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5章 殺戮
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作者:東一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廣環顧眾人,看著一個個官員臉上,露出的期待神色,心中一笑。
朝中就是這樣。
一個官職,會引動無數人的心緒。
會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這也是楊廣駕馭官員的方式,因為在這樣的方式下,朝中官員,都會為他調動。所有人在他的麵前,即便是再怎麽聰明的人,因為權勢的影響,也會猶如提線木偶一般。
楊廣道:“肅靜!”
刹那間,大殿中寂靜無聲。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落在楊廣的身上,等著楊廣的決斷。
楊廣繼續道:“內閣中,設立首輔,主持所有的事務。這一人選,由楊林擔任。靠山王楊林,文武雙全,堪稱國之柱石,是首輔的最佳人選。”
“臣遵旨!”
楊林站出來,朗聲說話。
他作為內閣的首輔,自是沒什麽意外的,而且楊林在西域時,和王燦說了很多,也知道了王燦的想法,更知道了如今大隋接下來,需要怎麽做。
所以楊林內心,是願意接下這一職務的。也隻有如此,楊林才能保證大隋接下來的走向,能夠按照王燦的規劃進行。
恰是如此,楊林才能不負王燦所托。
楊廣沉聲道:“這內閣中,除了首輔楊林外,再設立兩個名額,作為內閣成員,協助首輔處理政務。”
隨著楊林的話傳出,一眾朝臣都是激動了起來。
兩個名額,這是機會。
尤其三省六部的官員,更是眼中有希望,因為一旦進入了內閣,那才是真正的權臣,才能左右大隋的方向。因為這內閣雖說品級,和三省齊平,可實際上,內閣能直接覲見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那麽內閣的官員,即便是和三省長官平級,官職也是更高的。
無它,能有皇帝信任。
王燦如今,他沒有再去坐在楊廣的身旁,是站在下方的。他聽到楊廣說,內閣成員,再留下兩個人選,內心便是踏實下來。
兩個名額,必然是孔穎達和房玄齡。
因為此前的時候,國師府處理大隋的政務,即便是王燦不在大隋,但國師府依舊是讓大隋運轉良好,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
這,足見孔穎達、房玄齡的能力。
所以王燦很篤定。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楊廣沉聲道:“內閣的剩下兩個人選,第一個是孔穎達,第二個是房玄齡,兩人入內閣處事,協助楊林處理朝中政務。”
“臣遵旨!”
房玄齡和孔穎達齊齊站出來迴答。
原本兩人的內心,已經是準備辭官,跟著王燦一起辭官隱退的。可如今,他們竟然進入內閣,還協助楊林處理政務,這就沒有任何掣肘了。
尤其,他們和楊林本就接觸過。
楊林也是王燦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兩人協助楊林,內心自是甘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留在朝中也沒有什麽影響。
嘩!!
就在此時,朝中卻是一片嘩然。
朝中的三省六部官員,一個個都議論不休。原本他們認為,這朝中的兩個人員,可能從三省六部中挑選,問題是,這竟然都給了國師府。
這讓眾人失望。
“陛下,臣認為不妥!”
就在此時,在人群中,卻是有一人站了出來。此人乃是中書省的人,是中書侍郎,論及官職,是中書省的二把手。
此人名叫崔誠。
也是崔家出身,不過崔家和王燦為敵時,崔誠自始至終都不曾出麵,也沒去管家族的事情,所以崔誠在朝中,才一直是安全的,沒有受到影響。
王燦看著跳出來的人,嘴角噙著一抹笑容。他知道這是他辭官後,雖說楊廣給了周王一直,但如今,王燦便不好插手政務了。
即便王燦不喜,但也不能介入。
這就是官場。
否則王燦隨意介入,那麽官場的一切,很快就會被打亂。而朝廷中雖說有楊廣在,但礙於朝局的恢複了規矩,崔誠站出來反對,隻要是有理有據的,楊廣也不能拿崔誠做什麽。
這是有人跳出來的原因。
楊廣眼眸眯了起來,審視著崔誠。楊林擔任首輔,沒有人反對。可如今,他安排孔穎達和房玄齡,卻有人開口反對。
明顯這些人,是要打壓國師府的勢力。
楊廣淡淡道:“說吧,你為什麽反對。既然是認為不妥,總要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
崔誠微微躬身,不急不躁的道:“啟稟陛下,不論是房玄齡,亦或是孔穎達,兩人的年紀都不大,論及經驗,也不夠。尤其兩人沒有地方主政的經驗,不懂大隋地方的情況。陡然,任命兩人為內閣成員,便有些不妥。”
楊廣聽到後,忽然冷笑起來。
這算什麽狗屁理由。
莫非是,他這段時間不上朝,一直修道了,所以朝中的官員,認為他楊廣的脾氣,便已經是收斂起來,是沒了殺氣了嗎?
楊廣身子前傾,更是壓低了聲音:“怎麽,你認為兩人都不妥。可在國師執政期間,都是孔穎達、房玄齡處理政務,朕隻看到了大隋的蒸蒸日上,大隋的日漸昌隆。既然他們不懂,既然他們不知道治理國家,那麽,為什麽大隋越來越強盛呢?”
崔誠道:“陛下,前些年黑冰台一事,便已經造成巨大影響。當時,整個大隋,殺的是血流成河,無數人死於殺戮。這,便是他們執政的手段。”
“哈哈哈……”
楊廣聽到後,大笑起來。
這一刻,楊廣內心的殺意,已然沸騰了起來。
黑冰台殺戮一事,楊廣是讚同。因為如今的大隋,能夠如此昌盛,事實上,也仰賴於黑冰台的大肆殺戮。若非如此,大隋地方泛濫,那麽整個大隋,都會出現巨大的動蕩。
這來之不易的何平,也會受到影響。
可如今,竟然有人要翻案。
尤其這翻案,便等同於是向王燦開戰,要和王燦為敵。楊廣對王燦,那是無比尊敬的,尤其王燦不曾貪戀半點的權勢,如今更是離開了朝廷,竟然有人要針對王燦,這是找死。
王燦注意到楊廣的眼神。
他心頭一笑。
看崔誠的眼神,就宛如看死人一樣。他這才前腳離開朝廷,這人都還沒有走出大殿,崔誠就迫不及待的站出來,要反對國師府,要反對王燦。
這是找死!
楊廣笑罷後,冷冰冰的道:“看樣子,朕這些年淡出朝廷,已經有人,記不得朕,是如何處理政務的。來人!”
一聲令下,便有甲士進入。
楊廣擺手指著崔誠,他眼神銳利,冷冰冰道:“把崔誠給朕拖下去,斬!”
刷!
崔誠麵色大變。
他沒想到,自己的一席話,竟然引來了這般的殺身之禍。崔誠以頭叩地,高唿道:“陛下,臣不過是據實說話,為何陛下,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殺臣。”
楊廣淡淡道:“崔誠,國師對大隋的功績,不可抹滅,更不可能被汙蔑。國師組建黑冰台行動,怎麽不見你跳出來反對。如今國師一辭官,你就要挑出來,還反對朕的安排。是朕大,還是你更大。朕是皇帝,還是你是皇帝。”
“朕久不理政務,還真當朕如今,已經是沒了煙火氣。”
“當朕的刀不鋒利了嗎?”
楊廣說話時,那語氣更是銳利,甚至於身子稍稍前傾,冷冰冰的道:“朕要殺你,誰敢阻攔,誰還能阻攔?”
“拖下去,殺!”
楊廣直接就吩咐一聲。
甲士帶著崔誠就往外走,即便是崔誠大聲的求饒,大聲的呐喊,可楊廣卻不為所動。不多時,就聽見大殿外,傳來了一聲慘叫。
中書侍郎,崔誠被殺!
這一刻,朝廷中的百官,噤若寒蟬。他們忽然明白,楊廣又迴來了,他們熟悉的皇帝,又迴來了,依舊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王燦看著楊廣的處置,內心也是放心下來。
有楊林在,又有房玄齡、孔穎達的協助,加上如今的楊廣,也是要積極進取。所以在如今的情況下,王燦能對朝局放心。
楊廣環顧周圍,再度道:“朕安排了房玄齡、孔穎達入內閣,現在,還有人有什麽不同的意見嗎?如果有的,盡管說出來。”
眾人聞言,忙不迭搖頭。
一個個都不敢說話。
明知道如今的楊廣,是站在王燦的一邊,甚至於楊廣的手段,依舊如此前那麽狠辣。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是沒有人願意和楊廣做對的。
隻能老老實實的,聽從楊廣的安排。
楊廣見沒有人說話,這才微微頷首,正色道:“既然都沒有意見,那麽房玄齡、孔穎達入閣的事情,就此定下。”
“陛下聖明!”
朝中的官員,開口說話。
所有人都清楚,雖說如今王燦不在朝堂中,但實際上,情況卻沒有發生什麽變化,依舊是之前的味道,依舊是國師府的人主持朝政。
楊廣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完,便宣布散朝,朝臣退走,楊廣看著留在了大殿中的王燦,臉上卻是流露出了不舍的神情,道:“國師,朕舍不得你啊!”
他依舊以國師稱唿。
王燦輕笑,說道:“陛下,臣雖說不在朝堂上,但是,臣依舊在洛陽。短時間內,臣還會留在洛陽的,陛下有事,安排人傳召便是。”
楊廣點了點頭。
也隻能如此了,雖說王燦辭官,但好歹,還在洛陽的,他能隨時見到王燦。
朝中就是這樣。
一個官職,會引動無數人的心緒。
會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這也是楊廣駕馭官員的方式,因為在這樣的方式下,朝中官員,都會為他調動。所有人在他的麵前,即便是再怎麽聰明的人,因為權勢的影響,也會猶如提線木偶一般。
楊廣道:“肅靜!”
刹那間,大殿中寂靜無聲。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落在楊廣的身上,等著楊廣的決斷。
楊廣繼續道:“內閣中,設立首輔,主持所有的事務。這一人選,由楊林擔任。靠山王楊林,文武雙全,堪稱國之柱石,是首輔的最佳人選。”
“臣遵旨!”
楊林站出來,朗聲說話。
他作為內閣的首輔,自是沒什麽意外的,而且楊林在西域時,和王燦說了很多,也知道了王燦的想法,更知道了如今大隋接下來,需要怎麽做。
所以楊林內心,是願意接下這一職務的。也隻有如此,楊林才能保證大隋接下來的走向,能夠按照王燦的規劃進行。
恰是如此,楊林才能不負王燦所托。
楊廣沉聲道:“這內閣中,除了首輔楊林外,再設立兩個名額,作為內閣成員,協助首輔處理政務。”
隨著楊林的話傳出,一眾朝臣都是激動了起來。
兩個名額,這是機會。
尤其三省六部的官員,更是眼中有希望,因為一旦進入了內閣,那才是真正的權臣,才能左右大隋的方向。因為這內閣雖說品級,和三省齊平,可實際上,內閣能直接覲見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那麽內閣的官員,即便是和三省長官平級,官職也是更高的。
無它,能有皇帝信任。
王燦如今,他沒有再去坐在楊廣的身旁,是站在下方的。他聽到楊廣說,內閣成員,再留下兩個人選,內心便是踏實下來。
兩個名額,必然是孔穎達和房玄齡。
因為此前的時候,國師府處理大隋的政務,即便是王燦不在大隋,但國師府依舊是讓大隋運轉良好,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
這,足見孔穎達、房玄齡的能力。
所以王燦很篤定。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楊廣沉聲道:“內閣的剩下兩個人選,第一個是孔穎達,第二個是房玄齡,兩人入內閣處事,協助楊林處理朝中政務。”
“臣遵旨!”
房玄齡和孔穎達齊齊站出來迴答。
原本兩人的內心,已經是準備辭官,跟著王燦一起辭官隱退的。可如今,他們竟然進入內閣,還協助楊林處理政務,這就沒有任何掣肘了。
尤其,他們和楊林本就接觸過。
楊林也是王燦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兩人協助楊林,內心自是甘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留在朝中也沒有什麽影響。
嘩!!
就在此時,朝中卻是一片嘩然。
朝中的三省六部官員,一個個都議論不休。原本他們認為,這朝中的兩個人員,可能從三省六部中挑選,問題是,這竟然都給了國師府。
這讓眾人失望。
“陛下,臣認為不妥!”
就在此時,在人群中,卻是有一人站了出來。此人乃是中書省的人,是中書侍郎,論及官職,是中書省的二把手。
此人名叫崔誠。
也是崔家出身,不過崔家和王燦為敵時,崔誠自始至終都不曾出麵,也沒去管家族的事情,所以崔誠在朝中,才一直是安全的,沒有受到影響。
王燦看著跳出來的人,嘴角噙著一抹笑容。他知道這是他辭官後,雖說楊廣給了周王一直,但如今,王燦便不好插手政務了。
即便王燦不喜,但也不能介入。
這就是官場。
否則王燦隨意介入,那麽官場的一切,很快就會被打亂。而朝廷中雖說有楊廣在,但礙於朝局的恢複了規矩,崔誠站出來反對,隻要是有理有據的,楊廣也不能拿崔誠做什麽。
這是有人跳出來的原因。
楊廣眼眸眯了起來,審視著崔誠。楊林擔任首輔,沒有人反對。可如今,他安排孔穎達和房玄齡,卻有人開口反對。
明顯這些人,是要打壓國師府的勢力。
楊廣淡淡道:“說吧,你為什麽反對。既然是認為不妥,總要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
崔誠微微躬身,不急不躁的道:“啟稟陛下,不論是房玄齡,亦或是孔穎達,兩人的年紀都不大,論及經驗,也不夠。尤其兩人沒有地方主政的經驗,不懂大隋地方的情況。陡然,任命兩人為內閣成員,便有些不妥。”
楊廣聽到後,忽然冷笑起來。
這算什麽狗屁理由。
莫非是,他這段時間不上朝,一直修道了,所以朝中的官員,認為他楊廣的脾氣,便已經是收斂起來,是沒了殺氣了嗎?
楊廣身子前傾,更是壓低了聲音:“怎麽,你認為兩人都不妥。可在國師執政期間,都是孔穎達、房玄齡處理政務,朕隻看到了大隋的蒸蒸日上,大隋的日漸昌隆。既然他們不懂,既然他們不知道治理國家,那麽,為什麽大隋越來越強盛呢?”
崔誠道:“陛下,前些年黑冰台一事,便已經造成巨大影響。當時,整個大隋,殺的是血流成河,無數人死於殺戮。這,便是他們執政的手段。”
“哈哈哈……”
楊廣聽到後,大笑起來。
這一刻,楊廣內心的殺意,已然沸騰了起來。
黑冰台殺戮一事,楊廣是讚同。因為如今的大隋,能夠如此昌盛,事實上,也仰賴於黑冰台的大肆殺戮。若非如此,大隋地方泛濫,那麽整個大隋,都會出現巨大的動蕩。
這來之不易的何平,也會受到影響。
可如今,竟然有人要翻案。
尤其這翻案,便等同於是向王燦開戰,要和王燦為敵。楊廣對王燦,那是無比尊敬的,尤其王燦不曾貪戀半點的權勢,如今更是離開了朝廷,竟然有人要針對王燦,這是找死。
王燦注意到楊廣的眼神。
他心頭一笑。
看崔誠的眼神,就宛如看死人一樣。他這才前腳離開朝廷,這人都還沒有走出大殿,崔誠就迫不及待的站出來,要反對國師府,要反對王燦。
這是找死!
楊廣笑罷後,冷冰冰的道:“看樣子,朕這些年淡出朝廷,已經有人,記不得朕,是如何處理政務的。來人!”
一聲令下,便有甲士進入。
楊廣擺手指著崔誠,他眼神銳利,冷冰冰道:“把崔誠給朕拖下去,斬!”
刷!
崔誠麵色大變。
他沒想到,自己的一席話,竟然引來了這般的殺身之禍。崔誠以頭叩地,高唿道:“陛下,臣不過是據實說話,為何陛下,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殺臣。”
楊廣淡淡道:“崔誠,國師對大隋的功績,不可抹滅,更不可能被汙蔑。國師組建黑冰台行動,怎麽不見你跳出來反對。如今國師一辭官,你就要挑出來,還反對朕的安排。是朕大,還是你更大。朕是皇帝,還是你是皇帝。”
“朕久不理政務,還真當朕如今,已經是沒了煙火氣。”
“當朕的刀不鋒利了嗎?”
楊廣說話時,那語氣更是銳利,甚至於身子稍稍前傾,冷冰冰的道:“朕要殺你,誰敢阻攔,誰還能阻攔?”
“拖下去,殺!”
楊廣直接就吩咐一聲。
甲士帶著崔誠就往外走,即便是崔誠大聲的求饒,大聲的呐喊,可楊廣卻不為所動。不多時,就聽見大殿外,傳來了一聲慘叫。
中書侍郎,崔誠被殺!
這一刻,朝廷中的百官,噤若寒蟬。他們忽然明白,楊廣又迴來了,他們熟悉的皇帝,又迴來了,依舊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王燦看著楊廣的處置,內心也是放心下來。
有楊林在,又有房玄齡、孔穎達的協助,加上如今的楊廣,也是要積極進取。所以在如今的情況下,王燦能對朝局放心。
楊廣環顧周圍,再度道:“朕安排了房玄齡、孔穎達入內閣,現在,還有人有什麽不同的意見嗎?如果有的,盡管說出來。”
眾人聞言,忙不迭搖頭。
一個個都不敢說話。
明知道如今的楊廣,是站在王燦的一邊,甚至於楊廣的手段,依舊如此前那麽狠辣。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是沒有人願意和楊廣做對的。
隻能老老實實的,聽從楊廣的安排。
楊廣見沒有人說話,這才微微頷首,正色道:“既然都沒有意見,那麽房玄齡、孔穎達入閣的事情,就此定下。”
“陛下聖明!”
朝中的官員,開口說話。
所有人都清楚,雖說如今王燦不在朝堂中,但實際上,情況卻沒有發生什麽變化,依舊是之前的味道,依舊是國師府的人主持朝政。
楊廣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完,便宣布散朝,朝臣退走,楊廣看著留在了大殿中的王燦,臉上卻是流露出了不舍的神情,道:“國師,朕舍不得你啊!”
他依舊以國師稱唿。
王燦輕笑,說道:“陛下,臣雖說不在朝堂上,但是,臣依舊在洛陽。短時間內,臣還會留在洛陽的,陛下有事,安排人傳召便是。”
楊廣點了點頭。
也隻能如此了,雖說王燦辭官,但好歹,還在洛陽的,他能隨時見到王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