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1
九月一號,從來都不是什麽節日,但是因為開學這件事賦予了這個日子特殊的意義和記憶,讀書人一定會記得這個日子,那是每年開學的日子,學生時代的大門就是在這一天開啟的,莘莘學子從此踏上了漫漫求學路。
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何理六歲,我五歲,九月份的第一天,我們一同進入了校園。
原本我也該是六歲入學的,為了跟上何理,媽媽讓我提前了一年。
我們的學校是三排瓦房排成的“凹”字型,中間一排是辦公室、廚房還有教職工宿舍,靠邊的兩排是教室和學生宿舍。三排房屋包圍著兩個小花壇,花壇裏是兩棵鬆樹,四季常青。
入學的那天,爸爸把我和何理送到了教室,交過了學費後,他就迴家了。突然麵對這麽多陌生的麵孔,我和何理都懵了,我還好,很快結識了一幫朋友,何理卻突然的發現他和女生們的不同之處。
所有的女生,要麽紮個馬尾辮,要麽是蘑菇頭,或者是齊肩的長發,隻有何理的頭發是短碎短碎的,還有一道疤,如果不是因為穿著一條飾有花紋的牛仔褲,何理肯定會被當成男生。
何理沒敢和任何一個陌生人說話,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後排,左側的後排。
我當然不能讓何理一個人。
我坐到何理旁邊的位置,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做,隻消安靜的陪伴,而她眼中的慌亂也漸漸消失殆盡。
同學們慢慢熟絡起來,教室裏也開始變得喧鬧,直到一個大高個子帶著眼鏡兒的老師走進來,喧鬧聲才嘎然而止。
來人正是我們的班主任,他說他姓高,教我們語文,在致以新同學簡短的歡迎後,他讓我們一個個上台做自我介紹。
我是倒數第二個要上台的,何理是最後一個,我能明顯得感覺到她的緊張。同學們一個一個的走上台,何理的手心都開始出汗了。
我拍拍何理的肩膀,我告訴她:“沒事的,大家都一樣,你也可以的!”
何理隻是使勁兒的點頭,我覺得她根本就沒聽到我說什麽。
很快輪到我上台了,離開座位的時候我偷偷錘了一下何理的大腿,提醒她要準備好。
“講慢點。”我聽到何理在我背後小聲說。
走上台,我說:“我叫江星域。”
我看著台下的何理,終於抬起了頭,她望著我,很堅定,她知道我一定會講慢些的。
然後我就開始了唐僧模式。
我說:“我今年5歲,來自燕子河東街,我爸爸以前也是老師,他畫畫很好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我爸爸學,包教包會,我媽媽是驗光員,歡迎大家來我家配眼鏡,我們家的眼鏡那叫一個好啊……”
我感覺我成了一個推銷員。
我接著說:“我這個人嘍,很幽默的嘍,我現在給大家講幾個笑話開心開心嘍。”我又切換成相聲演員了。我說:“大灰狼說:‘我要吃了你!!!’你們猜,怎麽了?結果大灰狼就把小羊吃了。”
好冷的一個笑話。
“一隻公鹿,它走著走著,越走越快,最後它變成了高速公路!”
“有一天小強問他爸爸:‘爸爸,我是不是傻孩子啊?’爸爸說:‘傻孩子,你怎麽會是傻孩子呢?’”
老實說我我講的笑話可真冷,一點也不搞笑,但是笑聲是會傳染的,我拚了命的哈哈大笑,笑的喘不過來氣,惹得大家都跟著莫名其妙的樂起來。
我偷偷看了一眼何理,在笑聲中,她變得輕鬆了許多。
因為說的太多,老師都看不下去了,他看看表說:“好了好了,快下課了,笑話下次再說,還有個同學沒上來呢!”
我迴座位時在教室中間碰上走上講台的何理,無論我給她怎樣肯定的眼神,她依然害怕,可是有些路終是要一個人走。
我們擦肩而過的那一刻,我偷偷的給了何理一拳頭,希望可以讓她別再那麽迷離。然後她走上講台,走上講台的左邊,身體往左扭著,無處安放的眼神隻好落在教室左邊的窗戶上,完全給人一種畸形的異樣感。
何理她怎麽可能準備的好呢!
“我……我叫……何理……”何理支支吾吾的說出了她的名字,小臉更加通紅。
再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因為剛好響起了下課鈴聲。鈴聲很大,何理的說話聲本身就壓的很低,我看到她的嘴唇在動,卻聽不見說什麽。
“好!歡迎新同學。”鈴聲一閉,我就開始起哄,一邊叫,一邊鼓掌,同學們都看我自娛自樂,我簡直像個冷場的小醜,像個沒有笑點的笑話,可笑。
但是如此何理才順勢迴到座位,鬆下了一口氣。我實在不想看到何理在講台上難堪的模樣,那對她來說太艱難了。
所以開學的第一天,何理就學會了沉默,沉默到毫無存在感,沉默到沒有多一個朋友,同學也很少搭理她,就連老師的點名提問後來也不再有她。
2
零三年,sars病毒席卷全球。
班主任拿來家用的酒精爐,熬了一鍋子的白醋,從早到晚不停歇,迴想起那年的初夏,全是滿教室的醋酸味兒。
一個星期以後,學校接到放假通知,同學們歡唿雀躍,比放暑假還開心。臨走時,班主任再三叮囑:“迴到家後注意衛生,家裏備些板藍根,少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
聽新聞裏說疫情越來越嚴重,小鎮雖然沒有受到牽連,卻也人心惶惶。
何理在放假後的幾天裏突然發燒咳嗽,鎮上的醫療條件沒法和城裏比,劉姨和何叔立即包了輛桑塔納連夜去市裏就醫,生怕有個三長兩短。
我本想著看看何理,卻被劉姨攔了下來,劉姨摸著我的小腦瓜子說:“星域,等何理健健康康的迴來,你們再一起玩。”
我說:“好的,劉姨你告訴何理我等她一起上學!”
劉姨很欣慰的笑了笑,拖了個長長的“好~”。
何理走後我一直待在家裏,聆聽隔壁有沒有動靜,我期盼她能早些迴來。媽媽和劉姨通過幾次電話,幸好傳來的都是好消息。
我和何理也在電話裏聊過幾句,何理總是問我:“什麽時候開學?”
我說:“沒幾天了,你趕快迴來。”
何理:“好,我一定趕著迴來和你一起上學。”
我:“嗯!一定要早些好起來哦。”
何理:“嗯嗯”
然而,上學的日子我卻沒有等到何理。
我去班上的時候,所有人都來了,隻有何理的座位空著,但也沒有人關心那個角落裏的位置。
我前排的王胖子看見何理的位置空著,四處吵著鬧著說:“何理感染非典了,可千萬別迴來,迴來了也得離她遠著點。”
小時候的王胖子壞心眼兒可真多。
我大聲罵王胖子:“王胖子,你真麽胖,長的還醜,你長大了一定娶不到媳婦!”
王胖子就生氣了,晃動著他一身的大肥肉怎麽追也追不到我。
一直到幾天以後,我們正上著下午的第一堂課。
“報告!”聲音很細小,我一聽就知道是何理迴來了。
我開心的衝她揮手,她看到我憋不住笑容。
我之前有和何理打過電話,她還問我同學們是否安康,這會兒迴到學校,她卻更受冷落。
不論她走到哪,同學們都躲得遠遠的,而造成這一切的王胖子正洋洋得意。事實上何理隻是一般的感冒,卻被王胖子謠成了sars。
我就罵王胖子:“胖子胖,一身肉,打光棍,一輩子。”
王胖子知道追不上我,坐在座位上生悶氣,鼓起來的大肚子像個快被吹炸的氣球。
3
下午放學,同學們在操場上排好隊,校長一如既往的強調安全和衛生問題。
我們班排在操場的最前麵,女生一排在前,男生一排在後。何理的個子不高,她順理成章的排在整個隊伍的最左邊。
可是,原本整齊的隊伍,硬是被分成兩段。
“哎呀,真倒黴,竟然和她站在一起”何理旁邊的女生說。
“來擠一擠,我們離她遠點。”另一個女生說。
女生們挪動著小步子,肩碰上肩,還要再擠擠。
何理被隔離了出來,一個人在最左邊,中間得空隙最起碼能站一個王胖子。
女生們的對話聲音不大,卻也不小,後排的我依然聽到,何理不會聽不見的,她就一直站著沒動,她不願,她不甘,她也沒有勇氣。
有時候何理和集體的隔閡就是一個王胖子的距離,但是她卻無法往右跨出那一步。可能王胖子真的太胖了,胖到二十年後真的找不到媳婦。
我在後排看不見何理的表情,她一動也不動,甚至看不見唿吸的顫動,越是安靜,我越是擔心。
我想我得做點什麽。
容不得我多思考,我一個大步邁上前,站進何理和隊伍中間的空子裏。
我扭過頭,衝何理一笑。
何理臉上的平靜出乎我的意料,他微微一笑,以示我沒有關係。
原來何理早就習慣了那些冷落,她的沉默消化了所有嘲弄和不安。
這個時候校長的目光好巧不巧的落到我身上,我們四目相對,氣氛有點尷尬,他也停止了講話。
我可能腦袋有點混亂,然後做出了一個我至今都覺得很醜的動作,我翻著白眼兒,朝校長吐了下舌頭,還擺了擺腦袋,我甚至不知道我從哪學來的這麽醜的表情。而這麽做的結果是直接被校長揪上操場前的講台,預防非典的講話也隨之變成批鬥大會。
“小小年紀,不懂規矩,還有沒有廉恥之心?我帶出來這麽多學生就沒見過像你這樣的”校長劈頭蓋臉的一頓罵下來,塗抹星子亂飛。
何理見我上台,倒是緊張了起來,臉皮厚的我笑嘻嘻的迴應她,告訴她我沒事。
校長一個爆栗子就甩下來,“還敢笑!”。
校長的大道理我是沒有聽進去,同學們都等著迴家,我接受了批評教育也很快迴到隊伍,隨著一聲“散學!”,同學們不耐煩的心終於平靜下來。
放學路上,我和何理一起,何理走在最左邊,我挨著她右邊。
“星域!”
我:“嗯?”
何理:“謝……”
何理的“謝”字還沒說出口,我就立刻叫停,我說:“何理,你永遠不必跟我說謝謝,我為你而生,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何理笑著點點頭。
有些人,我不希望他跟我說“謝謝”,說過了,好像我們就撇清了,而且“謝謝”和“再見”的語境大都相同。
我是永遠不會和何理撇清的,我也不想和她說“再見”。
4
學校的廚房是燒柴火的大鍋灶,有兩口澡盆那麽大的鍋,一個用來燒飯,一個用來燒水。大鍋的飯吃起來特別的香,鍋底還有脆脆的鍋巴,塗上辣椒醬,那叫一個好吃。
給我們做飯的是一個老奶奶,奶奶個子不高,動作倒是挺麻溜,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開始做飯,一日三餐,從不晚點。
奶奶常常笑眯眯跟我們說:“我做了一輩子的飯,年輕時給合作社做,現在給學校做,這十裏八村沒人有我做的飯好吃。”
有孩子問奶奶:“奶奶你做的飯這麽香,有什麽秘密嗎?”
奶奶說:“專心,專一。”她說的時候總是拖著長長重重的尾音,也許是希望我們可以記住她的道理,並為之受用。每每說完奶奶還要添上一句:“你們這些孩子呦,吃了我做的飯,可得好好學習。”
奶奶年輕的時候都是自己上山砍柴火做飯,後來年紀大了,砍不動了,學校就規定,五年級的學生,每個學生每個學期得向學校交納一百斤柴火或者一百元柴火費。
何理就告訴我說:“我們自己砍柴吧,咱兩家裏賺錢都不容易,大人們也沒時間砍柴。”
“好呀!好呀!”我一口答應。
媽媽們有些擔心我和何理這小身子骨可招架的住,何叔和爸爸絕對支持。爸爸說:“讓他們多吃些苦頭,鍛煉鍛煉,當媽的隻管做好吃的給補上。”
盡管媽媽有些擔心,但還是順了爸爸的意思,每次放學我帶著何理上山砍柴,媽媽都再三叮囑:“注意安全,照顧好何理。”
“好!”
為了方便把砍過的樹拖到食堂,我們就近選擇在學校背後的大山裏,也就在這座山上,我和何理結識了兩個我們共同的朋友。
是的,直到五年級,何理終於有了除了我之外的朋友,一個是餘滿意,一個是李樹,他們是五年級另一個班的學生,也是靠自己砍柴交給學校的。
當其他同學放學後忙著溫書或者玩耍的時候,我們四個開啟了一段艱難又充實的旅程,像是遊戲裏進入了刷副本的地圖,更大的考驗和驚喜都將來臨。
餘滿意給我們的組合起了個名字叫“柴火兄弟”,何理當即反對:“怎麽就兄弟了,這不還有女生呢!”
滿意拍著何理的肩膀說:“但你是好哥們兒啊。”
何理:“也是,那就叫‘柴火兄弟’吧。”
那一刻,何理第一次擁有朋友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5
餘滿意是食堂燒飯的老奶奶的孫子,很早以前,他們倆就相依為命了。
校長看奶孫倆可憐,再加上奶奶為學校做了這麽年飯,就告訴奶奶滿意的柴火別交了。
校長說:“阿姨,您年輕的時候為學校砍過那麽多柴火,這是應該的!”
奶奶:“嗯,好!”
校長走後,奶奶轉過身就對滿意說:“滿意啊,該是你的還是你的,奶奶砍不動柴了,指不定哪天飯也燒不動了,有些事就得靠你自己了。”
滿意說:“奶奶我知道的,我自己砍柴給學校,不搞特殊化。”
說著滿意幹勁兒十足的往山上跑,奶奶在後麵喊他:“當心。”
滿意早就跑的沒影了,隻聽屋後傳來少年悠長的迴應:“知道嘍!”
滿意的爸爸媽媽很早就離開了他,滿意跟我們說起這段故事的時候,晚霞比尋常更好看,金黃色的霞光把萬物都融為一體,一朵雲吻著一朵雲,一座山鑲著一座山,一棵樹裹著一棵樹,它們都泛著太陽色的光,大有一副要和黑夜較個勁兒的意思。
滿意最後一次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的場景也是有這麽絢爛的晚霞。
滿意的爸爸說:“兒子,爸爸媽媽明天要出去打工了,你在家聽奶奶的話啊。”
滿意:“好,我會想你和媽媽的。”
過多的對話,滿意也記不得,已經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打那以後滿意就再也沒見過爸爸媽媽。
有人說滿意的爸媽在外地出了車禍去世了,也有人說他媽媽跟著個有錢老板跑了,滿意從來都不理會。
我問滿意:“將來有一天,你會去找爸爸媽媽嗎?”
滿意:“不了。”他說的低沉而堅決,我正好奇他的偏執,滿意給出了他的答案:“我得照顧好奶奶。”
那一刻,滿意望著將落的夕陽,眼裏有金色的光,孤獨卻如同鑽進了黑夜一般猖獗。
滿意其實很寬心,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嘻嘻哈哈的樣子,喜歡吹牛,有事沒事哼著永遠不著調的歌,如果他不說,誰也不會想到他背負著那麽悲傷的故事。
悲傷讓他更早的懂事,快樂讓他更好的生活。
6
我記得學校的牆壁上有過這麽一段話:“在家裏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這段話形容李樹再好不過了,打我認識他開始他就是一個規則之內的人。
但李樹從來都不是畏懼規則,更多的是尊重,以及他骨子裏的善良和正直對正義的維護。
在東街的盡頭,一看到堆成小山的廢品,就是李樹的家了,那是他爸爸媽媽經營的一家廢品迴收站。
李樹五六歲的時候已經可以獨自收廢品了,那時他爸爸媽媽會去遠一點的村落迴收廢品,附近的街道就交給了李樹。所以呢,李樹從小就成了家長們要孩子學習的榜樣。
“看看人家李樹多能幹,哪像你!”這是街道上所有同齡的孩子都聽過的教訓。
最開始李樹上街迴收廢品,大人們心疼這孩子,都把家裏廢紙廢鐵打包好了送給李樹,平常人家的廢品留著沒用,順手送給李樹也無所謂。
但李樹從不接受這些饋贈,無論什麽廢品,他都一律付錢。
李樹說:“我是收廢品的,不給錢就變成撿破爛的了,這不一樣。”
大人們總覺得欣慰,也時常感慨:“這孩子,可真固執。”
我、何理和滿意能在山上碰到李樹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那天,老遠就聽到他砍柴的聲音,渾重有力。走上前去,就看到李樹有模有樣的正砍著一棵碗口粗的大樹,旁邊堆放著他已經砍過的柴火,他有些累了,滿頭大汗,幾刀下去已是筋疲力盡。
李樹癱坐在厚厚的落葉上,大氣直喘,見到我們幾個,露出了他憨厚的笑容。
都是來砍柴的,大家心照不宣,滿意笑著說:“一起吧!”
“好!”
</p>
1
九月一號,從來都不是什麽節日,但是因為開學這件事賦予了這個日子特殊的意義和記憶,讀書人一定會記得這個日子,那是每年開學的日子,學生時代的大門就是在這一天開啟的,莘莘學子從此踏上了漫漫求學路。
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何理六歲,我五歲,九月份的第一天,我們一同進入了校園。
原本我也該是六歲入學的,為了跟上何理,媽媽讓我提前了一年。
我們的學校是三排瓦房排成的“凹”字型,中間一排是辦公室、廚房還有教職工宿舍,靠邊的兩排是教室和學生宿舍。三排房屋包圍著兩個小花壇,花壇裏是兩棵鬆樹,四季常青。
入學的那天,爸爸把我和何理送到了教室,交過了學費後,他就迴家了。突然麵對這麽多陌生的麵孔,我和何理都懵了,我還好,很快結識了一幫朋友,何理卻突然的發現他和女生們的不同之處。
所有的女生,要麽紮個馬尾辮,要麽是蘑菇頭,或者是齊肩的長發,隻有何理的頭發是短碎短碎的,還有一道疤,如果不是因為穿著一條飾有花紋的牛仔褲,何理肯定會被當成男生。
何理沒敢和任何一個陌生人說話,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後排,左側的後排。
我當然不能讓何理一個人。
我坐到何理旁邊的位置,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做,隻消安靜的陪伴,而她眼中的慌亂也漸漸消失殆盡。
同學們慢慢熟絡起來,教室裏也開始變得喧鬧,直到一個大高個子帶著眼鏡兒的老師走進來,喧鬧聲才嘎然而止。
來人正是我們的班主任,他說他姓高,教我們語文,在致以新同學簡短的歡迎後,他讓我們一個個上台做自我介紹。
我是倒數第二個要上台的,何理是最後一個,我能明顯得感覺到她的緊張。同學們一個一個的走上台,何理的手心都開始出汗了。
我拍拍何理的肩膀,我告訴她:“沒事的,大家都一樣,你也可以的!”
何理隻是使勁兒的點頭,我覺得她根本就沒聽到我說什麽。
很快輪到我上台了,離開座位的時候我偷偷錘了一下何理的大腿,提醒她要準備好。
“講慢點。”我聽到何理在我背後小聲說。
走上台,我說:“我叫江星域。”
我看著台下的何理,終於抬起了頭,她望著我,很堅定,她知道我一定會講慢些的。
然後我就開始了唐僧模式。
我說:“我今年5歲,來自燕子河東街,我爸爸以前也是老師,他畫畫很好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我爸爸學,包教包會,我媽媽是驗光員,歡迎大家來我家配眼鏡,我們家的眼鏡那叫一個好啊……”
我感覺我成了一個推銷員。
我接著說:“我這個人嘍,很幽默的嘍,我現在給大家講幾個笑話開心開心嘍。”我又切換成相聲演員了。我說:“大灰狼說:‘我要吃了你!!!’你們猜,怎麽了?結果大灰狼就把小羊吃了。”
好冷的一個笑話。
“一隻公鹿,它走著走著,越走越快,最後它變成了高速公路!”
“有一天小強問他爸爸:‘爸爸,我是不是傻孩子啊?’爸爸說:‘傻孩子,你怎麽會是傻孩子呢?’”
老實說我我講的笑話可真冷,一點也不搞笑,但是笑聲是會傳染的,我拚了命的哈哈大笑,笑的喘不過來氣,惹得大家都跟著莫名其妙的樂起來。
我偷偷看了一眼何理,在笑聲中,她變得輕鬆了許多。
因為說的太多,老師都看不下去了,他看看表說:“好了好了,快下課了,笑話下次再說,還有個同學沒上來呢!”
我迴座位時在教室中間碰上走上講台的何理,無論我給她怎樣肯定的眼神,她依然害怕,可是有些路終是要一個人走。
我們擦肩而過的那一刻,我偷偷的給了何理一拳頭,希望可以讓她別再那麽迷離。然後她走上講台,走上講台的左邊,身體往左扭著,無處安放的眼神隻好落在教室左邊的窗戶上,完全給人一種畸形的異樣感。
何理她怎麽可能準備的好呢!
“我……我叫……何理……”何理支支吾吾的說出了她的名字,小臉更加通紅。
再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因為剛好響起了下課鈴聲。鈴聲很大,何理的說話聲本身就壓的很低,我看到她的嘴唇在動,卻聽不見說什麽。
“好!歡迎新同學。”鈴聲一閉,我就開始起哄,一邊叫,一邊鼓掌,同學們都看我自娛自樂,我簡直像個冷場的小醜,像個沒有笑點的笑話,可笑。
但是如此何理才順勢迴到座位,鬆下了一口氣。我實在不想看到何理在講台上難堪的模樣,那對她來說太艱難了。
所以開學的第一天,何理就學會了沉默,沉默到毫無存在感,沉默到沒有多一個朋友,同學也很少搭理她,就連老師的點名提問後來也不再有她。
2
零三年,sars病毒席卷全球。
班主任拿來家用的酒精爐,熬了一鍋子的白醋,從早到晚不停歇,迴想起那年的初夏,全是滿教室的醋酸味兒。
一個星期以後,學校接到放假通知,同學們歡唿雀躍,比放暑假還開心。臨走時,班主任再三叮囑:“迴到家後注意衛生,家裏備些板藍根,少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
聽新聞裏說疫情越來越嚴重,小鎮雖然沒有受到牽連,卻也人心惶惶。
何理在放假後的幾天裏突然發燒咳嗽,鎮上的醫療條件沒法和城裏比,劉姨和何叔立即包了輛桑塔納連夜去市裏就醫,生怕有個三長兩短。
我本想著看看何理,卻被劉姨攔了下來,劉姨摸著我的小腦瓜子說:“星域,等何理健健康康的迴來,你們再一起玩。”
我說:“好的,劉姨你告訴何理我等她一起上學!”
劉姨很欣慰的笑了笑,拖了個長長的“好~”。
何理走後我一直待在家裏,聆聽隔壁有沒有動靜,我期盼她能早些迴來。媽媽和劉姨通過幾次電話,幸好傳來的都是好消息。
我和何理也在電話裏聊過幾句,何理總是問我:“什麽時候開學?”
我說:“沒幾天了,你趕快迴來。”
何理:“好,我一定趕著迴來和你一起上學。”
我:“嗯!一定要早些好起來哦。”
何理:“嗯嗯”
然而,上學的日子我卻沒有等到何理。
我去班上的時候,所有人都來了,隻有何理的座位空著,但也沒有人關心那個角落裏的位置。
我前排的王胖子看見何理的位置空著,四處吵著鬧著說:“何理感染非典了,可千萬別迴來,迴來了也得離她遠著點。”
小時候的王胖子壞心眼兒可真多。
我大聲罵王胖子:“王胖子,你真麽胖,長的還醜,你長大了一定娶不到媳婦!”
王胖子就生氣了,晃動著他一身的大肥肉怎麽追也追不到我。
一直到幾天以後,我們正上著下午的第一堂課。
“報告!”聲音很細小,我一聽就知道是何理迴來了。
我開心的衝她揮手,她看到我憋不住笑容。
我之前有和何理打過電話,她還問我同學們是否安康,這會兒迴到學校,她卻更受冷落。
不論她走到哪,同學們都躲得遠遠的,而造成這一切的王胖子正洋洋得意。事實上何理隻是一般的感冒,卻被王胖子謠成了sars。
我就罵王胖子:“胖子胖,一身肉,打光棍,一輩子。”
王胖子知道追不上我,坐在座位上生悶氣,鼓起來的大肚子像個快被吹炸的氣球。
3
下午放學,同學們在操場上排好隊,校長一如既往的強調安全和衛生問題。
我們班排在操場的最前麵,女生一排在前,男生一排在後。何理的個子不高,她順理成章的排在整個隊伍的最左邊。
可是,原本整齊的隊伍,硬是被分成兩段。
“哎呀,真倒黴,竟然和她站在一起”何理旁邊的女生說。
“來擠一擠,我們離她遠點。”另一個女生說。
女生們挪動著小步子,肩碰上肩,還要再擠擠。
何理被隔離了出來,一個人在最左邊,中間得空隙最起碼能站一個王胖子。
女生們的對話聲音不大,卻也不小,後排的我依然聽到,何理不會聽不見的,她就一直站著沒動,她不願,她不甘,她也沒有勇氣。
有時候何理和集體的隔閡就是一個王胖子的距離,但是她卻無法往右跨出那一步。可能王胖子真的太胖了,胖到二十年後真的找不到媳婦。
我在後排看不見何理的表情,她一動也不動,甚至看不見唿吸的顫動,越是安靜,我越是擔心。
我想我得做點什麽。
容不得我多思考,我一個大步邁上前,站進何理和隊伍中間的空子裏。
我扭過頭,衝何理一笑。
何理臉上的平靜出乎我的意料,他微微一笑,以示我沒有關係。
原來何理早就習慣了那些冷落,她的沉默消化了所有嘲弄和不安。
這個時候校長的目光好巧不巧的落到我身上,我們四目相對,氣氛有點尷尬,他也停止了講話。
我可能腦袋有點混亂,然後做出了一個我至今都覺得很醜的動作,我翻著白眼兒,朝校長吐了下舌頭,還擺了擺腦袋,我甚至不知道我從哪學來的這麽醜的表情。而這麽做的結果是直接被校長揪上操場前的講台,預防非典的講話也隨之變成批鬥大會。
“小小年紀,不懂規矩,還有沒有廉恥之心?我帶出來這麽多學生就沒見過像你這樣的”校長劈頭蓋臉的一頓罵下來,塗抹星子亂飛。
何理見我上台,倒是緊張了起來,臉皮厚的我笑嘻嘻的迴應她,告訴她我沒事。
校長一個爆栗子就甩下來,“還敢笑!”。
校長的大道理我是沒有聽進去,同學們都等著迴家,我接受了批評教育也很快迴到隊伍,隨著一聲“散學!”,同學們不耐煩的心終於平靜下來。
放學路上,我和何理一起,何理走在最左邊,我挨著她右邊。
“星域!”
我:“嗯?”
何理:“謝……”
何理的“謝”字還沒說出口,我就立刻叫停,我說:“何理,你永遠不必跟我說謝謝,我為你而生,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何理笑著點點頭。
有些人,我不希望他跟我說“謝謝”,說過了,好像我們就撇清了,而且“謝謝”和“再見”的語境大都相同。
我是永遠不會和何理撇清的,我也不想和她說“再見”。
4
學校的廚房是燒柴火的大鍋灶,有兩口澡盆那麽大的鍋,一個用來燒飯,一個用來燒水。大鍋的飯吃起來特別的香,鍋底還有脆脆的鍋巴,塗上辣椒醬,那叫一個好吃。
給我們做飯的是一個老奶奶,奶奶個子不高,動作倒是挺麻溜,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開始做飯,一日三餐,從不晚點。
奶奶常常笑眯眯跟我們說:“我做了一輩子的飯,年輕時給合作社做,現在給學校做,這十裏八村沒人有我做的飯好吃。”
有孩子問奶奶:“奶奶你做的飯這麽香,有什麽秘密嗎?”
奶奶說:“專心,專一。”她說的時候總是拖著長長重重的尾音,也許是希望我們可以記住她的道理,並為之受用。每每說完奶奶還要添上一句:“你們這些孩子呦,吃了我做的飯,可得好好學習。”
奶奶年輕的時候都是自己上山砍柴火做飯,後來年紀大了,砍不動了,學校就規定,五年級的學生,每個學生每個學期得向學校交納一百斤柴火或者一百元柴火費。
何理就告訴我說:“我們自己砍柴吧,咱兩家裏賺錢都不容易,大人們也沒時間砍柴。”
“好呀!好呀!”我一口答應。
媽媽們有些擔心我和何理這小身子骨可招架的住,何叔和爸爸絕對支持。爸爸說:“讓他們多吃些苦頭,鍛煉鍛煉,當媽的隻管做好吃的給補上。”
盡管媽媽有些擔心,但還是順了爸爸的意思,每次放學我帶著何理上山砍柴,媽媽都再三叮囑:“注意安全,照顧好何理。”
“好!”
為了方便把砍過的樹拖到食堂,我們就近選擇在學校背後的大山裏,也就在這座山上,我和何理結識了兩個我們共同的朋友。
是的,直到五年級,何理終於有了除了我之外的朋友,一個是餘滿意,一個是李樹,他們是五年級另一個班的學生,也是靠自己砍柴交給學校的。
當其他同學放學後忙著溫書或者玩耍的時候,我們四個開啟了一段艱難又充實的旅程,像是遊戲裏進入了刷副本的地圖,更大的考驗和驚喜都將來臨。
餘滿意給我們的組合起了個名字叫“柴火兄弟”,何理當即反對:“怎麽就兄弟了,這不還有女生呢!”
滿意拍著何理的肩膀說:“但你是好哥們兒啊。”
何理:“也是,那就叫‘柴火兄弟’吧。”
那一刻,何理第一次擁有朋友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5
餘滿意是食堂燒飯的老奶奶的孫子,很早以前,他們倆就相依為命了。
校長看奶孫倆可憐,再加上奶奶為學校做了這麽年飯,就告訴奶奶滿意的柴火別交了。
校長說:“阿姨,您年輕的時候為學校砍過那麽多柴火,這是應該的!”
奶奶:“嗯,好!”
校長走後,奶奶轉過身就對滿意說:“滿意啊,該是你的還是你的,奶奶砍不動柴了,指不定哪天飯也燒不動了,有些事就得靠你自己了。”
滿意說:“奶奶我知道的,我自己砍柴給學校,不搞特殊化。”
說著滿意幹勁兒十足的往山上跑,奶奶在後麵喊他:“當心。”
滿意早就跑的沒影了,隻聽屋後傳來少年悠長的迴應:“知道嘍!”
滿意的爸爸媽媽很早就離開了他,滿意跟我們說起這段故事的時候,晚霞比尋常更好看,金黃色的霞光把萬物都融為一體,一朵雲吻著一朵雲,一座山鑲著一座山,一棵樹裹著一棵樹,它們都泛著太陽色的光,大有一副要和黑夜較個勁兒的意思。
滿意最後一次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的場景也是有這麽絢爛的晚霞。
滿意的爸爸說:“兒子,爸爸媽媽明天要出去打工了,你在家聽奶奶的話啊。”
滿意:“好,我會想你和媽媽的。”
過多的對話,滿意也記不得,已經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打那以後滿意就再也沒見過爸爸媽媽。
有人說滿意的爸媽在外地出了車禍去世了,也有人說他媽媽跟著個有錢老板跑了,滿意從來都不理會。
我問滿意:“將來有一天,你會去找爸爸媽媽嗎?”
滿意:“不了。”他說的低沉而堅決,我正好奇他的偏執,滿意給出了他的答案:“我得照顧好奶奶。”
那一刻,滿意望著將落的夕陽,眼裏有金色的光,孤獨卻如同鑽進了黑夜一般猖獗。
滿意其實很寬心,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嘻嘻哈哈的樣子,喜歡吹牛,有事沒事哼著永遠不著調的歌,如果他不說,誰也不會想到他背負著那麽悲傷的故事。
悲傷讓他更早的懂事,快樂讓他更好的生活。
6
我記得學校的牆壁上有過這麽一段話:“在家裏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這段話形容李樹再好不過了,打我認識他開始他就是一個規則之內的人。
但李樹從來都不是畏懼規則,更多的是尊重,以及他骨子裏的善良和正直對正義的維護。
在東街的盡頭,一看到堆成小山的廢品,就是李樹的家了,那是他爸爸媽媽經營的一家廢品迴收站。
李樹五六歲的時候已經可以獨自收廢品了,那時他爸爸媽媽會去遠一點的村落迴收廢品,附近的街道就交給了李樹。所以呢,李樹從小就成了家長們要孩子學習的榜樣。
“看看人家李樹多能幹,哪像你!”這是街道上所有同齡的孩子都聽過的教訓。
最開始李樹上街迴收廢品,大人們心疼這孩子,都把家裏廢紙廢鐵打包好了送給李樹,平常人家的廢品留著沒用,順手送給李樹也無所謂。
但李樹從不接受這些饋贈,無論什麽廢品,他都一律付錢。
李樹說:“我是收廢品的,不給錢就變成撿破爛的了,這不一樣。”
大人們總覺得欣慰,也時常感慨:“這孩子,可真固執。”
我、何理和滿意能在山上碰到李樹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那天,老遠就聽到他砍柴的聲音,渾重有力。走上前去,就看到李樹有模有樣的正砍著一棵碗口粗的大樹,旁邊堆放著他已經砍過的柴火,他有些累了,滿頭大汗,幾刀下去已是筋疲力盡。
李樹癱坐在厚厚的落葉上,大氣直喘,見到我們幾個,露出了他憨厚的笑容。
都是來砍柴的,大家心照不宣,滿意笑著說:“一起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