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四十四章掩口去盜泉


    孔無虛坐在車上,思緒萬端,也沒有吩咐他們往哪裏走,顏塬和端木至,不敢打擾老師的思考,就駕車順著原路往迴返。


    不一日,師徒三人又來到了柳家所在地,顏塬停下了車駕,靜候師傅的定奪。


    孔無虛迴過神來,對盜蹠的遭遇不勝唏噓,既然已經到了柳家,自然也要拜訪一下,以全禮節。


    弟子遞上拜帖以後,還是柳下惠出來迎接,他熱情招待他們師徒,童子奉上了上好的靈茶。


    ……


    孔無虛這一路行來,已經想通其中關鍵,聯軍不僅僅是雙管齊下那麽簡單,其實還是一箭雙雕!


    不管自己和與盜蹠的和議結果怎麽樣,都不會影響他們的計劃實施!


    孔無虛不由得想到了另外的情況,如果那天的談判,盜蹠他們直接同意了和議,會出現什麽樣的結果?


    聯軍偷襲盜蹠的安排,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因此,不管孔無虛談判的結果如何,他們都會借故拖延簽訂協議的時間,悍然發動偷襲。


    如果偷襲成功,那是最好了,剿滅盜蹠,是聯軍浴血奮戰的結果,與他孔無虛的和談,沒有一點關係!


    如果偷襲失敗,或者盜蹠逃脫,那背信棄義的人,自然就是他孔無虛!


    盜蹠第一個想要報複的對象,自然就是孔無虛和他創立的儒門,而其他幾大仙門,就可以從容布置,用儒門為誘餌,再次算計盜蹠!


    想到這個結果,孔無虛也是非常後怕,知道是自己的這點虛名累人了,被幾大門派推出來背黑鍋!


    驚怒交加之下,就算是孔無虛的定力,也是失態成“執書三失,目茫然無見,色若死灰,據拭低頭,不能出氣。”


    對如何迴答柳下惠的問話,孔無虛早就打好了腹案,決不能說出盜蹠已有可能答應議和的事情,過兩天聯軍剿滅盜蹠的消息傳來,他就有爭功之嫌!


    孔無虛更不能透露自己知道聯軍發動攻擊的事情,他就會被指責為臨陣脫逃、或者背信棄義等等!


    於是,他們之間出現了一段有趣的對話。


    柳下惠曰:“今者閥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蹠邪?”


    孔無虛仰天而歎曰:“然。”


    柳下惠曰:“曆得無逆女意若前乎?”


    孔無虛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哉!”


    這最後一句話的含義,頗令人玩味!後世的人,都誤認為孔無虛的“幾乎不免虎口哉!”說的是差點被盜蹠所害,實際上,他指的是差點落入其他幾個仙門的算計之中。


    還好!孔無虛沒有與盜蹠達成合議,無論如何,他也不用承擔那背信棄義的罵名,就算是盜蹠逃脫,也找不到儒門頭上!


    孔無虛雖然以誠信為本,但也不是看不透這些事情,無憑無據的,自然也不能和幾個仙門爭論不休。


    他離開柳下邑以後,也不想在大路上張揚,就挑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往儒門的駐地趕去。


    不知不覺行路數個時辰,其時豔陽高照,孔子感覺有點口渴,就讓端木至尋水,剛好路邊有一老農,告知前麵山邊,有一眼泉水,名盜泉,水甘美,可飲之!


    孔無虛非常奇怪,就問老農這個名字的來曆。


    老農卻告訴他,盜蹠領著軍隊從這裏經過,秋毫無犯,他看到山村裏麵的人,要到十裏外的小河裏取水,生活很不方便,就施展神通,把山泉水引了過來,村子裏的人感念盜蹠的恩惠,稱這口泉水為“盜泉”。


    從孔無虛感應到的戰鬥情況,他認為盜蹠這次很難幸免,自己雖然沒有失信於他,但畢竟幹擾了盜蹠的判斷,內心頗為自責!


    因此,他麵色不虞,不想飲用這口泉水,就什麽也沒有說,並沒有下車飲水,徑直而去。


    孔子的弟子顏塬跟隨在側,記錄言行,曰:“孔子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


    ……


    盜蹠隱居山中,因為無法恢複修為,也不能複出,就潛心參悟修煉心法,想修改以後再重新修煉。


    但越是參悟,就越能感覺到自己所創功法的謬誤百出,他推導的最後結果是,他修煉的這個功法,一旦衝破花神期的瓶頸,就是他斃命之時!


    他的這次意外重傷,反倒等於就救了他一命,但他的修為,卻是無法恢複了!


    盜蹠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就徹底絕了報仇的心思,至於後麵又成立偷門,純屬無聊之下的突發奇想,不甘寂寞之舉,當然,也是想知道當年被偷襲那件事的前因後果!


    盜蹠利用偷門的門徒,他也打聽到了手下四大元嬰、八大金丹的和那支所向披靡的隊伍的結局。


    他們並沒有能夠受到招安,自然也沒有享受到和議上提到的各項好處。


    相反,是各大仙門聯合發出了捷報,據他們宣稱,在泰山腳下,聯軍剿滅了盜蹠的動亂,四大元嬰、八大金丹以及盜蹠本人,被各大仙門的高手,盡數滅殺在泰山腳下。


    盜蹠雖然逃得了性命,但幾乎修為盡失,其實和被滅殺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倒也不算是謊報戰功!


    盜蹠在隱居期間,也經常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他自覺各方麵都做得很好了。


    唯一做的不夠好的,就是放任手下的四大元嬰統領貪墨財富,貪戀美色,上行下效,整個軍隊的風氣都變腐朽了!


    盜蹠對手下那些骨幹都非常熟悉,讓他們徹底背叛自己,那就是因為他們已經貪生怕死了,也害怕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盜蹠想不到的是,他最早扶持起來的一批修仙者,卻是最快背叛自己的人!


    盜蹠後來經營偷門之時,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卻是有點矯枉過正,規矩太過森嚴,很多小偷因為無法忍受,一旦失去了他的武力鎮壓,依然是土崩瓦解。


    盜蹠兩次經營自己的勢力,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但他也沒有什麽可遺憾的!就在壽元將近之時,他悄悄離開,在一個封閉的山洞裏坐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之伐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庸並收藏仙之伐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