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聽說他毛筆字寫得好,就讓他去寫標語,寫大字報。於是何詠聲主業殺豬,副業寫大字。他一手提著油漆,一手拿著一把刷子,往牆上寫字。這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他就用普通刷子,能把每一個字都寫得板板正正,跟印上去的一樣。村裏的建築,家家戶戶的房屋和牆上都要刷上標語。
因著標語寫得好,何詠聲得到大隊幹部的重視。大隊長找他去做個文書,幫著幹一些寫寫算算的活,給他算滿工分,每個月,還能夠發點米麵糧油。日子勉強能過得下去。
何詠聲心裏還懷著一絲希望,一切能恢復正常,高考能盡快恢復,然而一切變得越來越糟糕。高考恢復遙遙無期,讀書的希望徹底破滅。聽說,付碧鴻也倒了黴,被打得不成人樣,差點要上吊自殺。
何詠聲聽了,又覺得好,該。這種人,就該遭殃。他在付宜雲麵前,語帶嘲諷地提起此事,付宜雲聽了不吭聲。
時代的變化,帶給何詠聲極大的震動。
他漸漸接受了眼前的現實,尤其是,那天他和母親吵架。他母親聽說了學校關門,又不知從哪裏得知高考取消的事,便十分得意,認為自己有先見之明,並對兒子因為沒能上中學而記恨她的事耿耿於懷。「我早就說過,讀書沒用。現在怎麽著?就算當初我讓你上高中,你也考不了大學。」她不認為自己當初有錯,反而責怪何詠聲,覺得他為這種事跟親媽置氣,就是沒良心。她希望何詠聲能給她道歉,承認錯誤。
然而何詠聲不道歉,反而和她吵起來。何詠聲責怪起從小到大她對自己的刻薄和虧待。包括讓他幹各種繁重的活計,三五歲時,就讓他抬糞、背柴禾。她對他,就像對待農奴,既不肯給他吃一口飽飯,還要拚命使喚他幹活,一點不好便拿棍子抽打他,打得他渾身是傷。明知他愛學習,還撕了他的書。在他生病時,對他不聞不問,不帶他看醫生,任他自生自滅。
每一件事,他都記在心上,深深地記著。他將這些事說出來,他媽氣壞了,指著鼻子,大罵他白眼狼:「我對你不好?我對你我不好,我把你生下來,把你養這麽大?我不管你,你早就餓死了,讓狼叼去了。」
何詠聲卻並不認同母親的話。他認為,母親養活他,並不是愛他,隻是因為他活著,可以給家裏增添個勞動力。
實際上,他病得要死,她也不會花一分錢給他治病。母親見他如此心狠記仇,越加憤怒地罵他:「我不關心你?你老婆生了孩子沒有人照顧,不是我在送湯送飯,給她洗衣服、擦身?沒有我,你老婆孩子都被你餓死了。」
何詠聲冷冰冰地說:「她跟我沒關係。那是你自己要做的,我沒有求你。」
他母親被氣得一病不起,沒幾個月就去世了。
一直到母親去世,他們母子,都沒有和解。母親倔,快死了,也不找他。他性子也固執,到這個地步,還是不肯低頭。臨終前,也沒能說上一句話。最終,母子陰陽相隔。
他痛哭了一場。
出殯那天,白色的紙錢翻飛。他感覺自己的人生,也隨著母親一起埋入了黃土中。母親臨終前,安排好了秀英的婚事,將她嫁給了同鄉一個小夥。
沒過兩年,他的父親也因病去世了。
對母親的死,何詠聲心中充滿了痛苦和迷茫。
旁人都說,他不是個好兒子。生養之恩大過天,哪有兒子跟母親那樣記仇。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沒有哪個母親不愛孩子的。親戚鄰居們背後議論他,說他心太狠。包括他的婚姻,也被熟人們背地裏指責,說他對妻子太刻薄。何詠聲心裏很厭惡,他覺得,親戚鄰居,都是和稀泥的,他們並不在意他受的痛苦,也從來不明是非。他們隻是喜歡一團和氣,大家都忍氣吞聲,受了苦要憋著,不要說出來,更不要鬧。大家都是這麽過來的。誰要是破壞了和氣,就是刻薄狹隘不明事理。何詠聲從來都不相信這一套。
可是母親的死讓他動搖了。
難道自己真的是個心胸狹窄,過分記仇的人嗎?可他清清楚楚記得自己是怎樣長大的,他記得母親的棍棒和體罰,記得自己多少次,在生死的邊緣徘徊著。他覺得自己沒有錯。可是所有人都說他錯了。明明是他被人騙了婚,可鄰居們還是說他錯了,說他不該那樣對待妻子。
他們的理由,還是那一句:「那畢竟是你老婆,她生的是你的孩子,還給你煮飯洗衣服。」何詠聲心裏覺得不對,不是這麽迴事兒的!她是個騙子,不是他老婆。他沒有求著她留下來,沒有求著她給自己煮飯洗衣,是她無恥,硬要纏著他不放。
可她生了他的孩子是事實。何詠聲找不到理由辯駁。他被迫接納了丈夫和父親的身份。不再提離婚,也不再驅趕付宜雲迴娘家。這時候,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已經在腹中。
何詠聲對她的態度,比當初要好了很多。他盡管憎恨她,但還是承認自己對她有義務,包括她肚子裏的孩子。
這一次,沒人逼迫他,也沒有人欺騙他。是他自己管不住,才有了第二個孩子。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齒,覺得自己堪稱下賤。如果第一個孩子的孕育,是他被蒙蔽,受了女人欺騙,他不願意承認接受。這一個,就是他自找的了。他打心眼裏認為自己是個講道理、明辨是非的人。是他自己做的,他願意認帳,絕不推卸責任。他漸漸同往常一樣,往家裏買東西,給她家用,負擔她的衣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因著標語寫得好,何詠聲得到大隊幹部的重視。大隊長找他去做個文書,幫著幹一些寫寫算算的活,給他算滿工分,每個月,還能夠發點米麵糧油。日子勉強能過得下去。
何詠聲心裏還懷著一絲希望,一切能恢復正常,高考能盡快恢復,然而一切變得越來越糟糕。高考恢復遙遙無期,讀書的希望徹底破滅。聽說,付碧鴻也倒了黴,被打得不成人樣,差點要上吊自殺。
何詠聲聽了,又覺得好,該。這種人,就該遭殃。他在付宜雲麵前,語帶嘲諷地提起此事,付宜雲聽了不吭聲。
時代的變化,帶給何詠聲極大的震動。
他漸漸接受了眼前的現實,尤其是,那天他和母親吵架。他母親聽說了學校關門,又不知從哪裏得知高考取消的事,便十分得意,認為自己有先見之明,並對兒子因為沒能上中學而記恨她的事耿耿於懷。「我早就說過,讀書沒用。現在怎麽著?就算當初我讓你上高中,你也考不了大學。」她不認為自己當初有錯,反而責怪何詠聲,覺得他為這種事跟親媽置氣,就是沒良心。她希望何詠聲能給她道歉,承認錯誤。
然而何詠聲不道歉,反而和她吵起來。何詠聲責怪起從小到大她對自己的刻薄和虧待。包括讓他幹各種繁重的活計,三五歲時,就讓他抬糞、背柴禾。她對他,就像對待農奴,既不肯給他吃一口飽飯,還要拚命使喚他幹活,一點不好便拿棍子抽打他,打得他渾身是傷。明知他愛學習,還撕了他的書。在他生病時,對他不聞不問,不帶他看醫生,任他自生自滅。
每一件事,他都記在心上,深深地記著。他將這些事說出來,他媽氣壞了,指著鼻子,大罵他白眼狼:「我對你不好?我對你我不好,我把你生下來,把你養這麽大?我不管你,你早就餓死了,讓狼叼去了。」
何詠聲卻並不認同母親的話。他認為,母親養活他,並不是愛他,隻是因為他活著,可以給家裏增添個勞動力。
實際上,他病得要死,她也不會花一分錢給他治病。母親見他如此心狠記仇,越加憤怒地罵他:「我不關心你?你老婆生了孩子沒有人照顧,不是我在送湯送飯,給她洗衣服、擦身?沒有我,你老婆孩子都被你餓死了。」
何詠聲冷冰冰地說:「她跟我沒關係。那是你自己要做的,我沒有求你。」
他母親被氣得一病不起,沒幾個月就去世了。
一直到母親去世,他們母子,都沒有和解。母親倔,快死了,也不找他。他性子也固執,到這個地步,還是不肯低頭。臨終前,也沒能說上一句話。最終,母子陰陽相隔。
他痛哭了一場。
出殯那天,白色的紙錢翻飛。他感覺自己的人生,也隨著母親一起埋入了黃土中。母親臨終前,安排好了秀英的婚事,將她嫁給了同鄉一個小夥。
沒過兩年,他的父親也因病去世了。
對母親的死,何詠聲心中充滿了痛苦和迷茫。
旁人都說,他不是個好兒子。生養之恩大過天,哪有兒子跟母親那樣記仇。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沒有哪個母親不愛孩子的。親戚鄰居們背後議論他,說他心太狠。包括他的婚姻,也被熟人們背地裏指責,說他對妻子太刻薄。何詠聲心裏很厭惡,他覺得,親戚鄰居,都是和稀泥的,他們並不在意他受的痛苦,也從來不明是非。他們隻是喜歡一團和氣,大家都忍氣吞聲,受了苦要憋著,不要說出來,更不要鬧。大家都是這麽過來的。誰要是破壞了和氣,就是刻薄狹隘不明事理。何詠聲從來都不相信這一套。
可是母親的死讓他動搖了。
難道自己真的是個心胸狹窄,過分記仇的人嗎?可他清清楚楚記得自己是怎樣長大的,他記得母親的棍棒和體罰,記得自己多少次,在生死的邊緣徘徊著。他覺得自己沒有錯。可是所有人都說他錯了。明明是他被人騙了婚,可鄰居們還是說他錯了,說他不該那樣對待妻子。
他們的理由,還是那一句:「那畢竟是你老婆,她生的是你的孩子,還給你煮飯洗衣服。」何詠聲心裏覺得不對,不是這麽迴事兒的!她是個騙子,不是他老婆。他沒有求著她留下來,沒有求著她給自己煮飯洗衣,是她無恥,硬要纏著他不放。
可她生了他的孩子是事實。何詠聲找不到理由辯駁。他被迫接納了丈夫和父親的身份。不再提離婚,也不再驅趕付宜雲迴娘家。這時候,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已經在腹中。
何詠聲對她的態度,比當初要好了很多。他盡管憎恨她,但還是承認自己對她有義務,包括她肚子裏的孩子。
這一次,沒人逼迫他,也沒有人欺騙他。是他自己管不住,才有了第二個孩子。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齒,覺得自己堪稱下賤。如果第一個孩子的孕育,是他被蒙蔽,受了女人欺騙,他不願意承認接受。這一個,就是他自找的了。他打心眼裏認為自己是個講道理、明辨是非的人。是他自己做的,他願意認帳,絕不推卸責任。他漸漸同往常一樣,往家裏買東西,給她家用,負擔她的衣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