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清穿之四阿哥的團寵日常 作者:山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起初還有人懷疑,康熙是不是想要磨練施琅的心性,然後委以重用,所以才會在他立下大功後,給了這麽個無足輕重的小官。
施琅剛來時,那是他家裏最熱鬧的時候。
整日都會有不少的富紳官吏,跑到他家中,與他結交。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施琅琅在天津呆了一年,且沒有半點兒要升遷的意思,才算結束。
人們這才知道,施琅早已得罪康熙,礙於他是□□的功臣,不好明著處罰,才給了這麽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
後來前去拜訪施琅的人越來越少,至於施琅自己,也是自甘墮落,破罐子破摔。三兩天的請假不去上值,曾有人把施琅的情況,上奏給康熙,康熙讓他們體恤功臣,不予理睬。皇帝都這樣說了,他們能怎麽辦,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康熙的縱容,導致施琅愈發變本加厲,隨意曠工已是常事,十天半個月不來,也是時有發生,即便他現在一個月不見蹤影,別人都不會覺得奇怪。隻會感嘆,好好一個人才,就這麽一點一點的被荒廢了。
殊不知他們越這樣,康熙越是開心。
別人能看出施琅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康熙又怎麽可能看不出來。
大清缺一支精銳的水師,除施琅之外,康熙實在想不到還有誰,能勝任訓練水師的任務。
可支水師是他的底牌,正如他命明珠悄悄訓練的新型士兵一般,不能被任何人知曉。
一經出世,需得是一鳴驚人,震懾四方。
如果他重用施琅,那麽日後施琅的調遣,勢必會被別人知道,萬一引起洋人的警覺,豈不和康熙的初衷,背道而馳。
但是現如今就不一樣了,康熙用小十年的時間,把施琅徹底變成一個邊緣人物。即使現在把施琅悄悄調離天津,都不會有人察覺。
而且數年的磨練,洗去了施琅身上的浮躁,這對日後的隱秘訓練,無疑是錦上添花。
這一支秘密訓練出來的水師,康熙準備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蟄伏大清,以待來日。另一部分則是扮演成商人,帶著貨物,乘船去往各個國家兜售。
一來可以獲得大量的錢財,順便幫百姓們解決囤積的貨物,二來也能藉機打探他們國家的情況。
至於要賣什麽貨物,這便是胤禛今天要去完成的任務。
天津濱海,又以漕運而興,康熙雖已在別處開放通商口岸,但是每年來天津進行交易的洋人,仍然不在少數。
洋人喜歡什麽,這裏的商販最是清楚,胤禛隻需要找他們挨個問問即可。
侍衛跟在後麵,容易影響胤禛完成任務,於是他便讓侍衛們遠遠跟在後麵,他隻帶著蘇培盛裝作購買物品的客人,和商販聊天,並尋找機會,完成任務。
問了幾家,胤禛發現洋人喜歡的東西,不外乎瓷器、茶葉、絲綢等。餘下的零零散散,都沒這幾樣提及率高。一經對比,胤禛大概也就知道,出海應該賣什麽貨物了。
他命蘇培盛記下這些東西,打算去找胤礽匯合。隻不過還沒走到馬車邊兒,又轉換了方向。
因為眼下天色尚早,胤礽他們肯定不會這麽快談完此等大事,如此一想,胤禛便又準備找一處茶樓,進去喝杯茶,歇歇腳,然後等胤礽身邊的護衛出來尋他,再迴去找胤礽匯合。
可惜最後茶樓沒找到,卻趕上了一場熱門。
胤禛行至一處拐角時,聽見一道陰冷發怒的聲音,從裏麵傳出,「敢搶我的東西,找死。」
胤禛對天發誓,他實在不想插手這場熱鬧,他隻是覺得,從小巷裏飛出的那枚荷包眼熟,想要拿起來查看清楚。
哪曾想,胤禛前腳剛彎下腰,連荷包的邊角還沒碰到,後腳就聽那道陰冷的聲音,從頭頂傳來,「怎麽,你是他的同夥?也想來搶我的東西?」
拾東西的動作一頓,胤禛僵硬抬頭,就見一雙冷漠的眼眸,正直勾勾的盯著他手邊的荷包。
那架勢大有一副,他敢動荷包,下一秒,他的下場,就會如同巷子裏那位彪形壯漢一般。
胤禛趕緊起身,接連後退好幾步,直到拉開和荷包的距離後,才道:「公子誤會了,我隻是想幫你把荷包撿起來,還給你,僅此而已。」
洋人小孩兒冷哼一聲,「最好如此!」他撿起荷包,宛若對待珍寶一般,小心翼翼的放進衣襟裏收好。
似是覺得剛才的幾下不解氣,他又折返迴去,朝大漢身旁狠狠補了好幾腳,才對胤禛說道:「今日你看到的事,最好不要告訴別人,否則我不介意讓你同他一樣,躺在地上。」
這赤裸裸的威脅,蘇培盛當即就不樂意了,想和小孩兒理論,卻被胤禛一把拉住,他用眼神警告蘇培盛,示意蘇培盛不要輕舉妄動,又轉過頭,雙手作輯,朝小孩兒行了一禮,「煩請公子放心,在下一定守口如瓶,不會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小孩兒睨了胤禛一眼,沒有再開口說話。
他縱身一躍,借著牆下的廢棄物品,翻到牆上,隨後在胤禛和蘇培盛的注視下,揚長而去。
蘇培盛憤憤道:「沒想到時至今日,大清的土地竟還有如此囂張的洋人,簡直欺人太甚?主子,我們可要派人追上去。」
胤禛搖搖頭,「他沒傷害我們,隻是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還是不要打草驚蛇,以免誤了太子哥哥的大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施琅剛來時,那是他家裏最熱鬧的時候。
整日都會有不少的富紳官吏,跑到他家中,與他結交。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施琅琅在天津呆了一年,且沒有半點兒要升遷的意思,才算結束。
人們這才知道,施琅早已得罪康熙,礙於他是□□的功臣,不好明著處罰,才給了這麽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
後來前去拜訪施琅的人越來越少,至於施琅自己,也是自甘墮落,破罐子破摔。三兩天的請假不去上值,曾有人把施琅的情況,上奏給康熙,康熙讓他們體恤功臣,不予理睬。皇帝都這樣說了,他們能怎麽辦,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康熙的縱容,導致施琅愈發變本加厲,隨意曠工已是常事,十天半個月不來,也是時有發生,即便他現在一個月不見蹤影,別人都不會覺得奇怪。隻會感嘆,好好一個人才,就這麽一點一點的被荒廢了。
殊不知他們越這樣,康熙越是開心。
別人能看出施琅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康熙又怎麽可能看不出來。
大清缺一支精銳的水師,除施琅之外,康熙實在想不到還有誰,能勝任訓練水師的任務。
可支水師是他的底牌,正如他命明珠悄悄訓練的新型士兵一般,不能被任何人知曉。
一經出世,需得是一鳴驚人,震懾四方。
如果他重用施琅,那麽日後施琅的調遣,勢必會被別人知道,萬一引起洋人的警覺,豈不和康熙的初衷,背道而馳。
但是現如今就不一樣了,康熙用小十年的時間,把施琅徹底變成一個邊緣人物。即使現在把施琅悄悄調離天津,都不會有人察覺。
而且數年的磨練,洗去了施琅身上的浮躁,這對日後的隱秘訓練,無疑是錦上添花。
這一支秘密訓練出來的水師,康熙準備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蟄伏大清,以待來日。另一部分則是扮演成商人,帶著貨物,乘船去往各個國家兜售。
一來可以獲得大量的錢財,順便幫百姓們解決囤積的貨物,二來也能藉機打探他們國家的情況。
至於要賣什麽貨物,這便是胤禛今天要去完成的任務。
天津濱海,又以漕運而興,康熙雖已在別處開放通商口岸,但是每年來天津進行交易的洋人,仍然不在少數。
洋人喜歡什麽,這裏的商販最是清楚,胤禛隻需要找他們挨個問問即可。
侍衛跟在後麵,容易影響胤禛完成任務,於是他便讓侍衛們遠遠跟在後麵,他隻帶著蘇培盛裝作購買物品的客人,和商販聊天,並尋找機會,完成任務。
問了幾家,胤禛發現洋人喜歡的東西,不外乎瓷器、茶葉、絲綢等。餘下的零零散散,都沒這幾樣提及率高。一經對比,胤禛大概也就知道,出海應該賣什麽貨物了。
他命蘇培盛記下這些東西,打算去找胤礽匯合。隻不過還沒走到馬車邊兒,又轉換了方向。
因為眼下天色尚早,胤礽他們肯定不會這麽快談完此等大事,如此一想,胤禛便又準備找一處茶樓,進去喝杯茶,歇歇腳,然後等胤礽身邊的護衛出來尋他,再迴去找胤礽匯合。
可惜最後茶樓沒找到,卻趕上了一場熱門。
胤禛行至一處拐角時,聽見一道陰冷發怒的聲音,從裏麵傳出,「敢搶我的東西,找死。」
胤禛對天發誓,他實在不想插手這場熱鬧,他隻是覺得,從小巷裏飛出的那枚荷包眼熟,想要拿起來查看清楚。
哪曾想,胤禛前腳剛彎下腰,連荷包的邊角還沒碰到,後腳就聽那道陰冷的聲音,從頭頂傳來,「怎麽,你是他的同夥?也想來搶我的東西?」
拾東西的動作一頓,胤禛僵硬抬頭,就見一雙冷漠的眼眸,正直勾勾的盯著他手邊的荷包。
那架勢大有一副,他敢動荷包,下一秒,他的下場,就會如同巷子裏那位彪形壯漢一般。
胤禛趕緊起身,接連後退好幾步,直到拉開和荷包的距離後,才道:「公子誤會了,我隻是想幫你把荷包撿起來,還給你,僅此而已。」
洋人小孩兒冷哼一聲,「最好如此!」他撿起荷包,宛若對待珍寶一般,小心翼翼的放進衣襟裏收好。
似是覺得剛才的幾下不解氣,他又折返迴去,朝大漢身旁狠狠補了好幾腳,才對胤禛說道:「今日你看到的事,最好不要告訴別人,否則我不介意讓你同他一樣,躺在地上。」
這赤裸裸的威脅,蘇培盛當即就不樂意了,想和小孩兒理論,卻被胤禛一把拉住,他用眼神警告蘇培盛,示意蘇培盛不要輕舉妄動,又轉過頭,雙手作輯,朝小孩兒行了一禮,「煩請公子放心,在下一定守口如瓶,不會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小孩兒睨了胤禛一眼,沒有再開口說話。
他縱身一躍,借著牆下的廢棄物品,翻到牆上,隨後在胤禛和蘇培盛的注視下,揚長而去。
蘇培盛憤憤道:「沒想到時至今日,大清的土地竟還有如此囂張的洋人,簡直欺人太甚?主子,我們可要派人追上去。」
胤禛搖搖頭,「他沒傷害我們,隻是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還是不要打草驚蛇,以免誤了太子哥哥的大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