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清穿之四阿哥的團寵日常 作者:山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他們終究是高估胤禛了,即便身份再怎麽轉變,他依舊還是那副單純的樣子。
不過這才是他們熟知的四哥/四弟呀。
(正文完)
第116章 番外一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胤礽他們眼下正是該建功立業,一展抱負的大好年華,自己忙了大半輩子,也是時候該轉幕後,把重任交給他們了。
康熙四十三年,為操勞了大半生的康熙帝,讓位於太子胤礽,自己則是帶上他的一眾嬪妃,跑到頤和園當起了逍遙自在的太上皇。
胤礽繼承皇位後,一改康熙以收復為主的擴張方法,而是打著收復的旗號,對外進行擴張。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收復的地方,到底真的是大清的失地,還是假的是大清的失地,就顯得也沒那麽重要了。
他任命胤褆為大將軍王,別看胤褆日常做事虎了吧唧,可在行軍打仗上,卻是無人能敵。
有他這麽一個戰無不勝的大將軍王在,胤礽的擴張之路,走的尤為順利。
不過胤礽知道凡戰役,不論大小,不論勝負,首當其衝受到傷害的,就是那群無辜的百姓。
胤礽秉承仁愛治國,因而他並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他選的不外乎是一些挑釁大清,危害大清子民的部落。
他優待俘虜,厚待家園被侵害的百姓,甚至還會從國庫中撥出銀兩,替他們重建家園。
即便如此,還是嚇得周邊部落瑟瑟發抖。
別說是騷/擾大清邊境了,就算是巡邏踩到大清的地界,都得站在那裏說聲對不起,自己不是故意的,生怕惹得胤礽一個不小心,就把他們給滅族了。
胤礽威懾在外,大清邊境可謂祥和至極,
不同於胤褆的用兵如神,胤礽的賢明果決,胤祉更喜歡和書籍打交道。
他和七阿哥胤祐,為那些如同胤祐一般,被上天親吻過的孩子,創辦了一所學堂,讓他們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能夠讀書寫字。
每年的春天,胤祉還會派人在京中開設書會,供那些窮苦百姓家的孩子,過來免費讀書。
胤祺和胤禩這兩個相看兩厭的人,最後反倒成了親密無間的好兄弟。
他們帶著混世魔王十阿哥胤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負責搗蛋,把那些心存不軌的大臣,攪和的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九阿哥胤禟醉心賺錢,大清派往各地的商隊,被交由他管理。在他的管理下,商隊每年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而十三阿哥胤祥與十四阿哥胤禎呢。
一個不愛朝堂上的是是非非,隻愛策馬,遊玩兒四方。祥瑞的名頭,可沒少幫他的忙,對於他的行為,胤礽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隨他去了。
另一個,跟著烏雅氏整日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還真別說,那些東西對大清日後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幫助。
至於胤禛,則是充當粘合劑,把性情不一的崽崽們,緊密粘合在一起,共同打造他們理想中的家園,大清也在他們的共同治理下,變得愈發繁榮昌盛。
隻是……
一聲聲嘆息,從吏部傳出。
理不完,根本理不完。
胤祺頹廢的趴在桌子上,幸好他不是皇帝,不然連個懶都不能偷,長此以往,還不得累死在龍案上。
對啊,他不是皇帝,他可以偷懶!
胤祺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騰得一下,坐直身子,嚇了旁邊的胤禩一大跳。
「五哥,說吧,哪家倒黴催的大臣,又被你盯上了,我們找個日子,帶上十弟一起。」
胤祺砸吧了一下嘴,「大臣的事先放一邊,我這兒有一良策,八弟想不想聽?」
「就你?」胤禩鄙夷的看向胤祺,明顯是不信胤祺的話。
「怎麽?不可以嗎?八弟你少瞧不起人了,我還就給你說了,我這計策一般人,肯定想不出來了。」
這點胤禩認同,不然胤祺也不會每次都把那些大臣家裏,攪和的天翻地覆。
胤禩道:「說吧,五哥又想去幹什麽好事兒了?」
胤祺想了想,確實是件好事,還是件天大的好事,他沒有反駁胤禩,而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忙了這麽久,想必八弟也累了,我這裏我這辦法,可以讓我們得到一個短暫的休息。」
一聽能休息,胤禩瞬間來了興致,他挑眉問道:「五哥說來聽聽,怎麽個短暫休息法?」
胤祺清了清嗓子,可謂派頭十足,「我們可以去給汗阿瑪和額娘他們進孝心,二哥他再怎麽專橫跋扈,也不好不讓我們盡孝道吧。」
胤禩點點頭,「聽起來不錯,五哥繼續。」
「政務每天都會有新的,二哥不會允許它們一直被堆積在這裏。你說,我們走後二哥是不是得找別人處理,堆積在那裏的政務?」
胤禩思索著說:「好像是這樣的。」他把這辦法在腦子裏狠狠琢磨了一番,旋即驚喜的睜大雙眼,「五哥,沒準真能行,沒想到啊,你也有靠譜的一麵啊!」
胤祺不樂意了,「什麽叫我也有靠譜的一麵,我一直都很靠譜的好不好。」
「好好好。」胤禩笑著的應和了兩句,然後拉著胤祺的胳膊,就要朝屋外走,「我們快點兒把這個好主意,告訴給四哥他們。如果全票通過,那麽我們立馬動身,前往頤和園,把這一堆政務全部留給二哥去頭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不過這才是他們熟知的四哥/四弟呀。
(正文完)
第116章 番外一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胤礽他們眼下正是該建功立業,一展抱負的大好年華,自己忙了大半輩子,也是時候該轉幕後,把重任交給他們了。
康熙四十三年,為操勞了大半生的康熙帝,讓位於太子胤礽,自己則是帶上他的一眾嬪妃,跑到頤和園當起了逍遙自在的太上皇。
胤礽繼承皇位後,一改康熙以收復為主的擴張方法,而是打著收復的旗號,對外進行擴張。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收復的地方,到底真的是大清的失地,還是假的是大清的失地,就顯得也沒那麽重要了。
他任命胤褆為大將軍王,別看胤褆日常做事虎了吧唧,可在行軍打仗上,卻是無人能敵。
有他這麽一個戰無不勝的大將軍王在,胤礽的擴張之路,走的尤為順利。
不過胤礽知道凡戰役,不論大小,不論勝負,首當其衝受到傷害的,就是那群無辜的百姓。
胤礽秉承仁愛治國,因而他並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他選的不外乎是一些挑釁大清,危害大清子民的部落。
他優待俘虜,厚待家園被侵害的百姓,甚至還會從國庫中撥出銀兩,替他們重建家園。
即便如此,還是嚇得周邊部落瑟瑟發抖。
別說是騷/擾大清邊境了,就算是巡邏踩到大清的地界,都得站在那裏說聲對不起,自己不是故意的,生怕惹得胤礽一個不小心,就把他們給滅族了。
胤礽威懾在外,大清邊境可謂祥和至極,
不同於胤褆的用兵如神,胤礽的賢明果決,胤祉更喜歡和書籍打交道。
他和七阿哥胤祐,為那些如同胤祐一般,被上天親吻過的孩子,創辦了一所學堂,讓他們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能夠讀書寫字。
每年的春天,胤祉還會派人在京中開設書會,供那些窮苦百姓家的孩子,過來免費讀書。
胤祺和胤禩這兩個相看兩厭的人,最後反倒成了親密無間的好兄弟。
他們帶著混世魔王十阿哥胤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負責搗蛋,把那些心存不軌的大臣,攪和的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九阿哥胤禟醉心賺錢,大清派往各地的商隊,被交由他管理。在他的管理下,商隊每年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而十三阿哥胤祥與十四阿哥胤禎呢。
一個不愛朝堂上的是是非非,隻愛策馬,遊玩兒四方。祥瑞的名頭,可沒少幫他的忙,對於他的行為,胤礽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隨他去了。
另一個,跟著烏雅氏整日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還真別說,那些東西對大清日後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幫助。
至於胤禛,則是充當粘合劑,把性情不一的崽崽們,緊密粘合在一起,共同打造他們理想中的家園,大清也在他們的共同治理下,變得愈發繁榮昌盛。
隻是……
一聲聲嘆息,從吏部傳出。
理不完,根本理不完。
胤祺頹廢的趴在桌子上,幸好他不是皇帝,不然連個懶都不能偷,長此以往,還不得累死在龍案上。
對啊,他不是皇帝,他可以偷懶!
胤祺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騰得一下,坐直身子,嚇了旁邊的胤禩一大跳。
「五哥,說吧,哪家倒黴催的大臣,又被你盯上了,我們找個日子,帶上十弟一起。」
胤祺砸吧了一下嘴,「大臣的事先放一邊,我這兒有一良策,八弟想不想聽?」
「就你?」胤禩鄙夷的看向胤祺,明顯是不信胤祺的話。
「怎麽?不可以嗎?八弟你少瞧不起人了,我還就給你說了,我這計策一般人,肯定想不出來了。」
這點胤禩認同,不然胤祺也不會每次都把那些大臣家裏,攪和的天翻地覆。
胤禩道:「說吧,五哥又想去幹什麽好事兒了?」
胤祺想了想,確實是件好事,還是件天大的好事,他沒有反駁胤禩,而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忙了這麽久,想必八弟也累了,我這裏我這辦法,可以讓我們得到一個短暫的休息。」
一聽能休息,胤禩瞬間來了興致,他挑眉問道:「五哥說來聽聽,怎麽個短暫休息法?」
胤祺清了清嗓子,可謂派頭十足,「我們可以去給汗阿瑪和額娘他們進孝心,二哥他再怎麽專橫跋扈,也不好不讓我們盡孝道吧。」
胤禩點點頭,「聽起來不錯,五哥繼續。」
「政務每天都會有新的,二哥不會允許它們一直被堆積在這裏。你說,我們走後二哥是不是得找別人處理,堆積在那裏的政務?」
胤禩思索著說:「好像是這樣的。」他把這辦法在腦子裏狠狠琢磨了一番,旋即驚喜的睜大雙眼,「五哥,沒準真能行,沒想到啊,你也有靠譜的一麵啊!」
胤祺不樂意了,「什麽叫我也有靠譜的一麵,我一直都很靠譜的好不好。」
「好好好。」胤禩笑著的應和了兩句,然後拉著胤祺的胳膊,就要朝屋外走,「我們快點兒把這個好主意,告訴給四哥他們。如果全票通過,那麽我們立馬動身,前往頤和園,把這一堆政務全部留給二哥去頭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