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小皇帝會在哪裏,也不必宮人去尋,他親自去找就行。
紫禁城最高的城樓上,多爾袞果然就看見了小皇帝的身影。
碩塞其實長得並不像皇太極,據說倒是很像他的那個額娘葉赫那拉氏。
也許因為這個,更增添了一分他不得皇太極喜歡的緣由。
「我就知道叔王會尋到我的。」碩塞私底下與多爾袞相處從不自稱朕,原先還喚多爾袞為十四叔,後來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後,他就稱多爾袞為叔王了。
多爾袞走過來,沉穩高大的男人站在少年麵前,越發顯得碩塞單薄。
多爾袞與碩塞並肩而立,目光也一同放在遠處:「這裏是紫禁城最高的地方,今夜破例,外頭會很熱鬧,在這裏能看見很多的燈景。我猜想,皇上應當會想要到這裏來的。」
碩塞道:「來北京時,叔王破例允我悄悄去見過額娘一麵。我那時就在想,若額娘能和我一同來京城,那該多好。隻可惜她來不了。這樣的燈景是好看得很,可我的心裏,還是惦記著盛京城的。」
多爾袞道:「皇上,如不出意外,我們應當是不會再迴盛京了。」
「若出了意外呢?」碩塞嘴快問出來,對上多爾袞驟然寒涼的眼神,碩塞忙道,「抱歉,叔王。是我失言了。」
「我的意思不是大清有事,是關於我自己的。」大清當然不能再迴老家去。
許是因為這城樓上隻有叔侄兩個人,奴才們遠遠的候著,聽不到他們的對話。
而有些話在歲月中發酵至今,似乎是到了想要洶湧出口的地步了。
碩塞的聲音低低的,卻透著少年人的堅定:「叔王是知道的,若論才幹與威望,先帝的皇子都是不足以承擔帝位的。兩黃旗和察哈爾三旗效忠皇子,可說到底,還是叔王在支撐著大清,連同鄭親王對叔王都是服氣的。」
「我誌向素來不在江山社稷之上。當初是為解燃眉之急,可我心中並不想要這帝位。」
多爾袞淡淡道:「你不想要,多得是人想要。」
碩塞竟淺淺笑了笑:「是,想要的人是很多,可有叔王在,誰敢要呢?四哥九弟他們都是不合適的。現如今更不會要蒙古血統的皇子做皇帝了。我也實在是不能嫻熟。我本來也不願意做這虛偽之人留下的皇帝位。」
「我額娘的事,叔王是知道的最清楚的。我想報復,可他的人已經死了。當年無辜連累的是孝烈皇後。我想為我自己和我額娘尋得的將來,還求叔王成全。這帝位,該讓給更合適的人。而我,似乎更願意迴去守著盛京城,等送額娘百年之後,我也更願意為叔王所驅策。」
多爾袞仔細看著碩塞,少年人目光明亮真誠。多爾袞其實心裏知道,這侄兒說的是實話,同樣的話,當年推舉他為帝的那天晚上他就說過的。
一時叔侄都無言,隻管望著城樓下的燈景出神。
皇太極當年為了上位,炮製了一場針對代善與阿巴亥的陰謀。
其中牽扯的人眾多,而他真的就成功的毀了代善,但阿巴亥沒有被完全的毀掉,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弓弦勒死。
太/祖皇帝並未真正指定繼承人是誰,皇太極不是得位不正,是他上位的手段不光彩。這些陰謀詭計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性命,他是當真不無辜的。
多爾袞鋪墊這麽多年,要的是公心公論。而今籌謀數年,終於得皇太極的親兒子說一句,要把皇位還給你。
因果報應,循環往復。果然曾經傷害過的,將來都是要償還的。
皇太極隻怕也沒有想到,碩塞心中的恨意如此之深吧。
若非碩塞當年的那些話,多爾袞也不會立定他為皇帝了。
北京城的正月也是有些冷的,雖不及盛京風霜凜冽,但下了雪,這城樓上就不能待了。
多爾袞輕輕拍了拍碩塞的肩膀,輕聲道:「迴去吧。你福晉還等著你呢。」
一句話了,碩塞望著多爾袞笑起來,重重點頭:「嗯。好。」
他知道,十四叔這樣說就是答應了。
太好了,碩塞高興地想。
如果事情順利,他今年端午就能迴盛京帶著福晉陪額娘去過節了。
此番迴去,額娘也不必在別人家裏過日子了,求了十四叔讓她與那人和離,他就能帶著額娘迴家過清淨日子了。
旁人都看做皇帝好,可這高處不勝寒的,他不能盡孝於額娘跟前,又有什麽好的。
反而是十四叔,佳人相伴在側,再好好的做這個皇帝,那才是天下之福。
等送額娘百年,他再迴來報答十四叔的恩情。上陣打仗處置公務,他倒是可以的,做皇帝要決斷四方,對他來說還是太難了。
叔侄兩個好好的演一場戲,碩塞一點都不介意將當年的舊事公宣與天下,先帝名聲如何他不在意,隻要十四叔能名正言順的做這個皇帝就好。
畢竟先帝對他不聞不問十幾年,不許他們母子相見,十四叔卻允他母子團聚,誰親誰疏一目了然了。碩塞就隻認對自己好的人。
天底下的人知道小皇帝退位,知道小皇帝管不了這江山社稷,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受命於天,名正言順的做了這個皇帝,再有當年的事情出來,誰都不會多說半個字的。
順治二年戛然而止,碩塞想,往後才是十四叔真真正正的天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紫禁城最高的城樓上,多爾袞果然就看見了小皇帝的身影。
碩塞其實長得並不像皇太極,據說倒是很像他的那個額娘葉赫那拉氏。
也許因為這個,更增添了一分他不得皇太極喜歡的緣由。
「我就知道叔王會尋到我的。」碩塞私底下與多爾袞相處從不自稱朕,原先還喚多爾袞為十四叔,後來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後,他就稱多爾袞為叔王了。
多爾袞走過來,沉穩高大的男人站在少年麵前,越發顯得碩塞單薄。
多爾袞與碩塞並肩而立,目光也一同放在遠處:「這裏是紫禁城最高的地方,今夜破例,外頭會很熱鬧,在這裏能看見很多的燈景。我猜想,皇上應當會想要到這裏來的。」
碩塞道:「來北京時,叔王破例允我悄悄去見過額娘一麵。我那時就在想,若額娘能和我一同來京城,那該多好。隻可惜她來不了。這樣的燈景是好看得很,可我的心裏,還是惦記著盛京城的。」
多爾袞道:「皇上,如不出意外,我們應當是不會再迴盛京了。」
「若出了意外呢?」碩塞嘴快問出來,對上多爾袞驟然寒涼的眼神,碩塞忙道,「抱歉,叔王。是我失言了。」
「我的意思不是大清有事,是關於我自己的。」大清當然不能再迴老家去。
許是因為這城樓上隻有叔侄兩個人,奴才們遠遠的候著,聽不到他們的對話。
而有些話在歲月中發酵至今,似乎是到了想要洶湧出口的地步了。
碩塞的聲音低低的,卻透著少年人的堅定:「叔王是知道的,若論才幹與威望,先帝的皇子都是不足以承擔帝位的。兩黃旗和察哈爾三旗效忠皇子,可說到底,還是叔王在支撐著大清,連同鄭親王對叔王都是服氣的。」
「我誌向素來不在江山社稷之上。當初是為解燃眉之急,可我心中並不想要這帝位。」
多爾袞淡淡道:「你不想要,多得是人想要。」
碩塞竟淺淺笑了笑:「是,想要的人是很多,可有叔王在,誰敢要呢?四哥九弟他們都是不合適的。現如今更不會要蒙古血統的皇子做皇帝了。我也實在是不能嫻熟。我本來也不願意做這虛偽之人留下的皇帝位。」
「我額娘的事,叔王是知道的最清楚的。我想報復,可他的人已經死了。當年無辜連累的是孝烈皇後。我想為我自己和我額娘尋得的將來,還求叔王成全。這帝位,該讓給更合適的人。而我,似乎更願意迴去守著盛京城,等送額娘百年之後,我也更願意為叔王所驅策。」
多爾袞仔細看著碩塞,少年人目光明亮真誠。多爾袞其實心裏知道,這侄兒說的是實話,同樣的話,當年推舉他為帝的那天晚上他就說過的。
一時叔侄都無言,隻管望著城樓下的燈景出神。
皇太極當年為了上位,炮製了一場針對代善與阿巴亥的陰謀。
其中牽扯的人眾多,而他真的就成功的毀了代善,但阿巴亥沒有被完全的毀掉,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弓弦勒死。
太/祖皇帝並未真正指定繼承人是誰,皇太極不是得位不正,是他上位的手段不光彩。這些陰謀詭計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性命,他是當真不無辜的。
多爾袞鋪墊這麽多年,要的是公心公論。而今籌謀數年,終於得皇太極的親兒子說一句,要把皇位還給你。
因果報應,循環往復。果然曾經傷害過的,將來都是要償還的。
皇太極隻怕也沒有想到,碩塞心中的恨意如此之深吧。
若非碩塞當年的那些話,多爾袞也不會立定他為皇帝了。
北京城的正月也是有些冷的,雖不及盛京風霜凜冽,但下了雪,這城樓上就不能待了。
多爾袞輕輕拍了拍碩塞的肩膀,輕聲道:「迴去吧。你福晉還等著你呢。」
一句話了,碩塞望著多爾袞笑起來,重重點頭:「嗯。好。」
他知道,十四叔這樣說就是答應了。
太好了,碩塞高興地想。
如果事情順利,他今年端午就能迴盛京帶著福晉陪額娘去過節了。
此番迴去,額娘也不必在別人家裏過日子了,求了十四叔讓她與那人和離,他就能帶著額娘迴家過清淨日子了。
旁人都看做皇帝好,可這高處不勝寒的,他不能盡孝於額娘跟前,又有什麽好的。
反而是十四叔,佳人相伴在側,再好好的做這個皇帝,那才是天下之福。
等送額娘百年,他再迴來報答十四叔的恩情。上陣打仗處置公務,他倒是可以的,做皇帝要決斷四方,對他來說還是太難了。
叔侄兩個好好的演一場戲,碩塞一點都不介意將當年的舊事公宣與天下,先帝名聲如何他不在意,隻要十四叔能名正言順的做這個皇帝就好。
畢竟先帝對他不聞不問十幾年,不許他們母子相見,十四叔卻允他母子團聚,誰親誰疏一目了然了。碩塞就隻認對自己好的人。
天底下的人知道小皇帝退位,知道小皇帝管不了這江山社稷,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受命於天,名正言順的做了這個皇帝,再有當年的事情出來,誰都不會多說半個字的。
順治二年戛然而止,碩塞想,往後才是十四叔真真正正的天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