顧天下人的意願打下去嗎?」微子說,「再這樣下去就要逼反各位諸侯了。」
「那就殺了他們,反一個我殺一個。」
「鎮壓談何容易?」微子不得不提醒他,「太子重傷上山修養,至今也沒有消息。」
「子受,小小一個九苗而已,就讓你差點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帝辛看著他,眼裏逐漸有了真實的殺意。
微子在這時才掏出了那件血衣,他道:「而今,你唯一的妻子也在你東征的征程中付出了性命。」
帝辛看也未看那件血衣,當它不存在似的。
微子早知有今日,他將血衣展開,一邊展開一邊說:「你將薑後鎖在鹿台,她不堪受辱,自焚而亡,她留下了一封信,想跟你說一些你從來不肯聽的東西。」
帝辛緊抿著唇,臉色蒼白,還是不說話。
「她說: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自成湯建朝大商迄今已有六百年,然,時局譎詭多變,吉兇難測,先祖商湯立國於亳,此後三百年,黃河水患難斷,王室內亂不休,經九世之亂,數次遷都,大商中衰,先祖盤庚遷殷,斬斷前塵,重新開始,後先祖武丁,唯才是舉,得忠良之佐,殷商中興而。
妾知殷商如今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王上夙興夜寐,寢食難安,可王上既非武丁先王,妾亦非婦好將軍,無以以武力鎮國,而天災已至,天道棄商,歷代先王曾與人鬥,尚能轉危為安,眼下,王上要與天道相抗,又該怎麽辦呢?
臣妾不是要王上屈服,也不是讓您放棄,隻是殷商大勢已去,您要做什麽都是重重困難,如今,我們隻能順應大勢,掩藏力量,以待時機。
因而,臣妾諫言有四:一為,以內為先,整治王庭,剪除內亂,使龐大的王室團結一致;二為,安撫諸侯,大商立國數百年,諸侯們立朝也有數百年,樹大根深,不可不忌憚,您不能真用他們也不能不用他們,隻有他們聚成一團拱衛王庭,殷商才可不敗;三為,立足人道,天道已棄商,若要度過危機,我們務必牢牢把握民心,民心所向,才是天道所向,莫要再頻繁征伐,與民生息才是長久之道。
他跪在地上,將頭磕了一遍又一遍,遲遲不敢說,在帝辛不耐煩之前,才抬起頭,哭道:「大王,王後薨了。」
帝辛一怔,冷峻的神情空白了一瞬,而後,抬起手,麵無表情地宣布道:「謊報軍情,斬。」
說罷,那名士兵便被拖了出去。
地上早被這場大雨化成泥漿,士兵被拖行時,劃出明顯的泥坑。
士兵一邊被拖,一邊求饒,帝辛置若罔聞,他像是什麽也沒有聽見一般,將盔甲裏的雨,全部傾倒出去,然後重新戴到頭上。
可他並非是冷靜的,因為大雨,王師已經停行了三天,眼下,他卻打算下令前進,一舉攻入東夷。
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也是,戰火中淬鍊出的戰士絕對不會做出的決定。
幸好,有人阻止了他。
他撐著一把傘,拿著血書,護住了那位可憐的士兵,從威嚴的王師中,在大雨下朝帝辛走去。
他穿著一身尊貴的白衣,溫和的眉眼像極了逝去的先王,那是上一任商王第一個兒子,也是帝辛的長兄,微子啟。
他打著傘,走到帝辛身邊拉住了他的馬,沉聲道:「不必前進了。」
帝辛低頭,冷眼看著他,像是在看仇人。
可是,他們明明是相依為命長大的同胞兄弟。
「不要再前進了,撤軍吧,」他揚起傘,唿喚已無人敢唿喚的名字,「子受,這一次,就聽我的吧。」
帝辛不言,他看著藏在微子胸前被雨浸濕的血衣,明知故問:「那是什麽?」
微子一怔,見帝辛麵無表情,渾身浸著雨,狼狽不堪,沉沉地嘆了口氣,道:「外麵雨大,隨我去屋裏說罷。」
在外行軍哪裏有避雨的屋舍,不過是在宣揚君王尊貴的華蓋下勉強遮一遮罷了,為了遮雨華蓋下裹上了一層厚厚的布,但外麵風雨太大,避也避不住。
微子從手下人手裏拿過狐裘,像幼時那般,將手裏溫暖的厚衣服裹到脫下盔甲的帝辛身上,帝辛抱著狐裘,低下頭,終於肯喊一句:「王兄。」
外麵的雨嘩啦啦地下,遠比帝辛嘴裏的這句「王兄」音大,微子幾乎要聽不到這聲脆弱的聲音。
他在帝辛對麵坐下,沉默良久,說道:「天下大旱三年,民不聊生,諸侯們自身難保已經拿不出多餘的糧草來支援這場戰爭了。」
帝辛聞言,冷哼一聲,抬眸,眼神重新變得冰冷,他問:「這迴又是誰派你來當說客?」
「王叔、商容、還是我那位好王後?」
「王兄,」他道,「我這隻手早就沾了其餘兄弟的血,你以為,你就真的是例外嗎?」
微子沒有理會帝辛的威脅,他繼續道:「殷商尚武,可當初我們可以代夏立國,是因為夏桀無道,商湯高義,得天下民心。」
「子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嘆道,「你隻是天下共主,不是諸侯們的主人。」
帝辛冷聲問:「何為得道?」
微子答道:「順民,順天下。」
「荒唐,」帝辛冷笑道,「祭祀出了問題,流言四起,所謂的順民就是屈從,王室失了威嚴,你以為所謂的德行可以得民心嗎?他們隻會以為我們軟弱,覺得我們商人不行了,就像父王那樣,養出一個東夷,緊接著就養出一個又一個心腹大患!」
微子嘆了口氣,類似的爭論他其實已經在商宮裏聽過帝辛與薑姬爭吵過無數次了。
「子受,你真要不顧天下人的意願打下去嗎?」微子說,「再這樣下去就要逼反各位諸侯了。」
「那就殺了他們,反一個我殺一個。」
「鎮壓談何容易?」微子不得不提醒他,「太子重傷上山修養,至今也沒有消息。」
「子受,小小一個九苗而已,就讓你差點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帝辛看著他,眼裏逐漸有了真實的殺意。
微子在這時才掏出了那件血衣,他道:「而今,你唯一的妻子也在你東征的征程中付出了性命。」
帝辛看也未看那件血衣,當它不存在似的。
微子早知有今日,他將血衣展開,一邊展開一邊說:「你將薑後鎖在鹿台,她不堪受辱,自焚而亡,她留下了一封信,想跟你說一些你從來不肯聽的東西。」
帝辛緊抿著唇,臉色蒼白,還是不說話。
「她說: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自成湯建朝大商迄今已有六百年,然,時局譎詭多變,吉兇難測,先祖商湯立國於亳,此後三百年,黃河水患難斷,王室內亂不休,經九世之亂,數次遷都,大商中衰,先祖盤庚遷殷,斬斷前塵,重新開始,後先祖武丁,唯才是舉,得忠良之佐,殷商中興而。
妾知殷商如今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王上夙興夜寐,寢食難安,可王上既非武丁先王,妾亦非婦好將軍,無以以武力鎮國,而天災已至,天道棄商,歷代先王曾與人鬥,尚能轉危為安,眼下,王上要與天道相抗,又該怎麽辦呢?
臣妾不是要王上屈服,也不是讓您放棄,隻是殷商大勢已去,您要做什麽都是重重困難,如今,我們隻能順應大勢,掩藏力量,以待時機。
因而,臣妾諫言有四:一為,以內為先,整治王庭,剪除內亂,使龐大的王室團結一致;二為,安撫諸侯,大商立國數百年,諸侯們立朝也有數百年,樹大根深,不可不忌憚,您不能真用他們也不能不用他們,隻有他們聚成一團拱衛王庭,殷商才可不敗;三為,立足人道,天道已棄商,若要度過危機,我們務必牢牢把握民心,民心所向,才是天道所向,莫要再頻繁征伐,與民生息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