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搬當然是不成的,但用一用規格總是沒關係的。
皇太極不是嫌不夠隆重麽。那就把人家的拿來改了再用,達不到的地方就略去,總是能滿足皇太極的心願的。
這會兒皇太極和宮裏的娘娘們已經迴到盛京宮中了。
距離十一阿哥的滿月也沒有幾日了。
可是章程始終定不下來,也不怨多爾袞這樣辦事雷厲風行的人都忍不住心內不爽快了。
多爾袞來崇政殿見皇太極時,濟爾哈朗多鐸都是在的。還有兩三個很得皇太極重用的大臣都是在的。多爾袞看了一下,都是支持十一阿哥做皇太子的人,也都是漢人。
多爾袞這月餘見皇太極,原本添了十一阿哥後,皇太極的精神還是挺好的。就好像是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似的。
但這後半個月再見皇太極,卻覺得像是腐蝕了的木頭揭開了麵紗,到底還是露出了蒼老的痕跡。
多爾袞知道,皇太極身上的舊傷要比他多得多,瞧著是好的,但因為年紀漸漸大上去,總會叫人察覺出一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就好像與宸妃同生同悲,哪怕有一點點的不如意,都會反應在皇太極的狀態之上。
多爾袞有時候便在想,似他四哥這樣熱烈的感情,用情至深後,便是這樣的嗎?
見人都來齊了。
皇太極也不繞彎子了,直接瞧了幾人一眼,目光最終落在多爾袞的身上。
「朕要在十一阿哥滿月當日冊立他為皇太子。待朕百年後,即皇帝位。」
這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還是叫幾個人都震了一下。
繈褓之中就立皇太子,這該是何等的恩寵殊榮啊。
外頭如今雖有諸多傳言,但因為皇太極這邊沒有明確的表示,所以反對的人也不能直接到皇太極跟前說什麽。
不過是在外頭議論,但有他們幾個在,也就是從前的老人在嘀咕。
可一旦要是立太子的聖旨宣下來,那幾乎就可以預見了,反對的奏本一同會像雪片似的飛到皇太極的案頭。
不知那樣的場景底下,皇太極能不能抵擋得住呢?
他們可以節製兩黃旗兩藍旗兩白旗的佐領不出來鬧事,可兩紅旗呢?
那些曾經跟著先帝打天下的人,也並不是都死絕了的。這樣委屈八旗女真舊部的人,王爺們肯用心,底下的人未必願意呢?
更何況在多爾袞的心裏,從未答應將追封他額娘與支持十一阿哥做同等的交換。
追封他的額娘,這原就該是他們應當的。
見幾個人都不說話,皇太極道:「怎麽,你們都不願意?」
濟爾哈朗不說話,多鐸隻管望著多爾袞。
多爾袞從弟弟眼裏隱隱看見那麽一絲絲的不服氣。
他心裏輕嘆一聲,這要是叫多鐸迴話,怕是一句話就能把皇上撅迴去。
就這個事,多爾袞與多鐸私底下兄弟兩個是談過的。
多鐸不願意支持十一阿哥。哪怕是作為交換,多鐸也是不願意的。
他倒是沒有誤會多爾袞,從前就是因為不能明說,導致兄弟三個之間有誤會才以至於關係生疏了一段時間。
如今的境況自然是比當初好多了,多爾袞也就將心裏的想法與多鐸說了一下。
這件事未必是無利可圖的。
為了不讓十一阿哥做皇太子,八旗女真舊部必然是要尋一個倚仗的,多爾袞這時候肯定會獲得更多的依靠和依附。
這八旗看似就這麽幾個旗主,但實際上內裏若是深究下去,就好似在正黃旗的阿巴泰,還有多鐸的側福晉佟佳氏的家裏,這些人是不是忠於皇太極,還兩說呢。
這十一阿哥和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能走上高位,能不能守得住高位,守到最後,誰也不知道。
多鐸能理解多爾袞的想法,但豫親王年輕氣盛,可不會凡事按照多爾袞的想法來。豫親王在某些事情上,隻要不關乎影響大局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多爾袞也不會幹涉自己弟弟的想法。
但這時候,也不會讓親弟弟去出頭挨罵。
多爾袞道:「皇上的意思,是十一阿哥滿月禮的當天就要舉辦冊立太子的儀式?」
多爾袞這一問,連濟爾哈朗都麵露難色了。
十一阿哥的滿月一直都是多爾袞在預備的。
濟爾哈朗知道,這章程規格一直都是超過所有皇子的,但也還是基於滿月的章程在擬。這真要是在當日冊立皇太子,那立太子的典禮儀式是一點都沒有準備的。
倉促之間,這幾天時間裏,到哪裏去變出來呢?
皇上這會兒是不是太過於著急了?
而且十一阿哥還這樣小,有些需要太子本人來完成的事情,這麽小的十一阿哥又如何能完成呢?
難道要奶娘抱著十一阿哥升座接受眾臣朝拜?又或者是宸妃來完成?
一時濟爾哈朗都覺得有些焦頭爛額。
十一阿哥將來必定比八阿哥尊貴,甚至一定會成為太子的這件事,濟爾哈朗是從來沒有懷疑過的。
皇上於他有大恩,在這樣的事情上,濟爾哈朗也是不願意沾染太深的。都是皇上說什麽就是什麽。可是這麽著急就非要立十一阿哥為皇太子,濟爾哈朗就覺得是不是太過著急了,還有許多的事情沒有準備,濟爾哈朗忍不住看向多爾袞,就希望多爾袞能勸一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皇太極不是嫌不夠隆重麽。那就把人家的拿來改了再用,達不到的地方就略去,總是能滿足皇太極的心願的。
這會兒皇太極和宮裏的娘娘們已經迴到盛京宮中了。
距離十一阿哥的滿月也沒有幾日了。
可是章程始終定不下來,也不怨多爾袞這樣辦事雷厲風行的人都忍不住心內不爽快了。
多爾袞來崇政殿見皇太極時,濟爾哈朗多鐸都是在的。還有兩三個很得皇太極重用的大臣都是在的。多爾袞看了一下,都是支持十一阿哥做皇太子的人,也都是漢人。
多爾袞這月餘見皇太極,原本添了十一阿哥後,皇太極的精神還是挺好的。就好像是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似的。
但這後半個月再見皇太極,卻覺得像是腐蝕了的木頭揭開了麵紗,到底還是露出了蒼老的痕跡。
多爾袞知道,皇太極身上的舊傷要比他多得多,瞧著是好的,但因為年紀漸漸大上去,總會叫人察覺出一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就好像與宸妃同生同悲,哪怕有一點點的不如意,都會反應在皇太極的狀態之上。
多爾袞有時候便在想,似他四哥這樣熱烈的感情,用情至深後,便是這樣的嗎?
見人都來齊了。
皇太極也不繞彎子了,直接瞧了幾人一眼,目光最終落在多爾袞的身上。
「朕要在十一阿哥滿月當日冊立他為皇太子。待朕百年後,即皇帝位。」
這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還是叫幾個人都震了一下。
繈褓之中就立皇太子,這該是何等的恩寵殊榮啊。
外頭如今雖有諸多傳言,但因為皇太極這邊沒有明確的表示,所以反對的人也不能直接到皇太極跟前說什麽。
不過是在外頭議論,但有他們幾個在,也就是從前的老人在嘀咕。
可一旦要是立太子的聖旨宣下來,那幾乎就可以預見了,反對的奏本一同會像雪片似的飛到皇太極的案頭。
不知那樣的場景底下,皇太極能不能抵擋得住呢?
他們可以節製兩黃旗兩藍旗兩白旗的佐領不出來鬧事,可兩紅旗呢?
那些曾經跟著先帝打天下的人,也並不是都死絕了的。這樣委屈八旗女真舊部的人,王爺們肯用心,底下的人未必願意呢?
更何況在多爾袞的心裏,從未答應將追封他額娘與支持十一阿哥做同等的交換。
追封他的額娘,這原就該是他們應當的。
見幾個人都不說話,皇太極道:「怎麽,你們都不願意?」
濟爾哈朗不說話,多鐸隻管望著多爾袞。
多爾袞從弟弟眼裏隱隱看見那麽一絲絲的不服氣。
他心裏輕嘆一聲,這要是叫多鐸迴話,怕是一句話就能把皇上撅迴去。
就這個事,多爾袞與多鐸私底下兄弟兩個是談過的。
多鐸不願意支持十一阿哥。哪怕是作為交換,多鐸也是不願意的。
他倒是沒有誤會多爾袞,從前就是因為不能明說,導致兄弟三個之間有誤會才以至於關係生疏了一段時間。
如今的境況自然是比當初好多了,多爾袞也就將心裏的想法與多鐸說了一下。
這件事未必是無利可圖的。
為了不讓十一阿哥做皇太子,八旗女真舊部必然是要尋一個倚仗的,多爾袞這時候肯定會獲得更多的依靠和依附。
這八旗看似就這麽幾個旗主,但實際上內裏若是深究下去,就好似在正黃旗的阿巴泰,還有多鐸的側福晉佟佳氏的家裏,這些人是不是忠於皇太極,還兩說呢。
這十一阿哥和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能走上高位,能不能守得住高位,守到最後,誰也不知道。
多鐸能理解多爾袞的想法,但豫親王年輕氣盛,可不會凡事按照多爾袞的想法來。豫親王在某些事情上,隻要不關乎影響大局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多爾袞也不會幹涉自己弟弟的想法。
但這時候,也不會讓親弟弟去出頭挨罵。
多爾袞道:「皇上的意思,是十一阿哥滿月禮的當天就要舉辦冊立太子的儀式?」
多爾袞這一問,連濟爾哈朗都麵露難色了。
十一阿哥的滿月一直都是多爾袞在預備的。
濟爾哈朗知道,這章程規格一直都是超過所有皇子的,但也還是基於滿月的章程在擬。這真要是在當日冊立皇太子,那立太子的典禮儀式是一點都沒有準備的。
倉促之間,這幾天時間裏,到哪裏去變出來呢?
皇上這會兒是不是太過於著急了?
而且十一阿哥還這樣小,有些需要太子本人來完成的事情,這麽小的十一阿哥又如何能完成呢?
難道要奶娘抱著十一阿哥升座接受眾臣朝拜?又或者是宸妃來完成?
一時濟爾哈朗都覺得有些焦頭爛額。
十一阿哥將來必定比八阿哥尊貴,甚至一定會成為太子的這件事,濟爾哈朗是從來沒有懷疑過的。
皇上於他有大恩,在這樣的事情上,濟爾哈朗也是不願意沾染太深的。都是皇上說什麽就是什麽。可是這麽著急就非要立十一阿哥為皇太子,濟爾哈朗就覺得是不是太過著急了,還有許多的事情沒有準備,濟爾哈朗忍不住看向多爾袞,就希望多爾袞能勸一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