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沒往下繼續說,是怕嚇著寧翹。
蒙醫的話比這個嚴重許多。
福晉其實也就比多爾袞大了兩歲,但如今的身體真的是叫她自己折騰的差多了。
蒙醫說福晉的這個病唯有吃藥和養性才能控製,而且還隻是控製不繼續嚴重,如果想要完全的治癒是很難的,需要數年光陰。
而若是惡化的話,那就很快了。幾乎不幾年的時間就會出事。因為發病後是非常疼的,吃藥隻能緩解一時,後續如果福晉不配合的話,可能病情就會加重,然後就會出問題。
最後疼死都是有可能的。
多爾袞是福晉有意見,但也不願意見到自己的福晉就這麽沒了。
若福晉就這幾年沒了,怕是宮中立刻就要盯上這個位置。
他現在還不能完全的決定自己福晉的人選。有時候為了前程不得不妥協。宮裏的爭鬥已經十分殘酷,福晉留著總是好的,若再有個新的來,莫說多爾袞這裏難以接受,就怕宮裏有心人要對小丫頭下手了。
多爾袞看著外頭亮起來的天色,輕聲道:「過後你去宮中,若是有人問起福晉的身體,你隻裝作不知,不必迴答。」
寧翹想起莊妃當初的別有用心,忙點頭道:「我聽主子爺的。」
多爾袞想了想,還是要點這丫頭兩句,就怕她周全不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如今宮中的爭鬥涉及幾方,利益交錯情勢複雜,但不管如何,外頭的局勢才是能左右聖心的關鍵。
多爾袞湊近了寧翹的耳邊,與她幾近耳語說著朝中機密:「六月以後至明年,朝中打算再對鬆錦用兵。皇上的意思,是這兩年便要拿下鬆錦再行入關。」
「皇上要親征,爺也是要跟著去的。具體章程要看到時候的情形再定。但是這仗一旦打起來,來迴便由不得爺自己決定了。」
這一迴入關便不是襲擾,若能拿下鬆錦四城,那鬆錦防線就算是破了,關外再去攔阻大清的餘力,這一次入關便是奔著爭天下去的。
皇太極一直在按照計劃行事,哪怕是出了這樣多的事情,也沒有拖下太多的進程,而要爭天下,除了八旗和察哈爾三旗之外,還需要蒙古的騎兵,尤其是科爾沁騎兵的支持。
至少在幾年以內,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榮光不會因為宸妃的隕落而消散。
現在又有了個衍慶宮德妃,而皇後永遠都是皇後,有皇後在,永福宮莊妃就隻會禁足,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懲罰,她還是九阿哥的生母,誰又能斷定皇子阿哥們現在的前程呢?
多爾袞不希望福晉有事的原因也在這裏。畢竟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人,此時不宜因為她的安危再多生事端。
多爾袞的聲音隻有寧翹一人聽得見:「也就是這一兩年內,爺就會復親王爵位。」
他不可能永遠都是郡王的。不說旁人,但說兩白旗的將士們就不會答應。
何況他多年經營,別的旗中也並非沒有心向睿親王的人,隻濟爾哈朗一人為親王爵,是無法服眾的。
寧翹聽著,心知這是必然的。無論怎麽發展,大清都是一定會入關的,這是勢不可擋的。
但是具體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她現在心裏也沒底了。
多爾袞的忠告她也聽明白了。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內部爭鬥不休,而皇太極那裏不管抱有什麽樣的看法,都是不可能與科爾沁劃清界限的。
「可是皇上的身體……」這是個比福晉的身體還要敏感的話題。
寧翹本來不該提起的。可是多爾袞將這樣的事情都與她說了,她心中實在是怕皇太極的身體會撐不住,甚至撐不到兩年。
畢竟莊妃是個心狠手辣的人。
她能對宸妃下手,若將她惹急了,難道還不能對皇太極下手嗎?隻是莊妃這事沒有證據,寧翹也不能貿然說出來。
若是為了九阿哥的前程,莊妃不顧一切的就是下手了呢?
宸妃去世的時候皇太極是陪在身邊的。這樣好,自然也是不好的。
不曾親眼目睹是遺憾和耿耿於懷,若是親眼目睹經歷生離死別的那一刻,心中的破碎與傷害隻怕是更深的。
皇太極的身體能承受得了嗎?
皇太極若是撐不住,太子人選也未曾定下來,豈不是還未入關就要生亂了?
多爾袞倒不覺得寧翹這話問的有什麽不對的。
現在朝野上下其實明裏暗裏擔心的都是皇上的身體。
畢竟人人都要到宮中哭靈,而皇上的架勢恨不得是要自己隨著宸妃去了。
皇上水米不進幾日,外頭哭靈的又豈能敷衍,隻好一個個的把自己折騰的不像個樣子。
皇上本來就有舊傷,數年調養總是不能好全,為八阿哥的事情又傷了心神,後來再有宸妃和十一阿哥的事情,這麽一折騰,在多爾袞看來,這是又去了半條命。
多爾袞自然沒那個資格去看皇太極的脈案,他也不會特意去打聽這個。
隻是皇太極的模樣,總是叫他想起一些很久遠的事情。
那還是他年少的時候。甚至那會兒還隻是個和碩額真的時候,先帝臨去前身體不好,就也是皇太極這個模樣,也是因為舊傷,又為許多事耗損心神,不兩年就去世了。
寧翹提起這個,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這個,而是一旦皇太極去世,接下來的帝位落在誰的身上,這才是關鍵的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蒙醫的話比這個嚴重許多。
福晉其實也就比多爾袞大了兩歲,但如今的身體真的是叫她自己折騰的差多了。
蒙醫說福晉的這個病唯有吃藥和養性才能控製,而且還隻是控製不繼續嚴重,如果想要完全的治癒是很難的,需要數年光陰。
而若是惡化的話,那就很快了。幾乎不幾年的時間就會出事。因為發病後是非常疼的,吃藥隻能緩解一時,後續如果福晉不配合的話,可能病情就會加重,然後就會出問題。
最後疼死都是有可能的。
多爾袞是福晉有意見,但也不願意見到自己的福晉就這麽沒了。
若福晉就這幾年沒了,怕是宮中立刻就要盯上這個位置。
他現在還不能完全的決定自己福晉的人選。有時候為了前程不得不妥協。宮裏的爭鬥已經十分殘酷,福晉留著總是好的,若再有個新的來,莫說多爾袞這裏難以接受,就怕宮裏有心人要對小丫頭下手了。
多爾袞看著外頭亮起來的天色,輕聲道:「過後你去宮中,若是有人問起福晉的身體,你隻裝作不知,不必迴答。」
寧翹想起莊妃當初的別有用心,忙點頭道:「我聽主子爺的。」
多爾袞想了想,還是要點這丫頭兩句,就怕她周全不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如今宮中的爭鬥涉及幾方,利益交錯情勢複雜,但不管如何,外頭的局勢才是能左右聖心的關鍵。
多爾袞湊近了寧翹的耳邊,與她幾近耳語說著朝中機密:「六月以後至明年,朝中打算再對鬆錦用兵。皇上的意思,是這兩年便要拿下鬆錦再行入關。」
「皇上要親征,爺也是要跟著去的。具體章程要看到時候的情形再定。但是這仗一旦打起來,來迴便由不得爺自己決定了。」
這一迴入關便不是襲擾,若能拿下鬆錦四城,那鬆錦防線就算是破了,關外再去攔阻大清的餘力,這一次入關便是奔著爭天下去的。
皇太極一直在按照計劃行事,哪怕是出了這樣多的事情,也沒有拖下太多的進程,而要爭天下,除了八旗和察哈爾三旗之外,還需要蒙古的騎兵,尤其是科爾沁騎兵的支持。
至少在幾年以內,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榮光不會因為宸妃的隕落而消散。
現在又有了個衍慶宮德妃,而皇後永遠都是皇後,有皇後在,永福宮莊妃就隻會禁足,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懲罰,她還是九阿哥的生母,誰又能斷定皇子阿哥們現在的前程呢?
多爾袞不希望福晉有事的原因也在這裏。畢竟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人,此時不宜因為她的安危再多生事端。
多爾袞的聲音隻有寧翹一人聽得見:「也就是這一兩年內,爺就會復親王爵位。」
他不可能永遠都是郡王的。不說旁人,但說兩白旗的將士們就不會答應。
何況他多年經營,別的旗中也並非沒有心向睿親王的人,隻濟爾哈朗一人為親王爵,是無法服眾的。
寧翹聽著,心知這是必然的。無論怎麽發展,大清都是一定會入關的,這是勢不可擋的。
但是具體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她現在心裏也沒底了。
多爾袞的忠告她也聽明白了。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內部爭鬥不休,而皇太極那裏不管抱有什麽樣的看法,都是不可能與科爾沁劃清界限的。
「可是皇上的身體……」這是個比福晉的身體還要敏感的話題。
寧翹本來不該提起的。可是多爾袞將這樣的事情都與她說了,她心中實在是怕皇太極的身體會撐不住,甚至撐不到兩年。
畢竟莊妃是個心狠手辣的人。
她能對宸妃下手,若將她惹急了,難道還不能對皇太極下手嗎?隻是莊妃這事沒有證據,寧翹也不能貿然說出來。
若是為了九阿哥的前程,莊妃不顧一切的就是下手了呢?
宸妃去世的時候皇太極是陪在身邊的。這樣好,自然也是不好的。
不曾親眼目睹是遺憾和耿耿於懷,若是親眼目睹經歷生離死別的那一刻,心中的破碎與傷害隻怕是更深的。
皇太極的身體能承受得了嗎?
皇太極若是撐不住,太子人選也未曾定下來,豈不是還未入關就要生亂了?
多爾袞倒不覺得寧翹這話問的有什麽不對的。
現在朝野上下其實明裏暗裏擔心的都是皇上的身體。
畢竟人人都要到宮中哭靈,而皇上的架勢恨不得是要自己隨著宸妃去了。
皇上水米不進幾日,外頭哭靈的又豈能敷衍,隻好一個個的把自己折騰的不像個樣子。
皇上本來就有舊傷,數年調養總是不能好全,為八阿哥的事情又傷了心神,後來再有宸妃和十一阿哥的事情,這麽一折騰,在多爾袞看來,這是又去了半條命。
多爾袞自然沒那個資格去看皇太極的脈案,他也不會特意去打聽這個。
隻是皇太極的模樣,總是叫他想起一些很久遠的事情。
那還是他年少的時候。甚至那會兒還隻是個和碩額真的時候,先帝臨去前身體不好,就也是皇太極這個模樣,也是因為舊傷,又為許多事耗損心神,不兩年就去世了。
寧翹提起這個,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這個,而是一旦皇太極去世,接下來的帝位落在誰的身上,這才是關鍵的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