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8章 別駕
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作者:東一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進入十一月,天氣愈發寒冷,王燦率領的大軍,從前線迴到了琅琊國開陽縣。再一次迴到開陽縣,整個開陽縣上下,都彌漫著喜慶的氣息。
此前曹豹作亂,劫走了糜家送來的糧食,如今王燦斬殺曹豹,摧毀下邳國的兵力。接下來,自有糜家對曹家出手。
整個曹家,很快就會被剿滅。
在王燦返迴時,已經在開陽縣單獨改建了刺史府。
這是城內的一處大宅子。
由糜竺親自安排人改建的,宅子裝潢得壯闊古樸,不顯奢華,卻又是壯闊大方。王燦迴到了刺史府,看到刺史府內的一切,倒是頗為讚許。
王燦在刺史府內,思考著對徐州的調整。各國各郡的官員抵達後,他必須要對徐州做一個調整,以掌控徐州。
這是施政者,必須做的,也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問題是,這是亂世。
王燦崛起太快。
他如今雖說擔任徐州刺史,可謂是位高權重,實際上,他麾下的人才極少,這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即使有鄭玄等大儒在,在開陽縣招攬無數的士子,可依舊缺少人才。
所以,王燦對整個徐州郡、國的調整,必須要有一定的策略才行。
時間一天天流逝。
進入寒冬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在十一月中旬,天上已經開始下著小雪,整個徐州的天氣,又驟然降低了許多。
王燦專程讓糜竺準備了一批綢緞棉衣,然後他親自帶著,送到了書院去,以慰問書院的一些老師,以及管寧、邴原、鄭玄等人。
王燦的舉動,令書院上下,更是感激。
王燦在書院中的題字,早已經傳開,一個個書院的大儒,對王燦很是敬仰。
加上王燦年紀輕輕,已經是一州刺史。
書院大儒,都願意親近王燦。
在書院中逛了一圈後,王燦迴到刺史府中,有士兵急匆匆的進入,稟報道:“大人,府外來了一人,自稱是陳登,說是來毛遂自薦的。”
“請!”
王燦吩咐一聲。
陳登其人,他是認識的。
此人很有才華,不說一郡太守,至少是能執掌一州的人。不過曆史上的陳登,頗為短命。因為陳登喜歡吃生魚片,雖說生魚片鮮嫩,但容易發病。日積月累後,陳登病情已經深厚,就算是華佗出手,那也是迴天乏力。
不多時,陳登進入大廳中,拱手向王燦行禮,道:“在下陳登,拜見王刺史。”
王燦道:“坐!”
“謝大人!”
陳登拱手道謝,他眼中也有一絲的意外。
王燦太年輕了。
可王燦給他的感覺,又像是曆經滄桑的人,身上更有上位者的威嚴。這樣的一種複雜感覺,令陳登心中很是奇怪。
王燦道:“元龍來刺史府毛遂自薦,不知道,元龍何以教我?”
這是直奔主題。
王燦倒是要看看,陳登能說出什麽新奇的論調。
陳登正色道:“在下來,為王刺史獻上整合徐州的策略。”
王燦道:“說來聽聽!”
陳登臉上的神情淡然,不急不躁道:“王刺史的情況,在下曾仔細了解。不論是王刺史,亦或是王刺史麾下的文官武將,都是新招募的,他們在徐州根基很淺。可以說,王刺史的底蘊很不足,即使王刺史請來了鄭玄,甚至是在開陽縣建立了琅琊書院,依舊是底蘊不足。”
“如今,王刺史召集各郡各國的人來,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算是王刺史要調整這些人,但王刺史麾下,沒有這麽多人安排到各郡各國去。”
“如果是隨意安排人,自是可以。”
“可是,我縱觀王刺史治理琅琊國,卻是頗有章法,杜絕匪患,降低賦稅,供給耕田,再給予百姓更多的照拂,使得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陳登侃侃而談,繼續道:“如果是隨意安排,各郡各國恐怕會亂了套。因為任職的人,名不副實,能力不足,去治理地方,反而會攪亂各地。”
“這是極為不妥的。”
“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王刺史要調整各郡各國,隻要是治理地方的人,沒有犯下大的過錯,便可以任用。”
陳登說道:“所以在下的策略,便是交換任職即可。譬如,下邳國和東海郡兩地,完全可以把東海郡太守,調任到下邳國去;也可以把下邳國的國相,安排到東海郡去。”
“理論上,這是不可行的。”
“畢竟地方的官員,是朝廷任命的。”
“可如今的朝廷,根本不管地方上的情況。隻要是王刺史能令官員信服,調整自是輕鬆,朝廷也不會說什麽。”
陳登臉上有自信笑容,道:“更何況,有了曹豹被殺的事情後,料想各地的官員,也不敢違背大人的命令。畢竟刺史大人監察地方,巡視郡縣,足以處置官員。”
“妙,妙!”
王燦笑了起來,說道:“英雄所見略同,本官所考慮的,也是調整官員任職的地點。沒想到,元龍所慮和本官一模一樣。”
陳登道:“王刺史謬讚了。”
王燦繼續道:“那本官再問你,在調整完各郡各國官員後,又要如何把各郡納入掌控中,否則單單是一個調整,就認為能夠掌控各地,未免太過於自信自大了。”
陳登道:“王刺史所言甚是,要真正的掌控各地,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派遣自己的人赴任,那才是真正合適的。”
“各郡各國的官員,其實並非最關鍵的。”
“最重要是地方上的官員。”
“能領各縣的官員效忠,那才是真正掌控了地方。實際上,這樣的安排,最好是從琅琊書院挑選士子,讓書院的士子前往地方赴任。”
陳登說道:“一方麵,一個縣不大,要治理一個縣也不是太難。這些書院的士子,到縣上去鍛煉,一方麵他們忠於王刺史,另一方麵也能增長閱曆。”
“有這些人,在未來的兩三年內,王刺史就可以把徐州打造得固若金湯。”
“當然,地方上的縣令,也未必各個出眾。”
“甚至,有的人治理不好。”
“所以在安排這些人的情況下,王刺史還要再安排自己的人,能監察各方。實際上,朝廷派遣到地方的督郵之類的,除了勒索錢財,沒有多大用。”
“要了解地方,唯有靠你自己的人。”
陳登正色道:“唯有這樣做,徐州才有扭轉局勢的機會。否則,偌大的一個徐州,一樣是治理不好。治理地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相當長的事情。”
王燦聽到後,臉上露出讚許神色。
陳登很不簡單。
雖說他隻說了一個治政的大方針,但具體操作下來,徐州是有機會變得更好的。雖說這樣的安排,也會有很多的問題。可實際上,治理地方就不可能沒有困難。這一切,那都是值得的。
王燦道:“元龍所言甚是,那麽,元龍來投奔本官,毛遂自薦,要擔任什麽官職?”
這是詢問陳登,看陳登要擔任什麽職務。
陳登道:“在下自請擔任別駕一職!”
別駕,又稱為別駕從事,這是專門輔佐刺史的官吏,相當於郡丞一般的存在。刺史如果不在,別駕是可以代替刺史處理政務的。
這就是別駕的權勢所在。
當然,這並非一定如此,就看別駕是否得到器重了。
王燦笑道:“既然元龍說了,本官如果不允許,豈不是顯得小肚雞腸。沒問題,本官任命你為別駕從事,擔任本官的佐吏。”
“謝主公!”
陳登聽到後,臉上露出歡喜神色。
這一刻的陳登,才覺得自己有了機會,能夠施展一身的抱負。
“報!”
有侍從進入,稟報道:“大人,東海郡太守、彭城國國相、廣陵郡太守在府外求見。”
“來了!”
王燦臉上露出了笑容,吩咐道:“請!”
侍從立刻去通知,而王燦又安排了人,讓人去把諸葛珪和呂範喊來。諸葛珪是琅琊國的國相,而呂範是王燦才從地方抽調迴來的。
東海郡太守名為劉巒,三十出頭,和糜竺的關係頗為不錯。
彭城國的國相燕度,四十開外,兩鬢有了斑白神色。
廣陵郡的太守名為姬康,是年近四十的年齡。
三人進入後,恭敬向王燦行禮。
緊跟著,諸葛珪和呂範也進入。
王燦目光掃過眾人,擺手道:“都坐下吧。”
“謝大人!”
眾人齊齊道謝,然後依次坐下。
王燦率先介紹了陳登,說了陳登的官職後,最後才說道:“之所以把你們請到這裏來,是鑒於如今各地的情況,本官打算做一個調整。”
“請大人示下!”
劉巒主動開口,顯得很是平靜。
季康和燕度也緊跟著開口,但兩人都略顯忐忑,因為有曹豹的前車之鑒。萬一王燦要殺他們,就算是他們想要反抗,那也沒有反抗的機會。所以一個個看向王燦時,心中擔心。可偏偏,又不知道王燦到底打算怎麽對待他們。
反倒是諸葛珪和呂範,那是最為輕鬆的,畢竟兩人是王燦的嫡係,如今跟隨王燦,隻會得到好處,不可能被處罰。
此前曹豹作亂,劫走了糜家送來的糧食,如今王燦斬殺曹豹,摧毀下邳國的兵力。接下來,自有糜家對曹家出手。
整個曹家,很快就會被剿滅。
在王燦返迴時,已經在開陽縣單獨改建了刺史府。
這是城內的一處大宅子。
由糜竺親自安排人改建的,宅子裝潢得壯闊古樸,不顯奢華,卻又是壯闊大方。王燦迴到了刺史府,看到刺史府內的一切,倒是頗為讚許。
王燦在刺史府內,思考著對徐州的調整。各國各郡的官員抵達後,他必須要對徐州做一個調整,以掌控徐州。
這是施政者,必須做的,也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問題是,這是亂世。
王燦崛起太快。
他如今雖說擔任徐州刺史,可謂是位高權重,實際上,他麾下的人才極少,這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即使有鄭玄等大儒在,在開陽縣招攬無數的士子,可依舊缺少人才。
所以,王燦對整個徐州郡、國的調整,必須要有一定的策略才行。
時間一天天流逝。
進入寒冬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在十一月中旬,天上已經開始下著小雪,整個徐州的天氣,又驟然降低了許多。
王燦專程讓糜竺準備了一批綢緞棉衣,然後他親自帶著,送到了書院去,以慰問書院的一些老師,以及管寧、邴原、鄭玄等人。
王燦的舉動,令書院上下,更是感激。
王燦在書院中的題字,早已經傳開,一個個書院的大儒,對王燦很是敬仰。
加上王燦年紀輕輕,已經是一州刺史。
書院大儒,都願意親近王燦。
在書院中逛了一圈後,王燦迴到刺史府中,有士兵急匆匆的進入,稟報道:“大人,府外來了一人,自稱是陳登,說是來毛遂自薦的。”
“請!”
王燦吩咐一聲。
陳登其人,他是認識的。
此人很有才華,不說一郡太守,至少是能執掌一州的人。不過曆史上的陳登,頗為短命。因為陳登喜歡吃生魚片,雖說生魚片鮮嫩,但容易發病。日積月累後,陳登病情已經深厚,就算是華佗出手,那也是迴天乏力。
不多時,陳登進入大廳中,拱手向王燦行禮,道:“在下陳登,拜見王刺史。”
王燦道:“坐!”
“謝大人!”
陳登拱手道謝,他眼中也有一絲的意外。
王燦太年輕了。
可王燦給他的感覺,又像是曆經滄桑的人,身上更有上位者的威嚴。這樣的一種複雜感覺,令陳登心中很是奇怪。
王燦道:“元龍來刺史府毛遂自薦,不知道,元龍何以教我?”
這是直奔主題。
王燦倒是要看看,陳登能說出什麽新奇的論調。
陳登正色道:“在下來,為王刺史獻上整合徐州的策略。”
王燦道:“說來聽聽!”
陳登臉上的神情淡然,不急不躁道:“王刺史的情況,在下曾仔細了解。不論是王刺史,亦或是王刺史麾下的文官武將,都是新招募的,他們在徐州根基很淺。可以說,王刺史的底蘊很不足,即使王刺史請來了鄭玄,甚至是在開陽縣建立了琅琊書院,依舊是底蘊不足。”
“如今,王刺史召集各郡各國的人來,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算是王刺史要調整這些人,但王刺史麾下,沒有這麽多人安排到各郡各國去。”
“如果是隨意安排人,自是可以。”
“可是,我縱觀王刺史治理琅琊國,卻是頗有章法,杜絕匪患,降低賦稅,供給耕田,再給予百姓更多的照拂,使得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陳登侃侃而談,繼續道:“如果是隨意安排,各郡各國恐怕會亂了套。因為任職的人,名不副實,能力不足,去治理地方,反而會攪亂各地。”
“這是極為不妥的。”
“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王刺史要調整各郡各國,隻要是治理地方的人,沒有犯下大的過錯,便可以任用。”
陳登說道:“所以在下的策略,便是交換任職即可。譬如,下邳國和東海郡兩地,完全可以把東海郡太守,調任到下邳國去;也可以把下邳國的國相,安排到東海郡去。”
“理論上,這是不可行的。”
“畢竟地方的官員,是朝廷任命的。”
“可如今的朝廷,根本不管地方上的情況。隻要是王刺史能令官員信服,調整自是輕鬆,朝廷也不會說什麽。”
陳登臉上有自信笑容,道:“更何況,有了曹豹被殺的事情後,料想各地的官員,也不敢違背大人的命令。畢竟刺史大人監察地方,巡視郡縣,足以處置官員。”
“妙,妙!”
王燦笑了起來,說道:“英雄所見略同,本官所考慮的,也是調整官員任職的地點。沒想到,元龍所慮和本官一模一樣。”
陳登道:“王刺史謬讚了。”
王燦繼續道:“那本官再問你,在調整完各郡各國官員後,又要如何把各郡納入掌控中,否則單單是一個調整,就認為能夠掌控各地,未免太過於自信自大了。”
陳登道:“王刺史所言甚是,要真正的掌控各地,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派遣自己的人赴任,那才是真正合適的。”
“各郡各國的官員,其實並非最關鍵的。”
“最重要是地方上的官員。”
“能領各縣的官員效忠,那才是真正掌控了地方。實際上,這樣的安排,最好是從琅琊書院挑選士子,讓書院的士子前往地方赴任。”
陳登說道:“一方麵,一個縣不大,要治理一個縣也不是太難。這些書院的士子,到縣上去鍛煉,一方麵他們忠於王刺史,另一方麵也能增長閱曆。”
“有這些人,在未來的兩三年內,王刺史就可以把徐州打造得固若金湯。”
“當然,地方上的縣令,也未必各個出眾。”
“甚至,有的人治理不好。”
“所以在安排這些人的情況下,王刺史還要再安排自己的人,能監察各方。實際上,朝廷派遣到地方的督郵之類的,除了勒索錢財,沒有多大用。”
“要了解地方,唯有靠你自己的人。”
陳登正色道:“唯有這樣做,徐州才有扭轉局勢的機會。否則,偌大的一個徐州,一樣是治理不好。治理地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相當長的事情。”
王燦聽到後,臉上露出讚許神色。
陳登很不簡單。
雖說他隻說了一個治政的大方針,但具體操作下來,徐州是有機會變得更好的。雖說這樣的安排,也會有很多的問題。可實際上,治理地方就不可能沒有困難。這一切,那都是值得的。
王燦道:“元龍所言甚是,那麽,元龍來投奔本官,毛遂自薦,要擔任什麽官職?”
這是詢問陳登,看陳登要擔任什麽職務。
陳登道:“在下自請擔任別駕一職!”
別駕,又稱為別駕從事,這是專門輔佐刺史的官吏,相當於郡丞一般的存在。刺史如果不在,別駕是可以代替刺史處理政務的。
這就是別駕的權勢所在。
當然,這並非一定如此,就看別駕是否得到器重了。
王燦笑道:“既然元龍說了,本官如果不允許,豈不是顯得小肚雞腸。沒問題,本官任命你為別駕從事,擔任本官的佐吏。”
“謝主公!”
陳登聽到後,臉上露出歡喜神色。
這一刻的陳登,才覺得自己有了機會,能夠施展一身的抱負。
“報!”
有侍從進入,稟報道:“大人,東海郡太守、彭城國國相、廣陵郡太守在府外求見。”
“來了!”
王燦臉上露出了笑容,吩咐道:“請!”
侍從立刻去通知,而王燦又安排了人,讓人去把諸葛珪和呂範喊來。諸葛珪是琅琊國的國相,而呂範是王燦才從地方抽調迴來的。
東海郡太守名為劉巒,三十出頭,和糜竺的關係頗為不錯。
彭城國的國相燕度,四十開外,兩鬢有了斑白神色。
廣陵郡的太守名為姬康,是年近四十的年齡。
三人進入後,恭敬向王燦行禮。
緊跟著,諸葛珪和呂範也進入。
王燦目光掃過眾人,擺手道:“都坐下吧。”
“謝大人!”
眾人齊齊道謝,然後依次坐下。
王燦率先介紹了陳登,說了陳登的官職後,最後才說道:“之所以把你們請到這裏來,是鑒於如今各地的情況,本官打算做一個調整。”
“請大人示下!”
劉巒主動開口,顯得很是平靜。
季康和燕度也緊跟著開口,但兩人都略顯忐忑,因為有曹豹的前車之鑒。萬一王燦要殺他們,就算是他們想要反抗,那也沒有反抗的機會。所以一個個看向王燦時,心中擔心。可偏偏,又不知道王燦到底打算怎麽對待他們。
反倒是諸葛珪和呂範,那是最為輕鬆的,畢竟兩人是王燦的嫡係,如今跟隨王燦,隻會得到好處,不可能被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