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不死,這世上,也就沒有我。何詠聲說,我哥哥是最聰明的小孩。
他說燦燦聰明、懂事、孝順,善良乖巧,是最好的孩子,是他最喜歡最心疼的孩子。可惜死得早。
「你知道爺爺為什麽最疼愛你嗎?因為你像他。」何詠聲抱著我,坐在搖椅上,慢悠悠地晃著,說:「你三歲那年,有一次生病。我背著你去醫生家看病。走在路上,你抱著我的脖子,說,爺爺放我下來吧,我自己走。爺爺身體不好,不能受累。我自己能走。我那時就感覺,你跟你哥哥一樣。以前你哥哥生病,我帶他去看病,他也會這樣說。你們都是好孩子,心地善良。爺爺喜歡善良聰明的孩子。」
我完全不記得有這件事。
何詠聲說:「你那時太小了,所以記不得。」何詠聲說,三歲看到老。一個人的品性如何,在三歲就能看出來。
他跟我打比方:「比如你桃花姑姑,她從小我就知道她是好孩子,善良懂事,溫柔孝順。像她媽一樣的性子。比如你爸爸,還有你二叔,從小我就看他們不是好東西。他們從小就沒良心,心眼壞,愛爭搶東西。有的孩子,像燦燦,還有你,生來就會為別人著想,不需要大人教。而有的孩子,怎麽教也教不會。他沒有那個心肝。」
何詠聲說,一個人長大會不會成器,三歲也能看出來。
他告訴我:「你將來,準會有出息的。」何詠聲斷定,我將來一定能考上大學。他說他是做教師的,他見過無數小孩,沒人比我聰明。
我三歲的時候,他就教我讀書寫字,教我背詩。不論教什麽,我總是一遍就會。他有時說個什麽話,用了什麽口頭禪或者成語,他自己都忘記了,我卻一聽就記住了,還會自己拿來用。他說我學習很專心,好奇心特別強,愛問問題。別的小孩,教他讀書識字,都坐不住,隻想玩耍,要麽東張西望,要麽心不在焉。但我特別專心致誌,對學習充滿興趣,天生就愛動腦子,還能舉一反三。他篤定我不是個平凡的孩子,長大必會有出息。
「可惜你是個女孩。」他說。
我坐在他的膝蓋上,好奇地說:「女孩咋了?」
何詠聲說:「女孩要嫁人,將來不能傳宗接代。像你桃花姑姑,她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
我說:「為啥要嫁出去,為啥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何詠聲說:「等你長大結婚,就要去男方家裏生活。生了孩子也是男方家的。父母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麵,生瘡害病,也都顧不上。怎麽不是別人家的人?養女兒都是給別人養的,女兒再好,父母也享不到福。」
「不過,我現在也想開了。」
何詠聲感慨地說:「養兒子又怎麽樣呢?你爸爸,你二叔,他們都是兒子。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沒有還省點心。年輕的時候不懂,沒有經歷過,老了才明白,兒女都一樣。」
何詠聲非常懊悔:「我那時候重男輕女,一心想培養爸爸和你二叔成才。其實他們品德不好,又笨,學習也不努力。我早都知道,可我總想著他們畢竟是男孩。你桃花姑姑聰明懂事,可她是女孩,早晚要嫁人的。所以我沒有送她讀高中。現在想起來就後悔得很。桃花要是讀了高中,興許能夠考上大學呢,這樣咱們家也能有個大學生。隻要她有出息,迴不迴娘家又怎麽樣。怪我耽誤了她。你爸爸和你二叔,兩個都是畜生,我當初太糊塗。」
他反覆向我訴說他的懊悔,還有對女兒的愧疚。
「你要好好讀書。」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別跟你奶奶,你姑姑還有你媽媽一樣,沒文化,一輩子受窮。越是女孩,越得要強。姑娘家要自立,性子剛強,不能軟弱。凡事靠自己,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要是自己沒本事,就算將來結了婚,也會被丈夫看不起,也要受婆家人的氣。」
他這話講了一遍又一遍,我記在心上。
他常常牽著我的手,走在鄉間的田野上,或者,坐在門前的椅子上說話。
我生性不好動,隻是愛聽別人說話,愛聽別人講故事。他便給我講他的故事。他的一生。他的話語,娓娓道來,總是充滿了哲理和智慧,讓我記憶深刻。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女孩兒要讀書。沒文化,就得受窮,就得受氣。
他告訴我,要自立自強。靠天靠不住,靠父母,靠男人都靠不住,隻有自己有本事有能耐才是真的。他告訴我,做女孩,一定要性子剛強,不能軟弱。不論何時,絕對不能被人打臉。別人欺負你,你就要還手,不可忍氣吞聲。
做人得有骨氣,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能要。尤其是不能偷,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地上的糖果,也不可撿來吃。別人施捨的東西,也不可以要,因為君子不食嗟來之食。
我說:「什麽叫嗟來之食?」
何詠聲說:「就是別人白給的東西。」
我說:「別人給的東西,又不是偷的,為啥不能吃?」
何詠聲說:「沒有人會白給你東西。別人給你東西都是有條件的,都需要你拿東西去交換。有時候,需要交換的是你的人格和尊嚴,所以你不能要。」
這個話題太深奧了,我完全聽不懂。
何詠聲說,「人要重自尊,要有氣節,膝蓋不能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說燦燦聰明、懂事、孝順,善良乖巧,是最好的孩子,是他最喜歡最心疼的孩子。可惜死得早。
「你知道爺爺為什麽最疼愛你嗎?因為你像他。」何詠聲抱著我,坐在搖椅上,慢悠悠地晃著,說:「你三歲那年,有一次生病。我背著你去醫生家看病。走在路上,你抱著我的脖子,說,爺爺放我下來吧,我自己走。爺爺身體不好,不能受累。我自己能走。我那時就感覺,你跟你哥哥一樣。以前你哥哥生病,我帶他去看病,他也會這樣說。你們都是好孩子,心地善良。爺爺喜歡善良聰明的孩子。」
我完全不記得有這件事。
何詠聲說:「你那時太小了,所以記不得。」何詠聲說,三歲看到老。一個人的品性如何,在三歲就能看出來。
他跟我打比方:「比如你桃花姑姑,她從小我就知道她是好孩子,善良懂事,溫柔孝順。像她媽一樣的性子。比如你爸爸,還有你二叔,從小我就看他們不是好東西。他們從小就沒良心,心眼壞,愛爭搶東西。有的孩子,像燦燦,還有你,生來就會為別人著想,不需要大人教。而有的孩子,怎麽教也教不會。他沒有那個心肝。」
何詠聲說,一個人長大會不會成器,三歲也能看出來。
他告訴我:「你將來,準會有出息的。」何詠聲斷定,我將來一定能考上大學。他說他是做教師的,他見過無數小孩,沒人比我聰明。
我三歲的時候,他就教我讀書寫字,教我背詩。不論教什麽,我總是一遍就會。他有時說個什麽話,用了什麽口頭禪或者成語,他自己都忘記了,我卻一聽就記住了,還會自己拿來用。他說我學習很專心,好奇心特別強,愛問問題。別的小孩,教他讀書識字,都坐不住,隻想玩耍,要麽東張西望,要麽心不在焉。但我特別專心致誌,對學習充滿興趣,天生就愛動腦子,還能舉一反三。他篤定我不是個平凡的孩子,長大必會有出息。
「可惜你是個女孩。」他說。
我坐在他的膝蓋上,好奇地說:「女孩咋了?」
何詠聲說:「女孩要嫁人,將來不能傳宗接代。像你桃花姑姑,她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
我說:「為啥要嫁出去,為啥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何詠聲說:「等你長大結婚,就要去男方家裏生活。生了孩子也是男方家的。父母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麵,生瘡害病,也都顧不上。怎麽不是別人家的人?養女兒都是給別人養的,女兒再好,父母也享不到福。」
「不過,我現在也想開了。」
何詠聲感慨地說:「養兒子又怎麽樣呢?你爸爸,你二叔,他們都是兒子。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沒有還省點心。年輕的時候不懂,沒有經歷過,老了才明白,兒女都一樣。」
何詠聲非常懊悔:「我那時候重男輕女,一心想培養爸爸和你二叔成才。其實他們品德不好,又笨,學習也不努力。我早都知道,可我總想著他們畢竟是男孩。你桃花姑姑聰明懂事,可她是女孩,早晚要嫁人的。所以我沒有送她讀高中。現在想起來就後悔得很。桃花要是讀了高中,興許能夠考上大學呢,這樣咱們家也能有個大學生。隻要她有出息,迴不迴娘家又怎麽樣。怪我耽誤了她。你爸爸和你二叔,兩個都是畜生,我當初太糊塗。」
他反覆向我訴說他的懊悔,還有對女兒的愧疚。
「你要好好讀書。」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別跟你奶奶,你姑姑還有你媽媽一樣,沒文化,一輩子受窮。越是女孩,越得要強。姑娘家要自立,性子剛強,不能軟弱。凡事靠自己,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要是自己沒本事,就算將來結了婚,也會被丈夫看不起,也要受婆家人的氣。」
他這話講了一遍又一遍,我記在心上。
他常常牽著我的手,走在鄉間的田野上,或者,坐在門前的椅子上說話。
我生性不好動,隻是愛聽別人說話,愛聽別人講故事。他便給我講他的故事。他的一生。他的話語,娓娓道來,總是充滿了哲理和智慧,讓我記憶深刻。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女孩兒要讀書。沒文化,就得受窮,就得受氣。
他告訴我,要自立自強。靠天靠不住,靠父母,靠男人都靠不住,隻有自己有本事有能耐才是真的。他告訴我,做女孩,一定要性子剛強,不能軟弱。不論何時,絕對不能被人打臉。別人欺負你,你就要還手,不可忍氣吞聲。
做人得有骨氣,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能要。尤其是不能偷,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地上的糖果,也不可撿來吃。別人施捨的東西,也不可以要,因為君子不食嗟來之食。
我說:「什麽叫嗟來之食?」
何詠聲說:「就是別人白給的東西。」
我說:「別人給的東西,又不是偷的,為啥不能吃?」
何詠聲說:「沒有人會白給你東西。別人給你東西都是有條件的,都需要你拿東西去交換。有時候,需要交換的是你的人格和尊嚴,所以你不能要。」
這個話題太深奧了,我完全聽不懂。
何詠聲說,「人要重自尊,要有氣節,膝蓋不能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