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宜雲說:「媽不吃,你拿去吃吧。」
桃花接過來那半塊饅頭,又一分為二,一半給媽媽,自己隻拿那一小塊:「我吃這點就夠了。」春生和狗娃,分吃了另一半的饅頭,還沒飽,眼巴巴看著姐姐,桃花憐愛地看著她兩個弟弟,又將自己的饅頭一點點分給他們,自己隻吃了一兩口。
她和她媽媽一樣,好像天生就善良,就會為他人著想,沒有一點兒私心。
付宜雲把那四分之一的饅頭放進櫥櫃裏,準備等孩子餓了,再給孩子吃。她自己則偷偷在廚房裏,喝著紅薯葉子和麥麩、穀糠煮的粥。桃花要出門上學,付宜雲悄悄遞給她一個煮熟的紅薯。
同樣的父親和母親,同樣的家庭和教養,春生和狗娃,卻不像姐姐那樣懂事。
春生看見媽媽給姐姐紅薯,頓時不依,氣得大嚷大叫,說:「媽媽給姐姐吃獨食,媽媽偏心。媽媽隻疼愛姐姐。」桃花羞得臉都紅了,一麵哄弟弟,一麵把紅薯給他。春生卻跟他爸一樣,是個倔驢脾氣。桃花鬧他,給他紅薯,他一把就丟了,說:「我才不要你施捨呢。你不要的才給我吃,我餓死也不吃!」
他脾氣還大,接著,就鬧起了絕食,一副要餓死的樣子。
付宜雲簡直無可奈何。
她本是看著桃花把吃的都分給弟弟,怕女兒太委屈。所以才偷偷給她個紅薯,沒想到被春生看見,就大吵大鬧,甚至說她偏心。付宜雲急火攻心,心想,這孩子像誰呢?這孩子一點不像她,簡直和他爸爸一模一樣。他講話的語氣,做派,活脫脫是何詠聲的翻版。付宜雲打他。
這孩子還打不得,任憑怎麽打他也不服氣,棍子打斷了,他也不肯低頭,嘴裏還嚷嚷著:「你打我,我要報仇。」
付宜雲簡直要氣昏過去。
等何詠聲迴到家,春生便給爸爸告狀,說:「媽媽打我,她還給姐姐吃獨食。」
他好像天生就知道,自己是個男人,而媽媽和姐姐是女人。女人和女人是一派,男人和男人是一派。他喜歡和父親統一戰線。不過,何詠聲倒是了解妻子和女兒的秉性,並不覺得付宜雲會虧待兒子,也不覺得桃花會欺負弟弟。
何詠聲並不幫他,隻是說:「你不犯錯誤就不會挨打。你姐姐什麽好吃的都給你吃,你還來告她的狀。」春生發現,爸爸的態度不是他預想的那樣,他又很奇怪。孩子天生就是知道強弱的。他非常明白,這個家裏,爸爸是具有權威的,媽媽無能不中用,整天都是受氣的。姐姐也隻是個女孩。他知道爸爸討厭媽媽,便想著在爸爸麵前說她壞話,給自己出口氣。
然而沒能成功,他才又老實規矩下來,重新去討好媽媽和姐姐。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斷了十年的高考突然恢復。這一年,五百多萬考生走進了久違的高考考場,重新追逐大學夢。
這五百多萬人裏麵,卻沒有何詠聲。這一年,他已經三十多歲了。他已經參加工作多年,很久沒翻過中學的書本,他隻有一個小學文憑,不符合報考條件,也沒辦法報名。
他人到中年,也不可能再辭職去讀書了。全國響起了改革開放的唿聲,廣播電視台、收音機裏,每天都能聽到相關的播報。對於底層的百姓,卻聽不太明白這些東西,也不知道這些詞語意味著什麽。國家在醞釀著一場大變革,農村裏傳出土地承包到戶的聲音。但也隻是謠傳,誰也不敢相信這種事。對於鄉下的農民,一切都和從前一樣,並未有任何變化。
桃花長大了,她意識到自己的家庭不幸。
桃花的爸爸是教師工作,村裏的人都是農民,就她爸爸是教師。人家都說,她爸爸是捧鐵飯碗,吃國家飯的。但她現在,日子過得卻還不如村裏普通的孩子。別的孩子,有父母疼有父母愛,就算窮,但也日子過得。她們一家,卻隻有媽媽。吃不飽穿不暖,看著像小叫花子似的。隨著年紀的增長,她漸漸看出了父母親的關係不和,也知道了父親對母親的厭惡。她很心疼媽媽,她不明白爸爸為什麽這樣。爸爸對她不壞,她覺得爸爸不是壞人。但她不明白爸爸為什麽要對媽媽那麽冷酷無情。
付宜雲每天餓著肚子,辛勤下地勞作。即便這樣,孩子們還是吃不飽飯。
春生和狗娃每天餓得哭。
他大伯家條件好,有時家裏蒸米飯,炒肉,春生和狗娃聞到,便遠遠地守在一旁看,巴巴地流口水。他大嬸看見,便立刻關起門來,緊緊蓋上鍋蓋,生怕家裏的肉味散出去。有一天,春生剛出門,水壺忘了拿,又返迴家,正看到媽媽偷偷蹲在廚房裏,背著人,獨自捧著碗,在吃東西。
春生跟弟弟說:「媽媽在廚房裏偷吃。」兄弟兩個偷偷去櫥櫃翻找,卻什麽吃的也沒找著。直到有一天撞見付宜雲在吃一碗綠綠的菜葉,應是什麽野菜煮的,蒲公英和馬齒莧,春生和狗娃一定要吃,嚐了一口,味道又酸又苦。春生喝了一口,吐了出來,感覺這東西味道就像豬食。
付宜雲幹活時,突然暈倒在了田地裏。
她是餓的,因為長時間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又吃不飽飯,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家裏僅有的一點食物,她也都給了孩子,自己餓肚子。她看起來太可憐了。
那些背地裏議論嘲笑她的人,又忽然變得慈悲,開始可憐起她了,並且暗地裏罵她的丈夫。世上哪有這種男人,自己享福,卻丟下妻兒不管不顧。他們好像忘記了當初就是他們在捏造謠言,說她與人私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桃花接過來那半塊饅頭,又一分為二,一半給媽媽,自己隻拿那一小塊:「我吃這點就夠了。」春生和狗娃,分吃了另一半的饅頭,還沒飽,眼巴巴看著姐姐,桃花憐愛地看著她兩個弟弟,又將自己的饅頭一點點分給他們,自己隻吃了一兩口。
她和她媽媽一樣,好像天生就善良,就會為他人著想,沒有一點兒私心。
付宜雲把那四分之一的饅頭放進櫥櫃裏,準備等孩子餓了,再給孩子吃。她自己則偷偷在廚房裏,喝著紅薯葉子和麥麩、穀糠煮的粥。桃花要出門上學,付宜雲悄悄遞給她一個煮熟的紅薯。
同樣的父親和母親,同樣的家庭和教養,春生和狗娃,卻不像姐姐那樣懂事。
春生看見媽媽給姐姐紅薯,頓時不依,氣得大嚷大叫,說:「媽媽給姐姐吃獨食,媽媽偏心。媽媽隻疼愛姐姐。」桃花羞得臉都紅了,一麵哄弟弟,一麵把紅薯給他。春生卻跟他爸一樣,是個倔驢脾氣。桃花鬧他,給他紅薯,他一把就丟了,說:「我才不要你施捨呢。你不要的才給我吃,我餓死也不吃!」
他脾氣還大,接著,就鬧起了絕食,一副要餓死的樣子。
付宜雲簡直無可奈何。
她本是看著桃花把吃的都分給弟弟,怕女兒太委屈。所以才偷偷給她個紅薯,沒想到被春生看見,就大吵大鬧,甚至說她偏心。付宜雲急火攻心,心想,這孩子像誰呢?這孩子一點不像她,簡直和他爸爸一模一樣。他講話的語氣,做派,活脫脫是何詠聲的翻版。付宜雲打他。
這孩子還打不得,任憑怎麽打他也不服氣,棍子打斷了,他也不肯低頭,嘴裏還嚷嚷著:「你打我,我要報仇。」
付宜雲簡直要氣昏過去。
等何詠聲迴到家,春生便給爸爸告狀,說:「媽媽打我,她還給姐姐吃獨食。」
他好像天生就知道,自己是個男人,而媽媽和姐姐是女人。女人和女人是一派,男人和男人是一派。他喜歡和父親統一戰線。不過,何詠聲倒是了解妻子和女兒的秉性,並不覺得付宜雲會虧待兒子,也不覺得桃花會欺負弟弟。
何詠聲並不幫他,隻是說:「你不犯錯誤就不會挨打。你姐姐什麽好吃的都給你吃,你還來告她的狀。」春生發現,爸爸的態度不是他預想的那樣,他又很奇怪。孩子天生就是知道強弱的。他非常明白,這個家裏,爸爸是具有權威的,媽媽無能不中用,整天都是受氣的。姐姐也隻是個女孩。他知道爸爸討厭媽媽,便想著在爸爸麵前說她壞話,給自己出口氣。
然而沒能成功,他才又老實規矩下來,重新去討好媽媽和姐姐。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斷了十年的高考突然恢復。這一年,五百多萬考生走進了久違的高考考場,重新追逐大學夢。
這五百多萬人裏麵,卻沒有何詠聲。這一年,他已經三十多歲了。他已經參加工作多年,很久沒翻過中學的書本,他隻有一個小學文憑,不符合報考條件,也沒辦法報名。
他人到中年,也不可能再辭職去讀書了。全國響起了改革開放的唿聲,廣播電視台、收音機裏,每天都能聽到相關的播報。對於底層的百姓,卻聽不太明白這些東西,也不知道這些詞語意味著什麽。國家在醞釀著一場大變革,農村裏傳出土地承包到戶的聲音。但也隻是謠傳,誰也不敢相信這種事。對於鄉下的農民,一切都和從前一樣,並未有任何變化。
桃花長大了,她意識到自己的家庭不幸。
桃花的爸爸是教師工作,村裏的人都是農民,就她爸爸是教師。人家都說,她爸爸是捧鐵飯碗,吃國家飯的。但她現在,日子過得卻還不如村裏普通的孩子。別的孩子,有父母疼有父母愛,就算窮,但也日子過得。她們一家,卻隻有媽媽。吃不飽穿不暖,看著像小叫花子似的。隨著年紀的增長,她漸漸看出了父母親的關係不和,也知道了父親對母親的厭惡。她很心疼媽媽,她不明白爸爸為什麽這樣。爸爸對她不壞,她覺得爸爸不是壞人。但她不明白爸爸為什麽要對媽媽那麽冷酷無情。
付宜雲每天餓著肚子,辛勤下地勞作。即便這樣,孩子們還是吃不飽飯。
春生和狗娃每天餓得哭。
他大伯家條件好,有時家裏蒸米飯,炒肉,春生和狗娃聞到,便遠遠地守在一旁看,巴巴地流口水。他大嬸看見,便立刻關起門來,緊緊蓋上鍋蓋,生怕家裏的肉味散出去。有一天,春生剛出門,水壺忘了拿,又返迴家,正看到媽媽偷偷蹲在廚房裏,背著人,獨自捧著碗,在吃東西。
春生跟弟弟說:「媽媽在廚房裏偷吃。」兄弟兩個偷偷去櫥櫃翻找,卻什麽吃的也沒找著。直到有一天撞見付宜雲在吃一碗綠綠的菜葉,應是什麽野菜煮的,蒲公英和馬齒莧,春生和狗娃一定要吃,嚐了一口,味道又酸又苦。春生喝了一口,吐了出來,感覺這東西味道就像豬食。
付宜雲幹活時,突然暈倒在了田地裏。
她是餓的,因為長時間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又吃不飽飯,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家裏僅有的一點食物,她也都給了孩子,自己餓肚子。她看起來太可憐了。
那些背地裏議論嘲笑她的人,又忽然變得慈悲,開始可憐起她了,並且暗地裏罵她的丈夫。世上哪有這種男人,自己享福,卻丟下妻兒不管不顧。他們好像忘記了當初就是他們在捏造謠言,說她與人私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