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如何,白微影並不在意,左右不過是一個續弦,即便是城府深沉,也隻是在白府中蹦躂罷了。
白微影真正擔心的人卻是李嫣然,身居高位,難免會成為眾人的靶子,眼下李嫣然雖然是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女人,可是盛極必衰,若是一朝不慎,便會是滿盤皆輸。
“隻希望她這般的榮寵,能夠少些災禍才好。”白微影現在的身份不過是一介平民,更是沒有辦法出入宮闈,她的提點與關懷也隻能借著侖禦醫之口去表達。
侖禦醫也從不過問白微影與李嫣然之間的事情,他默默地充當著一個信使的角色,行事滴水不漏,從未讓人抓住過任何的把柄。
所以李嫣然在這樣的保駕護航之下,在宮中也算是如魚得水,這次的采桑節按例是由皇後主持的,因著皇後偶感風寒,原本隻是用些藥便能夠好的,結果不知怎的,竟是臥床不起,無奈之下,皇帝才將這項重任交與了李嫣然。
李嫣然這些時日也幫著皇後處理了不少的宮務,故而也算是得心應手,白微影的提醒也被李嫣然時刻放在心上,她對這次的采桑節極為上心,事事親力親為,絕不假手與旁人,在這期間也隻是出現了一點小岔子,但也很快被解決。
待到了采桑節那日,眾一品大臣的誥命夫人全數進了宮,李嫣然坐在上首的位置,與夫人們談笑風生,言語間一點差錯都未曾出現。
“這位想必就是白大人新娶的續弦夫人馬氏吧?”李嫣然的目光投向坐在偏末尾位置的馬氏,開口問道。
“臣婦馬氏參見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馬氏聽到李嫣然的問話,當即便起身,向李嫣然福了福身。
“夫人不必多禮,你的賢名,皇後娘娘也是有所耳聞,故而才會破格要夫人你一同進宮的。”李嫣然的語氣雖然聽起來綿軟親厚,可若是細細地一品的話,便會發現這其中暗藏的敲打之意。
“本宮不僅將家宅內院打理得井井有條,又能夠與各家的夫人交好,這前朝的事情咱們是管不著的,可這女人之間的外交也極為重要,想必夫人你也是一早便知曉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將這看似微妙的一碗水的關係,給端得這樣平整。”
馬氏聲名鵲起,於李嫣然是不相幹的事情,但因為這裏麵有可能涉及到白微影,所以李嫣然便在馬氏身上留了一個心眼兒。
而眼下李嫣然初見馬氏,心底更是有著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怪異之感,雖然馬氏看起來毫無殺傷力,也不像是個不安於室,喜歡玩弄權術的人,可李嫣然在宮中浸淫了許久,總是覺得這馬氏背後藏著點兒什麽。
但不管怎樣,李嫣然要做的便是先下手為強,給馬氏一個無形的警告,要她認清楚自己的身份,若是馬氏安分守己,那自然是皆大歡喜,李嫣然也不會和馬氏就這麽過不去。
可若是馬氏想要整些什麽幺蛾子,在動手前,馬氏也該先掂量一下她李嫣然的分量。
馬氏自然是品出了李嫣然的話外之意,她的臉上不見分毫的羞憤,反而落落大方地向著李嫣然行了一個大禮,恭敬地說道:“娘娘的教誨,臣婦定會銘記在心,不敢忘懷。”
李嫣然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殿中所坐的眾人也皆暗道馬氏識時務者為俊傑,倒也算是個心思通透的人。
“行了,這吉時也快到了,咱們先出發吧,免得誤了時辰。”李嫣然說完,便率先走出了殿門,在她身後,眾人也都魚貫而入,亦步亦趨地跟在李嫣然身後。
馬氏的身份在這些誥命夫人中間並不算高貴,但許是因為在殿中的那番問答,又或是這些時日的手帕外交起了作用,也有不少的夫人主動與馬氏打招唿寒暄。
馬氏遊刃有餘地應付著各方的勢力,這時,身後一道聲音傳來,馬氏的臉色微變,但又很快恢複平靜,繼續與交好的夫人你來我往地說著話。
“這般早就出發,是趕著……”白慕言正發泄著不滿,身旁忽而湊過來一個著青色衣袍的婦人,隻見她隱晦地對著白慕言說道:“言妃娘娘安好,臣婦梁安氏乃是梁孝廉之妻。”
“梁孝廉?”白慕言皺眉,她對於這個名字有些陌生,最後還是水碧小聲提醒道:“娘娘,這是之前托一萬兩白銀進宮,求您打點的那位梁刺史。”
白慕言瞬間便明白了過來,這位傳說中的梁刺史她還是有些印象的,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原因,隻是因為那梁刺史所奉上來的銀兩是白慕言接手的人當中,數額最為大的一筆。
“我家大人能夠平步青雲,多虧了娘娘在其中周旋,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還望娘娘笑納。”那梁安氏說著,便將一顆如半個拳頭那般大的夜明珠塞到了白慕言的手中,繼續恭維道:“娘娘這般天姿國色,是要用這質地上乘的夜明珠才能夠襯得出來的。”
白慕言婆娑著手中的夜明珠,隻是單純的一摸,便可知這是極品,白慕言更是得意地勾起嘴角,“夫人有心了。”
一刻鍾後,一行人才抵達了祭壇,李嫣然和皇帝向天禱告過後,便由小太監們將手中的農具依次分發給前來參與采桑禮的人。
這農具也是有著極大的講究,隻有皇後和皇帝,才能夠用金農具,李嫣然、白慕言之流的宮妃用的銀農具,其餘的人便是用銅農具。
但也並非是要眾人真的去開墾田地,又或是真的養蠶繅絲,這不過是一種儀式,為的便是向上蒼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
李嫣然與皇帝走在最前方,白慕言因為受皇帝厭棄,隻能混在中間,這般的待遇更是教白慕言心生嫉恨。
“娘娘,您小心著些。”馬氏在白慕言心不在焉之時,順勢伸手扶了一把白慕言,“這地不似殿中那般,仔細崴了腳。”
白微影真正擔心的人卻是李嫣然,身居高位,難免會成為眾人的靶子,眼下李嫣然雖然是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女人,可是盛極必衰,若是一朝不慎,便會是滿盤皆輸。
“隻希望她這般的榮寵,能夠少些災禍才好。”白微影現在的身份不過是一介平民,更是沒有辦法出入宮闈,她的提點與關懷也隻能借著侖禦醫之口去表達。
侖禦醫也從不過問白微影與李嫣然之間的事情,他默默地充當著一個信使的角色,行事滴水不漏,從未讓人抓住過任何的把柄。
所以李嫣然在這樣的保駕護航之下,在宮中也算是如魚得水,這次的采桑節按例是由皇後主持的,因著皇後偶感風寒,原本隻是用些藥便能夠好的,結果不知怎的,竟是臥床不起,無奈之下,皇帝才將這項重任交與了李嫣然。
李嫣然這些時日也幫著皇後處理了不少的宮務,故而也算是得心應手,白微影的提醒也被李嫣然時刻放在心上,她對這次的采桑節極為上心,事事親力親為,絕不假手與旁人,在這期間也隻是出現了一點小岔子,但也很快被解決。
待到了采桑節那日,眾一品大臣的誥命夫人全數進了宮,李嫣然坐在上首的位置,與夫人們談笑風生,言語間一點差錯都未曾出現。
“這位想必就是白大人新娶的續弦夫人馬氏吧?”李嫣然的目光投向坐在偏末尾位置的馬氏,開口問道。
“臣婦馬氏參見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馬氏聽到李嫣然的問話,當即便起身,向李嫣然福了福身。
“夫人不必多禮,你的賢名,皇後娘娘也是有所耳聞,故而才會破格要夫人你一同進宮的。”李嫣然的語氣雖然聽起來綿軟親厚,可若是細細地一品的話,便會發現這其中暗藏的敲打之意。
“本宮不僅將家宅內院打理得井井有條,又能夠與各家的夫人交好,這前朝的事情咱們是管不著的,可這女人之間的外交也極為重要,想必夫人你也是一早便知曉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將這看似微妙的一碗水的關係,給端得這樣平整。”
馬氏聲名鵲起,於李嫣然是不相幹的事情,但因為這裏麵有可能涉及到白微影,所以李嫣然便在馬氏身上留了一個心眼兒。
而眼下李嫣然初見馬氏,心底更是有著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怪異之感,雖然馬氏看起來毫無殺傷力,也不像是個不安於室,喜歡玩弄權術的人,可李嫣然在宮中浸淫了許久,總是覺得這馬氏背後藏著點兒什麽。
但不管怎樣,李嫣然要做的便是先下手為強,給馬氏一個無形的警告,要她認清楚自己的身份,若是馬氏安分守己,那自然是皆大歡喜,李嫣然也不會和馬氏就這麽過不去。
可若是馬氏想要整些什麽幺蛾子,在動手前,馬氏也該先掂量一下她李嫣然的分量。
馬氏自然是品出了李嫣然的話外之意,她的臉上不見分毫的羞憤,反而落落大方地向著李嫣然行了一個大禮,恭敬地說道:“娘娘的教誨,臣婦定會銘記在心,不敢忘懷。”
李嫣然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殿中所坐的眾人也皆暗道馬氏識時務者為俊傑,倒也算是個心思通透的人。
“行了,這吉時也快到了,咱們先出發吧,免得誤了時辰。”李嫣然說完,便率先走出了殿門,在她身後,眾人也都魚貫而入,亦步亦趨地跟在李嫣然身後。
馬氏的身份在這些誥命夫人中間並不算高貴,但許是因為在殿中的那番問答,又或是這些時日的手帕外交起了作用,也有不少的夫人主動與馬氏打招唿寒暄。
馬氏遊刃有餘地應付著各方的勢力,這時,身後一道聲音傳來,馬氏的臉色微變,但又很快恢複平靜,繼續與交好的夫人你來我往地說著話。
“這般早就出發,是趕著……”白慕言正發泄著不滿,身旁忽而湊過來一個著青色衣袍的婦人,隻見她隱晦地對著白慕言說道:“言妃娘娘安好,臣婦梁安氏乃是梁孝廉之妻。”
“梁孝廉?”白慕言皺眉,她對於這個名字有些陌生,最後還是水碧小聲提醒道:“娘娘,這是之前托一萬兩白銀進宮,求您打點的那位梁刺史。”
白慕言瞬間便明白了過來,這位傳說中的梁刺史她還是有些印象的,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原因,隻是因為那梁刺史所奉上來的銀兩是白慕言接手的人當中,數額最為大的一筆。
“我家大人能夠平步青雲,多虧了娘娘在其中周旋,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還望娘娘笑納。”那梁安氏說著,便將一顆如半個拳頭那般大的夜明珠塞到了白慕言的手中,繼續恭維道:“娘娘這般天姿國色,是要用這質地上乘的夜明珠才能夠襯得出來的。”
白慕言婆娑著手中的夜明珠,隻是單純的一摸,便可知這是極品,白慕言更是得意地勾起嘴角,“夫人有心了。”
一刻鍾後,一行人才抵達了祭壇,李嫣然和皇帝向天禱告過後,便由小太監們將手中的農具依次分發給前來參與采桑禮的人。
這農具也是有著極大的講究,隻有皇後和皇帝,才能夠用金農具,李嫣然、白慕言之流的宮妃用的銀農具,其餘的人便是用銅農具。
但也並非是要眾人真的去開墾田地,又或是真的養蠶繅絲,這不過是一種儀式,為的便是向上蒼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
李嫣然與皇帝走在最前方,白慕言因為受皇帝厭棄,隻能混在中間,這般的待遇更是教白慕言心生嫉恨。
“娘娘,您小心著些。”馬氏在白慕言心不在焉之時,順勢伸手扶了一把白慕言,“這地不似殿中那般,仔細崴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