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坐鎮中樞,一應政務,都快速處理。


    如今蜀國,實力並不弱。


    占據了涼州,占據了關中地區,兩者聯合在一起,使得王燦實力雖然暫時沒有東出的機會,但尚可自保。雖說王燦想要吞並劉邦的巴蜀,但也不會貿然行事。


    這段時間,王燦一直在商議事情。


    王燦一方麵在李唐煽動輿論,讓百姓對李唐產生質疑,讓人心浮動。另一方麵,則是加緊滲透巴蜀的布置。隻是巴蜀有別於荊州、兗州、冀州等地,這是四麵環山的一個區域,易守難攻,想要進入巴蜀,不是一件易事。


    再者,王燦的蜀國,也需要休養生息。


    所以短時間內,王燦沒有興兵。


    王燦全力以赴的處理內政,梳理一應事情,而劉邦和李世民之間,久久沒能達成協議,也未能聯合攻打王燦。李世民方麵,雖說打出了複仇的旗號,可一直也沒有發兵。


    就這樣,時間匆匆流逝。


    一年,就這麽過去。


    進入新的一年,萬象更新,王燦更是宣布了命令,再度減免百姓的賦稅。畢竟,如今的蜀國,經濟也開始複蘇,單單是賦稅都能有不少的錢財,財政上也緩和了過來。


    二月二,龍抬頭。


    蜀國各地,已經開始春耕。


    王燦親自帶著太子王禎,離開了皇宮,便到司隸地區巡視檢查農耕的情況。


    如今各地,都在耕種。


    一派繁忙景象。


    王禎從小沒有吃過苦,他跟在王燦的身邊,眼見著百姓耕種,也能了解到農事的繁忙,以及農事的艱辛。這對於培養王禎,是有著極大幫助的。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王禎自小讀書,不缺乏學識。他最缺少的,便是見聞。跟在王燦的短短時間,見識了許多。


    把關中地區逛完,耗去近一月。


    這時候,王燦返迴了洛陽。


    一眾人員,也盡皆返迴。


    王燦依舊讓王禎監國,並且給王禎配備了各種老師,以便於幫助王禎分析。


    三月八日,這一日。


    王燦將麾下的主要謀臣,如郭嘉、田豐、李儒、徐庶、曹操等人,盡皆喊到了一起。


    眾人齊聚,目光都落在王燦身上。


    王燦開口道:“從去年李世民安排了李孝恭潛入蜀國,到李孝恭伏誅後,時至今日,李世民雖然打出了要出兵報仇的口號,但一直沒有出兵。”


    “李世民方麵,暫時便擱置。”


    “我們,以防守為主。”


    “接下來,朕打算潛入大漢,在益州境內扶持力量,然後和蜀國軍隊裏應外合。我們要東出虎牢關,要攻伐天下的各國,就必須盡快拿下巴蜀。”


    王燦眼中,閃爍著精光。


    對於巴蜀之地,他是極為覬覦的。


    作為一個熟知曆史的人,他清楚在原本中國曆史上,秦國便是依靠著巴蜀的經濟支撐,才能一統天下;劉邦也是依靠著巴蜀的底蘊,才能一統各國。


    巴蜀之地,雖然地處偏遠,甚至難於攻打,卻是糧倉。


    這樣的地方,不能丟失。


    郭嘉驟起眉頭,道:“陛下,潛入益州境內,風險非常大。劉邦的麾下,文有蕭何、張良等謀臣,武有樊噲、周勃等虎將,不是易於之輩。”


    “一旦陛下有個三長兩短,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臣反對。”


    郭嘉如今,倒是希望王燦留在洛陽。


    有王燦坐鎮的蜀國,才有凝聚力。


    王燦笑了笑,說道:“奉孝,你是因為走了一遭貴霜帝國,而國內發生大變,朕又無法及時趕迴,導致局麵失控,所以不願意朕外出了,是嗎?”


    郭嘉道:“陛下英明!”


    王燦搖頭輕笑,道:“貴霜帝國,遙遠無比,隔著蜀國天遠地遠的。可是益州則不同,益州之地,距離蜀國很近。一旦蜀國有事情,朕立刻就能趕迴來。”


    徐庶正色道:“陛下,即使能盡快趕迴,但陛下去益州,安全也難以保證。”


    “哈哈哈……”


    王燦聞言,忍不住笑了起來。


    徐庶道:“陛下何故發笑?”


    王燦迴答道:“以朕當今的實力,誰能留住我?隻要不是被圍困在千軍萬馬之中,朕就有自信能夠脫離戰場,能夠保全自身的安全。”


    “再者,朕也不是一個人去。”


    “此去益州,朕會帶著人去,會帶上單雄信、羅成、典韋等人,也會帶上孟德兄。”


    “當然,奉孝也會隨朕前往。”


    王燦說道:“有孟德兄、奉孝參謀,還有單雄信、羅成、典韋等人的保護,朕的安全,你們完全不必擔心。我們去益州,是開辟一塊根據地出來。隻要益州境內,烽火四起,而你們再從子午穀殺入漢中。到時候,我們兩軍匯合,就能一戰而勝。”


    其餘人麵麵相覷。


    他們都熟悉王燦的秉性。


    一旦王燦決定了的事情,想要在更改,就無比的困難了。


    即使勸說,也是無用。


    李儒想了想,道:“陛下,臣有一個建議。”


    “什麽建議?”


    王燦開口問道。


    李儒道:“陛下前往益州,是準備掀起戰火,是要另辟根據地。但是,臣認為陛下還有一個切入點。”


    王燦道:“什麽?”


    李儒迴答道:“韓信!”


    王燦聞言,眼中一亮。


    李儒繼續道:“曆史上,韓信效忠劉邦,最終死在呂雉之手。雖說如此,但也相當於死在劉邦之手。韓信對於劉邦,必定是心懷憤恨的。如今,蕭何、張良之流,盡皆複生了。臣認為,韓信不可能不存在的。隻是韓信擔心遭到打壓,或者是遭到劉邦的屠戮,才隱藏了起來。”


    王燦道:“你所慮,有一定道理。朕進入益州後,會著手找尋韓信。”


    李儒道:“陛下英明!”


    王燦話鋒一轉,道:“朕不在蜀國期間,依舊是太子監國。太子年幼,尚且還有許多不懂事的地方,還望諸卿能夠好好輔佐。”


    “臣遵命!”


    眾人齊齊應下。


    議定了潛入益州的事情,眾人離開。


    王燦也出了皇宮,他徑直就到了穆桂英居住的地方,看到了院子中的穆桂英。如今,穆桂英正在練槍。他如今的武藝,也算是很不錯了。


    雖說不是王燦的對手,也很厲害。


    槍出如龍,槍尖在空中閃過,浮現出點點寒星。


    好一會兒後,穆桂英才停止練武。


    她額頭上,有輕微的毛汗,她抬手擦拭後,忽然聽到掌聲響起。這時候,穆桂英才知道有人進入了院子,她轉頭看去,目光落在了王燦身上,驚訝道:“陛下什麽時候來的?”


    王燦說道:“來好一會兒了,你在練武,朕就沒有打擾。這才短短時間,你如今的武藝,又有極大的進步。在武道這一途,你的天賦著實是不錯。”


    穆桂英道:“陛下謬讚了。”


    她收起了長槍後,然後道:“陛下親自到我這裏來,可是有什麽事情嗎?”


    王燦道:“朕打算去益州!”


    穆桂英問道:“為什麽要去益州呢?”


    王燦道:“昔日,劉邦算計朕,意圖謀奪朕的蜀國。來而不往非禮也,劉邦出手了,朕豈能坐視不理。即使如此,朕自當反擊。所以,朕決定親自去益州境內,然後給劉邦添亂,爭取在益州拉起一支隊伍。你武藝不錯,也懂得用兵之法,你可願意隨朕一起去?”


    “我,我……”


    穆桂英說了兩聲,有些支支吾吾的。


    對於王燦的邀請,穆桂英還是有些遲疑的。她一個女子,雖然隻愛武藝,不愛紅妝,但也清楚王燦這樣的邀請,恐怕對她有些意思了,隻是沒有點破而已。


    所以,穆桂英才遲疑。


    王燦見穆桂英遲疑,想了想,便道:“既然你不願意,朕也不勉強。朕還有要事,便告辭了。”


    “我去!”


    眼見王燦要離開,穆桂英連忙就開口。


    她直接就應下了。


    穆桂英繼續道:“隻是我去了軍中,我會女扮男裝,不會讓人知道我是女子的身份。這一點,你必須要保證。否則,我寧願不去。”


    一旦去了軍中,情況就不同了。


    女子身份,畢竟不易於行事,也容易遭到人輕視。甚至於,一旦有人知道,她是王燦邀請的,必定會懷著惡意的揣摩,所以穆桂英提出了條件。


    “沒問題!”


    王燦直接應下。


    隻要穆桂英願意去,那就是不錯的。


    穆桂英問道:“陛下決定潛入益州,打算什麽時候出發呢?”


    王燦道:“三天後,便出發。”


    “好,三天後,我會在城門口等待陛下,和陛下一道南下益州。”


    穆桂英直接應下。


    王燦也沒有逗留,直接就告辭離開。


    在王燦離開後,穆桂英一個人坐在亭子中,眼中卻有疑惑的神色。此刻,她有些摸不準王燦的心思了。如果說王燦對她沒有意思,那麽,怎麽會親自來請她一起去益州呢?


    如果王燦對她有意思,可是王燦直接就離開了,走的這麽幹脆,絲毫不找一個借口留下來,和她說說話,聊聊天,完全是一副幹脆模樣。


    這是穆桂英疑惑的。


    穆桂英坐在院子中,怔怔發呆。


    而王燦迴到宮中,先和王禎說了要離開的事情,囑咐王禎要勤於政務。然後,他才迴到後宮,陪著蔡琰、大喬等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迴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