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此舉甚妙!”向凜難抑心底翻滾的激動和興奮,讚道:“如此分流,卻是極大地緩解了後續的水澇,如此更是為我們進行下一步的計劃贏得了不少的時間!”
白微影不卑不亢地輕笑了一聲,言辭舉止更是落落大方,“我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至於具體如何實施,還是要結合河道的具體情況而定的,如此還是要勞煩敬平王與知府大人多操心些了。”
向凜擺了擺手,連連自謙道:“這如何談得上勞煩二字,我本就是一方父母官,如今卻難以維護一方百姓的平安,若非王爺與姑娘親臨樺城,隻怕憑著我的微薄之力,也是難以為繼的。”
向凜其實在暴雨初降,水位瘋長之時,便將折子馬不停蹄地送到了京城,但不知是何緣由,竟是未得到皇帝隻言片語的迴複。
向凜自然是不死心,伴隨著情況越發糟糕,向凜更是心中焦灼,可一封封的奏折雖是送走,但卻是杳無音信,如同那石沉大海一般。
這最後一封,便是司苑瓊派人攔下的那封奏折,其實已然是向凜絕望之中的最後一點伸向外界的希望,若是這次還未能得到朝廷的迴複,向凜便就此打算破釜沉舟,便是死,他也要與樺城共存亡。
不過好在,這次的期望並未落空,皇帝派了司華圳前來,向凜自是聽過司華圳的大名,對他的能力自然是信服的,如今又有了白微影同行,更是給了向凜一個巨大的驚喜。
“向知府過謙,城中百姓的情緒現在如何?”司華圳並未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向凜神色一哂,似是在猶豫著該不該將實情說出口,白微影見狀,莞爾一笑道:“向知府無須顧忌太多,王爺隻是想了解清楚這城中的情況罷了,這發生暴亂,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向凜聽到白微影如此說,這才大著膽子,略加委婉地說道:“暴亂發生過兩次,都是在雨勢減小時,百姓自發從家中湧出所致。”
白微影眉頭饒有興味地一挑,立刻便品出了向凜話中的未盡之意,還真是沒瞧出來,這樺城的百姓還真是會看菜下碟,知道這雨勢大了危險,便安安靜靜地縮在家中,待到安全時,才跑出來示威。
一時間,白微影嘴角的笑意變得有些明顯,同樣,司華圳眸色中也多了幾分興然,雖說這暴亂發生,是一件極為嚴重,且難處理的事情,但隻要這雨還這般下著,百姓便不會輕易出門。
“經向知府這麽一說,我倒是覺著這雨下得也算是時候了,你說是不是?”白微影眉眼微彎,笑著打趣道。
許是因為白微影所開的這個玩笑所致,原先還彌漫著凝重氣氛的正廳,卻是在頃刻間多了幾分難得的輕鬆。
向凜嘴笨,麵對白微影的打趣,卻是隻能訕訕地一笑,幹巴巴地迴答道:“倒也是這麽個理兒,姑娘的關注點當真是獨特。”
在打趣過後,便是要正式開始動工,司華圳等人跟隨著向凜,戴好雨具,身披著蓑衣,一起出了知府大門。
而司鶴臨和白微影則是留在這府上,靜靜等待著消息,原先司鶴臨也吵著要去,他覺著自己的存在感委實是弱了些,那向凜隻顧著與司華圳和白微影相談,竟是連一個多餘的眼神,都不曾給司鶴臨。
向凜不好得罪這位二皇子,最後還是司華圳出麵,以不容拒絕的口吻,將司鶴臨和白微影強行捆綁到了一處,美其名曰兩人坐在一處,好歹也能夠做個伴兒。
白微影此時坐在一側的圈椅中,慵懶地支著下巴,麵上不顯,但心底卻是默默地腹誹著司華圳的腹黑。
為了不讓她跟去,竟是用司鶴臨做借口,偏偏白微影還無法反駁,隻能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司華圳一行人離開。
“你……你究竟是何人?”正廳內隻有司鶴臨,小林子與白微影三人,司鶴臨目光沉沉地盯著坐在他對麵的白微影,出聲問道。
“我?”白微影在說話時,還用手指了指自己,隨後輕描淡寫地應付道:“我自然是王爺身邊的貼身丫鬟呀,怎麽?二皇子是在懷疑什麽嗎?”
白微影轉而對上司鶴臨疑惑不解的雙眸,眸中射出的清光卻是讓司鶴臨心頭一顫,竟是不敢再與白微影的目光相對視。
司鶴臨局促地揪著身上的衣袍,低聲道:“我不是在懷疑你,我隻是覺著你很厲害,厲害到……不像是一個丫鬟。”
早在驛站中時,司鶴臨就察覺到了白微影身上的不同尋常,而他也知道,司華圳如此老謀深算,自然也看出了白微影的過人之處。
隻是當時司鶴臨因著瑤兒的事情,而覺得麵子上過不去,便一直沒有機會親自將這疑問說出口,眼下既是有了這般好的機會,司鶴臨便忍不住將好奇擺到了台麵上來說。
“唔,是嗎?”白微影隨意地擺弄著額間垂下的一縷秀發,半真半假地說道:“或許我本是便是一塊璞玉,所以無論到了哪裏,都是會綻放屬於我的光輝的吧。”
對於白微影的迴答,司鶴臨不置可否地一笑,“或許是這樣的吧。”
兩人都未再說話,正廳內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天色漸暗,丫鬟將正廳內的燭火點燃後,便又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白微影聽著屋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瞳仁緊緊盯著府門口的位置,暗含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期待與擔憂。
過了不知多久,紛亂的腳步聲響起,白微影“騰”一聲,從椅子上站起了身,緊走了幾步,到了堂下。
為首的人便是司華圳,隻見他大踏步地趟過雨水,走到了白微影的麵前,而後站定。
“如何了?那法子,可有用?”白微影小心翼翼地問道。
司華圳用力地點頭,俊朗的五官之上除去雨水,更多的卻是鬆快,“非常有用,如今那洪澇泛濫得已經不甚厲害了,這第一步的計劃,算是圓滿完成了。”
白微影不卑不亢地輕笑了一聲,言辭舉止更是落落大方,“我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至於具體如何實施,還是要結合河道的具體情況而定的,如此還是要勞煩敬平王與知府大人多操心些了。”
向凜擺了擺手,連連自謙道:“這如何談得上勞煩二字,我本就是一方父母官,如今卻難以維護一方百姓的平安,若非王爺與姑娘親臨樺城,隻怕憑著我的微薄之力,也是難以為繼的。”
向凜其實在暴雨初降,水位瘋長之時,便將折子馬不停蹄地送到了京城,但不知是何緣由,竟是未得到皇帝隻言片語的迴複。
向凜自然是不死心,伴隨著情況越發糟糕,向凜更是心中焦灼,可一封封的奏折雖是送走,但卻是杳無音信,如同那石沉大海一般。
這最後一封,便是司苑瓊派人攔下的那封奏折,其實已然是向凜絕望之中的最後一點伸向外界的希望,若是這次還未能得到朝廷的迴複,向凜便就此打算破釜沉舟,便是死,他也要與樺城共存亡。
不過好在,這次的期望並未落空,皇帝派了司華圳前來,向凜自是聽過司華圳的大名,對他的能力自然是信服的,如今又有了白微影同行,更是給了向凜一個巨大的驚喜。
“向知府過謙,城中百姓的情緒現在如何?”司華圳並未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向凜神色一哂,似是在猶豫著該不該將實情說出口,白微影見狀,莞爾一笑道:“向知府無須顧忌太多,王爺隻是想了解清楚這城中的情況罷了,這發生暴亂,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向凜聽到白微影如此說,這才大著膽子,略加委婉地說道:“暴亂發生過兩次,都是在雨勢減小時,百姓自發從家中湧出所致。”
白微影眉頭饒有興味地一挑,立刻便品出了向凜話中的未盡之意,還真是沒瞧出來,這樺城的百姓還真是會看菜下碟,知道這雨勢大了危險,便安安靜靜地縮在家中,待到安全時,才跑出來示威。
一時間,白微影嘴角的笑意變得有些明顯,同樣,司華圳眸色中也多了幾分興然,雖說這暴亂發生,是一件極為嚴重,且難處理的事情,但隻要這雨還這般下著,百姓便不會輕易出門。
“經向知府這麽一說,我倒是覺著這雨下得也算是時候了,你說是不是?”白微影眉眼微彎,笑著打趣道。
許是因為白微影所開的這個玩笑所致,原先還彌漫著凝重氣氛的正廳,卻是在頃刻間多了幾分難得的輕鬆。
向凜嘴笨,麵對白微影的打趣,卻是隻能訕訕地一笑,幹巴巴地迴答道:“倒也是這麽個理兒,姑娘的關注點當真是獨特。”
在打趣過後,便是要正式開始動工,司華圳等人跟隨著向凜,戴好雨具,身披著蓑衣,一起出了知府大門。
而司鶴臨和白微影則是留在這府上,靜靜等待著消息,原先司鶴臨也吵著要去,他覺著自己的存在感委實是弱了些,那向凜隻顧著與司華圳和白微影相談,竟是連一個多餘的眼神,都不曾給司鶴臨。
向凜不好得罪這位二皇子,最後還是司華圳出麵,以不容拒絕的口吻,將司鶴臨和白微影強行捆綁到了一處,美其名曰兩人坐在一處,好歹也能夠做個伴兒。
白微影此時坐在一側的圈椅中,慵懶地支著下巴,麵上不顯,但心底卻是默默地腹誹著司華圳的腹黑。
為了不讓她跟去,竟是用司鶴臨做借口,偏偏白微影還無法反駁,隻能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司華圳一行人離開。
“你……你究竟是何人?”正廳內隻有司鶴臨,小林子與白微影三人,司鶴臨目光沉沉地盯著坐在他對麵的白微影,出聲問道。
“我?”白微影在說話時,還用手指了指自己,隨後輕描淡寫地應付道:“我自然是王爺身邊的貼身丫鬟呀,怎麽?二皇子是在懷疑什麽嗎?”
白微影轉而對上司鶴臨疑惑不解的雙眸,眸中射出的清光卻是讓司鶴臨心頭一顫,竟是不敢再與白微影的目光相對視。
司鶴臨局促地揪著身上的衣袍,低聲道:“我不是在懷疑你,我隻是覺著你很厲害,厲害到……不像是一個丫鬟。”
早在驛站中時,司鶴臨就察覺到了白微影身上的不同尋常,而他也知道,司華圳如此老謀深算,自然也看出了白微影的過人之處。
隻是當時司鶴臨因著瑤兒的事情,而覺得麵子上過不去,便一直沒有機會親自將這疑問說出口,眼下既是有了這般好的機會,司鶴臨便忍不住將好奇擺到了台麵上來說。
“唔,是嗎?”白微影隨意地擺弄著額間垂下的一縷秀發,半真半假地說道:“或許我本是便是一塊璞玉,所以無論到了哪裏,都是會綻放屬於我的光輝的吧。”
對於白微影的迴答,司鶴臨不置可否地一笑,“或許是這樣的吧。”
兩人都未再說話,正廳內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天色漸暗,丫鬟將正廳內的燭火點燃後,便又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白微影聽著屋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瞳仁緊緊盯著府門口的位置,暗含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期待與擔憂。
過了不知多久,紛亂的腳步聲響起,白微影“騰”一聲,從椅子上站起了身,緊走了幾步,到了堂下。
為首的人便是司華圳,隻見他大踏步地趟過雨水,走到了白微影的麵前,而後站定。
“如何了?那法子,可有用?”白微影小心翼翼地問道。
司華圳用力地點頭,俊朗的五官之上除去雨水,更多的卻是鬆快,“非常有用,如今那洪澇泛濫得已經不甚厲害了,這第一步的計劃,算是圓滿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