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5章 犀利言辭
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作者:東一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清晨。
房玄齡和杜如晦早早的便匯合,然後往王宅去。這一次去勸說,實際上,主要是以房玄齡為主,杜如晦隻是從旁協助的,畢竟房玄齡的一張嘴更加厲害。
兩人一抵達王宅後,便叩響了房門。不多時,房門打開,府上的門房打開門,詢問道:“你們是誰,要來找誰?”
房玄齡道:“老夫房玄齡,特來拜見王燦,還請通報一聲。”
“稍等!”
門房不認識房玄齡,撂下一句話,轉身就去通知。
換做是長安城內的其餘人,哪個不認識房玄齡,哪個不認識杜如晦,單單是這兩位在長安,跺跺腳,那長安都得抖三抖。
隻是此刻的兩人,卻是相視一望,臉上露出一抹苦笑。
當朝兩大名相,卻被晾在門口。
這事兒傳出,怕是得有無數人驚訝得掉落下巴,實在是,這消息過於勁爆了。不過兩人如今,暫時也是耐著心思等待,畢竟有求於人。
更何況,能讓袁天罡都吐血的人,絕非常人。
隻是兩人的等待中,卻又有一輛馬車緩緩行駛而來,隻見一道清瘦身影走了下來。
來人,赫然是袁天罡。
袁天罡也是有些意外,因為房玄齡和杜如晦竟然同時來了。他走上前去,行禮道:“見過房相、杜相!”
房玄齡、杜如晦也是連忙迴禮。
不說袁天罡的官職大小,單是袁天罡掌握的能力,就讓人尊敬,這可是能夠趨吉避兇的。所以兩人對袁天罡,也是極為尊敬的,畢竟哪一家都有個紅白喜事,都有求到袁天罡幫忙的時候。
房玄齡道:“袁公,你一大早來見王燦,可是有什麽事情?”
袁天罡道:“迴稟房相,的確有一些事情。”
房玄齡點了點頭,不多問。
三人在門口等了一會兒,就見門房已經出來,擺手帶著三人入內,徑直來到了大廳中。這個時候,王燦也是從後院來了,他和房玄齡等人賓主落座,開口道:“諸位來府上,不知道可有什麽事情?”
房玄齡正色道:“王先生,老夫這一次來的目的,是涉及到和五姓七望談判一事。滿朝上下,尤其有諸多的官員,其實是反對王先生的觀點,認為是容易引起亂局的。”
王燦道:“皇帝執掌朝廷,莫非連朝臣都駕馭不了。一個從戰火當中走出來的帝王,當不至於如此的窩囊,不至於如此的掣肘和畏首畏尾吧。”
一句話,犀利無比。
房玄齡登時,也是察覺到了王燦所展露出來的氣場。
這一瞬,房玄齡似乎感受到王燦的龐大氣場,那一股氣勢,甚至不遜於他麵對皇帝。這樣的錯覺,在房玄齡的內心,一閃而逝。
房玄齡瞬間又恢複了平靜,他神情肅然,鄭重道:“王先生,陛下自是能掌握朝局的。恰是如此,陛下已經壓下了反對的意見。”
王燦道:“既然壓下了反對的意見,那麽如今,為何還要讓你們來,而不是執行呢?”
說到這裏,王燦哦了一聲。
這聲音拉得很長。
旋即,王燦就又說道:“莫非是皇帝,覺得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不好做,且這種事情也需要一個人吸引仇恨,所以讓我去。你們來,便是希望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希望勸我前往?”
王燦的語氣中,多了一抹銳利。
尤其王燦的話,傳入房玄齡的內心,登時房玄齡便皺起眉頭。
情況不妙啊!
眼前的王燦,簡直已經看穿了一切。
甚至於他都還沒有開口,王燦就已經拋出了他要說的話。
房玄齡深吸口氣,麵上神情變得肅然,繼續道:“王先生慧眼如炬,心思靈透通達,令人佩服。不過王先生錯了一點,陛下並無讓你得罪人的想法,也沒有讓你吸引仇恨的想法。隻是王先生言語犀利,能有說服力,所以希望王先生前往。”
頓了頓,房玄齡繼續道:“因為如今的朝中,沒有能言善辯的人。所以這樣的事情,才希望是王先生出麵。”
王燦淡淡道:“我記得,朝中有魏征在。他是極為善辯的,尤其善於勸諫。依我看,魏征就很合適嘛,讓他見一見五姓七望的人,讓他去勸說如何?”
這種事兒,王燦不想攙和。
憑什麽他去衝先鋒。
王燦為李世民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已經是仁至義盡。可如今,李世民還想著讓他去衝鋒拉仇恨,這是王燦不願意的事情。
即便是王燦需要大量的萬能點,以提升自己,但王燦並不急,所以他對於當下去見五姓七望的人,是不願意的。
更何況,他已經給了辦法。
如果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李世民都沒有解決的辦法,都沒有決斷的魄力,王燦倒是要懷疑李世民,是怎麽成為英明神武天可汗的。
房玄齡這時候,更加為難。
事情不好辦啊!
他很多話都沒有說出口,可是,王燦卻已經堵死了所有要說的話。
房玄齡求助的看向杜如晦,問題是,杜如晦連房玄齡的嘴巴都比不上。不過杜如晦,也是有些不甘願放棄,說道:“王先生,如今萬千的百姓,正嗷嗷待哺,等著朝廷開倉賑災。王先生大義,還請王先生能夠出麵,萬千百姓,都會感念王先生的。”
王燦笑道:“杜相,我不需要什麽人感念。在我沒有說計劃之前,朝廷什麽辦法都沒有,隻能是硬承受。可是我說了策略,如今朝廷又沒有人敢實施。”
“或者說,皇帝連這點魄力都沒有嗎?r如果是這樣,幹脆把皇位,讓位五姓七望的人輪流坐吧。一個皇帝,連勒令五姓七望大族繳納糧食的魄力都沒有,而且這還是有針對性的,讓他們拿出糧食。”
“這樣的事情都辦不成,依我看,皇帝能夠稱帝,也是僥幸啊!”
“既然皇帝愛惜羽毛,或者是不敢和五姓七望的人對著幹,是懼怕五姓七望這些大族。那麽,幹脆就別出手了,等著老天爺賞飯吃,等著老天爺下雨吧。”
王燦的言語,愈發犀利。
李世民的不作為,令王燦有些不爽快。堂堂大唐的皇帝,發展到如今的這一地步,還懼怕五姓七望這些門閥,實在是有些笑話。
如果說是大隋剛建立時,那時候的門閥,的確是可怕,實力強得可怕。
一旦涉及到門閥世家,不能妄動。
必須要徐徐圖之。
可是自隋文帝時,已經有意識的壓製門閥,到了隋煬帝時大規模開科舉,已經是不斷招攬普通百姓,招攬寒門士子,進一步削弱門閥的影響力。
等到戰亂四起,各地門閥又進一步受到影響,實力再度削弱。
李淵登基後,也一樣是采取抑製門閥的策略,到如今李世民登基,過去了這麽多年的時間,雖說門閥世家依舊存在,門閥之間依舊盤根錯節,可實際上,這些門閥大族,卻也未必就真的有多麽強橫,就有多麽的可怕。
不過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已。
真要過硬,一個個門閥,都得嗝屁,沒有人能和朝廷為敵。
這就是如今的門閥現狀。
看似風光,看似有實力,實際上也就是花架子,李世民是畏懼於動了門閥,擔心地方上不穩定,擔心剛坐穩的皇位出現動蕩,擔心門閥煽動輿論對他不利。
房玄齡的神情,也是一變再變。
王燦太大膽了。
這番話如果真的傳出,那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不過如今的風氣,倒也還算開明,朝廷也還沒有因言獲罪的先例,所以頂多是王燦會被壓製而已。
杜如晦的表情,和房玄齡一樣,也是表情不斷的變化,最終,杜如晦深吸口氣,恢複了冷靜,正色道:“王先生,你的想法觀點,我已經知道了。這一事情,我迴宮後,會仔細向陛下稟報的,多謝!”
王燦道:“杜相客氣了。”
頓了頓,王燦說道:“皇帝之所以是皇帝,那是因為皇帝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一言可定生死,如果皇帝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麽對天下的掌控也就弱了。大唐,不是世家門閥的大唐,而是皇帝的大唐。”
杜如晦很讚同王燦的這番話。
大唐,是皇帝的大唐。
大唐,也是萬千百姓的大唐。
杜如晦站起身道:“王先生,我們還有諸多的事情要處理,所以便不再逗留,告辭。”
“告辭!”
房玄齡也是跟著起身。
兩人聯袂離去。
而大廳中,卻是留下了袁天罡在。
王燦昨天晚上時,是見到了袁天罡的,當時王燦看到了袁天罡吐血,隻是沒有去過問罷了。如今見袁天罡依舊沒有離去,說道:“袁公,杜相和房相都已經離開了,你一個人留下來,可是還有什麽事情嗎?”
袁天罡正色道:“確實是還有些事情,希望向王公子請教一番。”
王燦道:“說吧!”
袁天罡正色道:“我曾仔細觀察了王公子的麵相,發現這是早夭之跡象。可如今,再看王公子的麵相,可謂是洪福齊天,更有聖人跡象。這樣的一個麵相變化,我窮究難解,更是昨天推演時遭到反噬,以至於吐血。”
頓了頓,袁天罡繼續道:“老夫想要詢問的是,王公子身上,可曾發生過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情嗎?”
房玄齡和杜如晦早早的便匯合,然後往王宅去。這一次去勸說,實際上,主要是以房玄齡為主,杜如晦隻是從旁協助的,畢竟房玄齡的一張嘴更加厲害。
兩人一抵達王宅後,便叩響了房門。不多時,房門打開,府上的門房打開門,詢問道:“你們是誰,要來找誰?”
房玄齡道:“老夫房玄齡,特來拜見王燦,還請通報一聲。”
“稍等!”
門房不認識房玄齡,撂下一句話,轉身就去通知。
換做是長安城內的其餘人,哪個不認識房玄齡,哪個不認識杜如晦,單單是這兩位在長安,跺跺腳,那長安都得抖三抖。
隻是此刻的兩人,卻是相視一望,臉上露出一抹苦笑。
當朝兩大名相,卻被晾在門口。
這事兒傳出,怕是得有無數人驚訝得掉落下巴,實在是,這消息過於勁爆了。不過兩人如今,暫時也是耐著心思等待,畢竟有求於人。
更何況,能讓袁天罡都吐血的人,絕非常人。
隻是兩人的等待中,卻又有一輛馬車緩緩行駛而來,隻見一道清瘦身影走了下來。
來人,赫然是袁天罡。
袁天罡也是有些意外,因為房玄齡和杜如晦竟然同時來了。他走上前去,行禮道:“見過房相、杜相!”
房玄齡、杜如晦也是連忙迴禮。
不說袁天罡的官職大小,單是袁天罡掌握的能力,就讓人尊敬,這可是能夠趨吉避兇的。所以兩人對袁天罡,也是極為尊敬的,畢竟哪一家都有個紅白喜事,都有求到袁天罡幫忙的時候。
房玄齡道:“袁公,你一大早來見王燦,可是有什麽事情?”
袁天罡道:“迴稟房相,的確有一些事情。”
房玄齡點了點頭,不多問。
三人在門口等了一會兒,就見門房已經出來,擺手帶著三人入內,徑直來到了大廳中。這個時候,王燦也是從後院來了,他和房玄齡等人賓主落座,開口道:“諸位來府上,不知道可有什麽事情?”
房玄齡正色道:“王先生,老夫這一次來的目的,是涉及到和五姓七望談判一事。滿朝上下,尤其有諸多的官員,其實是反對王先生的觀點,認為是容易引起亂局的。”
王燦道:“皇帝執掌朝廷,莫非連朝臣都駕馭不了。一個從戰火當中走出來的帝王,當不至於如此的窩囊,不至於如此的掣肘和畏首畏尾吧。”
一句話,犀利無比。
房玄齡登時,也是察覺到了王燦所展露出來的氣場。
這一瞬,房玄齡似乎感受到王燦的龐大氣場,那一股氣勢,甚至不遜於他麵對皇帝。這樣的錯覺,在房玄齡的內心,一閃而逝。
房玄齡瞬間又恢複了平靜,他神情肅然,鄭重道:“王先生,陛下自是能掌握朝局的。恰是如此,陛下已經壓下了反對的意見。”
王燦道:“既然壓下了反對的意見,那麽如今,為何還要讓你們來,而不是執行呢?”
說到這裏,王燦哦了一聲。
這聲音拉得很長。
旋即,王燦就又說道:“莫非是皇帝,覺得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不好做,且這種事情也需要一個人吸引仇恨,所以讓我去。你們來,便是希望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希望勸我前往?”
王燦的語氣中,多了一抹銳利。
尤其王燦的話,傳入房玄齡的內心,登時房玄齡便皺起眉頭。
情況不妙啊!
眼前的王燦,簡直已經看穿了一切。
甚至於他都還沒有開口,王燦就已經拋出了他要說的話。
房玄齡深吸口氣,麵上神情變得肅然,繼續道:“王先生慧眼如炬,心思靈透通達,令人佩服。不過王先生錯了一點,陛下並無讓你得罪人的想法,也沒有讓你吸引仇恨的想法。隻是王先生言語犀利,能有說服力,所以希望王先生前往。”
頓了頓,房玄齡繼續道:“因為如今的朝中,沒有能言善辯的人。所以這樣的事情,才希望是王先生出麵。”
王燦淡淡道:“我記得,朝中有魏征在。他是極為善辯的,尤其善於勸諫。依我看,魏征就很合適嘛,讓他見一見五姓七望的人,讓他去勸說如何?”
這種事兒,王燦不想攙和。
憑什麽他去衝先鋒。
王燦為李世民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已經是仁至義盡。可如今,李世民還想著讓他去衝鋒拉仇恨,這是王燦不願意的事情。
即便是王燦需要大量的萬能點,以提升自己,但王燦並不急,所以他對於當下去見五姓七望的人,是不願意的。
更何況,他已經給了辦法。
如果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李世民都沒有解決的辦法,都沒有決斷的魄力,王燦倒是要懷疑李世民,是怎麽成為英明神武天可汗的。
房玄齡這時候,更加為難。
事情不好辦啊!
他很多話都沒有說出口,可是,王燦卻已經堵死了所有要說的話。
房玄齡求助的看向杜如晦,問題是,杜如晦連房玄齡的嘴巴都比不上。不過杜如晦,也是有些不甘願放棄,說道:“王先生,如今萬千的百姓,正嗷嗷待哺,等著朝廷開倉賑災。王先生大義,還請王先生能夠出麵,萬千百姓,都會感念王先生的。”
王燦笑道:“杜相,我不需要什麽人感念。在我沒有說計劃之前,朝廷什麽辦法都沒有,隻能是硬承受。可是我說了策略,如今朝廷又沒有人敢實施。”
“或者說,皇帝連這點魄力都沒有嗎?r如果是這樣,幹脆把皇位,讓位五姓七望的人輪流坐吧。一個皇帝,連勒令五姓七望大族繳納糧食的魄力都沒有,而且這還是有針對性的,讓他們拿出糧食。”
“這樣的事情都辦不成,依我看,皇帝能夠稱帝,也是僥幸啊!”
“既然皇帝愛惜羽毛,或者是不敢和五姓七望的人對著幹,是懼怕五姓七望這些大族。那麽,幹脆就別出手了,等著老天爺賞飯吃,等著老天爺下雨吧。”
王燦的言語,愈發犀利。
李世民的不作為,令王燦有些不爽快。堂堂大唐的皇帝,發展到如今的這一地步,還懼怕五姓七望這些門閥,實在是有些笑話。
如果說是大隋剛建立時,那時候的門閥,的確是可怕,實力強得可怕。
一旦涉及到門閥世家,不能妄動。
必須要徐徐圖之。
可是自隋文帝時,已經有意識的壓製門閥,到了隋煬帝時大規模開科舉,已經是不斷招攬普通百姓,招攬寒門士子,進一步削弱門閥的影響力。
等到戰亂四起,各地門閥又進一步受到影響,實力再度削弱。
李淵登基後,也一樣是采取抑製門閥的策略,到如今李世民登基,過去了這麽多年的時間,雖說門閥世家依舊存在,門閥之間依舊盤根錯節,可實際上,這些門閥大族,卻也未必就真的有多麽強橫,就有多麽的可怕。
不過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已。
真要過硬,一個個門閥,都得嗝屁,沒有人能和朝廷為敵。
這就是如今的門閥現狀。
看似風光,看似有實力,實際上也就是花架子,李世民是畏懼於動了門閥,擔心地方上不穩定,擔心剛坐穩的皇位出現動蕩,擔心門閥煽動輿論對他不利。
房玄齡的神情,也是一變再變。
王燦太大膽了。
這番話如果真的傳出,那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不過如今的風氣,倒也還算開明,朝廷也還沒有因言獲罪的先例,所以頂多是王燦會被壓製而已。
杜如晦的表情,和房玄齡一樣,也是表情不斷的變化,最終,杜如晦深吸口氣,恢複了冷靜,正色道:“王先生,你的想法觀點,我已經知道了。這一事情,我迴宮後,會仔細向陛下稟報的,多謝!”
王燦道:“杜相客氣了。”
頓了頓,王燦說道:“皇帝之所以是皇帝,那是因為皇帝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一言可定生死,如果皇帝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麽對天下的掌控也就弱了。大唐,不是世家門閥的大唐,而是皇帝的大唐。”
杜如晦很讚同王燦的這番話。
大唐,是皇帝的大唐。
大唐,也是萬千百姓的大唐。
杜如晦站起身道:“王先生,我們還有諸多的事情要處理,所以便不再逗留,告辭。”
“告辭!”
房玄齡也是跟著起身。
兩人聯袂離去。
而大廳中,卻是留下了袁天罡在。
王燦昨天晚上時,是見到了袁天罡的,當時王燦看到了袁天罡吐血,隻是沒有去過問罷了。如今見袁天罡依舊沒有離去,說道:“袁公,杜相和房相都已經離開了,你一個人留下來,可是還有什麽事情嗎?”
袁天罡正色道:“確實是還有些事情,希望向王公子請教一番。”
王燦道:“說吧!”
袁天罡正色道:“我曾仔細觀察了王公子的麵相,發現這是早夭之跡象。可如今,再看王公子的麵相,可謂是洪福齊天,更有聖人跡象。這樣的一個麵相變化,我窮究難解,更是昨天推演時遭到反噬,以至於吐血。”
頓了頓,袁天罡繼續道:“老夫想要詢問的是,王公子身上,可曾發生過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