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清穿之四阿哥的團寵日常 作者:山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森特還以為是什麽事兒呢,原來隻是想要通過自己國家的船支,向歐洲售賣商品貨物啊。
大清的茶葉,布匹在歐洲國家,一直都是被貴族爭相購買的存在。
他本就打算迴去時,購置一些貨物迴去售賣,沒想到大清皇帝的想法,會和他不謀而合。再者說了,他畢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荷蘭人,對大清的物品價格,一點兒都不了解。如果和大清皇帝合作,肯定會有人把貨物送到他手中。省去了購買商品這一項,直接從源頭解決問題。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兒,如果和皇帝合作,他屆時便可以一分錢不出,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這是抵消懲罰嗎?這是天上掉餡餅!
文森特想也沒想,直接同意。
可當聽到康熙說需要支付銀子,購買那些貨物時,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大清皇帝,您是不是弄錯了,我是幫您銷售貨物,並不是要購買您的貨物哦。」
怕會惹到康熙,文森特的語氣,相較之前和善不少。
康熙像是聽到什麽天大的笑話,他嗤笑一聲,「聽文大人這意思,是準備拒絕咯?」
說著,指向使臣的刺刀,又向前探了幾分,眼看就要紮緊他的身體裏了。
嚇得他顫抖著聲音求饒,「求康熙皇帝饒命。」
「饒不饒恕你,可不是朕說了算。」
那使臣立馬懂了康熙的言外之意。
為了活命,他一把抱住文森特的大腿,鼻涕眼淚齊上陣,隻求文森特能救他一命。
第84章
能被派來當使臣的官員,身份基本非富即貴。大多都是貴族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日後能順利在宮廷中立足做的鋪墊,相當於是鍍金。
畢竟派遣去他國進行友好往來風險較小,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不像上戰場,一不小心便會喪命的風險。如果此番出行,能夠促進兩國交好,或者給本國帶來一份不小的收益,屆時得到的嘉獎,一點兒都不會少於,在戰場上立得戰功的將士。
而且康熙對西方文化,一直都具有濃厚興趣。對製造這些文化的人,自然而然。也會多一份偏袒。因此一些貴族不惜動用關係,也要將自己的孩子,塞進來清的使團中。
文森特雖為使團的頭目,但在這群人裏,他不僅一個都得罪不起,還要負責好他們的安危。
如若有一人在大清出了事故,恐怕他今後再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了。
文森特不得已,隻能同意康熙的提議,出錢買下布匹,並帶往歐洲各國賣掉賺錢。
康熙這才滿意的收迴火木倉。
沒了死亡的威脅,緊繃的神經砰的一聲,鬆開了。那名使臣脫力的癱軟在地上,久久沒能迴過神。
看的文森特臉上滿是嫌惡。
別國的事情,康熙並不感興趣。他把火木倉重新遞給戴梓,眯著眼眸,笑得一臉和善,「文大人,那便提前祝我們合作愉快了。」
餘光瞥見躺在木箱裏的鳥銃,眼底盡顯輕蔑。想著要體現出自己的大國風範,康熙便道:「朕看文大人挺喜歡鳥銃。可數量太少,想必很難會被分到文大人手上吧?不如這樣好了,朕一會兒命戴梓迴去,趕工製作出二十把鳥銃,送給文大人,全當是給文大人的謝禮。」
隨隨便便送出二十把鳥銃,對於康熙的豪氣,讓使團險些驚掉下巴。
不過單就文森特而言,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疑惑。他一頭霧水,他不覺得自己有做什麽,值得康熙感謝的事情。
於是問道:「謝禮?」
「對啊。」康熙臉上笑意加深,「謝你們不僅幫賣布匹,還願意將所得利潤的九成,全部贈予我們。」
文森特大驚,他什麽時候有說話這樣的話?!
出錢幫康熙賣布匹,已經是不合規矩。如果再不能將利潤全部落在手中,被國王知道後,鐵定會剝了他的皮。
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文森特準備直接拒絕和康熙合作。
可是剛才被康熙嚇破膽的使臣,卻先他一步開口,答應了康熙的提議。
沒辦法,鳥銃的吸引實在過於強烈,讓人沒辦法忽視。
即便如此,作為使團頭目的文森特,如果沒有點頭答應,縱使別人說什麽,都是不作數的。因而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文森特手中。
此時的他被氣的睚眥欲裂,恨不得將那使臣生吞活剝了。
然而那使臣卻嗤之以鼻。
他操著一口荷蘭話,警告文森特,「如果你不同意,等迴國後,我就將此事稟明給國王。公然拒絕別國的示好,國王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文森特登時怒上心頭。他握緊拳頭,旋即又無可奈何的鬆開。
文森特情緒的變化,被康熙看在眼裏,不用別人翻譯,他大概都能將事情猜個七七八八。
看來是起內訌了啊。
他勾唇,語重心長的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朕相信,以文大人的聰明才智,定然不會做出蠢笨的事。」
文森特如今騎虎難下,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康熙道:「不過,朕要你提醒你一句,朕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怕康熙會反悔,那名使臣急了。
他催促著讓文森特快點兒答應,餘下的使臣也全部加入勸說的隊列當中。
他們紛紛用身份,向文森特施壓,逼得他不得不同意和康熙合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大清的茶葉,布匹在歐洲國家,一直都是被貴族爭相購買的存在。
他本就打算迴去時,購置一些貨物迴去售賣,沒想到大清皇帝的想法,會和他不謀而合。再者說了,他畢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荷蘭人,對大清的物品價格,一點兒都不了解。如果和大清皇帝合作,肯定會有人把貨物送到他手中。省去了購買商品這一項,直接從源頭解決問題。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兒,如果和皇帝合作,他屆時便可以一分錢不出,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這是抵消懲罰嗎?這是天上掉餡餅!
文森特想也沒想,直接同意。
可當聽到康熙說需要支付銀子,購買那些貨物時,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大清皇帝,您是不是弄錯了,我是幫您銷售貨物,並不是要購買您的貨物哦。」
怕會惹到康熙,文森特的語氣,相較之前和善不少。
康熙像是聽到什麽天大的笑話,他嗤笑一聲,「聽文大人這意思,是準備拒絕咯?」
說著,指向使臣的刺刀,又向前探了幾分,眼看就要紮緊他的身體裏了。
嚇得他顫抖著聲音求饒,「求康熙皇帝饒命。」
「饒不饒恕你,可不是朕說了算。」
那使臣立馬懂了康熙的言外之意。
為了活命,他一把抱住文森特的大腿,鼻涕眼淚齊上陣,隻求文森特能救他一命。
第84章
能被派來當使臣的官員,身份基本非富即貴。大多都是貴族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日後能順利在宮廷中立足做的鋪墊,相當於是鍍金。
畢竟派遣去他國進行友好往來風險較小,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不像上戰場,一不小心便會喪命的風險。如果此番出行,能夠促進兩國交好,或者給本國帶來一份不小的收益,屆時得到的嘉獎,一點兒都不會少於,在戰場上立得戰功的將士。
而且康熙對西方文化,一直都具有濃厚興趣。對製造這些文化的人,自然而然。也會多一份偏袒。因此一些貴族不惜動用關係,也要將自己的孩子,塞進來清的使團中。
文森特雖為使團的頭目,但在這群人裏,他不僅一個都得罪不起,還要負責好他們的安危。
如若有一人在大清出了事故,恐怕他今後再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了。
文森特不得已,隻能同意康熙的提議,出錢買下布匹,並帶往歐洲各國賣掉賺錢。
康熙這才滿意的收迴火木倉。
沒了死亡的威脅,緊繃的神經砰的一聲,鬆開了。那名使臣脫力的癱軟在地上,久久沒能迴過神。
看的文森特臉上滿是嫌惡。
別國的事情,康熙並不感興趣。他把火木倉重新遞給戴梓,眯著眼眸,笑得一臉和善,「文大人,那便提前祝我們合作愉快了。」
餘光瞥見躺在木箱裏的鳥銃,眼底盡顯輕蔑。想著要體現出自己的大國風範,康熙便道:「朕看文大人挺喜歡鳥銃。可數量太少,想必很難會被分到文大人手上吧?不如這樣好了,朕一會兒命戴梓迴去,趕工製作出二十把鳥銃,送給文大人,全當是給文大人的謝禮。」
隨隨便便送出二十把鳥銃,對於康熙的豪氣,讓使團險些驚掉下巴。
不過單就文森特而言,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疑惑。他一頭霧水,他不覺得自己有做什麽,值得康熙感謝的事情。
於是問道:「謝禮?」
「對啊。」康熙臉上笑意加深,「謝你們不僅幫賣布匹,還願意將所得利潤的九成,全部贈予我們。」
文森特大驚,他什麽時候有說話這樣的話?!
出錢幫康熙賣布匹,已經是不合規矩。如果再不能將利潤全部落在手中,被國王知道後,鐵定會剝了他的皮。
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文森特準備直接拒絕和康熙合作。
可是剛才被康熙嚇破膽的使臣,卻先他一步開口,答應了康熙的提議。
沒辦法,鳥銃的吸引實在過於強烈,讓人沒辦法忽視。
即便如此,作為使團頭目的文森特,如果沒有點頭答應,縱使別人說什麽,都是不作數的。因而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文森特手中。
此時的他被氣的睚眥欲裂,恨不得將那使臣生吞活剝了。
然而那使臣卻嗤之以鼻。
他操著一口荷蘭話,警告文森特,「如果你不同意,等迴國後,我就將此事稟明給國王。公然拒絕別國的示好,國王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文森特登時怒上心頭。他握緊拳頭,旋即又無可奈何的鬆開。
文森特情緒的變化,被康熙看在眼裏,不用別人翻譯,他大概都能將事情猜個七七八八。
看來是起內訌了啊。
他勾唇,語重心長的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朕相信,以文大人的聰明才智,定然不會做出蠢笨的事。」
文森特如今騎虎難下,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康熙道:「不過,朕要你提醒你一句,朕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怕康熙會反悔,那名使臣急了。
他催促著讓文森特快點兒答應,餘下的使臣也全部加入勸說的隊列當中。
他們紛紛用身份,向文森特施壓,逼得他不得不同意和康熙合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