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清穿同人] 皇親國戚都能聽見三阿哥心聲 作者:猶未雪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眼下這個看起來是和平度過的,要不然也不會被胤祉拿出來當例子看。
但是不得不說這個精力實在是讓人驚嘆。
【舉個例子罷了,真說是放在皇阿瑪身上,太子也到不了這個數,最多也就是奔五十。】
【雖然已經是長的了,但是跟那位比,還是少多了,算是不錯的了。】
康熙:……
什麽叫做算是不錯的了???
朕沒有活的那麽長,你覺得很好是嗎?
不孝子!
【說起來皇阿瑪之前就自比過唐太宗吧?】
【還特地提過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之類的,就和別人是家人了,要不看看兒子?】
【要是太子沒事,這麽說的確有些偏頗了,問題是都廢太子了,都找了另一個兒子繼承皇位,雖然皇阿瑪說這話的時候,八成一點也沒想到日後會有這一遭。】
「……」康熙。
朕也不想有這一遭!
太子胤礽也到底看了一眼康熙,眼神有些複雜。
說起來之前三弟還說過索額圖疑似造反……
而那位李承幹也造反過,最終造反失敗流放於黔州。
如果是真的,那麽的確很像。
不,就算是假的,也一樣很像,不是嗎?
【唐太宗雖然對李泰很好,但是與此同時李承幹也是很好,別管太子有什麽情況,也一樣不動搖其心。】
【自己都和兄弟不和,還指望兒子間兄弟和睦。】
【明明最開始也都是一個好太子。】
【就很生動形象表明了從歷史上學到的教訓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得到任何教訓。】
康熙咬牙,胡說!朕向來是從來沒有讓其他皇子的待遇超過太子的,這個上下君臣,從來把握得很好!
而且他和兄弟們向來很是和睦!
但是對上了太子那有些暗淡的目光,康熙一下子那些怒氣就散了大半,試圖無視胤祉的話,開口道,「保成,有些事情,不必多想,總歸不是你的過錯。」
有些事情不說還好,說了讓太子心情更加低沉,「或許是兒臣做錯了事情,以至於如此。」
見狀,康熙當即道,「即便是真的有,那也必是那些人蠱惑,錯不在你。」
【真就是太子一有事,皇阿瑪那邊就總是弄成是別人的問題,全都是別人帶壞了太子,然後專挑太子身邊人下手,我要是太子我也容易性格變態。】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能夠長成現在這個樣子,我覺得已經挺不容易的了。】
「……」康熙。
一時間,康熙反駁的話,就算是在再心下都被胤祉給堵得死死的。
孽子,有些話,可以不用說的。
尤其是朕剛剛說完!
【別管在私事上有沒有缺陷,治理國事如泰山之固,引百官稱讚。】
此話一出,康熙心下的怒氣消散了些許。
別的不說,就衝著保成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就足夠讓康熙欣慰了。
就是康熙這邊剛欣慰,那邊就道——
【的確,父老子壯也是一方麵,皇阿瑪這邊忌諱深重又父子情深,兩者放在一塊,實在把事情弄得複雜多端。】
【可能就是因為太子做得好,所以引得皇阿瑪忌憚了。】
【好事沒有什麽,但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給翻出來了。】
不知道為什麽,太子感覺自己已經大致知道那些陳芝麻爛穀子是什麽了。
上次去探病那件事對吧?
至於胤祉之前所透露的皇阿瑪死了一個小兒子,他沒什麽感覺,然後就出事了……
此情此景,太子突然感覺——
他莫不是因為這種事情被廢了太子之位?
太子突然感覺有點過於兒戲,再怎麽說也不至於吧?
太子怎麽想感覺這裏麵應該還有別的事情。
反倒是康熙眉頭緊皺,不可能!
太子做得好,朕高興還來不及!
不管如何,朕都不會因此而廢了太子之位,真說是做得太過了,最多也就是敲打一下。
【又是一邊削權,一邊抬高其他兒子,群臣見皇帝這般態度,再加上功勳貴胄本就對太子對立,沒有野心都得出些心思。】
【結果這一手養蠱,最後成功把太子給養廢了,其他兒子一個個的也沒好下場。】
【死的死,圈禁的圈禁,就連雍正的繼位這件事,都有人說是謀權篡位。】
【畢竟皇阿瑪到死都不立太子,下麵皇子還在爭,壓根就沒有傳位詔書,雍正自己都說本就是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說白了滿蒙漢三個版本的詔書都是後麵走流程補的,真說是從詔書裏麵扯什麽麽蛾子,肯定沒有,雍正再怎麽說也不可能自己給自己挖坑。】
【雍正也是慘。】
【不僅僅要清理爛攤子,還要因為遺留問題被扣帽子。】
這邊和係統說這話,那邊康熙也不由得注意了一句倉促之間,一言而定大計。
沒有正式詔書?諸子爭鋒?詔書其實是後補的?
那個時候的他是何等心思?他真的放棄太子了嗎?還是別的什麽?
康熙一時間心思繁雜。
而作為從遠處算是正好碰上結伴一同這邊走的四阿哥、八阿哥,此刻也聽見來自胤祉的心聲。
但是不得不說這個精力實在是讓人驚嘆。
【舉個例子罷了,真說是放在皇阿瑪身上,太子也到不了這個數,最多也就是奔五十。】
【雖然已經是長的了,但是跟那位比,還是少多了,算是不錯的了。】
康熙:……
什麽叫做算是不錯的了???
朕沒有活的那麽長,你覺得很好是嗎?
不孝子!
【說起來皇阿瑪之前就自比過唐太宗吧?】
【還特地提過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之類的,就和別人是家人了,要不看看兒子?】
【要是太子沒事,這麽說的確有些偏頗了,問題是都廢太子了,都找了另一個兒子繼承皇位,雖然皇阿瑪說這話的時候,八成一點也沒想到日後會有這一遭。】
「……」康熙。
朕也不想有這一遭!
太子胤礽也到底看了一眼康熙,眼神有些複雜。
說起來之前三弟還說過索額圖疑似造反……
而那位李承幹也造反過,最終造反失敗流放於黔州。
如果是真的,那麽的確很像。
不,就算是假的,也一樣很像,不是嗎?
【唐太宗雖然對李泰很好,但是與此同時李承幹也是很好,別管太子有什麽情況,也一樣不動搖其心。】
【自己都和兄弟不和,還指望兒子間兄弟和睦。】
【明明最開始也都是一個好太子。】
【就很生動形象表明了從歷史上學到的教訓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得到任何教訓。】
康熙咬牙,胡說!朕向來是從來沒有讓其他皇子的待遇超過太子的,這個上下君臣,從來把握得很好!
而且他和兄弟們向來很是和睦!
但是對上了太子那有些暗淡的目光,康熙一下子那些怒氣就散了大半,試圖無視胤祉的話,開口道,「保成,有些事情,不必多想,總歸不是你的過錯。」
有些事情不說還好,說了讓太子心情更加低沉,「或許是兒臣做錯了事情,以至於如此。」
見狀,康熙當即道,「即便是真的有,那也必是那些人蠱惑,錯不在你。」
【真就是太子一有事,皇阿瑪那邊就總是弄成是別人的問題,全都是別人帶壞了太子,然後專挑太子身邊人下手,我要是太子我也容易性格變態。】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能夠長成現在這個樣子,我覺得已經挺不容易的了。】
「……」康熙。
一時間,康熙反駁的話,就算是在再心下都被胤祉給堵得死死的。
孽子,有些話,可以不用說的。
尤其是朕剛剛說完!
【別管在私事上有沒有缺陷,治理國事如泰山之固,引百官稱讚。】
此話一出,康熙心下的怒氣消散了些許。
別的不說,就衝著保成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就足夠讓康熙欣慰了。
就是康熙這邊剛欣慰,那邊就道——
【的確,父老子壯也是一方麵,皇阿瑪這邊忌諱深重又父子情深,兩者放在一塊,實在把事情弄得複雜多端。】
【可能就是因為太子做得好,所以引得皇阿瑪忌憚了。】
【好事沒有什麽,但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給翻出來了。】
不知道為什麽,太子感覺自己已經大致知道那些陳芝麻爛穀子是什麽了。
上次去探病那件事對吧?
至於胤祉之前所透露的皇阿瑪死了一個小兒子,他沒什麽感覺,然後就出事了……
此情此景,太子突然感覺——
他莫不是因為這種事情被廢了太子之位?
太子突然感覺有點過於兒戲,再怎麽說也不至於吧?
太子怎麽想感覺這裏麵應該還有別的事情。
反倒是康熙眉頭緊皺,不可能!
太子做得好,朕高興還來不及!
不管如何,朕都不會因此而廢了太子之位,真說是做得太過了,最多也就是敲打一下。
【又是一邊削權,一邊抬高其他兒子,群臣見皇帝這般態度,再加上功勳貴胄本就對太子對立,沒有野心都得出些心思。】
【結果這一手養蠱,最後成功把太子給養廢了,其他兒子一個個的也沒好下場。】
【死的死,圈禁的圈禁,就連雍正的繼位這件事,都有人說是謀權篡位。】
【畢竟皇阿瑪到死都不立太子,下麵皇子還在爭,壓根就沒有傳位詔書,雍正自己都說本就是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說白了滿蒙漢三個版本的詔書都是後麵走流程補的,真說是從詔書裏麵扯什麽麽蛾子,肯定沒有,雍正再怎麽說也不可能自己給自己挖坑。】
【雍正也是慘。】
【不僅僅要清理爛攤子,還要因為遺留問題被扣帽子。】
這邊和係統說這話,那邊康熙也不由得注意了一句倉促之間,一言而定大計。
沒有正式詔書?諸子爭鋒?詔書其實是後補的?
那個時候的他是何等心思?他真的放棄太子了嗎?還是別的什麽?
康熙一時間心思繁雜。
而作為從遠處算是正好碰上結伴一同這邊走的四阿哥、八阿哥,此刻也聽見來自胤祉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