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清穿之四阿哥的團寵日常 作者:山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冷漠推開,德妃拉住他衣擺的手,轉過身,頭也不迴道:「你如果沒有做過那些事,慎行司自會還你清白。如果做過了,你也應該為自己造下的孽,付出應有的代價。」
說完,他邁開大步,離開了暖閣。
迴到幹清宮以後,康熙讓梁九功,把公主交給蘇麻,讓她好生照看。
不管德妃做了什麽,孩子到底是無辜的。
幾日後,照顧胤祚的奶嬤嬤陳氏,受不住慎行司拷打,將近些年,德妃利用胤祚爭寵的事,全部抖了個幹淨。
這時,康熙才知道,原來胤祚三天兩頭生病,不是因為體弱,而是德妃蓄意為之,為的就是引他去永和宮。哪怕上次,那個令他滿是自責的風寒,都是德妃的手筆。這次德妃為了能夠復寵,更是直接害胤祚丟掉了性命。
虎毒尚且不食子,就算是康熙都沒有料想到,他寵了近些年的女人,竟比山中猛獸,還要狠毒!
如今再看,他給德妃擬訂的那個封號,康熙隻覺得諷刺無比。
他朗聲喊來梁九功,「你去傳旨六宮,從即日起,永和宮德妃,褫奪封號,降為答應,搬離永和宮主殿,沒有朕的允許,不得踏出永和宮大門一步。」
念在多年情誼,以及德妃為他生的幾個孩子份上,康熙到底沒有把德妃的惡行,公之於眾。對外隻宣稱,六阿哥死於惡疾。可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沒過多久,德妃爭寵不成,害的六阿哥喪命的消息,就傳遍紫禁城,成了各宮娘娘,以及宮婢太監私下裏的談資。
最後這事兒,不知怎麽,傳到了胤礽的耳朵裏。
他沒想到,自己不過是想要替四弟出氣,報復德妃,居然會在無意中,害死了六弟。
胤礽紅著眼眶,來到康熙麵前,他跪在地上,泣不成聲,「汗阿瑪,都是兒子的錯,才會害的六弟殞命。」
在聽完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後,康熙心裏一時五味雜陳。若他在聽完保成的建議以後,早早把小六從德妃身邊帶走,交給別人扶養,那小六也就不會早夭了。
自責與懊悔在康熙心裏交織。
他將胤礽從地上扶起來,抹掉胤礽臉上的淚水,「保成,你不用感到內疚。沒有你,也會有別人。有德妃這個額娘在,小六終有一天,會遭遇不測。或許,這樣的結果於小六來說,並非是一件壞事。」
這話是在安慰胤礽,但更像是康熙在安慰自己。
是啊,不用再當別人爭寵的工具,脫離了爾虞我詐,小六現在應該會很開心。
今年的中秋節,恰逢戌年,本該熱鬧又盛大,可紫禁城的上空,卻被一層陰霾籠罩。
明明是團圓節,可有些人,卻永遠也無法再團圓了。
因著胤祚的緣故,這是康熙登基以來,唯一一次草草結束的中秋節。
中秋過後,康熙命人收拾行囊,帶上納蘭明珠等人,啟程,前往五台山,拜佛祈禱。
此行算是散心,亦是怕繼續留在宮裏,會觸景傷情,想起死去的小六。
沒了康熙,宮裏最有權勢的人,變成了皇貴妃,仁憲太後,以及太皇太後三人。
而近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太皇太後也不大願意管事情了。對於後宮的事,基本上能不管就不管。至於仁憲太後,是個喜歡躲懶的人,對於這些事,更是連過問都不過問。
因此,眼下宮裏權勢最大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了皇貴妃。
她坐在窗邊,聞著雨後新鮮空氣,享受的眯起眼眸,她漫不經心問道:「永和宮怎麽樣了?」
第25章
大宮女春意一邊放下手上的托盤,這是幾位小阿哥昨日的功課,要交給皇貴妃檢查一遍,為的是看看阿哥們,昨日學習的怎麽樣,有沒有需要查漏補缺的地方,一邊說:「永和宮娘娘雖已被降為答應,可往日裏,端得依舊是一宮之主的架子。稍有一點不如意,她便拿服侍她的宮婢們出氣,弄得她們身上經常青一塊兒,紫一塊兒,日子過的簡直苦不堪言。」
春意本想開口,求皇貴妃救她們於水火。可想了又想,終是放棄了。
沒有她們,很快還會有其他人補上去,她能救的了一次,卻不見得能救的了第二次。倒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趟這一趟渾水。
皇貴妃托著臉頰,指尖有節奏的在炕桌上敲打,她若有所思的問:「慎行司那邊呢?」
春意收迴思緒,「被審訊完的宮婢,無罪的,又重新安排到各處做工。有罪的,則直接扔進辛者庫。隻是,」她嘆了一口氣,惋惜道:「可憐那個小姑娘了。前幾日溺斃在湖中,聽說被人發現時,身體浮腫的已經沒有人樣了。」
據慎行司小姑娘的供詞來看,她是因為曾遭受到陳氏無緣無故的責罰,懷恨在心。所以才會當著皇上的麵,說出陳氏謀害六阿哥一事,為的是讓陳氏受到嚴厲的責罰。
說來,小姑娘也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
但是,要真說起可憐,這些人都沒有德妃生的小公主可憐。
六阿哥早夭那日,小公主難得沒有哭鬧,安靜的睡在搖籃裏。
是照看公主的奶嬤嬤,生了惻隱之心,用力掐在公主的大腿根兒內側,硬生生將她從睡夢中掐醒。
奶嬤嬤想要通過哭鬧聲,引起康熙的注意。隻有這樣,公主得病一事,才會被康熙知道,公主才能得到有效治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說完,他邁開大步,離開了暖閣。
迴到幹清宮以後,康熙讓梁九功,把公主交給蘇麻,讓她好生照看。
不管德妃做了什麽,孩子到底是無辜的。
幾日後,照顧胤祚的奶嬤嬤陳氏,受不住慎行司拷打,將近些年,德妃利用胤祚爭寵的事,全部抖了個幹淨。
這時,康熙才知道,原來胤祚三天兩頭生病,不是因為體弱,而是德妃蓄意為之,為的就是引他去永和宮。哪怕上次,那個令他滿是自責的風寒,都是德妃的手筆。這次德妃為了能夠復寵,更是直接害胤祚丟掉了性命。
虎毒尚且不食子,就算是康熙都沒有料想到,他寵了近些年的女人,竟比山中猛獸,還要狠毒!
如今再看,他給德妃擬訂的那個封號,康熙隻覺得諷刺無比。
他朗聲喊來梁九功,「你去傳旨六宮,從即日起,永和宮德妃,褫奪封號,降為答應,搬離永和宮主殿,沒有朕的允許,不得踏出永和宮大門一步。」
念在多年情誼,以及德妃為他生的幾個孩子份上,康熙到底沒有把德妃的惡行,公之於眾。對外隻宣稱,六阿哥死於惡疾。可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沒過多久,德妃爭寵不成,害的六阿哥喪命的消息,就傳遍紫禁城,成了各宮娘娘,以及宮婢太監私下裏的談資。
最後這事兒,不知怎麽,傳到了胤礽的耳朵裏。
他沒想到,自己不過是想要替四弟出氣,報復德妃,居然會在無意中,害死了六弟。
胤礽紅著眼眶,來到康熙麵前,他跪在地上,泣不成聲,「汗阿瑪,都是兒子的錯,才會害的六弟殞命。」
在聽完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後,康熙心裏一時五味雜陳。若他在聽完保成的建議以後,早早把小六從德妃身邊帶走,交給別人扶養,那小六也就不會早夭了。
自責與懊悔在康熙心裏交織。
他將胤礽從地上扶起來,抹掉胤礽臉上的淚水,「保成,你不用感到內疚。沒有你,也會有別人。有德妃這個額娘在,小六終有一天,會遭遇不測。或許,這樣的結果於小六來說,並非是一件壞事。」
這話是在安慰胤礽,但更像是康熙在安慰自己。
是啊,不用再當別人爭寵的工具,脫離了爾虞我詐,小六現在應該會很開心。
今年的中秋節,恰逢戌年,本該熱鬧又盛大,可紫禁城的上空,卻被一層陰霾籠罩。
明明是團圓節,可有些人,卻永遠也無法再團圓了。
因著胤祚的緣故,這是康熙登基以來,唯一一次草草結束的中秋節。
中秋過後,康熙命人收拾行囊,帶上納蘭明珠等人,啟程,前往五台山,拜佛祈禱。
此行算是散心,亦是怕繼續留在宮裏,會觸景傷情,想起死去的小六。
沒了康熙,宮裏最有權勢的人,變成了皇貴妃,仁憲太後,以及太皇太後三人。
而近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太皇太後也不大願意管事情了。對於後宮的事,基本上能不管就不管。至於仁憲太後,是個喜歡躲懶的人,對於這些事,更是連過問都不過問。
因此,眼下宮裏權勢最大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了皇貴妃。
她坐在窗邊,聞著雨後新鮮空氣,享受的眯起眼眸,她漫不經心問道:「永和宮怎麽樣了?」
第25章
大宮女春意一邊放下手上的托盤,這是幾位小阿哥昨日的功課,要交給皇貴妃檢查一遍,為的是看看阿哥們,昨日學習的怎麽樣,有沒有需要查漏補缺的地方,一邊說:「永和宮娘娘雖已被降為答應,可往日裏,端得依舊是一宮之主的架子。稍有一點不如意,她便拿服侍她的宮婢們出氣,弄得她們身上經常青一塊兒,紫一塊兒,日子過的簡直苦不堪言。」
春意本想開口,求皇貴妃救她們於水火。可想了又想,終是放棄了。
沒有她們,很快還會有其他人補上去,她能救的了一次,卻不見得能救的了第二次。倒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趟這一趟渾水。
皇貴妃托著臉頰,指尖有節奏的在炕桌上敲打,她若有所思的問:「慎行司那邊呢?」
春意收迴思緒,「被審訊完的宮婢,無罪的,又重新安排到各處做工。有罪的,則直接扔進辛者庫。隻是,」她嘆了一口氣,惋惜道:「可憐那個小姑娘了。前幾日溺斃在湖中,聽說被人發現時,身體浮腫的已經沒有人樣了。」
據慎行司小姑娘的供詞來看,她是因為曾遭受到陳氏無緣無故的責罰,懷恨在心。所以才會當著皇上的麵,說出陳氏謀害六阿哥一事,為的是讓陳氏受到嚴厲的責罰。
說來,小姑娘也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
但是,要真說起可憐,這些人都沒有德妃生的小公主可憐。
六阿哥早夭那日,小公主難得沒有哭鬧,安靜的睡在搖籃裏。
是照看公主的奶嬤嬤,生了惻隱之心,用力掐在公主的大腿根兒內側,硬生生將她從睡夢中掐醒。
奶嬤嬤想要通過哭鬧聲,引起康熙的注意。隻有這樣,公主得病一事,才會被康熙知道,公主才能得到有效治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