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一家,就選難度最高的儒家
馬家門:我是被迫爭霸的 作者:馬占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稷下學院論道者出現後, 三淄州遊客突然井噴式的增長。
這波遊客,以各家學派弟子和梁國世家集團為主。
三淄州州衙工作量,成倍的增加。
為了三淄州良性的運轉,州牧,州丞,州尉直接住在了州衙裏。
王昌勳有預感,當今梁國的形勢,會造就馬家這隻幼虎。
而三淄州,能不能借助這位論道者,再度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就看自己這個州牧,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稷下學院門口擠滿了打探消息的人,他們背後的主人,分布在三淄州各處,等待著稷下學院那邊得消息。
——今日小滿,這個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
各地有小滿祭車神,小滿動三車,小滿搶水,小滿食野菜等風俗。
這日一早,馬戰做好了最後調整,向著稷下學院進發。
今日馬仲通帶著三位家臣貼身護送,景泰藍也召集自家仆從隨行。
一行人浩浩蕩蕩,馬戰隻感覺和地主家傻兒子出遊似的。
馬戰剛到稷下學院門口,各種傳訊飛箭,信鷹,信鴉撲騰撲騰的就往天上飛。
這場麵給馬戰嚇一跳,對著傳訊的人開始輸出。
“我滴媽,幹啥啊這是,放生啊。
泥馬嚇死小爺了。。。”
馬仲通心裏那個罵娘啊。
‘就知道這小子的整點兒事兒出來,哪有一點兒論道者的樣子,真是丟人。’
“啊。。。”
對各家族傳訊人不斷輸出的馬戰大叫一聲,他感覺被人當垃圾扔出去了。
落地也沒站穩,普通雙膝跪地,正好跪在寇平麵前。
來接馬戰論道的寇平被整的一愣。
“賢侄,不必行此大禮。”
還跪在地上的馬戰耳邊傳來馬仲通的聲音。
“這種場麵難免緊張,大膽去做吧。”
寇平對門外的景泰藍和馬仲通依次點頭示意,算是打過招唿了。
門外的馬七和馬九相視一笑,被馬戰罵了七八天,此刻心裏算是舒服了一些。
馬戰跟著寇平,向學院深處而去。
膝蓋的隱隱作痛取代了緊張的情緒。
‘二爺啊,知道你是為了消除我緊張的情緒。
可你這一下子,也太突然了。
——稷下學院,儒學講堂。
還在授課的孔孝賢,接到了論道者前來儒家論道的消息。
他沒有想到,這次的論道者如此囂張。
人族中大康,大乾,大離三朝,近千年間都是以儒法治天下。
可以說儒家,在百家麵前,具有天然的優越性。
儒家講禮法,深受和平年代的統治者喜愛。
所以儒家有足夠肥沃的土壤,生長出足夠茂盛的儒林,結出足夠豐富的儒學之果。
如果說論道兵家成功的難度是十,那麽論道儒家成功的難度就是一百。
就像論道成功的方法有兩種,要麽論道者才學高出當代儒家聖人,要麽開辟出一條新到的儒學大道。
試問當今天下,誰能做到。
就像三百多年前,最後一位論道儒家成功的論道者一樣。
他開辟了新的儒家學派,也被後人稱之為心聖,塑身進文廟。
當世天下的知名大儒,包括孔孝賢大部分是心聖弟子。
接到消息的孔孝賢,告訴一旁的弟子。
“就讓論道者來講堂吧,盡量不要耽誤講學。”
講堂眾儒生自覺的跪坐到四周,留出講堂中央位置,給先生和論道者。
隨著馬戰的到來,儒學講堂的門窗全開,四周擠滿了學子。
論道者第一戰就是儒家,這個消息太令人震驚。
有人佩服他的勇氣,有人嘲笑他的無知。
但無論出於什麽樣的心理,前來圍觀是必須的。
馬戰到了講堂,直接走到孔孝賢對麵,行了一個抱拳禮。
不知為何,場麵有點兒安靜,還有點兒尷尬。
儒生們不解的互相用眼神交流著:
“這位。。。誰啊,是論道者嗎?”
“應該是吧,連退靴都不懂,看來先生不會理他了。”
“我還以為他是熟讀百家經典的神童呢,看來他隻能去其他學派碰碰運氣了。”
現場尷尬幾個唿吸後,孔孝賢開口道。
“坐吧。”
“謝謝。”
馬戰盤腿直接坐下,這一幕讓孔孝賢眉頭一皺。
四周儒生們已經不滿足於眼神交流了,開始竊竊私語著。
馬戰尷尬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站在門口的寇平。
寇平也是強忍著不好說什麽,這裏畢竟是儒家的地盤。
最終還是孔孝賢的一聲輕咳,救了尷尬的馬戰。
“論道者馬戰,在宣布論道儒家的結果之前我有幾句忠告。
前幾日,族弟來信稱,他曾親自石刻了一首你的詩作。
我觀此詩句,稱得上略有文采。
少年人,天性飛揚是好事。
若是輕狂無度,不守禮法便是有才無德。。。”
‘蓬萊書院孔孝儒是他弟弟,怪不得名字有點兒像。
有才無德,聽他話的意思,是要直接判我失敗啊。
這可不行,我準備的還沒用呢。’
馬戰決定玩兒愣的,為打斷孔孝賢說話。
他直接站起來,也學著孔孝賢輕咳一聲。
孔孝賢剛停止說話,馬戰直接開口道。
“我想問問在座諸位,為何讀書。”
此刻馬戰最怕的就是沒人理他,那他就成笑柄啊。
幸好,門外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少年儒生迴答道。
“為養胸中一口浩然正氣。”
馬戰慶幸有人救場,有一就有二。
講堂內的儒生們,也紛紛抒發著心中所想。
“為天下承平,百姓安居。”
“為修身,養德。”
。。。。
儒生你一言我一語,馬戰麵帶微笑。
‘讓子彈飛一會兒。’
孔孝賢再次開口,讓講堂歸於安靜。
“論道者,可否說一下你心中的答案。”
馬戰搖搖頭。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任何答案都是對的。
隻要發自內心所想,就沒有對錯。
不過,我曾聽聞一位先生迴答過個問題。
他的答案,被後世讀書人奉為瑰寶。
我希望在座諸位,共同品鑒。”
馬戰環顧一周,發現孔孝賢和寇平都被他吊起胃口,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馬戰說完,繼續盤腿坐下。
餌已經拋出去了,等著上鉤就好了。
橫渠四句,我還就不信你一點兒都不好奇。
這波遊客,以各家學派弟子和梁國世家集團為主。
三淄州州衙工作量,成倍的增加。
為了三淄州良性的運轉,州牧,州丞,州尉直接住在了州衙裏。
王昌勳有預感,當今梁國的形勢,會造就馬家這隻幼虎。
而三淄州,能不能借助這位論道者,再度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就看自己這個州牧,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稷下學院門口擠滿了打探消息的人,他們背後的主人,分布在三淄州各處,等待著稷下學院那邊得消息。
——今日小滿,這個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
各地有小滿祭車神,小滿動三車,小滿搶水,小滿食野菜等風俗。
這日一早,馬戰做好了最後調整,向著稷下學院進發。
今日馬仲通帶著三位家臣貼身護送,景泰藍也召集自家仆從隨行。
一行人浩浩蕩蕩,馬戰隻感覺和地主家傻兒子出遊似的。
馬戰剛到稷下學院門口,各種傳訊飛箭,信鷹,信鴉撲騰撲騰的就往天上飛。
這場麵給馬戰嚇一跳,對著傳訊的人開始輸出。
“我滴媽,幹啥啊這是,放生啊。
泥馬嚇死小爺了。。。”
馬仲通心裏那個罵娘啊。
‘就知道這小子的整點兒事兒出來,哪有一點兒論道者的樣子,真是丟人。’
“啊。。。”
對各家族傳訊人不斷輸出的馬戰大叫一聲,他感覺被人當垃圾扔出去了。
落地也沒站穩,普通雙膝跪地,正好跪在寇平麵前。
來接馬戰論道的寇平被整的一愣。
“賢侄,不必行此大禮。”
還跪在地上的馬戰耳邊傳來馬仲通的聲音。
“這種場麵難免緊張,大膽去做吧。”
寇平對門外的景泰藍和馬仲通依次點頭示意,算是打過招唿了。
門外的馬七和馬九相視一笑,被馬戰罵了七八天,此刻心裏算是舒服了一些。
馬戰跟著寇平,向學院深處而去。
膝蓋的隱隱作痛取代了緊張的情緒。
‘二爺啊,知道你是為了消除我緊張的情緒。
可你這一下子,也太突然了。
——稷下學院,儒學講堂。
還在授課的孔孝賢,接到了論道者前來儒家論道的消息。
他沒有想到,這次的論道者如此囂張。
人族中大康,大乾,大離三朝,近千年間都是以儒法治天下。
可以說儒家,在百家麵前,具有天然的優越性。
儒家講禮法,深受和平年代的統治者喜愛。
所以儒家有足夠肥沃的土壤,生長出足夠茂盛的儒林,結出足夠豐富的儒學之果。
如果說論道兵家成功的難度是十,那麽論道儒家成功的難度就是一百。
就像論道成功的方法有兩種,要麽論道者才學高出當代儒家聖人,要麽開辟出一條新到的儒學大道。
試問當今天下,誰能做到。
就像三百多年前,最後一位論道儒家成功的論道者一樣。
他開辟了新的儒家學派,也被後人稱之為心聖,塑身進文廟。
當世天下的知名大儒,包括孔孝賢大部分是心聖弟子。
接到消息的孔孝賢,告訴一旁的弟子。
“就讓論道者來講堂吧,盡量不要耽誤講學。”
講堂眾儒生自覺的跪坐到四周,留出講堂中央位置,給先生和論道者。
隨著馬戰的到來,儒學講堂的門窗全開,四周擠滿了學子。
論道者第一戰就是儒家,這個消息太令人震驚。
有人佩服他的勇氣,有人嘲笑他的無知。
但無論出於什麽樣的心理,前來圍觀是必須的。
馬戰到了講堂,直接走到孔孝賢對麵,行了一個抱拳禮。
不知為何,場麵有點兒安靜,還有點兒尷尬。
儒生們不解的互相用眼神交流著:
“這位。。。誰啊,是論道者嗎?”
“應該是吧,連退靴都不懂,看來先生不會理他了。”
“我還以為他是熟讀百家經典的神童呢,看來他隻能去其他學派碰碰運氣了。”
現場尷尬幾個唿吸後,孔孝賢開口道。
“坐吧。”
“謝謝。”
馬戰盤腿直接坐下,這一幕讓孔孝賢眉頭一皺。
四周儒生們已經不滿足於眼神交流了,開始竊竊私語著。
馬戰尷尬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站在門口的寇平。
寇平也是強忍著不好說什麽,這裏畢竟是儒家的地盤。
最終還是孔孝賢的一聲輕咳,救了尷尬的馬戰。
“論道者馬戰,在宣布論道儒家的結果之前我有幾句忠告。
前幾日,族弟來信稱,他曾親自石刻了一首你的詩作。
我觀此詩句,稱得上略有文采。
少年人,天性飛揚是好事。
若是輕狂無度,不守禮法便是有才無德。。。”
‘蓬萊書院孔孝儒是他弟弟,怪不得名字有點兒像。
有才無德,聽他話的意思,是要直接判我失敗啊。
這可不行,我準備的還沒用呢。’
馬戰決定玩兒愣的,為打斷孔孝賢說話。
他直接站起來,也學著孔孝賢輕咳一聲。
孔孝賢剛停止說話,馬戰直接開口道。
“我想問問在座諸位,為何讀書。”
此刻馬戰最怕的就是沒人理他,那他就成笑柄啊。
幸好,門外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少年儒生迴答道。
“為養胸中一口浩然正氣。”
馬戰慶幸有人救場,有一就有二。
講堂內的儒生們,也紛紛抒發著心中所想。
“為天下承平,百姓安居。”
“為修身,養德。”
。。。。
儒生你一言我一語,馬戰麵帶微笑。
‘讓子彈飛一會兒。’
孔孝賢再次開口,讓講堂歸於安靜。
“論道者,可否說一下你心中的答案。”
馬戰搖搖頭。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任何答案都是對的。
隻要發自內心所想,就沒有對錯。
不過,我曾聽聞一位先生迴答過個問題。
他的答案,被後世讀書人奉為瑰寶。
我希望在座諸位,共同品鑒。”
馬戰環顧一周,發現孔孝賢和寇平都被他吊起胃口,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馬戰說完,繼續盤腿坐下。
餌已經拋出去了,等著上鉤就好了。
橫渠四句,我還就不信你一點兒都不好奇。