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四十九章禁忌
小孩子們給鄰居尊長拜年,他們因為靦腆,不敢一個人進出別人的家裏,常常是成群結隊的一起,有樣學樣。
他們進了院子,規規矩矩地排著隊,抱著小拳鞠個躬,嘴上叫聲:“叔叔(伯伯、爺爺)新年好!”那一本正經的樣子,讓主家也忍俊不住!
小孩子拜年,可不是白來的,他們老老實實的站在階基上,要等主人家將花生、瓜子、糖果等吃食裝進他們的小口袋,然後原形畢露,一窩蜂趕往下一家。
如果有誰家,舍不得給小孩們吃食,那孩子們就會奔走相告,都不會再去那家了,就算是第二年的春節,還是沒有人去,這家就立馬變得門庭冷落。
因此,有沒有小孩到家裏來拜年,是山裏人判斷女主人是否賢惠的一個硬指標!
一個上午,何裕跟著妹妹跑了七八家,收獲挺多,妹妹何元英也累了,主動要求迴家,她的大小口袋,被花生糖果塞得拍滿!
還有何裕的手裏,幫她提著幾個黃草紙包包,那些是不能放衣袋裏的油炸吃食。
迴到家裏,何元英拉著哥哥,跑進自己的小屋子,小心翼翼地打開她專用的石灰塔,把吃食分門別類的裝了進去。
小孩子拜年,就是湊個熱鬧,圖的是吃食;大人們見麵相互拜年時,圖的是吉利!
但真正的提上禮品上門拜年,還是不能隨便,是要講究先後次序的。
這裏拜年的次序,有一句順口溜:“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初五初六拜姨娘。”
這段順口溜的意思是:“大年初一,是兒子給父母拜年的日子;初二則輪到女婿給嶽家拜年;初三、初四,是給近處的親戚、好友、鄰居等拜年,這就是所謂的“遠親不如近鄰”;初五、初六,是給遠處的姑姑、姨娘、姐夫、姨姐夫等親戚拜年。”
大年初一,是兄弟們迴父母家吃團圓飯的日子,父母健在的,所有兒子都帶著家人,一起迴家來吃團圓飯。父母不在了的,從大哥開始,接兄弟們吃年飯。
按慣例,何裕父親他們三兄弟,三家人中午在大伯家吃飯,晚飯在何裕家吃。
接吃年飯,桌上的菜肴是豐盛的,一桌一般都要上足了九道菜,有時候菜的品種不夠,也可以用兩盤相同的菜肴,放在八仙桌的對角,湊夠九個菜,象征著可以天長地久地擁有這種好日子。
這九道菜中,必須有魚,象征著“年年有餘”。好多窮人家裏,都有一個木頭刻成的魚,實在買不起魚的時候,就會把雕刻的魚擺出來當樣子。
桌子正中的那個盤子,一般都是擺上最好的“硬菜”,也被稱為“樣子菜”,顧名思義,那就是擺到那裏做樣子的!
但這盤菜又不全然是做樣子,隻是客人都不會去動那道菜,這能表現出客人的知書達理和懂規矩!
真正決定這盤好菜是不是樣子菜的,還是主家的男主人,如果是樣子菜,男主人就會用筷子,點著自己麵前的菜盤子,讓大家多吃菜。
好菜被擺做樣子菜,其實主人家也是沒有辦法,因為家裏還有重要的客人要來,家裏又實在拿不出第二盤“硬菜”了,隻能這樣了!
這樣的上菜肴,並沒有客人不滿,他們在乎的是禮遇!人家因為家境不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客隨主便,客人們都有樣學樣,基本上都是隻吃自己麵前盤子裏的菜,整個宴席都是一派歡樂。
但如果那道誘人的硬菜不是樣子菜,客人們還是不會主動去夾的,而是由主人家親自動手,給每個人夾上一筷子,顯示出主人家的熱情好客!
一桌子八個人,主人一圈菜讓下來,這盤子也基本上空了,也隻是一個樣子了!
但如果客人們沒有吃完,哪怕隻有一個人了,空盤子還是不能拿走的,拿走就有趕客人離開的嫌疑!
就算是到親戚家吃飯,婦女和小孩子,還是不能上桌入席吃飯的。
隻是在廚房的小桌上,會擺著幾盆實實在在的葷菜和素菜,婦女們帶著各自的小孩,都站在桌子邊上,紮紮實實的吃。
何裕的大伯、父親、三叔,加上何裕的大哥,四個大男人,每人各坐一方,坐在擺滿九道菜的八仙桌上。
何清是桌上的小字輩,負責倒酒,酒壺就放在他的左手邊。他們慢悠悠的,邊喝邊聊。
如果有客人來了,馬上就加一雙筷子,滿上一杯酒一起吃,這在當地,就是所謂“添客不添菜,隻添一雙筷。”
過年期間,講話有許多的禁忌。尤其是小孩子,平常可以說“童言無忌”,但過年就得特別注意了。
大年初一,大清早起來,大人們都會再三叮囑自家孩子,不能快口快嘴,說那些不吉利的話語。
如“死”、“瘟”、“鬼”、“光”、“虎”、“蛇”、“鼠”、“殺”之類的詞語,是絕對不能用的,用了就是犯禁。
有時要說清楚某一件事情,非要用到這些字眼,也隻能用別的詞語替代。
用來替代的詞語,也是有規矩的,不能隻看意思相同就全部替代了!
比如:年老之人死了,就要說“某某老去了”。而年輕人死了,就要說“某某尺頭不長”。
“光”要說成“索利”;“蛇”要說成“溜弓”;山裏的家“老鼠”,都在屋梁上跑,就被說成“高客”;“切菜”要說成“割菜”;“魔芋”說成“發芋”;“沒有”要說成“多噠”;“虎”要說成“貓”或“野貓子”。
用豆腐做成的腐乳,因為“腐”與“虎”同音,所以在這裏,“腐乳”也被諱言成“貓乳”,不知道的人就非常費解了!這裏的小孩子,甚至就知道“貓乳”這一個名字!
大年初一,如果有誰家的小孩子,嘴快說了不吉利的話,家裏的大人們,就會立即接過話頭,往吉利的方麵說過來。
過年是小孩子期待和高興的日子,但對身為主人的大人們來說,除了高興,更多的還是付出和辛勞。
何裕的堂兄弟姐妹們,在他家吃完年飯,拿著好多的花生、糖果等吃食,高高興興地跟父母迴家了,何裕和妹妹,也洗洗睡覺了。
</p>
第四十九章禁忌
小孩子們給鄰居尊長拜年,他們因為靦腆,不敢一個人進出別人的家裏,常常是成群結隊的一起,有樣學樣。
他們進了院子,規規矩矩地排著隊,抱著小拳鞠個躬,嘴上叫聲:“叔叔(伯伯、爺爺)新年好!”那一本正經的樣子,讓主家也忍俊不住!
小孩子拜年,可不是白來的,他們老老實實的站在階基上,要等主人家將花生、瓜子、糖果等吃食裝進他們的小口袋,然後原形畢露,一窩蜂趕往下一家。
如果有誰家,舍不得給小孩們吃食,那孩子們就會奔走相告,都不會再去那家了,就算是第二年的春節,還是沒有人去,這家就立馬變得門庭冷落。
因此,有沒有小孩到家裏來拜年,是山裏人判斷女主人是否賢惠的一個硬指標!
一個上午,何裕跟著妹妹跑了七八家,收獲挺多,妹妹何元英也累了,主動要求迴家,她的大小口袋,被花生糖果塞得拍滿!
還有何裕的手裏,幫她提著幾個黃草紙包包,那些是不能放衣袋裏的油炸吃食。
迴到家裏,何元英拉著哥哥,跑進自己的小屋子,小心翼翼地打開她專用的石灰塔,把吃食分門別類的裝了進去。
小孩子拜年,就是湊個熱鬧,圖的是吃食;大人們見麵相互拜年時,圖的是吉利!
但真正的提上禮品上門拜年,還是不能隨便,是要講究先後次序的。
這裏拜年的次序,有一句順口溜:“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初五初六拜姨娘。”
這段順口溜的意思是:“大年初一,是兒子給父母拜年的日子;初二則輪到女婿給嶽家拜年;初三、初四,是給近處的親戚、好友、鄰居等拜年,這就是所謂的“遠親不如近鄰”;初五、初六,是給遠處的姑姑、姨娘、姐夫、姨姐夫等親戚拜年。”
大年初一,是兄弟們迴父母家吃團圓飯的日子,父母健在的,所有兒子都帶著家人,一起迴家來吃團圓飯。父母不在了的,從大哥開始,接兄弟們吃年飯。
按慣例,何裕父親他們三兄弟,三家人中午在大伯家吃飯,晚飯在何裕家吃。
接吃年飯,桌上的菜肴是豐盛的,一桌一般都要上足了九道菜,有時候菜的品種不夠,也可以用兩盤相同的菜肴,放在八仙桌的對角,湊夠九個菜,象征著可以天長地久地擁有這種好日子。
這九道菜中,必須有魚,象征著“年年有餘”。好多窮人家裏,都有一個木頭刻成的魚,實在買不起魚的時候,就會把雕刻的魚擺出來當樣子。
桌子正中的那個盤子,一般都是擺上最好的“硬菜”,也被稱為“樣子菜”,顧名思義,那就是擺到那裏做樣子的!
但這盤菜又不全然是做樣子,隻是客人都不會去動那道菜,這能表現出客人的知書達理和懂規矩!
真正決定這盤好菜是不是樣子菜的,還是主家的男主人,如果是樣子菜,男主人就會用筷子,點著自己麵前的菜盤子,讓大家多吃菜。
好菜被擺做樣子菜,其實主人家也是沒有辦法,因為家裏還有重要的客人要來,家裏又實在拿不出第二盤“硬菜”了,隻能這樣了!
這樣的上菜肴,並沒有客人不滿,他們在乎的是禮遇!人家因為家境不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客隨主便,客人們都有樣學樣,基本上都是隻吃自己麵前盤子裏的菜,整個宴席都是一派歡樂。
但如果那道誘人的硬菜不是樣子菜,客人們還是不會主動去夾的,而是由主人家親自動手,給每個人夾上一筷子,顯示出主人家的熱情好客!
一桌子八個人,主人一圈菜讓下來,這盤子也基本上空了,也隻是一個樣子了!
但如果客人們沒有吃完,哪怕隻有一個人了,空盤子還是不能拿走的,拿走就有趕客人離開的嫌疑!
就算是到親戚家吃飯,婦女和小孩子,還是不能上桌入席吃飯的。
隻是在廚房的小桌上,會擺著幾盆實實在在的葷菜和素菜,婦女們帶著各自的小孩,都站在桌子邊上,紮紮實實的吃。
何裕的大伯、父親、三叔,加上何裕的大哥,四個大男人,每人各坐一方,坐在擺滿九道菜的八仙桌上。
何清是桌上的小字輩,負責倒酒,酒壺就放在他的左手邊。他們慢悠悠的,邊喝邊聊。
如果有客人來了,馬上就加一雙筷子,滿上一杯酒一起吃,這在當地,就是所謂“添客不添菜,隻添一雙筷。”
過年期間,講話有許多的禁忌。尤其是小孩子,平常可以說“童言無忌”,但過年就得特別注意了。
大年初一,大清早起來,大人們都會再三叮囑自家孩子,不能快口快嘴,說那些不吉利的話語。
如“死”、“瘟”、“鬼”、“光”、“虎”、“蛇”、“鼠”、“殺”之類的詞語,是絕對不能用的,用了就是犯禁。
有時要說清楚某一件事情,非要用到這些字眼,也隻能用別的詞語替代。
用來替代的詞語,也是有規矩的,不能隻看意思相同就全部替代了!
比如:年老之人死了,就要說“某某老去了”。而年輕人死了,就要說“某某尺頭不長”。
“光”要說成“索利”;“蛇”要說成“溜弓”;山裏的家“老鼠”,都在屋梁上跑,就被說成“高客”;“切菜”要說成“割菜”;“魔芋”說成“發芋”;“沒有”要說成“多噠”;“虎”要說成“貓”或“野貓子”。
用豆腐做成的腐乳,因為“腐”與“虎”同音,所以在這裏,“腐乳”也被諱言成“貓乳”,不知道的人就非常費解了!這裏的小孩子,甚至就知道“貓乳”這一個名字!
大年初一,如果有誰家的小孩子,嘴快說了不吉利的話,家裏的大人們,就會立即接過話頭,往吉利的方麵說過來。
過年是小孩子期待和高興的日子,但對身為主人的大人們來說,除了高興,更多的還是付出和辛勞。
何裕的堂兄弟姐妹們,在他家吃完年飯,拿著好多的花生、糖果等吃食,高高興興地跟父母迴家了,何裕和妹妹,也洗洗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