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為皇太後,膝下撫養九阿哥。其餘各次嬪妃都是按照自己的等級為貴太妃德太妃側太妃庶太妃。
這事兒寧翹是沒法子出麵的,她聽見了,倒是跟著嘆了一迴,若非莊妃貪得無厭,要是真真九阿哥得逞了,那她們還真是不必遷宮的,可見世事難料到了何種地步。
先前為宸妃往南邊走了一趟尋藥尋醫,目的是為了探查南邊的情勢,如今自然是布置得當,不斷有消息悄悄送迴來,到了七月裏頭,多爾袞聽見南邊異動的消息,就知道入關的時候到了。
明諸總兵山海關以降,明農軍在北京宮中也要堅持不下去了,這會兒正是該大清前去『撿漏』的時候。
寧翹這些年很是花費了些時間,加之多爾袞如今心境穩和,還能控製多鐸和阿濟格,不至於入關後就大肆屠殺,想來那些事不會發生,矛盾與衝突就會減少許多了。
或許力量微小,但是做了總是有一些成效的。
很多事情多爾袞都答應她會緩一緩。
總是會尋求一個妥善的辦法的。總不至於將關內百姓又給逼反了。
五阿哥半歲的時候,多爾袞就親自帶著人入關去了。
寧翹知道,或許時間上對不上,但現下許多事已經和軌跡大不一樣了。
此一去他必定占據紫禁城,讓大清成為北京乃至天下的主人。
新帝性情安靜平和,皇後更是溫婉和順。皇太後及諸位太妃因為蒙古勢力不再如之前那樣被抬舉而安靜下來,宮中倒是這些年來難得的安定。
八旗女真舊部和蒙古科爾沁部兩方勢力糾纏多年,如今都各自被掣肘,全在多爾袞的掌握之中,他們都沒有贏,而多爾袞顯然是勝券在握了。
寧翹守在盛京,難得的覺得這崇德八年的日子才是順心的。
若是估算不錯,到了順治元年,或許就該舉家入關了。
寧翹瞧著幾個活潑漂亮的孩子,心裏恍惚想起剛剛進府的時候。
被福晉和佟佳氏欺壓,被各方利用算計,那時她就在想,她以為這一生都是隨波逐流沒有盡頭的日子。
以為八旗女真舊部和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永遠都是壓在身上的兩座大山。
卻不想幾年過去,也有了這樣挺直了脊背看太陽的敞亮日子。
八旗女真舊部鬧騰不起來,爺們折在多爾袞手裏,福晉夫人們掌握在寧翹手裏。而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早已沉寂下去了。
似乎是看見了這樣的局麵,又似乎是看見了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下場,還有多爾袞帶兵入關的場麵,大格格那邊似乎不再鬧著要嫁去蒙古科爾沁了。
她對草原的熱情淡下來,也不再同正院熱絡,請佟佳氏派人尋了精通漢學的嬤嬤迴來學東西,這打的是什麽主意寧翹也心知肚明幾分,但隻要不出格,不鬧得不能收場,寧翹也就隨東院去了。
佟佳氏似乎現在是安於現狀的,不再與寧翹爭鋒相對,寧翹也與她並不熱絡,就保持這樣不冷不熱不遠不近的關係就很好了。
多爾袞走後幾個月,入冬的時候福晉的病情惡化了,她臥床不起,藥石無醫,蒙醫府醫還有宮裏的太醫都來看過了,說是就這幾個月的光陰,確實是時日無多了。
現在吃藥,也隻是讓福晉身上沒有那麽疼,想要治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察哈爾博爾濟吉特氏要跟著寧翹一起去見福晉,叫寧翹給攔住了。
察哈爾博爾濟吉特氏道:「姐姐,防人之心不可無的。」
寧翹淡淡一笑:「她如今這樣子,還能做什麽呢?家裏的人也不會聽她的。府裏的人也不會由著她的性子害我。身邊的人還有將來的生活,不會把未來賠在她一個人身上的。」
「她又隻叫我去見,你要是去了,保不齊更生氣,迴頭氣出個好歹來,還是你的不好。好了,別擔心了,我身邊帶著人的,怎麽說我都不會一個人麵對她的。」
福晉後來病著,是很不願意見外人的,又聽說天天都在生氣,寧翹總覺得,這一迴見了福晉,說不好就是最後一麵了。
要不然,這些年都不待見她的福晉,怎麽會主動要見她呢?
寧翹本來也不常出去,見福晉就更少了,福晉病得多些也不常出門,兩個人倒是難得見上。
這一見麵,寧翹一瞧就想,福晉可真是瘦的像個紙片人了,瘦骨嶙峋的,風吹一吹就能倒的那種。
福晉看見寧翹,心裏也在想,自己是江河日下沒有多少日子了,可寧氏卻什麽都有了,看著這張嫩生生的小臉,好像還和當初進府的模樣是一樣的。
怎麽歲月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什麽痕跡呢?別人都老了,獨獨她還這樣年輕。
福晉沉沉目色落在寧翹臉上:「八年了。你贏了。」
贏得徹徹底底的。
「等我死了,王爺就能讓你來做這個嫡福晉。這一天,你是不是等了很久了?」
寧翹目光很平靜:「我想,福晉有些誤會了。對這個福晉之位,我從沒有等或者不等的心思。更沒有要和福晉爭什麽。在福晉眼裏是輸贏,在我這裏,隻是好生過日子而已。」
寧翹一直都覺得多爾袞對福晉的判斷是很對的。福晉的主意太大了,而且完全聽不進別人的話,一心一意的執拗,認定自己的才是正確的。
她為正妻,要求她對妾室寬容大度,對丈夫溫和容忍。可偏偏福晉不是這樣的性子,她明明也想要多爾袞的疼愛,卻還要把人送到多爾袞的身邊,企圖維持一個正妻的形象,從而拿捏多爾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事兒寧翹是沒法子出麵的,她聽見了,倒是跟著嘆了一迴,若非莊妃貪得無厭,要是真真九阿哥得逞了,那她們還真是不必遷宮的,可見世事難料到了何種地步。
先前為宸妃往南邊走了一趟尋藥尋醫,目的是為了探查南邊的情勢,如今自然是布置得當,不斷有消息悄悄送迴來,到了七月裏頭,多爾袞聽見南邊異動的消息,就知道入關的時候到了。
明諸總兵山海關以降,明農軍在北京宮中也要堅持不下去了,這會兒正是該大清前去『撿漏』的時候。
寧翹這些年很是花費了些時間,加之多爾袞如今心境穩和,還能控製多鐸和阿濟格,不至於入關後就大肆屠殺,想來那些事不會發生,矛盾與衝突就會減少許多了。
或許力量微小,但是做了總是有一些成效的。
很多事情多爾袞都答應她會緩一緩。
總是會尋求一個妥善的辦法的。總不至於將關內百姓又給逼反了。
五阿哥半歲的時候,多爾袞就親自帶著人入關去了。
寧翹知道,或許時間上對不上,但現下許多事已經和軌跡大不一樣了。
此一去他必定占據紫禁城,讓大清成為北京乃至天下的主人。
新帝性情安靜平和,皇後更是溫婉和順。皇太後及諸位太妃因為蒙古勢力不再如之前那樣被抬舉而安靜下來,宮中倒是這些年來難得的安定。
八旗女真舊部和蒙古科爾沁部兩方勢力糾纏多年,如今都各自被掣肘,全在多爾袞的掌握之中,他們都沒有贏,而多爾袞顯然是勝券在握了。
寧翹守在盛京,難得的覺得這崇德八年的日子才是順心的。
若是估算不錯,到了順治元年,或許就該舉家入關了。
寧翹瞧著幾個活潑漂亮的孩子,心裏恍惚想起剛剛進府的時候。
被福晉和佟佳氏欺壓,被各方利用算計,那時她就在想,她以為這一生都是隨波逐流沒有盡頭的日子。
以為八旗女真舊部和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永遠都是壓在身上的兩座大山。
卻不想幾年過去,也有了這樣挺直了脊背看太陽的敞亮日子。
八旗女真舊部鬧騰不起來,爺們折在多爾袞手裏,福晉夫人們掌握在寧翹手裏。而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早已沉寂下去了。
似乎是看見了這樣的局麵,又似乎是看見了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下場,還有多爾袞帶兵入關的場麵,大格格那邊似乎不再鬧著要嫁去蒙古科爾沁了。
她對草原的熱情淡下來,也不再同正院熱絡,請佟佳氏派人尋了精通漢學的嬤嬤迴來學東西,這打的是什麽主意寧翹也心知肚明幾分,但隻要不出格,不鬧得不能收場,寧翹也就隨東院去了。
佟佳氏似乎現在是安於現狀的,不再與寧翹爭鋒相對,寧翹也與她並不熱絡,就保持這樣不冷不熱不遠不近的關係就很好了。
多爾袞走後幾個月,入冬的時候福晉的病情惡化了,她臥床不起,藥石無醫,蒙醫府醫還有宮裏的太醫都來看過了,說是就這幾個月的光陰,確實是時日無多了。
現在吃藥,也隻是讓福晉身上沒有那麽疼,想要治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察哈爾博爾濟吉特氏要跟著寧翹一起去見福晉,叫寧翹給攔住了。
察哈爾博爾濟吉特氏道:「姐姐,防人之心不可無的。」
寧翹淡淡一笑:「她如今這樣子,還能做什麽呢?家裏的人也不會聽她的。府裏的人也不會由著她的性子害我。身邊的人還有將來的生活,不會把未來賠在她一個人身上的。」
「她又隻叫我去見,你要是去了,保不齊更生氣,迴頭氣出個好歹來,還是你的不好。好了,別擔心了,我身邊帶著人的,怎麽說我都不會一個人麵對她的。」
福晉後來病著,是很不願意見外人的,又聽說天天都在生氣,寧翹總覺得,這一迴見了福晉,說不好就是最後一麵了。
要不然,這些年都不待見她的福晉,怎麽會主動要見她呢?
寧翹本來也不常出去,見福晉就更少了,福晉病得多些也不常出門,兩個人倒是難得見上。
這一見麵,寧翹一瞧就想,福晉可真是瘦的像個紙片人了,瘦骨嶙峋的,風吹一吹就能倒的那種。
福晉看見寧翹,心裏也在想,自己是江河日下沒有多少日子了,可寧氏卻什麽都有了,看著這張嫩生生的小臉,好像還和當初進府的模樣是一樣的。
怎麽歲月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什麽痕跡呢?別人都老了,獨獨她還這樣年輕。
福晉沉沉目色落在寧翹臉上:「八年了。你贏了。」
贏得徹徹底底的。
「等我死了,王爺就能讓你來做這個嫡福晉。這一天,你是不是等了很久了?」
寧翹目光很平靜:「我想,福晉有些誤會了。對這個福晉之位,我從沒有等或者不等的心思。更沒有要和福晉爭什麽。在福晉眼裏是輸贏,在我這裏,隻是好生過日子而已。」
寧翹一直都覺得多爾袞對福晉的判斷是很對的。福晉的主意太大了,而且完全聽不進別人的話,一心一意的執拗,認定自己的才是正確的。
她為正妻,要求她對妾室寬容大度,對丈夫溫和容忍。可偏偏福晉不是這樣的性子,她明明也想要多爾袞的疼愛,卻還要把人送到多爾袞的身邊,企圖維持一個正妻的形象,從而拿捏多爾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