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低聲道:「皇上不許人打擾,也不見任何人,更不許將宸妃娘娘火化。便是這樣做法事也有些時日了。這會兒是天氣不熱,可若是再有些時日也是放不住的。我勸不動,你去試試吧。」
「別的都可以放一放,就是這政務和軍務,是真的不能再拖了。」
門口守著的兩黃旗兵士誰都不認,隻認聖旨,這是隻對皇太極忠心的人,哪怕是皇後來了,皇太極說不見,兩黃旗的兵士也不會將皇後放進去的。
若非如此,濟爾哈朗早就進去了。
多爾袞是和碩親王,與濟爾哈朗的品級是一樣的,哪怕如今排序和濟爾哈朗有時候先有時候在後麵,但在眾人眼中,到底還是多爾袞的身份更為尊貴一些。
畢竟為了追封孝烈皇後,就連代善都隻能撂下差事迴府了。在眾人眼裏,多爾袞將來就是接替代善的人,而濟爾哈朗隻是皇太極扶持起來的。濟爾哈朗的出身比不得多爾袞這個先帝正宗的皇子。
即便如此,兩黃旗的兵士也不會讓多爾袞進去的。
多爾袞看了濟爾哈朗一眼,濟爾哈朗心裏發毛:「怎麽了?」
多爾袞問他:「你隨我去嗎?」
濟爾哈朗道:「我就不去了。皇上煩我,隻要瞧見我過去,就會叫兩黃旗的人把我轟出去。」
要不然濟爾哈朗也不至於急成這個樣子了。
而且濟爾哈朗也怕他過去耽誤了多爾袞,若是牽連多爾袞也不能進去了,那就真的沒有指望了。
兩黃旗的人是皇太極特意調過來的,就是煩透了似濟爾哈朗這樣的人總是跑來勸他。
外頭有皇後約束,兩黃旗的侍衛也不能在關雎宮外隨意走動,這樣就杜絕了他們在宮中生亂的可能。
關雎宮的法事是日夜不休的,隻不過人總是撐不過多少個日夜的,一撥一撥的換人來做,關雎宮裏從前伺候的奴才們也都跪在外頭,皇太極身邊不許人伺候,伺候他的人也都跪在門廊外頭。
他就在裏頭,一個人陪著宸妃的屍身靜坐,已是一天一夜水米未進了。
這些事濟爾哈朗不敢寫在書信上,都是見到多爾袞後,直接同多爾袞講的。
據濟爾哈朗所說,皇太極現在還是會嘔血,但是時間上不是固定的,也沒有之前那麽頻繁的。但具體的情形如何,因為外頭進不去關雎宮中,其實也就知道的不那麽清楚了。
濟爾哈朗希望多爾袞能將皇太極勸出來。
其實兩黃旗的侍衛又何嚐不知道這些呢?他們自然也是心裏不願意見到皇上如此的,可他們是天子自將的兩黃旗,就是該時時刻刻服從主子的,因此口不能言,隻能服從主子的命令。
多爾袞走到侍衛們跟前,將帽子摘取下來,就露出了他原本的模樣。
兩黃旗的侍衛們當然知道睿親王此刻應在鬆錦之地屯田的,怎麽會出現在盛京呢?
但他們職責所在,這不是他們該管的事情。
就在多爾袞將要踏入宮門的時候,侍衛們將多爾袞攔下了。
「王爺見諒。皇上有令,任何人都不能進去。」
多爾袞微微動了動眉峰,止步不前,卻望著他們道:「你們進去稟報一聲。就與皇上說,鄭親王見皇上久處關雎宮不出,心中擔心,便寫了數封書信給本王,說是盛京要亂了。本王無詔迴京護駕,不見到皇上,本王就要直接衝進去了。」
幾個侍衛麵麵相覷,誰也不敢進去迴這個話。
這話太……大逆不道,也太……桀驁不馴了。定會惹怒皇上的。
多爾袞倒是想好了,他此次迴來沒有要進宮的打算,可既然這會兒進來了,總不能他一個人什麽都擔著的,濟爾哈朗這都出頭了,也不可能再縮迴去了,多爾袞這會兒不把他拿出來用一用那就太可惜了。
本來濟爾哈朗也沒走,就在那大柱子後頭站著呢,不過離這兒有些遠,多爾袞在這裏說什麽,那邊是聽不到的。
皇太極在內室靜坐,便是兩黃旗的侍衛也不敢就這麽闖進去。隻能將話傳給門廊下跪著的內侍,再由內侍去說給皇太極聽。
聽的皇太極身邊伺候的貼身內侍心裏叫苦不迭。這可是個掉腦袋的活兒,怎麽就給他攤上了呢?
可又不敢不傳。別人倒也罷了,哪怕是鄭親王來了也是講道理的。偏偏睿親王的這個性子,那就是沒人能降服得住,要是真的闖進來了,那還得了。
內侍跪在門前將話一句一句往裏傳了。
等了半晌,聽見裏頭一句:「叫他滾進來。」
聲音不算大,但氣勢很足,倒是很像平日裏的皇上了。這內侍也不知怎麽的,倒是心裏有些酸澀的想哭,莫名的有些感念睿親王。
皇太極倒不是生氣,就是聽了有些心煩。
旁人鬧就罷了,怎麽多爾袞還跑迴來鬧?濟爾哈朗叫他迴來的?
鬆錦屯田練兵正是要緊的時候,叫他迴來做什麽?
皇太極垂目坐在那裏,瞧著床榻上栩栩如生的宸妃模樣,心中莫名悲涼,又莫名燥熱。這樣的感覺他太熟悉了。
將隨身的絹帕拿出來放在嘴邊,過一會兒拿下來,不必看都知道上頭必然又有一點鮮紅。
多爾袞迴來了,他不能不見的。濟爾哈朗倒也罷了,多爾袞若不見他,他是真有可能闖進來的。
兩黃旗的侍衛忠於皇上,必會拚死阻攔,皇太極不願意看見這一幕。何況,也沒有必要鬧到這一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別的都可以放一放,就是這政務和軍務,是真的不能再拖了。」
門口守著的兩黃旗兵士誰都不認,隻認聖旨,這是隻對皇太極忠心的人,哪怕是皇後來了,皇太極說不見,兩黃旗的兵士也不會將皇後放進去的。
若非如此,濟爾哈朗早就進去了。
多爾袞是和碩親王,與濟爾哈朗的品級是一樣的,哪怕如今排序和濟爾哈朗有時候先有時候在後麵,但在眾人眼中,到底還是多爾袞的身份更為尊貴一些。
畢竟為了追封孝烈皇後,就連代善都隻能撂下差事迴府了。在眾人眼裏,多爾袞將來就是接替代善的人,而濟爾哈朗隻是皇太極扶持起來的。濟爾哈朗的出身比不得多爾袞這個先帝正宗的皇子。
即便如此,兩黃旗的兵士也不會讓多爾袞進去的。
多爾袞看了濟爾哈朗一眼,濟爾哈朗心裏發毛:「怎麽了?」
多爾袞問他:「你隨我去嗎?」
濟爾哈朗道:「我就不去了。皇上煩我,隻要瞧見我過去,就會叫兩黃旗的人把我轟出去。」
要不然濟爾哈朗也不至於急成這個樣子了。
而且濟爾哈朗也怕他過去耽誤了多爾袞,若是牽連多爾袞也不能進去了,那就真的沒有指望了。
兩黃旗的人是皇太極特意調過來的,就是煩透了似濟爾哈朗這樣的人總是跑來勸他。
外頭有皇後約束,兩黃旗的侍衛也不能在關雎宮外隨意走動,這樣就杜絕了他們在宮中生亂的可能。
關雎宮的法事是日夜不休的,隻不過人總是撐不過多少個日夜的,一撥一撥的換人來做,關雎宮裏從前伺候的奴才們也都跪在外頭,皇太極身邊不許人伺候,伺候他的人也都跪在門廊外頭。
他就在裏頭,一個人陪著宸妃的屍身靜坐,已是一天一夜水米未進了。
這些事濟爾哈朗不敢寫在書信上,都是見到多爾袞後,直接同多爾袞講的。
據濟爾哈朗所說,皇太極現在還是會嘔血,但是時間上不是固定的,也沒有之前那麽頻繁的。但具體的情形如何,因為外頭進不去關雎宮中,其實也就知道的不那麽清楚了。
濟爾哈朗希望多爾袞能將皇太極勸出來。
其實兩黃旗的侍衛又何嚐不知道這些呢?他們自然也是心裏不願意見到皇上如此的,可他們是天子自將的兩黃旗,就是該時時刻刻服從主子的,因此口不能言,隻能服從主子的命令。
多爾袞走到侍衛們跟前,將帽子摘取下來,就露出了他原本的模樣。
兩黃旗的侍衛們當然知道睿親王此刻應在鬆錦之地屯田的,怎麽會出現在盛京呢?
但他們職責所在,這不是他們該管的事情。
就在多爾袞將要踏入宮門的時候,侍衛們將多爾袞攔下了。
「王爺見諒。皇上有令,任何人都不能進去。」
多爾袞微微動了動眉峰,止步不前,卻望著他們道:「你們進去稟報一聲。就與皇上說,鄭親王見皇上久處關雎宮不出,心中擔心,便寫了數封書信給本王,說是盛京要亂了。本王無詔迴京護駕,不見到皇上,本王就要直接衝進去了。」
幾個侍衛麵麵相覷,誰也不敢進去迴這個話。
這話太……大逆不道,也太……桀驁不馴了。定會惹怒皇上的。
多爾袞倒是想好了,他此次迴來沒有要進宮的打算,可既然這會兒進來了,總不能他一個人什麽都擔著的,濟爾哈朗這都出頭了,也不可能再縮迴去了,多爾袞這會兒不把他拿出來用一用那就太可惜了。
本來濟爾哈朗也沒走,就在那大柱子後頭站著呢,不過離這兒有些遠,多爾袞在這裏說什麽,那邊是聽不到的。
皇太極在內室靜坐,便是兩黃旗的侍衛也不敢就這麽闖進去。隻能將話傳給門廊下跪著的內侍,再由內侍去說給皇太極聽。
聽的皇太極身邊伺候的貼身內侍心裏叫苦不迭。這可是個掉腦袋的活兒,怎麽就給他攤上了呢?
可又不敢不傳。別人倒也罷了,哪怕是鄭親王來了也是講道理的。偏偏睿親王的這個性子,那就是沒人能降服得住,要是真的闖進來了,那還得了。
內侍跪在門前將話一句一句往裏傳了。
等了半晌,聽見裏頭一句:「叫他滾進來。」
聲音不算大,但氣勢很足,倒是很像平日裏的皇上了。這內侍也不知怎麽的,倒是心裏有些酸澀的想哭,莫名的有些感念睿親王。
皇太極倒不是生氣,就是聽了有些心煩。
旁人鬧就罷了,怎麽多爾袞還跑迴來鬧?濟爾哈朗叫他迴來的?
鬆錦屯田練兵正是要緊的時候,叫他迴來做什麽?
皇太極垂目坐在那裏,瞧著床榻上栩栩如生的宸妃模樣,心中莫名悲涼,又莫名燥熱。這樣的感覺他太熟悉了。
將隨身的絹帕拿出來放在嘴邊,過一會兒拿下來,不必看都知道上頭必然又有一點鮮紅。
多爾袞迴來了,他不能不見的。濟爾哈朗倒也罷了,多爾袞若不見他,他是真有可能闖進來的。
兩黃旗的侍衛忠於皇上,必會拚死阻攔,皇太極不願意看見這一幕。何況,也沒有必要鬧到這一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