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清穿之四阿哥的團寵日常 作者:山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壓在胤礽心底的那顆石頭,也得以稍稍減輕一些。
這段時間,胤礽想辦法,不偷不搶,不坑不騙,籌得許多銀子,替康熙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康熙本想再賞賜胤礽,但忽的記起,胤礽不喜歡金銀細軟,最後把這賞賜的內容,改成放假兩天了。
康熙說完,直接結束掉宴會,踱步出門,去處理漠北人的事情。
他並沒讓鑾儀衛,將那夥賊人趕盡殺絕,要留下一個活口,還要「一個不小心」讓那活口從皇宮逃出去,迴到漠北報信。
否則今日皇城內的慘狀,隻他一人知道,可就不好玩兒了。
他倒是十分好奇,喀爾喀三部的汗王,知道此事以後,臉上會是一個,怎麽樣精彩的表情呢?
但令康熙沒想到的是,他這一放水,居然會牽扯出如此多的事情。
康熙看著從喀爾喀傳來的密保,眼底盡是算計。
縱是他也未能料想到,此番萬壽節行刺的主謀,並非喀爾喀,而是準噶爾,不過確切來說,應該是準噶爾背後的沙俄。
準噶爾的首領噶爾丹野心勃勃,他為了能擴張土地,將魔爪伸向清王朝,直接與虎謀皮,去尋求沙俄的幫助。
沙俄一直想吞併大清,奈何大清太過強大,若真打起仗來,幾乎沒有勝算,甚至還有可能會弄巧成拙。
可有了準噶爾在西北牽製大清,便讓沙俄吞併大清,有了可乘之機。如果不然,它也可以在準噶爾衰落時,將其拆穿入腹。
如此百利無一害的事情,沙俄欣然同意。
得知兩方勢力聯合,喀爾喀首領當即在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作為它們兩個的近鄰,第一個被它們吞併的,必然會是自己。
想清楚這一點兒,喀爾喀三部汗王,沒等噶爾丹派人去請,直接先一步,命人來到他的營帳中,告訴他,願意幫他對付大清。
白送上門的打手,不要白不要。
這便有了先前,敦多布去大清學習的事。
原本喀爾喀三部的計劃,隻深入大清,並不和大清起衝突,這樣說不準,還能兩邊討好。
可隨著計劃的深入,準噶爾的汗王噶爾丹,不斷向他們威逼利誘。讓他們不得不派人,繼續去完成原本屬於準噶爾汗國的事。
眼看自己的計劃,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這讓漠北人心裏感到十分開心。
他們甚至時常會產生這樣的幻想,在萬壽節當日,他們會行刺成功,然後取代康熙,成為新一代的帝王。
然而現實卻在最後,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原來讓他們引以為傲,沒被康熙發現的計劃,實則早已暴露在康熙麵前。
康熙之所以沒有拆穿,不過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
也是因為驕傲自滿,使得喀爾喀不僅沒能完成,事先交代好的任務,還引來沙俄帝王的暴怒。
他聯合準噶爾一起進攻喀爾喀,打的喀爾喀三部無力反擊。最後沒有辦法,他們隻得拋棄營地,舉族遷移。
為了不被滅族,喀爾喀三部汗王,在經商議過後,不得不派人南下北京,尋求康熙的幫助。
因著噶勒丹和敦多布先前,曾與康熙打過交到。所以他們想,這次不如就派二人前往北京,說服康熙,出兵援助。不管付出什麽代價,哪怕是讓他們歸順大清,他們也絕不會說出,任何一句反駁的話。
而保護族群安危,是每一個喀爾喀民眾,義不容辭的使命,他們沒有拒絕的權利。
縱使敦多布心中萬般不願,他也得按照汗王的要求,跟隨他的額祈葛,一起南下北京。
康熙合上已經看完的密報,他點燃桌上的蠟燭,然後把密報懸在蠟燭上空。
紙張瞬間被火苗吞噬,燃起熊熊烈火。
印在康熙眼裏,似是在向人張顯,他那熊熊野心。
他扔掉即將燃盡的紙張,闔上眼眸,遮住眼底的情緒。
康熙難得有雅致的哼起小調,他在心中仔細思索當下的局麵。夢境裏的事情,眼下已經發生了,他是再多看看熱鬧呢?還是直接出兵援助呢?真難讓人做出選擇啊。
幾日後,從漠北來的馬車,駛進了紫禁城。
胤禛得知敦多布過來,他樂顛兒顛兒跑到敦多布的身邊。
可眼前的這個敦多布,再也沒了以往的傲嬌。
如今的他,垂下了高傲的頭顱,渾身上下寫滿拘謹,已然沒了當初的意氣風發。
見胤禛朝他這邊走過來,敦多布立馬停下步子,恭恭敬敬的朝胤禛請安行禮,一時間,讓胤禛感到陌生極了。
他不確定的詢問一句,「你真的是敦多布嗎?」
第60章
敦多布神色淡然,說話時,語氣裏更是帶著客氣與疏離,「四阿哥說笑了,我不是敦多布還能是誰?如果您找我沒有什麽事的話,我便要隨我額祈葛,去幹清宮麵見萬歲爺了。」
如果換作以前,敦多布肯定會陰陽怪氣的,嘲諷胤禛。說他眼睛是當擺設的嗎?連這都看不出,還要開口問別人。
可現在,敦多布卻客客氣氣的,迴答自己的問題,而且他已經不喊自己胤禛,或者小四,而是恭恭敬敬的喊四阿哥。
這讓胤禛覺得,敦多布好像真的變了。
他愣愣的朝敦多布離開的方向望去,然後呆站在原地,久久都無法消化掉這份不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段時間,胤礽想辦法,不偷不搶,不坑不騙,籌得許多銀子,替康熙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康熙本想再賞賜胤礽,但忽的記起,胤礽不喜歡金銀細軟,最後把這賞賜的內容,改成放假兩天了。
康熙說完,直接結束掉宴會,踱步出門,去處理漠北人的事情。
他並沒讓鑾儀衛,將那夥賊人趕盡殺絕,要留下一個活口,還要「一個不小心」讓那活口從皇宮逃出去,迴到漠北報信。
否則今日皇城內的慘狀,隻他一人知道,可就不好玩兒了。
他倒是十分好奇,喀爾喀三部的汗王,知道此事以後,臉上會是一個,怎麽樣精彩的表情呢?
但令康熙沒想到的是,他這一放水,居然會牽扯出如此多的事情。
康熙看著從喀爾喀傳來的密保,眼底盡是算計。
縱是他也未能料想到,此番萬壽節行刺的主謀,並非喀爾喀,而是準噶爾,不過確切來說,應該是準噶爾背後的沙俄。
準噶爾的首領噶爾丹野心勃勃,他為了能擴張土地,將魔爪伸向清王朝,直接與虎謀皮,去尋求沙俄的幫助。
沙俄一直想吞併大清,奈何大清太過強大,若真打起仗來,幾乎沒有勝算,甚至還有可能會弄巧成拙。
可有了準噶爾在西北牽製大清,便讓沙俄吞併大清,有了可乘之機。如果不然,它也可以在準噶爾衰落時,將其拆穿入腹。
如此百利無一害的事情,沙俄欣然同意。
得知兩方勢力聯合,喀爾喀首領當即在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作為它們兩個的近鄰,第一個被它們吞併的,必然會是自己。
想清楚這一點兒,喀爾喀三部汗王,沒等噶爾丹派人去請,直接先一步,命人來到他的營帳中,告訴他,願意幫他對付大清。
白送上門的打手,不要白不要。
這便有了先前,敦多布去大清學習的事。
原本喀爾喀三部的計劃,隻深入大清,並不和大清起衝突,這樣說不準,還能兩邊討好。
可隨著計劃的深入,準噶爾的汗王噶爾丹,不斷向他們威逼利誘。讓他們不得不派人,繼續去完成原本屬於準噶爾汗國的事。
眼看自己的計劃,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這讓漠北人心裏感到十分開心。
他們甚至時常會產生這樣的幻想,在萬壽節當日,他們會行刺成功,然後取代康熙,成為新一代的帝王。
然而現實卻在最後,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原來讓他們引以為傲,沒被康熙發現的計劃,實則早已暴露在康熙麵前。
康熙之所以沒有拆穿,不過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
也是因為驕傲自滿,使得喀爾喀不僅沒能完成,事先交代好的任務,還引來沙俄帝王的暴怒。
他聯合準噶爾一起進攻喀爾喀,打的喀爾喀三部無力反擊。最後沒有辦法,他們隻得拋棄營地,舉族遷移。
為了不被滅族,喀爾喀三部汗王,在經商議過後,不得不派人南下北京,尋求康熙的幫助。
因著噶勒丹和敦多布先前,曾與康熙打過交到。所以他們想,這次不如就派二人前往北京,說服康熙,出兵援助。不管付出什麽代價,哪怕是讓他們歸順大清,他們也絕不會說出,任何一句反駁的話。
而保護族群安危,是每一個喀爾喀民眾,義不容辭的使命,他們沒有拒絕的權利。
縱使敦多布心中萬般不願,他也得按照汗王的要求,跟隨他的額祈葛,一起南下北京。
康熙合上已經看完的密報,他點燃桌上的蠟燭,然後把密報懸在蠟燭上空。
紙張瞬間被火苗吞噬,燃起熊熊烈火。
印在康熙眼裏,似是在向人張顯,他那熊熊野心。
他扔掉即將燃盡的紙張,闔上眼眸,遮住眼底的情緒。
康熙難得有雅致的哼起小調,他在心中仔細思索當下的局麵。夢境裏的事情,眼下已經發生了,他是再多看看熱鬧呢?還是直接出兵援助呢?真難讓人做出選擇啊。
幾日後,從漠北來的馬車,駛進了紫禁城。
胤禛得知敦多布過來,他樂顛兒顛兒跑到敦多布的身邊。
可眼前的這個敦多布,再也沒了以往的傲嬌。
如今的他,垂下了高傲的頭顱,渾身上下寫滿拘謹,已然沒了當初的意氣風發。
見胤禛朝他這邊走過來,敦多布立馬停下步子,恭恭敬敬的朝胤禛請安行禮,一時間,讓胤禛感到陌生極了。
他不確定的詢問一句,「你真的是敦多布嗎?」
第60章
敦多布神色淡然,說話時,語氣裏更是帶著客氣與疏離,「四阿哥說笑了,我不是敦多布還能是誰?如果您找我沒有什麽事的話,我便要隨我額祈葛,去幹清宮麵見萬歲爺了。」
如果換作以前,敦多布肯定會陰陽怪氣的,嘲諷胤禛。說他眼睛是當擺設的嗎?連這都看不出,還要開口問別人。
可現在,敦多布卻客客氣氣的,迴答自己的問題,而且他已經不喊自己胤禛,或者小四,而是恭恭敬敬的喊四阿哥。
這讓胤禛覺得,敦多布好像真的變了。
他愣愣的朝敦多布離開的方向望去,然後呆站在原地,久久都無法消化掉這份不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