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院子中的五個人都是王府西院中院的管事嬤嬤,這幾個人都是為王淼辦事的,所以王淼看到這種情形實在是有些頭疼。
“你們在這裏做什麽?在這裏吵吵嚷嚷的,還有沒有規矩。”王淼站在五個人的身前,他們都們有注意到,直到王淼發聲,吵架的兩人才消停了下來。
五個人看著王淼的臉色都覺得事情有些不妙,王淼的性子在王府裏都是出了名的溫順。向來很少對下人們發脾氣,所以這五個人才敢在翠秀園裏吵吵鬧鬧,可是這次顯然不太對勁。
這五個嬤嬤有三個是西院的管事嬤嬤,有兩個是中院的管事嬤嬤。吵得最兇的兩個人正是西院的的彭嬤嬤和中院的陳嬤嬤。
王淼將這五個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裏,平時像今天這樣吵吵鬧鬧的事也發生過,以前王淼都是充當著一個和事老的角色,化解矛盾。可是今天趙琇就站在外麵,這讓王淼臉上很是掛不住。
王淼身為成王妃,卻將王府上下打理成了這種局麵,她也是有責任的。她更害怕趙琇責怪她持家不當,做不好一家之母。
五位嬤嬤見到王淼趕忙先是行了一禮,王淼板著臉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吵得最歡的兩個嬤嬤趕忙睜著先吵嚷著要說話,兩個人七嘴八舌地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王淼愣是一句也沒聽清楚。
“好了好了,一個個說,陳嬤嬤你先說。”王淼打斷了兩人的七嘴八舌,他之所以讓陳嬤嬤先說,是因為陳嬤嬤為人還算是比較和善。
年過四十的陳嬤嬤委屈的說道:“娘娘明鑒,彭嬤嬤心術不正,克扣我們中院的炭火。”
站在一旁的彭嬤嬤聽到陳嬤嬤如此說她,立即反駁道:“胡說,我們西院給你們的炭火都是有數的,絕對不會缺斤少兩。倒是你們,自己私藏了炭火還跑過來說我們少給了,說不定就是你們把福利的炭火拿出去買了換成了錢。”
陳嬤嬤拽著王淼的衣襟,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大聲喊道:“王妃娘娘,冤枉啊,我在王府待了數十載,從來也沒有拿過府裏的東西。都是這個潑婦血口噴人。我們中院的炭火和一些物品經常少給,這整個中院的下人們都是知道的。”
彭嬤嬤也學著陳嬤嬤的樣子跪在了地上,哭喪著臉喊道:“中院物品和炭火的發放都是登記在冊的,不可能有什麽少給的情況出現。王妃娘娘明鑒。”
王淼實在是有些受不了兩人的爭吵,大聲的喊道:“都給我閉嘴。”王淼是真生氣了,她作為一家之母也知道些下人們的事情。她手下的這幾個管事嬤嬤平常也是勾心鬥角,她更是知道中院和西院的矛盾也是很難化解。
王淼住在西院,西院的四位管事嬤嬤自然與王淼更親近了些,反之中院的兩名管事嬤嬤也就不受待見了些,這些王淼都知道。整個王府就三個大院子,東院由孟信直接管著,趙琇不許任何人插手。中院和西院都是有王淼管著,兩個院子上上下下三百多人,平時有什麽事王淼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加上她善良的性子,慣得整個府裏都沒了規矩。
王府裏各房的開支、用度都是有西院分配,中院炭火被克扣的事王淼也有所耳聞。隻是這個彭嬤嬤做事很有分寸,並沒有太過分,再加上趙琇入府的時候她就來王府做事,屬於王府的元老,也曾經幫了王淼也多忙。王淼是個重情義的人,自然就沒有責怪彭嬤嬤。但是明裏暗裏也提醒過她。
王淼看著兩個人都跪在地上,心裏頓時軟了下來。
王淼一手一個,一邊拉起兩人,一遍向陳嬤嬤安慰道:“好了好了,既然中院的炭火不夠用,那從這個月起,你們中院的炭火給你們加上兩百斤。加上原來的五百斤,現在足足有七百斤炭火了,這足夠了吧。”
兩個人站起身來,還是哭喪著臉,像是一個比一個委屈似的。
在陳嬤嬤和彭嬤嬤身後還有三位嬤嬤,其中一個年紀最大的嬤嬤站了出來,勸道:“王妃娘娘這已經是天大仁慈了,你們兩個還有什麽不不知足的,還不謝過王妃娘娘?”
這話自然是說給在陳嬤嬤聽得,可是陳嬤嬤好像並沒有明白,也好像是在裝糊塗。
陳嬤嬤抻著公鴨嗓喊道:“娘娘,中院常年不受待見,克扣炭火都是常事。隻還是我鼓足了勇氣才敢來想王妃娘娘稟報的。這我沒稟報的,陳嬤嬤克扣中院用品的事情還多了去了。這時可不能就真麽算了。請王妃娘娘做主,一定要揪出幕後使壞之人。”
王淼抿著嘴,無奈的站在兩人的麵前,也不知道幹說什麽好,明擺著中院的陳嬤嬤有理所有不肯罷休。
本來鬆了口氣的彭嬤嬤,又被陳嬤嬤給激怒了。她冷笑道:“嘿!我本想放你一馬的,沒想到你還咬上我了?”
陳嬤嬤故意比彭嬤嬤的聲音更大,“我呸!是誰放過誰,還不一定那把?”
彭嬤嬤一點也沒有害怕,擋著王淼的麵立即迴擊道:“好!你說要揪出幕後使壞的人?好,當著王妃娘娘的麵,我問你,你派來清點炭火的丫鬟為什麽沒在當時就指出炭火的數量不對呢?怎麽等都領了迴去,才來告狀說我們中院給的炭火對不上數?”
王淼聽得有些糊塗,彭嬤嬤說的很有道理,為什麽來領炭火的時候沒有發現問題,等領迴去才發現數不對?她本來以為陳嬤嬤是有理的,現在又覺得彭嬤嬤有理。
陳嬤嬤冷笑著說道:“哼!我派來領炭火的是個剛來府上沒多久的小丫鬟,我讓這丫頭帶著中院的十幾名仆人到你這裏來領炭火,她哪裏能鬥的這個老潑婦。這每個筐裏的炭火缺斤少兩的,她怎麽能看得出來。炭火一抬迴中院我就發現了端倪,用鐵秤一稱那每筐的炭火都少了幾斤,加在一起,足足少了七八十斤。”
</p>
院子中的五個人都是王府西院中院的管事嬤嬤,這幾個人都是為王淼辦事的,所以王淼看到這種情形實在是有些頭疼。
“你們在這裏做什麽?在這裏吵吵嚷嚷的,還有沒有規矩。”王淼站在五個人的身前,他們都們有注意到,直到王淼發聲,吵架的兩人才消停了下來。
五個人看著王淼的臉色都覺得事情有些不妙,王淼的性子在王府裏都是出了名的溫順。向來很少對下人們發脾氣,所以這五個人才敢在翠秀園裏吵吵鬧鬧,可是這次顯然不太對勁。
這五個嬤嬤有三個是西院的管事嬤嬤,有兩個是中院的管事嬤嬤。吵得最兇的兩個人正是西院的的彭嬤嬤和中院的陳嬤嬤。
王淼將這五個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裏,平時像今天這樣吵吵鬧鬧的事也發生過,以前王淼都是充當著一個和事老的角色,化解矛盾。可是今天趙琇就站在外麵,這讓王淼臉上很是掛不住。
王淼身為成王妃,卻將王府上下打理成了這種局麵,她也是有責任的。她更害怕趙琇責怪她持家不當,做不好一家之母。
五位嬤嬤見到王淼趕忙先是行了一禮,王淼板著臉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吵得最歡的兩個嬤嬤趕忙睜著先吵嚷著要說話,兩個人七嘴八舌地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王淼愣是一句也沒聽清楚。
“好了好了,一個個說,陳嬤嬤你先說。”王淼打斷了兩人的七嘴八舌,他之所以讓陳嬤嬤先說,是因為陳嬤嬤為人還算是比較和善。
年過四十的陳嬤嬤委屈的說道:“娘娘明鑒,彭嬤嬤心術不正,克扣我們中院的炭火。”
站在一旁的彭嬤嬤聽到陳嬤嬤如此說她,立即反駁道:“胡說,我們西院給你們的炭火都是有數的,絕對不會缺斤少兩。倒是你們,自己私藏了炭火還跑過來說我們少給了,說不定就是你們把福利的炭火拿出去買了換成了錢。”
陳嬤嬤拽著王淼的衣襟,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大聲喊道:“王妃娘娘,冤枉啊,我在王府待了數十載,從來也沒有拿過府裏的東西。都是這個潑婦血口噴人。我們中院的炭火和一些物品經常少給,這整個中院的下人們都是知道的。”
彭嬤嬤也學著陳嬤嬤的樣子跪在了地上,哭喪著臉喊道:“中院物品和炭火的發放都是登記在冊的,不可能有什麽少給的情況出現。王妃娘娘明鑒。”
王淼實在是有些受不了兩人的爭吵,大聲的喊道:“都給我閉嘴。”王淼是真生氣了,她作為一家之母也知道些下人們的事情。她手下的這幾個管事嬤嬤平常也是勾心鬥角,她更是知道中院和西院的矛盾也是很難化解。
王淼住在西院,西院的四位管事嬤嬤自然與王淼更親近了些,反之中院的兩名管事嬤嬤也就不受待見了些,這些王淼都知道。整個王府就三個大院子,東院由孟信直接管著,趙琇不許任何人插手。中院和西院都是有王淼管著,兩個院子上上下下三百多人,平時有什麽事王淼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加上她善良的性子,慣得整個府裏都沒了規矩。
王府裏各房的開支、用度都是有西院分配,中院炭火被克扣的事王淼也有所耳聞。隻是這個彭嬤嬤做事很有分寸,並沒有太過分,再加上趙琇入府的時候她就來王府做事,屬於王府的元老,也曾經幫了王淼也多忙。王淼是個重情義的人,自然就沒有責怪彭嬤嬤。但是明裏暗裏也提醒過她。
王淼看著兩個人都跪在地上,心裏頓時軟了下來。
王淼一手一個,一邊拉起兩人,一遍向陳嬤嬤安慰道:“好了好了,既然中院的炭火不夠用,那從這個月起,你們中院的炭火給你們加上兩百斤。加上原來的五百斤,現在足足有七百斤炭火了,這足夠了吧。”
兩個人站起身來,還是哭喪著臉,像是一個比一個委屈似的。
在陳嬤嬤和彭嬤嬤身後還有三位嬤嬤,其中一個年紀最大的嬤嬤站了出來,勸道:“王妃娘娘這已經是天大仁慈了,你們兩個還有什麽不不知足的,還不謝過王妃娘娘?”
這話自然是說給在陳嬤嬤聽得,可是陳嬤嬤好像並沒有明白,也好像是在裝糊塗。
陳嬤嬤抻著公鴨嗓喊道:“娘娘,中院常年不受待見,克扣炭火都是常事。隻還是我鼓足了勇氣才敢來想王妃娘娘稟報的。這我沒稟報的,陳嬤嬤克扣中院用品的事情還多了去了。這時可不能就真麽算了。請王妃娘娘做主,一定要揪出幕後使壞之人。”
王淼抿著嘴,無奈的站在兩人的麵前,也不知道幹說什麽好,明擺著中院的陳嬤嬤有理所有不肯罷休。
本來鬆了口氣的彭嬤嬤,又被陳嬤嬤給激怒了。她冷笑道:“嘿!我本想放你一馬的,沒想到你還咬上我了?”
陳嬤嬤故意比彭嬤嬤的聲音更大,“我呸!是誰放過誰,還不一定那把?”
彭嬤嬤一點也沒有害怕,擋著王淼的麵立即迴擊道:“好!你說要揪出幕後使壞的人?好,當著王妃娘娘的麵,我問你,你派來清點炭火的丫鬟為什麽沒在當時就指出炭火的數量不對呢?怎麽等都領了迴去,才來告狀說我們中院給的炭火對不上數?”
王淼聽得有些糊塗,彭嬤嬤說的很有道理,為什麽來領炭火的時候沒有發現問題,等領迴去才發現數不對?她本來以為陳嬤嬤是有理的,現在又覺得彭嬤嬤有理。
陳嬤嬤冷笑著說道:“哼!我派來領炭火的是個剛來府上沒多久的小丫鬟,我讓這丫頭帶著中院的十幾名仆人到你這裏來領炭火,她哪裏能鬥的這個老潑婦。這每個筐裏的炭火缺斤少兩的,她怎麽能看得出來。炭火一抬迴中院我就發現了端倪,用鐵秤一稱那每筐的炭火都少了幾斤,加在一起,足足少了七八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